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韩编辑

发布时间: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韩编辑

我也想知道这方面的。但是昨天见导师,她说题目她们自己出,而且说的参考书书和通知的不一样。每个医院不一样吧。我那个是在医院考试。不是在大学里。我也报的北京中医药。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增订版)(精)》(娄绍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增订版)(精)

作者:娄绍昆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2

页数:978

内容简介: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是当代经方研究者娄绍昆医师的一部重要著作。娄绍昆医师多年来致力于仲景学说的临床研究,注重《伤寒论》方证辨证及日本汉方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擅长针灸等外治法与方证辨证内治法相结合治疗疑难病证。

娄绍昆医师以自己青年时代自学经方的经历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古朴的仲景医学在现代基层社会的生存状况。作者用浅近平实的笔法来叙述经方医学的丰富内涵,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走进中医的大门。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活龙活现地把一百多个典型病案的诊治经过,全方位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了解到经方医学重经验、重实证的鲜明特色。

本书面向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给喜爱经方的人去昧解惑;可以让临床医师了解不同的诊治思路与疾病治疗的秘诀;也可以给人文学者提供一个民间中医师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的样本。

同时,这本书也面向没有医学知识但关心自己健康的人群,读者可以从轻松的阅读中发现为家人或自己解决一些身体方面困难的方法。

作者简介:

娄绍昆,1944年9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中医学高级讲师,著名经方学者。多年来致力于仲景学说的临床研究,注重《伤寒论》方证辨证及日本汉方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擅长用针灸等外治法与方证辨征内治法相结合治疗疑难病证。

请问你考的什么专业呀?我也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呢。

你好,是国家级期刊。《中国民间疗法》(月刊)是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学术资讯类期刊。资料: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辑部:《中国民间疗法杂志》杂志社主编:王国辰主任:芮立新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5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5798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也是一份鼓励。

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岗

1700基本工资,后面就是看你能力了,提供集体宿舍。有医疗,意外,好像还有失业保险。年底发点奖金 只是我个人看法,你要自己亲自去了解,也不是说钱多就好的,还有发展,环境,人文、最主要是学到技术。如果是为了工作,还是自己去看过了,想好了,选择了才不会后悔。你说是吗,这可是个严肃的问题

雷抒雁(1942年8月18日-2013年2月14日),原名雷书彦[2],中国诗人、作家,生于陕西商县(或泾阳)。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9年以为文革中惨死的烈士 *** 而写的长诗《小草在歌唱》成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

雷抒雁的生平

1942年8月18日,雷抒雁出生于陕西省商县,2岁到泾阳县[4],(今商洛市商州区,另一说生于陕西泾阳泾干镇何什村[5])。从小受八百里秦川上流传的歌谣和秦腔熏陶,初中时开始尝试创作。16岁在省团委《红色少年报》上发表第一篇作品《小羊倌》。[4]

1962年,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1967年大学毕业。

1968年,因文革延期离校,在宁夏青铜峡附近中国人民 *** 陆军21军62师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1970年5月雷抒雁简介,加入中国人民 *** ,任62师政治部宣传干事。1971年,加入中国 *** 。1972年,进入 *** 文艺出版社任编辑。

1979年,雷抒雁发表著名诗作《小草在歌唱》,一作成名,并籍此奠定在诗坛的地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1年,转业至中国工人出版社,历任编辑、工人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主任、办公室主任等职。

1993年,进入《诗刊》社任副主编。

1995年,任鲁迅文学院任常务副院长,至2004年退休。[6]

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3年,罹患直肠癌并手术。

2012年4月25日,当选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

雷抒雁的文学创作

雷抒雁的主要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军旅题材为背景的诗歌作品,但未取得知名成绩。至1979年长诗《小草在歌唱》发表曾轰动一时,由于其时正处于文革结束后社会迷茫与混沌时期,《小草在歌唱》以悼念文革中惨死的 *** 为主题,通过对十年动乱的反思和忏悔雷抒雁简介,激发人民在现实中觉醒,被称为新时期诗歌的开山之作,新现实主义的开篇之作,成为当时文坛的典型代表作品,与巴金的《随想录》齐名。《小草在歌唱》也成为雷抒雁创作生涯最重要的成名作品与代表作品。

《小草在歌唱》的知名诗句:

我敢说: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红日,就不会再升起在东方!我敢说,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地球,也会失去分量!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雷抒雁又有大量诗歌作品问世,1984年的诗集《父母之河》为其间的代表作品。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以后,雷抒雁的作品多以散文随笔为主,尤其在2003年罹患直肠癌之后,雷抒雁的创作又迎来了一个高峰,有多部散文集和诗作发表。雷抒雁的也注重青少年作品的创作,1998年的青少年诗歌集《青春的声音》,2009年的散文集《与风擦肩而过》都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群体的,雷抒雁的多篇诗作和散文也曾被中小学教材或高考试卷所引用。

雷抒雁主要作品

雷抒雁一生共出版过诗集和散文随笔集各30余部。

诗集作品主要有:《沙海军歌》(1975年0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漫长的边境线》(1978年08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草在歌唱》(1980年1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云雀》(1982年0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春神》(1982年06月,宁夏人民出版社)、《绿色的交响乐》(1983年12月,春风文艺出版社)、《父母之河》(1984年0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跨世纪的桥》(1985年12月,青海人民出版社)、《掌上的心》(1990年06月,西北大学出版社)、《踏尘而过》(1996年11月, *** 出版社)、《时间在惊醒》(1993年04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雷抒雁抒情诗百首》(1992年07月,作家出版社)、《会说话的草》(1997年06月,安徽文艺出版社)、《花雨——唱给共和国的抒情诗》(2009年09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另有一部青少年诗歌集《青春的声音》(1998年09月出版),两部主要诗作收录作品集《 *** 编年(1979-1999)》(2000年10月,中国人民 *** 出版社)和《 *** 编年(1979-2008)》(2008年09月,作家出版社)。

散文随笔集主要有:《悬肠草》(1991年04月, *** 文艺出版社)、《秋魂》(1999年01月,华文出版社)、《丝织的灵魂》(1998年04月,作家出版社)、《雷抒雁散文随笔》(2002年3月,作家出版社)、《翻飞蝴蝶乱纷纷》(2004年01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分香散玉》(2004年09月, *** 文艺出版社)、《雁过留声》(2005年06月,长江文艺出版)、《答问》(2006年06月,中国工人出版社)、《智者的忧思》(2007年08月,安徽文艺)、《短书》(2009年05月,安徽文艺出版社)、《与风擦肩而过》(2009年07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舌苔上的记忆》(2010年1月,求真出版社)、《扫云》(2010年08月,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等。

另有诗论集《写意人生》(2001年01月,华文出版社),主编出版的诗集《祖国,为你而歌》(2009年05月,安徽文艺出版社),《诗经》研究翻译集《还原诗经》(2008年01月,昆仑出版社)等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1992年以来,先后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经营报、广东卫视、中国经济评论等境内外100多余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先后在《新华文摘》、《财贸经济》、《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其中专著10多部,累计1000多万字。 获2010年中国餐饮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有10多篇(部)在全国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曾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市场进入战略》、《产业扩张》、《产业比较优势研究》、《国际游资大冲击》、《国际投机资本与金融动荡》、《住房革命》、《沃尔玛零售方法》、《零售企业员工培训》、《现代零售精要》、《广东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现代资本运作》、《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等。主编和参编著作10多部,主要有《金融市场学》、《中国上市公司板块分析》、《中国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中国品牌研究报告》等。著作:1992年4月,《产业兴衰论》,专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西方市场经济学浅说》,主编,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年8月,《金融新热点:投资基金前瞻》,专著,地震出版社1997年3月,《绿色营销──环境与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参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永不认输──华人投资奇才邱永汉》,专著,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中国上市公司板块分析》(第一版),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1月,《金融狂飚──东南亚金融危机实录》,专著,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2月,《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东南亚金融风暴──国际游资大冲击》 ,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金融猎鹰──百富勤倒闭内幕及启示》,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5月,《国际投机资本与金融动荡》,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5月,《中国上市公司板块分析》(修订版),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8月,《货币分房──住房.分房.买房》,合著(第一作者),改革出版社1998年9月,《产业扩张》 ,专著,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10月,《欧元横空出世》,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住房革命──个人住房投资与房地产市场》,专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市场进入策略》,专著,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2月,《知识经济:迈向21世纪的入场券》,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03月,《零售企业管理制度与表格精选》,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04月,《沃尔玛零售方法》,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08月,《零售企业员工培训》,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08月,《现代零售精要》,第三副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08月,《现代零售丛书》(6本),总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广东省现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第三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12月,《广东省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第二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12月,《产业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实践----基于湖南长沙市个案的深度研究》,专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6月,《现代资本经营》,专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8月,《广州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珠三角流通发展报告(2012)》(第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第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9月,《粤商成长与区域经济》(第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珠三角流通发展报告(2013)》(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边界测量及效应机制》(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主编教材:《金融市场学》,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1997年10月第2版

1.《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撰写第12章、第13章。2.《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陈启能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撰写其中第10章。3.《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于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撰写其中第5章。 1.《微观史研究与史学的碎化》,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24期。2.《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主要对象的分析》,载《世界历史》2011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2年第2期转载。2012年4月,被收入张卫良主编的论文集:《“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4期摘登。4.《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光明日报》对俞金尧等三人的访谈,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史学版”,2011年9月13日。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11期转载。5.《从中国人口史看前工业化时期欧洲婚姻家庭的特征》,钱乘旦、高岱主编:《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的英文版在英国同时出版Chengdan and Miles Taylo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Peking University), Lo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6.《20世纪世界史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关于全球史上跨文化交流的评估》,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2期“学术前沿”栏目摘要刊登。8.《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0期转载。2011年又被收入《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论文集(田丰、李旭明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9.《“世界历史”与世界史学科定位》,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1期转载。10.《什么是世界历史及如何构建世界史体系》,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8年第8期转载。11.《“资本主义”与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载《学海》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1期转载。12.《用唯物史观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体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4月26日,受该报访谈。13.《历史上中国已婚低生育率说质疑》,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14.《“反全球化运动”与反资本主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7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年第11期摘登。15.《与时俱进的德国社会史》,载《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3期。16.《社会史的定义及开放性》,载《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17.《现代世界起源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18,《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载《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4期。19.《令人困惑的后现代》,载《学术研究》(广东)200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3期转载。20.《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载《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该文于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1.《中世纪教会婚姻法中的同意原则》,载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2.《中世纪欧洲寡妇产的起源和演变》,载《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23.《儿童史研究及其方法》,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24.《儿童史研究四十年》,载《中国学术》第2卷,2001年第4期。后来收入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5.《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寡妇改嫁》,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该文重印于《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1年第2期转载。该文于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6.《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社会文化基础》,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学术动态》1997年第9期摘登本文。该文于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27.《英国18世纪人口和发展的学术史回顾》,载《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28.《从历史人口学到家庭历史学》,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29.《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及其他——与黄宗智先生商榷》,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30.《中西方家庭的历史比较:差别及其影响》,载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论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11月28日“学术家园”版。2.《从“意见”到“决定”:哲学社会科学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9日第二版。3.《学术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0日。4.《人口研究要注重社会变革作用和历史延续的影响——访赵中维教授》,载《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5.《最低工资至少应足以养家糊口》,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经济学”版。6.《继承和创新明显,发展仍有空间》(评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世界历史》2010年第4期。7.《全球史观下的文明传统与交往》,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2期。8.《妇女的历史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矿——评〈西方妇女史〉》,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6期。9.《养儿防老: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载《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8年3月10日。10.《访谈英国史学家E.A.里格利》,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11.《制度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12.《评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载《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13.《历史学需要不断创新》,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14.《阿里埃斯:<儿童的世纪,家庭 生活的社会史》》,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5.《斯通:〈英国的家庭、性和婚姻,1500-1800〉》,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6.《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17.《找出一个亚洲来源》,载《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0年3月21日。18.《西方家庭史学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19.《国内对欧洲妇女史研究的综述》,载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主编:《世界史研究年刊》(1996年),总第二期。20.《传统中国国情的再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探问工业革命》,作者为剑桥大学教授里格利,发表在《世界历史》2006年第2期(4月15日出版)。2,《现代的家庭研究简史》(上、下),译文,作者为哈佛大学教授奥茨曼,分别载于《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和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

文字编辑笔试分两个部分总共3个小时第一个部分:英语考试 一个半小时100道考题,有辨析词语、单项选择、阅读理解等题型,时间比较紧第二个部分:中文考试 一个半小时3张考卷,包括语文能力、推理能力和编辑专业能力语文考我们高考时那些常见常错的字和词语推理考类比推理、数列组合、图形推理、资料分析、逻辑推理等公务员题编辑考出版编辑类的专业能力PS:每年的题目和题型都会有变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中英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辨析能力和修改能力。基本工资就是出版行业的水平,进哪家都一样。刚进去基本工资有1000多,年底会有半年的年终奖(因为你只干了半年)。编辑是有阅读任务的,比较累人(若你阅读速度较慢比较亏)反正能让你活下来。以后你干得好了再给你涨钱,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过不能解决户口。主要还是看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岗位、你进的这个部门的主营业务是不是你喜欢和熟悉的、还有该部门的前景。祝你成功!

1994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6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1月至1996年7 月于荷兰蒂尔堡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经历 1984年7月至1994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税务系,教研室副主任,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7月至1995年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税务系副教授1996年1月至1997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7年底至1998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财政金融学院教授1998年底至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2002年至2006年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1月至8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2007年8月至12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党委书记2007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 1984年7月至1994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税务系,教研室副主任;1994年7月至1995年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副社长;1996年1月至1997年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1998年1月至1998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1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分党委书记; 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监督专家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多种工作,可以从事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也可以从事老师等教育类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36.7余万册,电子图书452.28万册,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学校简介

中国检察出版社现任总编辑

:1.《刑事诉讼目的论》(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2.《职务犯罪监督论》(撰稿),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年3.《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国家’85社科重点项目)(撰稿),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7月4.《律师制度比较研究》(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5.《现代日本法》(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6.《当代司法体制》(执行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7.《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撰稿),法律出版社1998年9月8.《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9.《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0.《当代司法体制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11.《刑事诉讼原理》(主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成果之一),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12.《诉讼原理》(撰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成果之一),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13. 《刑事诉讼原理导读》(独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14.《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撰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月15.《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外国刑事诉讼法概论》(撰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2.《刑事法学(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撰稿),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3.《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4.《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5.《证据法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6.《诉讼法与律师制度(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3月7.《证据法学》(撰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8.《刑事诉讼法学(修订二版)》(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01年7月9.《外国证据法》(合作),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10.《拟任检察官培训教材》(撰稿),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11.《刑事诉讼法学》(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12.《外国刑事诉讼法学(新编本)》(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7月 :1.《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合作,53万字), 载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5月2.《日本刑事诉讼法》(独立翻译,21万字), 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3.《外国证据法选译》(日本部分,2.6万字), 载,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0月4.《刑事程序中保护被害人等附带措施的法律》(4000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 :1.《英美法联邦德国四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对策之比较》, 载《法律科学》1990年第5期2.《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载《政法论坛》1991年第1期3.《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问题新探》(合著),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2期4.《刑事诉讼主体论》(合著),载《中外法学》1991年第4期5.《免予起诉制度新探》(合著),载《法学研究》1992年第1期6.《刑事诉讼目的论》,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2期7.《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程序问题的研究》(合著),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4期8.《论刑事程序中的控审分离》,载《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9.《试论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与人权保障》(合著),载《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10.《论非法证据运用中的价值冲突与选择》,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3期11.《论法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合著),载《政法论坛》1993年第3期12.《论刑事程序中的权衡原则》,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5期13.《刑事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政法论坛》1993年第5期14.《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与审判结构之探讨》(合著)《政法论坛》1994年第1期15.《关于刑诉法总则修改的几个问题》(笔谈)《政法论坛》1994年第4期16.《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5期17.《关于日本刑诉法及司法实务的几个问题》,载《现代法学》1995年第5期18.《关于自白排除法则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19.《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1期20.《刑事程序中警、检关系模式之探讨》(合著),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21.《日本刑事诉讼的新发展》,载《诉讼法论丛》第1卷 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22.《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载《中央检察官学报》1998年第3期23.《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载《法学研究》第20卷第5期(1998年)24.《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25.《关于测谎证据有关问题的探讨》(笔谈),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26.《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研究》,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法学卷)27.《刑事程序中的技术侦查研究》,载《法学研究》第22卷第3期(2000年5月)28.《刑事审前程序中的裁判权及其主体》 ,载《诉讼法学新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2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 ,载《中英刑事诉讼研讨会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30.《刑事诉讼中法官评判证据的自由裁量及其制约》,载《证据学论坛》第1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10月31.《不起诉裁量权研究》(合著) ,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32.《刑事审判前程序的理念与原则》,载《诉讼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33.《外国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一》(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3期34.《相关性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二》(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4期35.《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三》(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6期36.《意见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四》(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7期37.《自白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五》(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8期38.《排除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六》(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39.《证据规则的适用——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七》(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40.Song Yinghui & Wu Hongyao,〝The Principle of the Privilege AgainstCompulsory Self-Incrimination and Its Procedural Safeguards〞(1999),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Spring 2001),YALE UNIVERSITY RIS Publishing Center Course Materials Packet(LAW21179_Pkt09),Professor: P.Gewirtz & J.Hecht(宋英辉、吴宏耀:“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耶鲁大学教材《当代中国法律》(2001年春季),耶鲁大学教材中心出版,编号LAW21179_Pkt09,主讲教授:葛维宝、何杰森).41.《证据展示的法理与构建》(合著)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42.《诉讼法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变革》(合著),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9月28日43.《论刑事证据规则及其制度构建》(合著),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第1卷 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44.《刑事诉讼法学回顾与展望——“九五”成果总结与“十五”发展展望》(合著),载《诉讼法论丛》第6卷 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45.《中西传统诉讼文化比较初论》(合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46.《刑事案件庭前审查及准备程序研究》(合著) ,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47.《全面认识辩诉交易》,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7期48.《关于劳动教养程序立法的设想》(合著),载《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02年8月49.《我国刑事证据立法模式之选择》(合著),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50.《刑事审前程序与刑事司法公正》,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51.《辩诉交易制度之评介与思考》(合著),载《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3月52.《论合理诉讼构造与我国刑事程序的完善》,载《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53.《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之比较》(合著),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54.《证据裁判原则评介》(合著),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55.《从刘涌案件改判引起的社会反响看公开裁判理由的必要性》,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56.《关于搜查、扣押电子资料的立法完善问题》,载《证据法论坛》第7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57.《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合著),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58.《建构我国刑事诉讼合理构造的理念与原则》,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3期59.《我国刑事确定裁判救济程序之重构》(合著),载《刑事法前言》(第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60.《检察机关刑事诉讼职权之比较》(合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61.《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合著),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62.《刑诉法再修改的构想》(合煮),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63.《日本秘密侦查手段之评介》(合著),载《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64.《我国羁押制度与保障人权》,载《超期羁押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7月65.《刑事诉讼法,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合著) 载《检察日报》2005年1月12日66.《程序法定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合著),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67.《刑事诉讼中的警检关系模式——兼谈我国刑事诉讼法之完善》,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68.《庭审前程序中辩护律师信息知悉权的保障》(合著),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9.《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争议焦点与评述》(合著),载《证据学论坛》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70.《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合著) ,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71.《未成年人案件取保候审、酌定不起诉问题的实证研究》(合著),载《中国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72.《刑事诉讼法若干前沿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73.《刑事程序中的检警关系完善构想》,载《人民检察》2006年11月(下)74.《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最新改革评析》,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75.《酌定不起诉适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76.《<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念与原则》,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3期77.《宽严相济: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载《检察日报》2007-4-2778.《商业贿赂犯罪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8期79.《刑事和解的几个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80.《我国取保候审适用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合作) ,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81.《日本1999至2005年刑事诉讼法改革介评》(合作),载《比较法研究》07年第4期 82.《对取保候审功能传统界定的反思》(合作),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07年第4期

1. 《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独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3年6月版;2.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副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版;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参著),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修订版;4. 《刑事诉讼的现代化》(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6月版;5.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月版;7. 《刑事证明理论》(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专家意见稿》(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8月版;9. 《刑事正当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9月版;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参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版;11. 《传媒与司法》(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12. 《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