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北美科学期刊官网

发布时间:

北美科学期刊官网

如果是在校大学生,用内网登陆学校的图书馆,在数据库中就能查到。以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查找Nature为例。

1、打开中山大学图书馆,下拉到最下面选择数据库。

2、在数据库中按字母N检索,就能看到Nature,单击就能看到。

另外推荐有两种办法:

1、通过海外代购,或者你海外的亲朋好友给你邮过来,但这样的花费很大。

2、在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中国官网上进行订阅,同时你还可以在中国官网上进行投稿。(官网:《science》 《Nature》)

扩展资料:

《Nature》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即科学论文具较高的新闻性和广泛的读者群。论文不仅要求具有“突出的科学贡献”,还必须“令交叉学科的读者感兴趣”。

它包括三类:综述性期刊,对重要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评论;研究类期刊,以发表原创性研究报告为主;临床医学类期刊,对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做出权威性解释,并促进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实践;

《science》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主要关注点是出版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研综述,此外《科学》也出版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ature

百度百科-科学

可以用浏览器搜索该网站,然后登陆进入就可以了。不过这不是科普类的科学杂志,刊发的都是专业论文。但是绝对称得上是最著名的科学杂志。

美院期刊官网

指画画还是?环境、建筑、室内设计可以看《中国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室内IDEA》平面设计看《360》等都不错,很多杂志多看看。其他不知道了,但我觉得多上八大美院的网站就已经够多信息了。

《中国画家》杂志

发表国画和论文的期刊有《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界》《国画家》等等

北京语言大学官网期刊

1.“中国语言学家文库”简介“中国语言学家文库”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管中国语言学家著作的文库。建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集中信息,便于更多的读者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二是利用这些资料,促使汉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国语言学家走出国门。“中国语言学家文库”入选范围分为四类:⑴从事语言研究人员,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⑵从事汉语研究和教学研究人员;⑶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和教学研究人员;⑷从事外语研究和教学研究人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库”是全中国语言学家们的文库。这里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甚至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只要是多年从事语言或语言教学研究,有多种正式出版的研究成果,并在语言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 均可入选文库。“中国语言学家文库”数据库自1992年建立, 就得到了广大语言学家的关心与支持。现在入选者已达800多人,有详细材料的达536人,备有全部著作的达200多人。2.“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简介“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研制与建立”(以下简称“机检系统”)是北京语言学院承担的国家教委社科司文科第二批青年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教委社科司[1990]21号)。几年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各级领导及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学术交流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全体同志的努力,于1995年06月15日通过了“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鉴定并投入使用。“机检系统”采用了GB2901-8X《中国公共交换格式》CCFC、GB792.2-85《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具有较高的规范程度。该系统结构科学合理,配套全面完整。项目研制过程思路清楚,各子系统目标明确。从文献收集到加工,制定了一整套规范性文件,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数据质量。并且建立健全了“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揭示体系。编制了《世界汉语教学主题词表》、《世界汉语教学学科文献分类表》,使检索语言工具在其文献信息处理时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其中《世界汉语教学学科文献》荣获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1988--1992年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该系统在提供文献目录查寻的同时,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快速提供全部原文服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全面的文献保障体系。该系统可以实现主题、分类、题名、著者等十六种不同途径、多种功能的计算机检索。可以生成以CCFC或ISO2709标准格式的机读目录, 用于国内外数据交换。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处理功能。可适用于各种微型计算机,便于系统移植和推广。该系统实现了部分著录项目的数据校验和代码转换。可提供上位登录词库(后控词表)自动生成模块。数据库操作界面友好,用户使用方便,部维护简便。该系统的研制完成,改变了世界汉语教学文献信息处理的传统模式。对于世界汉语教学领域中诸如:选题的论证、人才的论证、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发展规划的宏观控制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实现世界汉语教学研究文献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整体化和国际化,为促进国内外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广泛交流奠定了基础。该系统具备文献数据的连续更新、生产、交换能力,规范化程度高,结构合理,配套完整,检索速度快,方便实用。该项目的研制填补了世界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研究领域的空白。3.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使用说明(1).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是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的。是具有一定规模和文献保障的对外汉语教材方面的专题数据库。(2).主库数据的收藏范围为从1864年伦敦出版的《THE RUDIMEN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汉语入门)、1886年上海出版的《语言自迩集》 到建国以来所有能收集到的对外汉语教材。(3).主库数据分简易数据和全面数据两种形式,简易数据是简易形式,提供教材的基本信息,现有数据667种,主要是1950年以来的教材,1949年以前的教材暂时没有收录,预计2002年3月前录入一批数据,1949年前教材做为善本图书不外借、不准阅览、不准复印。 全面数据增加了教材原封面、序言、前言、说明、目次等,包括中外文形式,并有教材第一课与最后一课的原文,部分教材有专家评语,提供教材直观、详细的介绍,预计2001年12月15日开通部分数据。(4).国外教材库是指在国外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原打算做为课题的第二批项目,现准备在2002年4月前录入一批本馆收藏的英语版教材,其它语种做为第二批项目。(5).教材目录库是对主库的补充,指我们从正规渠道得知有此教材,但无法收藏到原书并且不知道此书的储藏单位的对外汉语教材。预计2002年5月前开通。(6)、教材呈交本库也是对主库教材信息的补充,是为学者或用户提供教材信息而制作的,内容包括:1)目前著者正在编写而没有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或准备立项研究的对外汉语教材2)本数据库中没有收藏到的对外汉语教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储藏单位项。若知道某单位收藏有此书,可填写此单位名称,若是个人收藏如愿意公布者可填写通讯地址及姓名。欢迎大家提供对外汉语教材信息,若想提供教材者(包括印刷本、复印本或电子版图书及磁带)请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 信息资咨部收 邮编 100083 电话:01082303636 教材呈交本库内的数据经核实(见到此书)后将录入到主库,并标明信息来源,其原先位置的内容将被删除。(7).教材研究论文选登收集内容为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的论文及对教材的评价。(8).“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体例:教材封面、内容简介,教材目录;前言、序;第一课课文、最后一课课文。(9).若出版社出版对外汉语教材相关图书,想在此发表相关信息者,或个人提供相关信息者,请与我们联系,(10).世界汉语教材数据库现有记录25000条,12月将达到28000条记录,2002年4月达到30000条记录。(11).“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版权归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所有,其它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出版及在网站发布其内容。4.文学类馆藏中文期刊题名数据库5.毕业生论文数据库校园网与图书馆局域网的建设目的之一, 是完善文献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有序开展,并最终改变校内乃至更广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方式。可以想象, 当网上阅读成为一种“时尚”,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其实“论文”, 包括“毕业论文”,原本就是一种研究成果,一种理性认识,它倡导以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方式,将学术研究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但是,在没有网络以前,“理论”的传播和保留只有通过印刷文本方式。毋庸讳言,“印刷文本”是学术广泛交流难以突破的“瓶颈”。现在好了,传统藩篱已经开始打破。“网上学术交流”将不再须要“包装”,不再需要编辑部的半年审稿期。学术平等,时空无限,机会无限;由此,学人的教学和学术观念将从现在开始慢慢改变。任何理论探讨、学术研究亦将“返老还童”;后来者,将有更充足的理 由沿着前辈的臂膀,攀缘上升。教学、科研蒸蒸日上;学校,将因此永保生机。综上所述是我们排除万难,申报并实施此项课题的初衷。

河北农业期刊官网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批次,二本批次的概念。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河北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本科大学。(注:自2020年开始,河北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在湖南、陕西、陕西等省份·为本科二批次招生,该区域考生可以认为河北农业大学是二本学校。

河北农业大学(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100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立的直隶农务学堂;1921年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医务学堂,还有法律、法政、高等师范等学堂合并,组成河北大学;1931年河北大学解散,河北省立农学院独立办学;1958年河北农学院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1995年与原河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河北农业大学。

据2018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6万余册。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2100多种2800多份,购买了中国知网大总库、ScienceDirect期刊全文数据库、Web of Sci平台下SCI-E科学引文数据库、Wiley全文期刊库等中外文数据库40余个,电子图书总量达到173.8万种,形成了以收藏农业文献为主,倾斜重点学科、兼顾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文献资源。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共有5个校区,校园占地2765亩,建筑面积124.1万平方米;设有31个学院(系),93个本科专业,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全日制本科生约33000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4281人。院系设置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31个学院(部、系),设有9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农学优势学科为引领,“工、管、理、经、文、法、艺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在职教职工3151人,其中专任教师2074人;教授及相应职称448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1002人;博士生导师216人,硕士生导师772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等人才200余人次,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模范教师4人。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植物生产类)、林学、园林、农学、植物保护、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林学、植物保护。国家级精品课程:《园艺植物育种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兽医免疫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园艺植物育种学》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学科列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3个学科列入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6个河北省重点学科。

学术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林学、畜牧兽医、食品科学、农业机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连续6版被审定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华北优秀科技期刊,河北省“十佳”期刊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是主要栏目有: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与课程建设、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与团队建设、学生工作研究、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11年,在河北省教育系统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研究会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在全国农业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的社科类农业期刊的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林业与生态科学》曾多次获得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河北省高校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期刊等奖励,并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等多家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科研获奖

2017年,学校共获省级各种科技成果奖励50项。其中分别获河北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山区创业一等奖各1项,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4项、省山区创业突出贡献奖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山区创业二等奖7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山区创业三等奖9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7项。

学校地址(有多个校区):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东段52号,河北省沧州市中捷产业园区渤海路1号

更多学校信息:

中文名:河北农业大学

英文名: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简    称:河北农大(AUH)

创办时间:1902年

类    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农林类

属    性:省部共建高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省属重点大学

知名校友:赵金铎,柳宝全,刘旭,董玉琛,杨志峰,赵春江,郭子建,魏立华,石嫣等

主要院系:农学院、林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理学院、商学院、海洋学院等

学校代码:11920

主要奖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73项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 ,国家二等奖6项 ,授权专利190项

扩展资料:

学校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

1,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园艺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种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河北省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3,省级研究中心10个: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国家果蔬加工专业分中心,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等。

4,省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79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500多项。

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10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5项,审定新品种60个,专利200多项,科技著作370多部,三大索引论文1300多篇。到位科研经费6.3亿余元,年创社会效益百亿元。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为全国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已被CA、AJ、ZR、CABI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和国内许多权威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以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获得省内外多项奖励,是河北省优秀期刊、华北地区优秀科技期刊和全国优秀高校学报。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底,图书馆拥有纸质型图书166.55万册,中外文报刊6000 余种,拥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24个,电子图书84.5万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北农业大学

具体位置是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图中A所标记的即为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在保定市。总共有两个校区。

东校区:保定市南市区灵雨寺街,火车站16路5路,客运中心36路

西校区:挺偏郊区,火车站16路,河北农大西校区下车;客运中心36路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农林类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公元1902年(大清光绪二十八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79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500多项,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10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5项,审定新品种60个,专利200多项,科技著作370多部,三大索引论文1300多篇。到位科研经费6.3亿余元,年创社会效益百亿元。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本。

河北农业大学保定校区省内是本一,会招收一些省外本二的学生,不过他们的分数离一本线是非常近的,总的来说河北农业大学就是一本。

保定校区分为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是老校区,有着百余年历史,设施稍微旧一点,西校区刚刚建成十几年,各种装备比较新,绿化也很不错,景色很美。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有很多人去参观拍照。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学科列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3个学科列入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6个河北省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北农业大学

西北地质期刊官网

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列为 行业核心期刊 ;;被科技核心期刊库收录。官网显示-E这个应该就划分到扩展,层次稍低点的。并位完全成为核心。

谢俊:男,教授,博士,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拔尖人才,研究生导师,1968年8月生,1993年7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现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至2001年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2001年至2004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进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晋升讲师,2003年晋升副教授,2008年晋升教授,现在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石油勘探与开发》、《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地质》期刊审稿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油气储层评价、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调整挖潜、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油藏数值模拟》、《沉积盆地模拟》、《剩余油描述与预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藏工程》、《地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等多门课程。自“十五”以来,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2项,先后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长庆油田、南阳油田、江苏油田完成重点科技攻关课题30余项。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15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近5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多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