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柑橘幼树营养管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柑橘幼树营养管理研究论文

1、在种植柑橘树之前,首先要选柑橘树苗,在购买柑橘树苗的时候,要挑选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要根据本地的气候和土质以及柑橘树苗的抗病性来选择柑橘树苗。购买柑橘树苗要到正规的柑橘树苗供应部门购买。2、在种植柑橘树苗的时候,要根据需要决定柑橘树苗的种植密度,是否套种,在苗种种植前要做好剪苗定干,根据苗种情况,来剪断过长的主干。3、在种植树苗的时候,通常需要挖下50cm深的洞穴,然后在洞穴中放入肥料或是农家肥,和涂搅合在一起,然后盖上5cm左右的深度的土就可以栽入树苗了。4、栽好苗后,把苗从土中轻轻提起,一边提起,一边用脚轻轻踏紧,由于树苗比较纤细单薄,在风大的时候,最好用细小的竹竿把树苗绑住,以防大风吹断树苗。5、刚栽好的树苗通常不需要施肥,在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浇入一些厕所中的粪水。一般20天左右的时间浇水一次,浇灌4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停止。6、随着幼苗的逐渐长大,要做好剪苗。在第一年的时候,每株幼苗最好按照不同的方位留下3到4个春梢。多余的春梢要剪去,春梢在找到20公分长度的时候,要注意摘心,每株春梢上面留下2个夏梢,每株柑橘树苗上面留下7到8个夏梢就可以了。在夏梢长长后,也要注意摘心。7、接下来,就要进行秋梢的管理了,通常每株柑橘树苗上面留15个左右的秋梢,把多余的东倒西歪,形状不规则的秋梢拔除掉。在秋天以后长出来的树梢最好全部去除掉随着幼苗的逐渐长大,也为一些病虫害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在幼苗成长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治红蜘蛛,蜂蝶幼虫的袭击。如果发现幼苗上面有红蜘蛛,可以喷洒螨灵,螨净等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发现感染的是蜂蝶幼虫,可以喷洒氰氯菊酯等农药进行治疗。

我国柑橘高产施肥方法、技术、时间和用量:成年柑橘一年中要经历发芽抽梢、开花结果的生理过程,每年分春、夏、秋、冬四次抽梢,期间同时进行花芽分化、坐果过程。所以对柑橘的营养调节非常重要。如果营养过剩,则枝梢生长过旺,引起大量落花落果。营养不足,侧枝和果实争夺养分,使果实发育不良。

某种营养元素缺乏严重,会引起缺素的生理性病害,甚至导致树体死亡。柑橘氮过量则果实皮厚,果小,转色慢,糖度低,叶色浓绿,夏秋梢旺盛,多为徒长枝梢;缺氮时叶片发黄。柑橘缺磷时新梢停止生长,小叶密生,叶上有坏死斑点,老叶青铜色,果实质粗、皮厚,未成熟即变软。柑橘缺钾时全株生长衰弱,叶片皱缩,往往在症状前脱落。缺镁时出现黄斑叶,叶脉间失绿。缺铁时易有黄叶病。缺锌时叶脉间出现黄斑,严重时新叶小,果肉木质化。

据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柑橘果实吸收氮1.1~1.18千克、五氧化二磷0.17~0.27千克、氧化钾1.7~2.61千克,其三要素比例大体为1:0.19:1.77,需氮、钾元素居多。但是柑橘的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新梢对营养的吸收,由春季开始迅速增长,夏季达到高峰,入秋后开始下降,入冬后基本停止。果实对磷的吸收,从仲夏逐渐增加,至夏末秋初达到高峰,以后趋于平衡。氮、钾的吸收从仲夏开始增加,8~9月出现最高峰。就成年树来说,采果后第二年坐果前是生长春梢和花芽分化的时期,需要氮素和磷素较多,果实膨大期则需要氮素和钾素较多。春季的4月到秋季的10月,是柑橘一年中吸肥最多的时期,施肥时应考虑这些特点,若施肥不当,将带来危害,春梢萌发时氮过剩,往往春梢徒长,降低坐果率。后期氮过剩,晚秋梢不断生长,会影响柑橘越冬。

由此看来,幼树施肥时重点在于扩大树冠营养生长,使抽梢整齐、生长健壮,促使新梢迅速形成多枝多叶的小树冠。成年树施肥主要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适时重施肥料,确保有足够的营养枝生长,使每年抽生的新梢有1/2或1/3成为结果母枝,形成交替结果,从而获得连年高产稳产。5月中下旬是柑橘对氮敏感的时期,氮不足会引起落果,供氮过多而促发大量新梢会导致更多落果。如果果实膨大期缺氮,生理落果严重,果实小,产量低;过多施钾还会增加果皮厚度,影响品质。

腐植酸对柑橘生长也有积极作用,腐植酸是由植物残体经过几千万年的堆积、有氧发酵、微生物降解得到的高分子有机物,施入果园后可以疏松土壤,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长期使用可以降解农残,是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的重要生产资料。

1、适宜配方:适宜的柑橘专用控释肥配比(氮-磷-钾)主要包括18-11-16和16-11-18等。

2、施用方法:幼年树多挖环状沟施肥,成年树多挖条状沟施,梯田台面窄的果树挖放射沟施肥。在围绕树干1米左右的位置挖20~4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沟,肥料施人沟中,然后覆土。

3、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每棵柑橘施用控释肥约2千克,其中40%在采收后的11月份施用,60%在第二年6月份施用。

4、注意事项:因为柑橘是多年生植物,多年来根系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其分泌的大量有机酸累积在根层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在施用控释肥的同时可以每年施一次生石灰来解决酸化问题,施用量为每株1~2千克。

5、施用效应:长势良好,抗病虫能力增强,坐果率提高,风味改善,糖分增加,品质好,产量高。

柑橘幼树主要以生长为主,在这个时期要勤施氮肥,磷、钾肥为辅,促进幼树的营养生长,尽早扩大树冠,形成结果早、丰产型树形。

9月是柑橘的速生期,也是秋季最后一次抽穗期,对来年果树的高产稳产影响很大。那么,如何管理好9月份,确保明年的高产呢?让我们了解一下。 9月份苗木和第一批果树的管理 根据树的大小,每棵树30-50克,加水20-30公斤,可促进秋梢的生长。喷施多元素叶面肥能促进秋梢的返青和衰老。9月下旬,枝条柔韧性好,不易折断。尽快形成树冠有利于幼树的伸展和整形。9月份干旱时,树木应获得足够的水分,避免因干旱胁迫而提前开花;为了提高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保持幼树旺盛的营养生长,必须施用重氮肥。 9月成树管理 采果时,一果应剪两次,内孔枝、病虫害枝、重叠枝等应剪除。施肥要及时,并用高氮复合肥或水溶性肥料恢复树木活力,促进花芽分化。为促进果实膨大,防止果实裂果,9月上旬中晚熟品种出芽后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结果较多的果树要做好配套工作。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后,果皮开始变薄,进入裂果高发期。除了灌溉,花园里还应该铺上草降温。 第一结果枝以25~50cm长的枝为主,结果时应扩冠;在成年果树的栽培中,短的秋芽被用作结果枝。如果初秋新梢接近成熟,建议继续补充水肥,保证整个新梢期的营养供应和果实膨大。 9月病虫害防治 9月份易发生溃疡病、炭疽病、沙皮病、脂斑病、潜叶蝇、红蜘蛛、蓟马、蚜虫等病虫害。因此,要注意防毒,保护秋梢。蚜虫和木虱可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潜叶蝇可使用阿维菌素+吡虫啉,斜纹夜蛾:用苯醚甲环唑杀灭溴氰菊酯600倍,阿维菌素毒死蜱600倍,盐酸阿维菌素600倍;白铜和噻菌灵可用于预防溃疡,吡唑啉可用于预防炭疽和脂类黄斑病。 9月是第二个蜘蛛发生高峰期。应密切关注蜘蛛螨的发生情况,及时防治。我们可以选择95%的机油乳状液(或敌百虫乳油、绿胶乳油)150-200倍,20%阿米替林乳油1000-1500倍;9月下旬喷施0.3~0.4度石硫合剂1~2次,用于病虫害防治和果实着色。 柑桔炭疽病在果实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早期,经大暴雨后易发生,降低果实的贮藏性能。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收获前的果实脱落。0.5%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次,70%甲基托布汀可湿性粉剂800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次等,每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 以上是9月份柑桔不同生长期的管理情况。无论什么样的果树,病虫害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柑橘种植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钙镁对柑橘果树试验研究论文

柑橘是一种对钙需求较多的果树,有资料显示,产出一定量的果实所需要的钙肥仅小于氮、钾,位居第三。

事实上,很多果农朋友知晓柑橘应补钙,但却不知何时补,如何补才最为有效。为此,笔者整理了一份关于柑橘与钙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钙的功能与作用

①维持细胞壁、细胞膜和膜结合蛋白的稳定性。

②以胞内第二信使的身份触发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影响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与适应,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③中和植物体内代谢过程产生过多且有毒的有机酸。

④是柑橘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元素之一,良好的钙水平可帮助柑果预防多种生理病害,并有利于降酸等。

柑橘中钙的分布、吸收与运输

①柑橘是含钙较多的果树,树体内含钙量约占各元素的总量的三成。

②在柑橘的叶片、枝干、根系中钙元素含量居首位,果实中含量低于氮、磷、钾。

③根系是柑橘吸收钙的主要部位,在向上运输过程中,除了受蒸腾压、根压及吸附作用的影响外,还与各部位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有关。

④钙在植株体内移动性不强,果实的受供率不搞,因此给果实补钙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通过叶喷直接补充。

⑤柑橘树体累积钙最多的时期是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其次是各梢期。

柑橘缺钙后的表现

新叶叶尖发黄,并逐渐向叶缘扩展,缺钙严重时,出现大量枯梢落叶现象。

毛细根少,根系纤弱,易变黑腐烂,诱发根腐病。

果实缺钙,前期早落,后期生理病害如裂果、日灼、浮皮等加重。

柑橘为什么会缺钙?

①土壤本身含钙量低,或因土壤酸化、山坡地种植柑橘等造成土壤中钙流失。

②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酸化严重等影响钙的有效性。

③排水不良、干旱或低温等造成根系的受损,影响钙的吸收。

④供不应求且向上供给不足,钙在果树体内长距离的运输动力主要来自于蒸腾作用,但幼果、新梢的蒸腾作用相较老熟叶片明显不足,而钙的移动性又差,会引起缺钙。

柑橘如何补钙效果好?

采果后: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有机质含量,钙肥可选择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

花期至幼果期:补钙以叶喷为主,由于此期柑橘的营养需求较多,可直接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有利于坐果稳果。对于冬肥不足的应补淋含钙、镁的水溶肥,例如盖世美等。

膨果期:叶面喷施钙肥如钙源库,2~3次,根部冲施含钙水溶肥1~2次,前期可促进幼果发育,后期可帮助果实降酸,兼有防治畸形果、生理落果、裂果、日灼果等作用。放秋梢前淋时,可配施含腐植酸、海藻提取物的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等,促梢效果良好,并可壮大根系。

转色期:叶喷钙源库保证钙的供给,防止钙流失而引起的裂果、浮皮,加喷红库叶面肥还可帮助柑橘均匀转色。

不多。每颗柑橘三斤的钙镁磷肥并不是很多,这是一个刚好的量,一般情况下每颗柑橘钙镁磷肥的量控制在2-3斤,在到达成年果树时,应该把钙镁磷肥的量加至4斤。钙镁磷肥可以作为柑橘基肥施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分裂与根系的生长,能够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可以提高果实的硬度,也能够延长保存的时间。

使用可以自由移动的钙硼同补的硼钙叶面肥,它不仅解决了钙的移动问题还解决了植物靠蒸腾作用吸收元素的特点,叶面打上去就很容易被吸收利用。果实补钙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通过叶喷直接补充,当然前提是保证树体内有充足的钙,防止树体和枝叶缺钙后抢夺果实中的钙,出现“钙倒流”现象。淋施水溶性钙肥,有促进根尖生长,促发根毛,延缓根系衰老;同时松化改良土壤,增加团粒结构。

钙:促进细胞伸长、分裂与根系的生长,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果实硬度,延长保存时间。

镁:属于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所需物质,在营养合成、转化过程中会参与磷酸转化,缺镁时无法形成产量。

磷:提高柑橘的抗逆性,加速花芽分化,使植株提前开花,使果实提前成熟。

一、钙

1、作用及功能

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及根系的生长,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增加果实的硬度,减少裂果,延长储藏期。

2、缺素表现

(1)花朵萎缩,根系生长明显受抑,根短且多,颜色灰黄。

(2)幼叶尖端变为钩形,颜色变为浓绿色,新生叶快速枯死。

(3)钙元素在树体中不易流动,老叶中的含钙量大于幼叶。有时会出现叶片不缺钙,但果实缺钙的情况,比如裂果、内裂果。

二、镁

1、作用及功能

(1)镁是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所需物质。

(2)镁可以促进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缺镁时会积累氨基酸,此时柑橘容易患病。

(3)镁在营养的合成与转化过程中会参与所有的磷酸转化过程,缺镁时无法形成产量。

2、缺素表现

主要在生长中后期发生,老叶形状变为“V”形,叶肉变为黄色、红色、青铜色,但叶脉仍为绿色,病情扩散后整个叶片变为淡黄色,然后变褐,直至最终坏死。

三、磷

1、作用及功能

促进细胞分裂和开花结实,提高柑橘的抗逆性(抗病、抗寒、抗旱),促进侧根和细根的生长,加速花芽分化,使植株提前开花、果实提前成熟。

2、缺素表现

(1)根、叶生长不良,新梢生长停止,小叶密生。

(2)叶片稀少,有坏死斑点,老叶呈青铜色,枝和叶柄带紫色。

(3)开花量少,开花后老叶会大量掉落。

(4)果实质粗,皮厚,疏松,浮皮,未成熟即变软,结果量较少,收获前大量掉落。

怎样进行柑橘田间管理研究论文

柑橘是一种常见的亚热带水果,柑橘的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播种之后应该严格观测出苗期,做好水分和湿度的监控。

可以采用集中管理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对柑橘进行管理,就可以让柑橘的发育更好。

在播种之后应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首先要按时浇水,采用合适的方法每天对柑橘进行水分补给,保证阳光充足照射,及时清理周围的杂草,按时施肥,及时喷洒营养液,喷洒一定浓度的药物,防病除灾。

高校科学的管理对策就是,在大棚里种植青柑,精准化的控制水分,湿度,以及肥料,这样就能够让青柑长得更好。

柑橘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

果蔬汁加工技术的应用进展

摘要 :果蔬经过制汁后比原果更容易贮藏,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在减少果蔬原料的损失的同时提高其附加值。本文综述了果蔬汁加工过程中破碎榨汁技术、过滤澄清技术、均质技术、浓缩技术和杀菌技术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果蔬汁 加工技术 应用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日常饮品的“营养、安全、健康”更为关注和重视。果蔬汁在口感及营养方面都接近新鲜果蔬,并且和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受到各年龄阶段人们的喜爱。不同果蔬汁的加工方法不同,但某些关键技术是相似的。本文主要介绍果蔬汁加工技术中破碎榨汁技术、膜分离技术、超高压技术、高压脉冲技术和酶技术的应用进展。

1. 破碎榨汁技术

根据果蔬不同的形状、特性及加工需要,选用合适的破碎设备,并结合相适宜的破碎工艺进行破碎。常用的破碎工艺可分为热破碎和冷破碎。通常情况下,为了生产得到组织形态好、具有一定粘稠度的果蔬汁,可以运用热破碎,通过抑制和破坏某些酶的活力,如果胶分解酶、脂肪氧化酶等,从而达到破碎效果。[1]果蔬汁榨汁过程中,果蔬中所含有的果胶、淀粉、纤维素等物质会影响果蔬的出汁率,导致果蔬出汁率降低。采用酶技术处理果蔬原料, 即可提高产品出汁率, 该技术不仅可提高产品的澄清度, 且能防止果汁产生沉淀。[2]

2. 膜分离技术

传统的澄清方法是对果蔬汁进行酶处理,如果胶酶等,再用明胶、单宁、膨润土、硅溶胶等澄清剂对其进行絮沉降处理,静置、取清液,最后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进一步处理。[3]在传统加工工艺过程中,果蔬汁成品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损失多、成本高、耗能大。膜分离技术在果蔬汁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克服这些缺陷。膜分离技术主要具备使果蔬汁脱苦、脱酸、澄清和浓缩的功能,并提高果蔬汁的稳定性。

2.1 果蔬汁的脱苦

柑橘类果汁由于含有柚皮苷、柠檬碱等苦味物质,对产品的风味和商业价值造成负面影响。1E. Hernandez等人[4]利用超滤和二已烯基聚苯乙烯树脂吸附的联合过程对葡萄抽汁进行脱苦的实验,表明柚皮苷和柠檬碱可被完全除去,果汁风味得到显著提高。

2.2 果蔬汁的脱酸

根据刘茉娥等人[5]介绍利用电渗析膜,表明电渗析膜可以脱除果汁中的有机酸,能够使果汁酸度降低,从而提高果汁的品质。

2.3 果蔬汁的澄清

果蔬汁中因含有一些胶体物质、单宁、蛋白质等物质,它们在加热和贮存过程中往往使果蔬汁变得混浊,有的甚至产生沉淀,缩短了产品的货架期。应用超滤法澄清番茄汁、苹果汁、菠萝汁、梨汁、柑橘汁等,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产品质量。

2.4 果蔬汁的稳定性

超滤可提高果蔬汁的稳定性,如苹果汁在超滤前宾透光率为52.8%,经超滤后,透光率为96.8%,在户观上已达到清澈透明,并在常温下贮存四个月,其透光率几乎为一定值,稳定性良好。[6]

3.超高压技术

杀菌是果蔬汁制品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热力杀菌虽然可以杀灭鲜榨果蔬汁中的微生物, 但果蔬汁中的营养成分仍会受到破坏, 产生热臭、风味劣变, 造成果蔬汁制品产品质量变差。[7]食品超高压技术(ultrahigh pressure processingUHP),又称为高静压技术(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processing,HHP),是指将密封于弹性容器内的食品置于水或其他液体作为传压介质的压力系统中,经100MPa以上压力处理,在常温甚至更低的温度下达到杀菌、灭酶和改善食品功能特性等作用口。由于超高压技术只作用于非共价键,能够保证共价键完好无损,因而可以降低鲜榨果蔬汁中的微生物数量, 并保持产品的营养、风味和安全品质, 具有重要的意义。[8]与加热杀菌相比,超高压技术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特别是超高压杀菌可以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3.1 超高压对果蔬汁色泽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与传统的热杀菌相比,超高压技术处理果蔬汁能够较好的保持其色泽,对部分果蔬,如番茄等甚至有改善色泽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超高压对果蔬内源酶的钝化作用及高压的均质作用使果蔬组织细胞内的呈色物质溶出。

3.2 超高压对果蔬汁芳香成分的影响

超高压对果蔬汁的香气有不同方面的影响,不仅能够处理过程中会使香气反应前体物的浓度增加还能使香气物质降解降低或激活某些有关香气的酶的活性。因此超高压加工的果蔬汁的风味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3.3 超高压对果蔬汁营养物质的影响

超高压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与各种营养成分的性质有关,由于超高压处理不能破坏共价键,因此认为超高压处理对于食品中小分子化合物一类的营养物质不会有直接的破坏作用,但可能会加速一些食品体系中的生化反应,使部分营养物质间接受到破坏。

3.4 超高压对果蔬汁中酶活性的影响

内源酶易引起果蔬最初的品质变化,,压力在酶的活性中心通过打破稳定分子内和酶蛋白的相互作用间的微妙平衡, 导致酶构象的变化而导酶失活。大量研究表明,超高压技术可钝化果蔬汁中的大部分酶。[9]

4. 高压脉冲技术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pulsed electric field,PEF)作为非热加工工艺之一,因其作用时间短、均匀、效率高,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新鲜度的优点而成为食品非热处理方式应用的热点之一。此外,在杀菌钝酶、活性物质提取、保持食品原汁原味等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势。

4.1 PEF技术在果蔬汁活性物质提取时的应用

由于细胞膜的渗透性功能,PEF技术作用于细胞时能够提高物质传质系数,将低能量PEF应用于不同的植物组织,PEF技术不仅提高果蔬汁提取率,且使果蔬汁中活性成分如酚类物质、VC的保留率更高。 4.2 PEF技术在果蔬汁钝酶方面的应用

经研究表明,PEF技术对果蔬汁酶活性的钝化有很好的作用效果,PEF技术不仅在钝化酶活性及延缓氧化、褐变等不良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果蔬汁品质影响也较小。

4.3 PEF技术对果蔬汁品质的影响

研究PEF能温和且高效地处理物料,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料的营养成分。经过PEF处理的果蔬汁,一般最好保存于低温下,如果酸度适宜,也可存于常温。[11]经PEF技术处理后的果蔬汁与热处理及酶处理等传统技术相比,果蔬汁品质更接近于原汁,符合人们对食品原汁、原味、天然营养的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果蔬汁制品加工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已有应用生物技术改善饮料加工原料、生产饮料添加剂和功能因子以及去除饮料不良性状的研究, 但生物技术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地运用于果蔬汁饮料加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总之,果蔬汁饮料的各种加工技术需要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取长补短、集成发展,这是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夏天,马力.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8,(4):21-23,36.

[2]杨文雄, 尹利端. 中国果蔬汁加工技术发展新趋势[J]. 农产品

加工, 2007, (4): 26?28.

[3]李勇,刘冠卉,苏世彦.现代软饮料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E.Hernandez, R.Couture, R.Rouseffetal. Evalu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and Adsorption to Debitter Grapefruitjuice and Grapefruit pulp wash[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Vol57, No3. 1992,664-666.

[5]刘茉娥.膜分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3,204-225,255-259.

[6]吴继红.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澄清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1996,01:37-41.

大致应该这样写:发展报告提纲主要有几点:1、柑橘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当地发展柑橘产业的优势和有力条件。3、下一步发展的目标。4、当前柑橘产业发展的概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下一步举措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农户行为影响粮食生产的论文

1农户行为理论

针对我国农地经营的特点,有学者认为,不同于国外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我国农户经营土地规模小、且土地细碎化严重,农户的生产很难如舒尔茨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我国当前农产品商品化率2006年已达到65.6%,也并不完全符合恰亚诺夫的理论。在这一背景下,有的学者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户行为目标的观点。如高帆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技术进步使农户具有一种“过渡”性质,农户的生产目标正从满足自身需要向利润追求演变,但仍有显著的“半自给,半交易”特征。孔祥斌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农户种粮的机会成本不断升高,农户的目标和土地利用方式也会随之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分别为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佳化、利润最大化阶段,随发展阶段的提高,农户会更少追求粮食产量,更多追求经济收益。江永红等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农户行为的不同目标视为制度、市场化水平、收入水平不同发展阶段农户不同突出需求的产物。“过渡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农户行为目标的变化,也可以从一些学者实证研究中得到验证。李翠珍等发现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粮食生产可以分为1978-1990、1991-1998、1999-2005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投入品持续增加,粮食单产逐渐提高,第二阶段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粮食单产达到最高并保持稳定,第三阶段农户更加重视经济作物,粮食种植面积与单产均大幅下降。同时,学者发现尽管直接经济收益非常低,但是农户仍然重视粮食生产的原因在于种粮还有着某些间接受益,如对家庭基本生存的保障、较低的风险、以及粮食产品可以成为如畜牧业等其它较高收益生产的投入品。某些农户会优先种植作为主要口粮的粮食作物,之后再选择其它作物。

2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影响

2.1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

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中,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由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别三者组成,当前的研究者也普遍认同耕地质量是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的综合体,由土壤质量、地形坡度等自然因素与对耕地投入、管理水平、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共同构成。农户行为同时对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产生影响。学者对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的研究基本围绕耕地利用质量与耕地综合质量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上。例如徐梓津等根据贵州省关岭县的调查数据,提出了在确定耕地自然质量的基础上加入农户投入行为指标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方法。张贞等提出了类似的加入农户投入行为的耕地质量修正方法,并且将农户收益看做耕地综合质量货币化的表现,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农户投入行为对耕地产出的影响程度。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对东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中加入了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考量,将机械化程度、亩均化肥施用量、地膜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等农户技术选择、要素投入等行为作为耕地利用质量评价指标,并利用GIS软件计算了耕地利用质量、自然质量与粮食单产的相关系数。总体而言,目前的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相关研究数量较少,角度较为单一,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反应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产出,或以耕地自然质量变化为归依,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的本质的认识比较含混。

2.2农户行为对耕地自然质量影响

在与农户行为相关的耕地质量问题中,现有研究普遍将土壤质量作为耕地自然质量的标准,研究表明土壤质量受农户土地利用方式、技术选择、化肥、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学者们广泛探讨了农户不同经营行为的影响。综合性研究如杨景成等发现保护性耕作、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丁忠义等使用GIS空间分析对曲周县的研究对比了1980年与2002年的土壤调查数据,发现盐碱地治理、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户土地改良活动使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廖晓勇等对三峡库区万州地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大小、人为扰动影响、表土覆盖程度各有不同,从各种理化标准看,耕地质量从优到劣的排序为林地>柑橘园>旱地。侯鹏程等比较了江苏省吴江市稻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六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发现稻田的土壤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从培肥、耕作方式角度,学者们普遍认为长期投入有机肥、进行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助于耕地质量的提高。如王鹏等在湖南省祁东县的研究认为,当地减少有机肥投入,增加化肥投入,导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变差,土壤自然肥力降低。邓祥征等基于土地动态模拟系统,运用CENTURY模型对我国各主要农业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研究表明实施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增加。不过这种也有学者举出反例,如Campbell等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的汇集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肥力贫瘠情况下免耕并不总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3农户行为对粮食生产影响

关于农户的不同生产行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学者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肥料施用上。如宇万太等对海伦、沈阳、桃园三地的研究表明,农户施肥对作物产量形成的贡献率随气候热量增长由北向南逐渐由0.31提高至0.42。徐卫涛等利用我国31个省级地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当前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关系,提出应当依靠科学施肥、增加替代要素投入等方式减少化肥投入,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益。李忠芳对我国典型农田21个长期肥料试验的分析表明,在长期不施肥条件下玉米和小麦年平均产量表现为下降趋势,仅施用化肥时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年产量同样呈、下降趋势,增施有机肥可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性耕作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黄国勤介绍了江西省稻田保护性耕作的12种常见模式及其效益。何进等根据1993-2000年在寿阳县和临汾市以及2002-2003年在定兴县的综合试验,发现采取深松与免耕耕作技术的试验地粮食产量均显著高于采取传统耕作技术的土地。刘立晶等对河北省的研究发现,当地保护性耕作使玉米和小麦产量提高分别达到11.8%和9.7%。

4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研究

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是农户对各种内外因素的响应以及这些因素引起的农户行为变化产生的影响,许多关于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问题的研究也涵盖于该问题之中。

4.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被认为是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种粮收益的提高会提高农户种粮收入,激励农户进行更多的粮食生产,并保护用于生产的耕地。粮食价格水平是受到较多学者讨论的因素。如王竹芹等对2003-2009年26个省面板数据的研究则认为,粮价提高对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罗峦认为,即使在粮食商品化率比较低的时期,预期粮食价格也是刺激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Rosegrant等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粮食作物的动态供给反应函数,利用1969-1990年的国家数据,分别对总产出模型、播种面积模型和单位产出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印度尼西亚的粮食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也有研究者认为粮食价格对农户无法产生有效激励。陈飞等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29个省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预期价格因素对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发现预期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并显著。张淑萍在河南省的调查发现,7成农户认为粮食价格不合理,8成农户认为种地不划算,表明当前粮食价格水平仍然偏低,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足以对农户产生有效激励。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廖洪乐等、丁忠义等。农业收入比例的影响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谢蓉等通过对上海市郊本地与外来农户间的对比发现,农业收入比重较高的外来农户,有着较高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肖建英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表明,农业收入比例与农户采取保护性耕作的意愿为正向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赵华甫等研究了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户,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小,更加以地块细碎化,当地农户农业收入比重很低,农户大多兼业,因此缺乏耕地保护意愿。陈美球等通过对江西省952个农户的农户调查也发现,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收入过低。在当前阶段,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职业、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农户兼业化趋势加剧,除了粮食价格,农民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与耕地质量的影响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非农就业带来的首要影响是农民劳动力相对价格产生变化,农户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田玉军、李秀彬、辛良杰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研究表明,在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引起的农业劳动力机会上升的影响下,农户倾向于选择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劳动力要素边际收益更高的作物,种植结构也趋向于向这几种作物集中,一些质量较差的土地则被撂荒退出了生产。李德洗利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河南省4200个农户调查的数据发现,在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户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小麦玉米的种植比重,但粮食亩均产量下降了。陈风波等发现,江汉平原地区农民的外出务工引起当地水稻种植制度由种植两季转为种植一季。钱文荣等还讨论了非农就业带来的汇款收入的影响。研究认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汇款收入同时产生了增加化肥农药投入的正面因素与减少劳动力投入的负面因素,但总体上仍会引起水稻产量下降。李谷成等的研究也认为在农户外务工成员汇款的增加会降低在家务农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4.2农地产权制度因素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是长期以来研究者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是刺激农户行为进而影响耕地质量变化的根本因素。如谭淑豪等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如土地的频繁调整会降低了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将导致农户减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代之以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石志恒等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也发现,更长的承包期限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则有正面影响。高明的农户调查中,三分之二的被访农户愿意对其承包土地作长期性投资,其余的农户不愿对承包地长期投入的主要原因是认为30年的承包期难以真正实现。马贤磊对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农户调查研究表明,农地产权稳定性因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农户的风险厌恶倾向加大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的影响。张振环等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显示出产权制度稳定性对耕地单产和质量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4.3耕地质量因素

由于更高质量的耕地给农户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与风险,因此研究者也将耕地质量本身作为刺激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如,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东北地区的研究表明,因为中高产田的预期收益较高、由于灾害发生严重减产的风险较低,农户投入意愿较高。张衍毓等根据对陕西省横山县的'调查提出,农户对不同质量的土地有着不同的行为响应,因为对于较高质量土地有着更高的收益预期,因此对质量相对较高的土地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有机肥、化肥以及劳动,这使得不同质量土地之间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孔祥斌等对北京市大兴区1982年、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的研究表明,不同农户、不同地块利用投入的差异逐年增强,地块间肥力的空间差异性也显著提高。

4.4补贴政策因素

为实现粮食增收、耕地质量提高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持续提高,许多学者认同通过补贴以及农业投资等方式引导农户。国外学者如Hellin和Schrader分析了瑞典农户秸秆还田的激励因素,提出了以政府为主体通过补贴来促进秸秆还田、减少直接焚烧的设想。国内的刘明月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河南省宝丰县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显示,政策的补贴力度和对农户焚烧秸秆的处罚对农户是否采取秸秆还田有显著影响。高明认为提高种粮补贴额度是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力措施。但是,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当前的粮食补贴政策并没有起到实效,如陈春生认为以政府为主体主导的粮食补贴与提高粮价本质上是短期性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重点还是在市场化改革之中培育出一个经营能力强、抗风险水平高的“主力农户”群体。张秀林等也不认同把提高收购价格作为促进生产的主要方式,而主张通过引入新技术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自身竞争力。

5总结

保障粮食生产与改良耕地质量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两大问题,在我国以小农户为主,农户是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因素。相关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学者们研究了不同类别的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的直接影响,也探讨了农户响应不同内外因素产生的间接影响。当前研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深化和拓展。第一,学者们对耕地利用质量本质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在对其评价时所选取的指标各有不同,远不如对耕地自然质量标准的认同度之高,研究者还需要进一步明晰耕地利用质量的概念;第二,多数学者在分析农户决策时将农户视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追求的理性人,但正如农户行为理论指出的,我国小农的行为处在“过渡状态”,其决策并非完全依据经济理性。因此,研究者可以尝试探索基于有限理性的农户行为影响。;第三,农户行为、耕地质量、粮食生产三者之间的影响相互交叉,而学者的研究往往仅针对其中两者,所以,对三者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柑橘出口毕业论文

泸溪柑橘产业柑橘产业水库移民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奔小康科技特派员总产量总面积果农正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 州南大门,是国家扶贫县、五强溪水库移民库区县,

柑橘种植创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其主要意图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关于柑橘种植创业计划书,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章 柑橘种植项目简介

1.1 柑橘种植项目基本信息

1.1.1 柑橘种植项目名称

1.1.2 柑橘种植项目承建单位

1.1.3拟建设地点

1.1.4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 柑橘种植项目性质

1.1.6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期

1.2 柑橘种植项目投资单位概况

第二章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背景

2.2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是促进实现“十二五”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的需要

2.2.2 柑橘种植项目的建设能带动和推进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的发展

2.2.4 柑橘种植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5 柑橘种植项目是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柑橘种植项目的实施地情况分析

3.1基本情况

3.2地理位置

3.3交通运输

3.4资源情况

3.5经济发展

第四章 市场分析

4.1 国内外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市场概况

4.1.1国内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

4.1.2国际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

4.2我国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4.3 2015年我国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出口情况

4.4主要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市场情况

4.5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产业前景

第五章 竞争分析

5.1 企业竞争的压力来源

5.2 波特五力竞争强弱分析

5.3 SWOT态势分析(SWOT示意图)

第六章 柑橘种植项目优势

6.1政策优势

6.2地域优势

6.3管理优势

6.4技术优势

第七章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方案

7.1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内容

7.2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工艺方案

7.3 柑橘种植项目项目产品方案

7.4经营理念

7.5管理策略

7.5.1 管理目的`

7.5.2 组织结构

7.5.3 管理思路

7.5.4 企业文化

7.5.5 经营理念

7.5.6 企业精神

7.5.7 人才战略

7.5.8 人力资源配置

7.6营销策略

7.6.1产业延伸策略

7.6.2 定位策略

7.6.3 定价策略

7.6.4 销售渠道

7.6.5 网络营销

7.7 柑橘种植项目整体发展规划及战略

7.7.1整体发展规划

7.7.2 柑橘种植项目宗旨

7.7.3 柑橘种植项目发展目标

第八章 柑橘种植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8.1 柑橘种植项目投资

8.2资金筹措

第九章 柑橘种植项目效益分析

9.1 柑橘种植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说明

9.1.1 经济效益分析评价的范围和依据

9.1.2 柑橘种植项目的评价计算期和达到经营规模期

9.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9.3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9.4总成本费用估算

9.5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9.6现金流量预测

9.6.1投资项目的类型假设

9.6.2财务可行性分析假设

9.6.3全投资假设

9.6.4建设期投入全部资金假设

9.6.5经营期与折旧年限一致假设

9.6.6时点指标假设

9.7赢利能力分析

9.7.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9.7.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9.8盈亏平衡分析

9.9财务评价

9.10社会效益分析

9.10.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9.10.2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求

9.10.3 柑橘种植项目建设拉动大量就业

9.10.4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第十章 柑橘种植项目风险分析

10.1 政策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0.2 市场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0.3 竞争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0.4 经营管理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0.5 成本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0.6 财务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0.7 融资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0.8 社会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第十一章 结论

11.1结论

11.2建议

找石门县政府要。放心,很好说话的。你是石门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