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湛江灾害研究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

湛江灾害研究论文发表时间

自然灾害学报是一集学报,偏重灾害研究。比较权威!出版周期短一些!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审稿很快的,相对简单,1~2月就可以接受让交版面费。但是见刊需要一年左右!!!

分享一下我近期投稿并被《自然灾害学报》录用的过程:

初次投稿是2021年5月11日,经过两天后通过了编辑部的初审,但由于论文格式以及结构不满足要求,编辑要求修改。同时要求缴纳审稿费200元。此时,还未送审。

2021年5月21日按照编辑部的要求修改稿件后再次投稿。由于未缴纳审稿费因此没有送审(个人认为是合理的)。2021年5月26日缴纳了审稿费。27日立即送了外审。至此,编辑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审稿时间从5月27日至6月7日,不到一个月,可以说速度很快。送审了三个专家,其中两位的要求不多,基本上篇幅的问题。另一位专家的意见非常有建设性,意见多达20条。有细节方面的问题,也有可以让科研水平得到质的提升的意见。总之,非常感谢这位专家。

6月28日我修改完毕。

7月17日,那位负责任的专家,依旧提出了不足之处,恰是我偷懒没有好好改的地方。然后针对专家的意见认认真真的进行领会和修改。

大的问题没有了我以为会录取,专家依旧提出了一些细节和格式问题。至此,我对这位专家非常非常的敬佩和尊敬。认真修改完9月9日投稿后,10月1日收到了录用通知。

期刊比较重视创新点,会要求在文章的首页阐述创新点。因此,如果被拒稿可能是期刊中相似文章很多或者缺乏创新点。总的来说,期刊处理稿件的效率较高,审稿专家也比较认真负责和有水平。

审稿费的问题,大多数期刊都是收的,也大多数是200元。

我为什么花时间用这么长的篇幅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在投稿之前在网上搜索了一样的问题,然后也看到该问题下的回答。以至于我直接筛除了这个期刊。后来导师建议我投稿自然灾害学报,我就投稿了。我发现并不是网络上说的诸如垃圾,有关系才可以发表等等。

仅以我的实例给同样困惑的小伙伴一个客观的角度。

补充:我的论文研究的雪崩灾害,算是灾害学中少有人关注的类别。

评职称都是按刊物的刊期来算的,如果刊物是9月的刊,那就是9月的,哪怕是7月收的刊物。

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8月出版的,都是违法操作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前拿到刊物而操作的。

按相关规定,连续出版物一般为当月或次月出版,一般来说,月刊为每月15日出版,旬刊为每月5、15、25日出版,半月刊为每月10日、20日出版。

概念

职称论文发表,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用于评定职称。“论文”是指精深而有系统的学术文章,是课题研究、问题讨论的表达形式。论文发表就是专门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由于利益驱使,市面上充斥着很多假刊,发表论文前一定要认真鉴别,避免上当。

你要哪方面的,应该可以的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论文发表时间

正常的提交时间是每年的四月初,不论是否需要提交到教育部论文评审中心,这个时候都需要提交了。因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论文,需要在每年的5月底完成所有程序,六月初才能召开学校的学位委员会确定是否授予学位的相关问题,这中间有论文查重、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委员会审定等等程序。尽快写作吧,写好后的论文不可能一次就算是完稿,好的论文是改出来的。祝你成功

您好,一般论文是出刊后3个月左右被知网收录,到时候就可以在知网检索的。

灾害研究综述论文

给你发了,楼主。注意查收

【题名】: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灾害学论文(NingXiaZiRanZaiHaiJiZaiQingFenXiZaiHaiXueLunWen)【关键词】:宁夏 自然灾害 灾情分析【keywords】:NingXia ZiRanZaiHai ZaiQingFenXi【作者】:梁旭 史培军 【来源】: 知识词典【期刊名称】:灾害学(ZaiHaiXue)【国际标准刊号】:1000-811X 【国内统一刊号】:61-1097【作者单位】:不详(BuXiang)【分类号】:X43 【页码】:-55-59 【出版年】:1993.3 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 - 灾害学 - 梁旭 史培军1990年全国自然灾害概况及灾情分析 - 灾害学 - 陈洪玲 邹明华北地区主要农业灾害及灾情分析 - 自然灾害学报 - 郑景云 徐兆生对建国以来我国自然灾害的灾情分析 - 减灾与发展 - 朱晓华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及减灾对策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孙广忠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张兰生 史培军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 灾害学 - 于庆东 沈荣芳自然灾害绝对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 于庆东 沈荣芳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情比较模型探讨 - 自然灾害学报 - 杨仕升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建立减灾战略体系构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王文楷 张继红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组合类型分析及灾害区划 - 东北水利水电 - 孙长平 董蕴辉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 - 高原地震 - 伏洋 李凤霞 郭广 颜亮东中国自然灾害与灾情 - 地理教育 - 无一种考虑地域经济差异的自然灾害灾情分级方法及应用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杨仕升西夏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 宁夏史志 - 李新贵

范文一:甘肃省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甘肃省境内泥石流、滑坡发育的基础主要是其特殊的自然条件。陡峭的地形、充足的松散土石和突发性水源是泥石流、滑坡形成的三大条件,另外地震作用也是造成滑坡的因素。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区,境内主要以黄土为主,而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孔隙大,渗透性强,具强压缩性和自重湿陷性,垂直节理发育,特别是极为发育的顺坡向卸荷节理,使边坡稳定性降低,易发生滑坡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滑坡、崩塌等重力堆积物受暴雨形成的坡面流及洪水的冲刷,源源不断地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 通过计算泥石流、滑坡作用强度和危险度,将城市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危险等级。经过对甘肃省灾害防治历史和治理现状的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发展趋势,强调防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根据对城市的分级,危险度高的Ⅰ级和Ⅱ级的城市应采取治理体系为主,预防体系和管理体系为辅的综合控制对策;危险度不高或较低的Ⅲ级和Ⅳ级的城市应采取预防体系与管理体系为主,治理体系为辅的控制对策;对于威胁城市安全的巨型滑坡和规模巨大的泥石流沟则采用躲避对策。 城市泥石流、滑坡防治规划的最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重点治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滑坡建立不同的治理模...范文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及其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进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国内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探究国土和城市规划、地籍测量、农作物估产、森林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管理〔4〕和矿产资源勘查〔10〕、潜力评价及开发〔11〕等众多领域。GIS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摘要:(1) 地质灾难评价和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建立地质灾难空间信息管理系统[12,13,14,管理地质灾难调查资料,显示并查询地质灾难的空间分布特征信息,评价地质灾难的危害程度,分析地质灾难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难的办法,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难进行猜测〔15,16〕。戴福初等利用GIS对香港地区的滑坡灾难进行历史滑坡编录,分析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和静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滑坡灾难风险进行评价和危险区域划分〔17〕。(2) 地质灾难的危险度区划评价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地质因素之间相互功能的复杂性,在收集大量的基础地质环境资料前提下,利用GIS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有效地处理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猜测指标〔18〕,运用恰当的数学分析模型〔19,20,21〕,对探究区进行地质灾难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从而为地质灾难的管理及防治和预警决策提供依据。(3) 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中,GIS所起的功能主要是管理时空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专家系统所起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专家知识和空间目标的事实推理判定灾难的危险度〔22〕。二者的结合将使专家经验得到推广,减少野外和室内手工作业工作量,使区域地质灾难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4 结语(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多种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单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多媒体GIS、智能化、三维、虚拟现实及网络方向发展,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告和辅助决策。(2)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从专业开发工具的组成结构上,可以归纳为集成式GIS、模块化GIS、组件式GIS和网络GIS等几个主要类别。其中组件式GIS在系统的无缝集成和灵活方面具有优势,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方向。(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尤其在地质灾难评价和管理、地质灾难的危险度区划评价和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方面进展很快。以上希望对您有帮助!另外这有个地质灾害论文的网址,可参阅: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chemosphere发表时间

我觉得是这样,投了很多杂志,我总结出一个经验,那就是根据不同的杂志,其审稿时间时不同的,一般按早一贯作风,审稿时间越长,那么修改的机会就越大,因为reviewer返回审稿意见后,编辑一般会根据审稿人意见,然后做出决定,理论上编辑可以直接拒掉你的文章,即使reviewer发表。但是审稿时间很短,这个跟杂志风格有关系:取个例子,因为我是搞影像的,像Radiology顶级杂志一般审稿周期就一个月,如果超过1个月10天以上,你的文章很有可能被录用,我们团队之前投过一篇,就是这样的,喊修改。另一篇投了Hepatology research,23天就修回了。所以我觉得审稿快不快跟杂志是有关系的,并不是越快就越容易被拒,当然10天内就有结果,多半都不是很好的结果。

教育背景:1990.09-1994.07,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09-1998.09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10-2000.10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海洋生态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09-2006.07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科研教学经历:1994.8-2006.08 辽宁大学环境科学系 讲师/副教授2006.08-2010.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10.12-至今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2011.7-至今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污染生态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研究》等本科生课程学术与社会任职《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委会委员《环境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委员Environ. Sci.Technol, Environ. Toxicol. Chem, Chemosphere、《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高技术通讯》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从事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包括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来源、污染特征、迁移转化、传播扩散等。在研科研项目1.《我国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方法、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国家环保公益项目,679万元,2013/03-2016/12(项目负责人)2. 《抗性基因在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分布特征、消长机制及控制原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万元,2013/01-2016/12(项目负责人)3. 《土壤污染微界面过程及其分子诊断与调控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0万元,2011/01-2014/12(项目第二参加人)4.《典型流域磺胺类抗性基因起源、传播扩散机制及生态风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7万元,2011/01-2013/12(项目负责人)已完成科研项目1.《典型区域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及环境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8万元,2008/01-2010/12(项目负责人)2.《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渔业环境中的扩散及生态风险》,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万元,2008/05-2010/10(项目负责人)3.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分区及其机理研究》,国家水专项,25万元,2008/09-2010/12(项目主要参加人)4.《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渔业环境中的扩散机制研究》,天津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万元,2008/09-2009/09(项目负责人)5. 《五氯酚在鲫鱼体内的生物有效性、代谢转化及其分子致毒机制研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万元,2007/09-2009/09(项目负责人)学术论著累计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 20篇,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顶级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Bioresource Technol等,出版学术专著(第二主编)1部(《污染生态化学》科学出版社),申请专利1项(已授权)。1. Panpan Gao, Yi Luo*, Limei Wang, bingjie Xu, Lin Xu. 2012. Occurrence of sulfonamide and tetracycline resistant bacteria and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of China. Water research. 46(7): 2355-23641. Yi Luo*, Lin Xu, Michal Rysz, Yuqiu Wang, Hao Zhang, Pedro J.J. Alvarez. 2011. Occurrence and Transport of Tetracycline, Sulfonamide, Quinolone and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45 (5), 1827-1833. (IF 4.825)2. Bingjie Xu, Yi Luo*, Lin Xu. 2011. Sulfamethoxazole Biodegrada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in the Water-Sediment System of a Natural River. Bioresource Technol. 102: 7069-7076. (IF 4.365)3. Yi Luo, Daqing Mao, Michal Rysz, Qixing Zhou, Hongjie Zhang, Lin Xu, and Pedro J. J. Alvarez. 2010. Trends in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Occurrence in the Haihe River,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44, 7220-7225. (IF 4.825)4.Xiangang Hu, Yi Luo*, Qixing Zhou. 2010.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Selected Typical Antibiotics in Manure by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LC–MSn. Chromatographia. 71 (3-4): 217-223. (IF 1.216)5. Xiangang Hu, Qixing Zhou, Yi Luo. 2010. Occurrence and source analysis of typical veterinary antibiotics in manure, soil, vegetables and groundwater from organic vegetable bases, northern China. Environ. Pollut. 158 (9): 2992-2998. (IF 3.395)6.Yi Luo, Xiaorong Wang, Liangliang Ji, Yan Su, 2009. EPR detec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ntioxidant system in Carassius auratus exposed to pentachlorophenol. J. Hazard. Materials. 171: 1096–1102. (IF 3.723)7.Yi Luo, Yun-xia Sui, Xiao-rong Wang,Yuan Tian. 2008. 2-chlorophenol induced hydroxyl radical production in mitochondria in carassius auratus and oxidative stress – an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tudy. Chemosphere. 71(71):260-268. (IF 3.155)8. HU Xian-Gang, Luo Y, ZHOU Qi-Xing, XU Lin. 2008. Determination of Thirteen Antibiotics Residues in Manure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36, (9), 1162–1166 (IF 1.0)9.Yaning Li, Qixing Zhou, Fengxiang Li, Yi Luo. 2008. Effects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as an emerging pollutant 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t biochemical levels. Chemosphere. 74(1): 119-124. (IF 3.155)10. Ting Li, Qixing Zhou, Ning Zhang, Yi Luo. 2008. Toxic effects of chlorpromazine on Carassius auratus and its oxidative str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B-PESTICIDES FOOD CONTAMINANTS AND AGRICULTURAL WASTES 43(8): 638-643. (IF 1.0)11.Li FY, Ji LL, Luo Y, Oh K. 2007.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arassius auratus liver as affected by 2,4,6-trichlorophenol. Chemosphere. 67(1): 13-19. (IF 3.155)12.Lin RZ, Wang XR, Luo Y. Du WC, GUO HY, YIN DQ. 2007. Effects of soil cadmium on growth,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nt system in wheat seedlings (Triticum aestivum L.). Chemosphere. 2007,69(1): 89-98. (IF 3.155)13.Yi Luo, Yan Su, Ren-zhang Lin, Hua-hong Shi, Xiao-rong Wang. 2006. 2-chlorophenol induced ROS generation in freshwater fish Carassius auratus based on the EPR method. Chemosphere. 65 (6), 1064-1073. (IF 3.155)14.Shi HH, Wang XR, Luo Y, Su Y. 2005.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vidence of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induced by tetrabromobisphenol A in Carassius auratus. Aquat Toxicol. 74:365–371. (IF 3.333)15.Yi Luo, Xiaorong Wang, Huahong Shi, Daqing Mao, Yunxia Sui, Liangliang JI. 2005. EPR investigation of in vivo free radical for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2,4-dichlorophenol in the freshwater fish Carassius auratus. Environ. Toxicol. Chem. 24 (9): 2145-2153. (IF 3.026)16.MAO DQ, Luo Y, Jinghai Zhang, Jun Zhu. 2005. Functional grouping of Yeast genes via biclustering microarray dataset.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10, 2669-2675. (IF 4.048)17.Mao DQ, Luo Y, Maosheng Cheng, Jinghai Zhang. 2005. A new strategy of cooperativity of biclustering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 case of analyzing Yeast genomic microarray datasets.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10, 1619-1627. (IF 4.048)18.Shi HH, Sui YX, Wang XR, Luo Y. 2005. Hydroxyl radical produc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induced by cadmium and naphthalene in liver of Carassius auratus. Comp. Biochem. Phys. C 140: 115-121. (IF 2.2)19.Luo Y, Tingzhou Zhang, Qixing Zhou, Daqing Mao, Dongmei Wan. 2004. Decomposition dynamics of higher plants pigments by HPLC analysis. J. Environ. Sci. 16(5):847-850. (IF 1.513)20. Y Luo, Micky Tackx, FY Li, DQ Mao. Leaf Litter Fate in the Schelde Stuary in Belgiu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2, 14 (4): 563-567. (IF 1.513)21. 高盼盼,罗义*,毛大庆. 2011. 天津水产业磺胺类耐药细菌及分布. 生态毒理学报.6(1): 74-79.22. 徐琳, 罗义*, 徐冰洁, 2010. 海河底泥中12 种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29(1):17-2123. 徐冰洁, 罗义*, 周启星,毛大庆. 2010.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来源、传播扩散及生态风险.环境化学, 29(2): 169-17824. 冯凌 罗义*. 底泥水体中适用于PCR 的不同形态DNA 的提取方法. 2010. 生态毒理学报, 5(2): 280-28625.王丽梅, 罗义*, 毛大庆, 周启星. 2010.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及其抗性研究方法, 应用生态学报, 21(4): 1063-106926. 高盼盼, 罗义*, 2009. 周启星, 毛大庆. 水产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研究及进展, 生态毒理学报, 4(6): 770-779.27. 罗义, 周启星. 2008.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新型环境污染物. 环境科学学报, 28(8): 1-728.张浩, 罗义, 周启星. 2008. 四环素类抗生素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7(2):1-7 (核心期刊)29.胡献刚, 罗义, 周启星, 徐琳. 2008.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牧粪便中13种抗生素药物残留. 分析化学.36(9): 1162-1166(SCI)30.刘晓玲, 罗义, 周启星. 2008. 环境中两种沐浴露污染对大型蚤的生态毒性效应. 环境科学学报, 28(6): 1173-117731.李亚宁, 周启星, 胡献刚, 罗义. 2008. 四溴双酚-A污染对颤蚓的氧化胁迫及毒性. 环境科学, 29 (7):2012-201732. 王慧珠,罗义*,周启星, 四环素和金霉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4):1536-1539 (核心期刊)33. 周启星, 罗义, 王美娥. 2007. 抗生素的环境残留、生态毒性及抗性基因污染. 生态毒理学报, 2(3): 243-251 (核心期刊)34. 纪靓靓,李法云,罗义,2007. 陈忠林. 2,4,6-三氯苯酚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应激. 应用生态学报. 1: 251-258.35.周启星, 罗义, 祝凌燕. 2007. 环境基准值的科学研究与我国环境标准的修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6(1): 1-536.罗义,纪靓靓,苏燕,王晓蓉. 2007. 2,4-二氯苯酚诱导鲫鱼活性氧(ROS)的产生及其分子致毒机制. 环境科学学报,27 (1) : 129 – 13437.苏燕,任磊,罗义, 王晓蓉, 范涤敏. 两种氯酚对鲫鱼脑组织应激蛋白HSP70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07,27(2):260~26338.王晓蓉,罗义等. 2006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污染环境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化学 25(3)320-325.39.罗义,施华宏; 王晓蓉; 纪靓靓. 2005. 2,4-二氯苯酚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 环境科学 26(3): 29-32.40.罗义,毛大庆. 2003. 生物修复概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辽宁大学学报30(4):298-302.41.李法云, 臧树良, 罗义. 2003.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3) 22 (1): 35-39.42.罗义, 等. 1999. 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微生物净化功能的研究. 辽宁大学学报 26 (3): 282-287.43. 刘建, 毛大庆, 任君, 罗义.曹文清 2011. 抗生素抗性基因tetW 侧翼连锁元件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2011, 22(12).44. 曹文清, 刘建, 毛大庆, 罗义*. 2011. TAIL-PCR扩增抗生素抗性基因sul1连锁元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8(9):750-759出版专著:周启星 罗义 主编 污染生态化学 科学出版社 2011.6专利:毛大庆, 任君, 罗义, 张宏杰. 一种河流环境样品中微生物DNA的简易提取.荣誉与奖励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006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三梯队)

庞国芳长期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主持建立了139项农兽药残留等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两次组织有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瑞士、希腊、斯洛伐克、立陶宛、阿根廷、台湾等12个国家和地区3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成功建立了由中国学者主持研究的两项国际AOAC标准分析方法,开创中国学者组织研究国际AOAC标准的先河,扩大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主持研究构建了中国蜂产品质量评价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了400多家蜂产品企业产品质量;解决了出口禽肉检验检疫技术瓶颈,促当地企业健康发展并跻身外资企业500强;研究出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兽药高通量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和重视,并在国内外得到应用。 庞国芳一共研究制定了141项国际、国家检测技术标准,为食品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庞国芳主编科技专著6部;在中国、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篇,引起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600多位学者关注。 主编专著 《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一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图集》(ISBN:978-7-122-18426-9,194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二卷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图集》(ISBN:978-7-122-18406-1,164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三卷线性离子阱-电场回旋共振轨道阱组合质谱图集》(ISBN:978-7-122-18405-4,243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四卷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图集》(ISBN:978-7-122-18404-7,198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五卷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图集》(ISBN:978-7-122-18494-8,175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第一卷:植物源产品)ISBN:978-7-03-036462-3,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3万字 《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第二卷:动物源产品)ISBN:978-7-03-036463-0,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38万字 《常用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ISBN: 978-7-5066-5334-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06万字 《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上下册)ISBN: 978-7-5066-5335-0,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314(167.7+146.2)万字 《Compilation of Official Methods Us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Analysis of over 800 Pesticide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s of Plant and Animal Origin》ISBN:978-7-03-02435-6,Elsevier & Science Press of China,2007. 《农药兽药残留现代分析技术》ISBN:978-7-03-018644-7,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常用农药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ISBN: 978-7-5066-4457-0,北京,中国标准出版,2007. 学术论文 1. Pang GF, Fan CL, Chang QY, Li Y, Kang J, Wang WW, Cao J, Zhao YB, Li N, Li ZY,Chen ZM, Luo FJ, Lou ZY. High-throughput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multiresidue, multiclass determination of 653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pollutants in tea—Part III: Evaluation of the cleanup efficiency of an SPE cartridge newly developed for multiresidues in tea. J AOAC Int. 2013 Jul-Aug;96(4):887-96.2. Fan CL, Chang QY, Pang GF, Li ZY, Kang J, Pan GQ, Zheng SZ, Wang WW, Yao CC, Ji XX. High-throughput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653 multiclass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pollutants in tea, Part II: comparative study of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of three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J AOAC Int. 2013 Mar-Apr;96(2):432-40.3. Li Y, Chen X, Fan C, Pang G. Compensation for matrix effects in th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186 pesticides in tea matrices using analyte protectants. J Chromatogr A. 2012 Nov 30;1266:131-42. doi: 10.1016/j.chroma.2012.10.008. Epub 2012 Oct 11.4. Wang N, Kong D, Shan Z, Shi L, Cai D, Cao Y, Liu Y, Pang G.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phthalate esters in human adipose tissue by 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 2012 Jun 1;898:38-52. doi: 10.1016/j.jchromb.2012.04.012. Epub 2012 Apr 15.5. Wang N, Shi L, Kong D, Cai D, Cao Y, Liu Y, Pang G, Yu R. Accumulation leve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pesticides in human adipose tissue samples from Southeast China. Chemosphere. 2011 Aug;84(7):964-71.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1.05.062. Epub 2011 Jul 1.6. Pang GF, Fan CL, Zhang F, Li Y, Chang QY, Cao YZ, Liu YM, Li ZY, Wang QJ, Hu XY, Liang P. High-throughput GC/MS and HPLC/MS/MS techniques for the multiclass, multiresidue determination of 653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pollutants in tea. J AOAC Int. 2011 Jul-Aug;94(4):1253-96.7. Lian YJ, Pang GF, Shu HR, Fan CL, Liu YM, Feng J, Wu YP, Chang QY.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346 multiresidue pesticides in grapes by PSA-MSPD and GC-MS-SIM. J Agric Food Chem. 2010 Sep 8;58(17):9428-53. doi: 10.1021/jf1019592.8. Wang N, Kong D, Cai D, Shi L, Cao Y, Pang G, Yu R. Level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human adipose tissue samples from southeast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2010 Jun 1;44(11):4334-40. doi: 10.1021/es9038775.9. Pang GF, Cao YZ, Fan CL, Jia GQ, Zhang JJ, Li XM, Liu YM, Shi YQ, Li ZY, Zheng F, Lian YJ. Analysis method study on 839 pesticide and chemical contaminant multiresidues in animal muscles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cleanup, GC/MS, and LC/MS/MS. J AOAC Int. 2009 May-Jun;92(3):933-40.10. Pang GF, Cao YZ, Zhang JJ, Fan CL, Liu YM, Li XM, Jia GQ, Li ZY, Shi YQ, Wu YP, Guo TT. Validation study on 660 pesticide residues in animal tissues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cleanup/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A. 2006 Aug 25;1125(1):1-30. Epub 2006 Jun 19.11. Pang GF, Fan CL, Liu YM, Cao YZ, Zhang JJ, Fu BL, Li XM, Li ZY, Wu YP. Multi-residu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450 pesticide residues in honey, fruit juice and wine by double-cartridge solid-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od Addit Contam. 2006 Aug;23(8):777-810.12. Pang GF, Fan CL, Liu YM, Cao YZ, Zhang JJ, Li XM, Li ZY, Wu YP, Guo TT.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446 pesticid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three-cartridge solid-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AOAC Int. 2006 May-Jun;89(3):740-71.13. Pang GF, Liu YM, Fan CL, Zhang JJ, Cao YZ, Li XM, Li ZY, Wu YP, Guo TT.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405 pesticide residues in grain by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the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r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al Bioanal Chem. 2006 Mar;384(6):1366-408. Epub 2006 Mar 7.14. Pang GF, Cao YZ, Zhang JJ, Jia GQ, Fan CL, Li XM, Liu YM, Li ZY, Shi YQ.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6 sulfonamides in honey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AOAC Int. 2005 Sep-Oct;88(5):1304-11.15. Pang GF, Zhang JJ, Cao YZ, Fan CL, Lin XM, Li ZY, Jia GQ. Evaluation of analyte stability and method ruggednes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eptomycin residues in honey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ost-column derivatization. J AOAC Int. 2004 Jan-Feb;87(1):39-44.16.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MacNeil JD. Determination of clopidol residues in chicken tissu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llaborative study. J AOAC Int. 2003 Jul-Aug;86(4):685-93.17.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Li ZY, Jia GQ.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ion for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sulfonamide residues in honey. Anal Bioanal Chem. 2003 Jun;376(4):534-41. Epub 2003 May 9.18.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Determination of clopidol residues in chicken tissu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part III.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export chickens. J AOAC Int. 2001 Sep-Oct;84(5):1347-51.19.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Determination of clopidol residues in chicken tissu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part II. Distribution and depletion of clopidol in chicken tissues. J AOAC Int. 2001 Sep-Oct;84(5):1343-6.20.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Determination of clopidol residues in chicken tissu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part I. Optimization of analytical conditions and comparison with AOAC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J AOAC Int. 2001 Sep-Oct;84(5):1337-42.21. Pang GF, Can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Mu J, Wang DN, Liu SM, Song WB, Li HP, Wong SS, Kubinec R, Tekel J, Tahotna S. Interlaboratory study of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multiresidue pyrethroid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A. 2000 Jun 16;882(1-2):231-8.22.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Wang C. Determination of clopidol residues in chicken tissue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A. 2000 Jun 16;882(1-2):85-8.23.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Multiresidue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ynthetic pyrethroid pesticid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laborative study. J AOAC Int. 1999 Jan-Feb;82(1):186-212.24. Pang GF, C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Modification of AOAC multiresidu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ynthetic pyrethroid residues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grains. Part III: Studies of analyte stability and method ruggedness. J AOAC Int. 1997 Jan-Feb;80(1):63-73.25. Pang GF, Ch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Liu YM, Zhao TS. Modification of AOAC multiresidu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pyrethroid residues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grains. Part II: Acetone extraction system. J AOAC Int. 1995 Nov-Dec;78(6):1489-96.26. Pang GF, Chao YZ, Fan CL, Zhang JJ, Li XM, Zhao TS. Modification of AOAC multiresidu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pyrethroid residues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grains. Part I: Acetonitrile extraction system and optimization of florisil cleanup and gas chromatography. J AOAC Int. 1995 Nov-Dec;78(6):1481-8.27. Pang GF, Chao YZ, Liu XS, Fan CL. Multiresidu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J AOAC Int. 1995 Nov-Dec;78(6):1474-80.28. Pang GF, Zhao TS, Chao YZ, Fan CL. Cleanup with two Florisil columns for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multiple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in products of animal origin. J AOAC Int. 1994 Nov-Dec;77(6):1634-8.29. Pang GF, Fan CL, Chao YZ, Zhao TS. Packed-column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0 pyrethroid insec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grains. J AOAC Int. 1994 May-Jun;77(3):738-47.30. Pang GF, Fan CL, Chao YZ, Zhao TS.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ultiple pyrethroid residu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capillary column gas chromatography. J Chromatogr A. 1994 Apr 29;667(1-2):348-53.31. Baohui Jin, Liqi Xie, Yanfeng Guo, Guofang Pang, Multi-residue detection of pesticides in juice and fruit wine: A review of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 46, Issue 1, April 2012, Pages 399-40932. Chen H, Fan CL, Wang ZB,Chang QY and Pang GF. Uncertainties estim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10 elements in Northeast-China black bee honey by ICP-MS. Anal. Methods, 2013, 5, 3291-329833. Hui Chen, Chun-lin Fan, Zhi-bin Wang, Qiao-ying Chang, Wei Wang, Xiao-ying Li, Guo-fang Pang*.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n EA-IRMS: for determination of δ13C value and C-4 plant sugar content in honey adulteration,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2013, 18:351–358 1994年,获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年,获国际AOAC合作研究奖1998年,获国际AOAC副仲裁奖2002年,获国际AOAC研究导师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2006年,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07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 2014年,获国际分析科学最高奖“哈维·威利奖” 199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02年,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006年,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科技兴检突出贡献奖专家2007年,国际AOAC资深专家

气象灾害研究相关论文

推广与普及气象科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为大家整理的气象科技论文 范文 ,希望你们喜欢。 气象科技论文范文篇一 气象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推广与普及气象科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作用将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气象工作者,我们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气象科技知识运用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去。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宣传气象科技;灾害性天气;考核评估 0 引言 农村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现代化的素质水平,创建科技学习型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我国是个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把中国农村建设好,是富国富民的根本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同样要求气象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实事,做贡献。根据衢州的实际情况分析,为了充分发挥气象科技的独特优势,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1 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气象科技的工作目标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衢州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气象科技服务的主要目标是以建设经济发达,行为文明,环境优美,产业水土结构配置合理,不断改善小气候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就要求广大的气象工作者,重视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性。要把气象科技为农村和农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农业气象是我们气象部门多年研究的主要学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就要把我们气象科研成果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 创建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载体 在气象科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根据衢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农村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开展气象科技宣传活动。要精心设计并运用好各种载体开展气象科技宣传活动。 2.1 可开展“流动气象科技宣传日”活动 不定期的流动到各乡镇或村宣传气象科技,围绕着“气象与自然”“自然与人”这样的主题,创新气象科技宣传形式,丰富气象科技宣传的内容,深入浅出,使广大农民能够听得懂,用得上。 2.2 结合政府“三下乡活动”开展气象科技传播活动 这就是由乡镇在农村集镇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宣传,农村实用科技图书销售和科技致富家庭结合等活动中开展气象科技知识的宣传。 2.3 通过衢州的农技110平台开展气象科技的宣传活动 用网络宣传和推广气象科技是一条非常好的 渠道 。现在网络已通到广大农村,而农技110也是在衢州农村中家喻户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开展气象科技为农业和农村服务活动,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2.4 用群众性读书活动来开展气象科技的宣传 组织开展村镇“读书服务日”活动,送一些气象科普书籍到村镇,建立村镇读书小组,在一些有条件的村镇开展气象科技知识讲座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关心气象,重视气象,应用气象知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 推进气象科技知识在农村的普及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气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这就要突出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要求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份量。 3.1 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要强调政治理论和 法律知识 的学习,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及气象科技的指导思想。 3.2 将气象科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用气象科技知识结合衢州农村的实际情况,讲解一些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理和过程,教会广大农民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比如:衢州是柑桔之乡,主要经济作物就是柑桔,但桔树不扛冻,冻害发生时,很多桔树就要冻死,结合这种实际,告诉 种植 户们冻害是如何形成的,怎样防冻,用人工的形成如何解除冻害等。以及在雷雨多发季节,普及一些雷电的防范知识等。 3.3 气象科技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把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农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建立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考核评估体系 为了推进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做贡献能够深入开展。我们应该注意探索气象科技知识普及型村镇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相对完善的气象科技普及型村镇建设的考核评估体系。 4.1 将评估标准具体化 要从组织领导、载体建设、设施完善、培训有续、信息沟通、实际成果等六个方面提出考核评估标准。 4.2 讨论学习,积累 经验 在开展示范点达标的工作中,要及时 总结 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展开分析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断推进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使气象科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服务。 5 气象科技要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气象是一门学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气象科技研究的直接成果就是要应用到 社会实践 中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就是要把气象科技产品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5.1 通过气象科技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要使广大农民在气象科技宣传和应用中自身素质得到普遍提高。要使广大农民知道气象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懂得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 5.2 建立相关设施,使气象科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在乡镇建立天气预警电子显示屏,其目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将气象科技产品及气象信息送到用户手中,使乡镇第一时间了解气象,从而使乡镇的形象在气象科技服务活动中得到整体提升。 5.3 要使气象科技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我们要用先进的气象科技手段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在衢州得到落实,这就是气象部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的又一件实事。应用先进的气象科技技术服务社会,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作者简介:栗建勇(1954-),男,中专,浙江省衢州市气象局工程师,从事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气象科技论文范文篇二 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和发展思考 [摘要]气象信息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气象监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气象信息服务部门应该根据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的 措施 提高公众气象信息的服务发展水平,以适应人们日益增加的需要。 [关键词]公众 气象 信息服务 发展 思考 分析 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代生活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气象科技服务形式和 方法 的变化,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必然会有更进一步的创新。公共气象服务的不断发展,需要良好的气象科技服务。这要求气象从业者不但要了解气象科技服务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还要努力满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气象服务健康、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作用 1.1 有利于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创建和气象信息覆盖范围的扩大 公共气象服务是各种气象服务的最初目的,也是最终目标,而且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气象服务对社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山东省的公共气象服务才能不断完善。另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不断地提高,从单一的广播播报方式到广播、电视、网络相结合的播报方式,还有手机的短信气象服务,都使气象信息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地区能随时随地了解天气情况。 1.2广度上,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范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气象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从简单的防雷检测到服务功能多样化,从单一的电台播报到电台、手机、互联网等多位一体,气象科技正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气象信息随之走向了更广的范围。无论你身处何方,只要有网络或者手机信号的地方,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气象信息。 1.3提供气象部门的防灾减灾服务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气象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就十分重要。为了在灾害前,提示人们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气象部门在发布气象服务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提供相关的防灾减灾服务。例如,我国的气象局专门建立了气象灾害警示系统,对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和预防。气象部门利用不同的信息传播方法,实现对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可以有效的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手机气象短信服务,在信息传输的渠道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比较便捷,可以实现对气象信息的迅速传播,为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和盈利性问题 气象科技服务虽然属于公共气象服务,但是它并不是无偿的服务,而是属于盈利性的;而它又能利用各种科技知识,向社会提供气象信息,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成了聊城市阳谷县气象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然只有尽最大可能地体现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才能使公共气象服务更加的完善。 .2.2 市场机制尚未健全 不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制约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又一大原因。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主要表现为气象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与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具体来说: 2.2.1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形成一套整体发展的规模,欠缺一些龙头企业以及一些主打产品的统领; 2.2.2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形成一个竞争和发展的环境,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 2.2.3气象科技服务欠缺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投入机制。 2.2.4 气象科技服务从业队伍的组建机制不合理 3市场竞争力不足 目前的气象科技服务还仅仅以气象部门为主,一些项目只是补偿性的收取些许费用,并不完全是市场行为,而商业性气象科技服务还没有得到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市场还有待于培育和发展,目前气象科技服务的综合实力和市场能力仍旧相对薄弱,因此还不具备开发海外市场的条件,海外市场的份额还比较小。 4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 4.1 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是建立在其盈利性的基础之上的。想要处理好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和盈利性问题,就得从资金问题入手,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使气象科技服务部门设备的不断完善,才能确保气象服务人员的基本经济利益,才能使他们对气象科技服务更有信心且对工作充满积极性。政府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满足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盈利性,其公益性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才能切实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 4.2 推进气象科技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行业管理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要不断推进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不断加强各种气象科技服务资源的配置,不断融合行业的相关机构,最终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尽最大的努力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气象科技服务的基础资源,不断进行创新,包括用人机制以及项目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创新等,最终建立起一套各部门、各行业协调配合的高效运转体制。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关于气象科技服务及其实施效果的外部评价体系,对各种项目的实施进行合理的评价,不断引导科技服务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气象科技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4.3 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是建立在其盈利性的基础之上的。想要处理好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和盈利性问题,就得从资金问题入手,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使气象科技服务部门设备的不断完善,才能确保气象服务人员的基本经济利益,才能使他们对气象科技服务更有信心且对工作充满积极性。政府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资,满足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盈利性,其公益性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才能切实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 4.4加大投入,为气象科技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处理好气象科技服务公益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加大国家对气象事业的财政投入。气象科技行业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国家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气象科技行业,但是,与其他事业单位不同的是,气象科技行业具有双重性质,它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社会公益性是其盈利性的前提。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求气象科技行业以社会公益性为前提,那么气象行业就没办法养活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这样势必会造成气象科技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所以,为了确保气象科技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气象行业以社会公益性为前提,国家应相应地增加财政投入。 . 4.5 形成机制,增强竞争力 打造气象科技服务的全方位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可适当增加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气象科技服务业务,在方便群众及时掌握气象信息的同时,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同时注重海外市场的投入与开发,增强竞争力。 5、结语 气象科技服务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在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立足于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与发展作用,研究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探讨了目前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建议,以期促进气象科技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鹏,杨秀华,杨秋利,等.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的探讨[J].农技服务,2011(03). [2] 刘宇.在新形势下发展我省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C].陕西省气象学会,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4). [3] 胡玉蓉.新形势对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8(3). 看了“气象科技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科技论文范文 2. 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000字 3. 1500字科学论文范文 4. 办公自动化论文范文3篇 5. 标准学术论文范文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