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飞行器设计研究生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飞行器设计研究生论文题目

浅谈多旋翼无人机任务系统的优秀论文

前言: 随着无人机产品的不断增加,市场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的提升,对此本项目研究出了更适合于工业控制、自动化装备等领域产品的多旋翼无人机,产品不仅定位合理,同时与其他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该任务系统,是指先进智能装备数据链的无人多旋翼任务,存在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载荷运输性能,是其它无人机产品,在技术方面不能相比的;制定合理的市场规划,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 多旋翼无人机定义概述

我们常称无人飞行载具,为无人飞机系统,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智能遥控设备,以及自带的控制程序装置,对于不载人的飞机进行操控。其中广义的无人机,包括狭义无人机以及航模。

多旋翼飞行器,主要由动力系统、主体、控制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动力、电子调速器、桨;主体部分包括机架、脚架、云台;控制系统包括由遥控接收器、遥控组成的手动控制;地面站,以及由主控、GPS、IMU、电子陀螺、LED显示屏组成的飞行控制器。其中四旋翼,是一种4输入6输出的欠驱动系统;通过PID、,鲁棒、模糊、非线性、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近年来,对于系统的控制功能的研究趋势,为大荷载、自主飞行、智能传感器技术、自主控制技术、多机编队协同控制技术、微小型化等方向。其中一些关键技术为,数学模型的建立、能源供给系统、飞行控制算法、自主导航智能飞行。

2 控制系统改进发展阶段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最初是由惯性导航系统,借助了微机电系统技术,形成了EMES惯性导航系统;经过对于EMES去噪声的研究,有效的降低了其传感器数据噪音的问题,最后经过等速度单片机、非线性系统结构的研究、应用,最终在2005年,制作出了性能相对稳定的多旋翼无人机自动控制飞行器。对其飞行器的评价,可从安全性、负载、灵活性、维护、扩展性、稳定性几方面要素进行分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隐蔽性强、多空间平台使用、垂直起降,以及飞行高度不高、机动强、执行任务能力强的特点;在结构方面,不仅安全性高、易于拆卸维护、螺旋桨小、成本低、灵活控制的特点。

3 技术原理

3.1系统组成

无人多旋翼任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如图所示,无人多旋翼任务系统,由无人机、地面工作站构成。无人机,由多旋翼无人机、任务载荷组成;地面工作站,由数据链通信单元、工业控制电脑、飞行控制摇杆等组成。

3.2系统技术原理

3.2.1多旋翼无人机,通过对于螺旋桨微调的推力,实现稳定的飞行姿态控制、维持。经过上述,对于多旋翼无人机、常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多旋翼无人机,在任务飞行方面,具有多能量的优势,从而更好的执行完成飞行任务,改善了飞行姿态维持,消耗大量能量的缺陷,从而更好的保证了其能量利用率,直接产生续航时间、载荷运输性能的提升;在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的简化,省去了传动机构,使其运行噪音、故障概率、维护成本大大的降低。

3.2.2无人机,与地面工作站之间的通信,通过设备数据链实现连接,起到通信中介的作用,同好也是无人机、地面工作站之间,实现地空信息交换的重要桥梁环节。以往无人机,对于地空信息的转换连接,只是普通的点对点通信,收到信号传输距离的影响,性能发挥受到严重的影响,只能实现一些简单遥控数据信号的传输。

但是本项目,对于无人多旋翼任务系统的研究,是通过数据链协议MAVLink的研究后,将其合理的嵌入到控制核心、地面数据链的ARM平台中,有效的改善了以往低空信息传输环节存在的问题,将其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这五遥很好的进行了统一,保证了通信之间的无障碍,从根本上解决了无人机和地面工作站的数据通信问题。其中涉及到的.五遥;其中遥测,是指对于远方的电压、电流、功率、压力、温度等模拟量进行测量;其中遥信,是指对于远方的电气开关、设备,以及机械设备的工作、运行等状态进行监视;遥控,是指对于远方电气设备、电气机械化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保护;遥调,是指对于远方所控设备的工作参数、标准流程等进行设定、调整;遥视,是指对于远方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的监视、记录。

3.2.3传统的无人机,在飞行时需要通过人工对于遥控器的操作,对其飞行姿态进行的控制,体现出其自动程序的不完善,功能单调等缺陷。但是本项目对于无人机的研究,在地面工作站,通过飞行任务规划软件的配套,有效的改善了以往功能单一的缺点,直接增加了其功能性。其中飞行任务规划软件,具备GoogleMap高速API接口,实现对于无人机飞行航线,在三维地图上的简易规划,同时也能对其航线进行启动,使其实现自动巡航、执行飞行任务、返航等操作。

4 技术关键点及创新点

4.1技术关键点:

4.1.1地空信息的的数据通信。

先进智能装备数据链协议MAVLink的应用,能够对其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全部归纳在数据链路中,整合五遥操作,有效的降低了多种通信制式、通信模块存在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通信效率,保证了通讯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4.1.2解决飞行姿态操控问题

嵌入式操作系统,在ARM处理器平台上的应用,加上陀螺仪等传感器、卡尔曼滤波等先进算法,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功能增加,除此之外,不仅实现了无人操作飞行,在飞行操纵方面,也有效的降低了能耗,增加了能量利用率。

4.1.3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扩展

本项目以同一载具+多种载荷的建设、研究思路,针对于型号相同的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一样的数据、电气、机械接口的任务载荷,实现快速更换载荷,使其飞行任务之间,能够良好、稳定的切换、衔接,保证该系统的实用性,同时也减少了任务执行的成本。

4.1.4增强地面工作站功能

通过C/S架构、C#语言、.net平台、三维GoogleMap、SQL数据库,以及地面任务规划软件、分析数据分析软件,从而更好的增强地面工作站的功能,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更好的为用户操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4.2项目的技术创新性

4.2.1在无人机、地面站,在植入数据链MAVLink的同时,加强整体系统功能的改进,有效的实现了五遥的综合统一。

4.2.2卡尔曼滤波、四元数算法,加上嵌入式ARM平台,对其飞行姿态实现有效控制。

4.2.3同一载具+多种载荷思路的研究,实现了无人机,对任务执行模式的有效转换。

4.2.4同时地面任务规划软件、分析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控制功能,以及系统智能化程度。

5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无人多旋翼任务系统的分析,发现我国针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该项目通过C/S架构、C#语言、先进智能装备数据链、分析数据分析软件等,照比以往的无人机飞行器,在系统功能改进方面,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的统一;在任务执行模式方面,实现了灵活转换;在飞行姿态方面,实现了智能操控;是在已有多旋翼飞控技术的基础上,有效的规避了其以往的缺陷,同时自主飞行控制软件编程,这种飞控任务的提供,有效的实现了飞行中,自主导航智能飞行。

千字三百,若需联系

飞行器设计考研该复习流程:首先确定报考学校院系——确定院系专业或方向——根据专业或方向确定初试、复试考试科目——根据考试科目确定考试参考书目及参考教材。举例如下。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082501 研究方向 飞行器设计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④807控制理论或816工程力学或820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注:820工程流体力学试卷的工程流体力学内容(必答题)占总成绩60%。其余选答题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空气动力学,占总成绩40%。考生可在选答题中任选其一。 航天技术概论(必选)以下科目任选二:导弹飞行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应用弹性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

航天飞机天地往返穿梭器—航天飞机简介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8月12日,载人在飞机上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的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有一个大的货舱,可容纳大型设备。轨道器中可乘载3名职业航天员(如指令长或机长、驾驶员、任务专家等)和4名其他乘员(非职业航天员)。其舱内大气为氮氧混合气体。航天飞机在太空轨道完成飞行任务后,轨道器下降返航,像一架滑翔机那样在预定跑道上水平着陆。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 航天飞机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它是一种有翼、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脱离大气层,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提供空气煞车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时提供升力。航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用的载具一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升入。因为机翼的关系,航天飞机的酬载比例较低。设计者希望以重复使用性来弥补这个缺点。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陆续进行过航天飞机的开发,但只有美国与前苏联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过这种交通工具。但由于苏联瓦解,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接收后,受限于没有足够经费维持运作使得整个太空计划停摆,因此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的航天飞机机队可以实际使用并执行任务。 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 从1981年至1993年底,美国一共有5架航天飞机进行了59次飞行,其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进号5次。每次载宇航员2至8名,飞行时间从2天到14天。在12年中,已有301人次参加航天飞机飞行,其中包括18名女宇航员。航天飞机的59次飞行中,在太空施放卫星50多颗,载2座空间站到太空轨道,发射了3个宇宙探测器,1个空间望远镜和1个γ射线探测器,进行了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探测实验成果。 航天飞机除可在天地间运载人员和货物之外,凭着它本身的容积大、可多人乘载和有效载荷量大的特点,还能在太空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研究工作。它可以把人造卫星从地面带到太空去释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毁坏的无人航天器,如低轨道卫星等人造天体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可以把欧空局研制的“空间实验室”装进舱内,进行各项科研工作。 美国航天飞机创造了许多航天新纪录。航天飞机首航指令长约翰·杨6次飞上太空,是世界上参加航天次数最多的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把美国第一个黑人宇航员布鲁福德(Guion S·Bluford)送上太空飞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参加挑战者号飞行的莎丽文(Kathryn D·Sullivan)成为美国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e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7月31日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得发电试验。9月12日奋进号将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记者和第一对宇航员夫妇载入太空飞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将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的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林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失败,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象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千米/小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标志着前苏联航天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辅平了道路。原计划一年后进行载人飞行,但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入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

飞行器设计研究生毕业论文

千字三百,若需联系

大部分人对空乘都有一种莫名的的向往,想去当空姐或者空少,却对空乘也是一知半解。空乘专业的论文选题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空乘 毕业 论文选题_航空类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空乘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空乘专业形体训练课教学内容研究

2、我国空运后送专业护士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3、就业视域下空乘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4、国内民用客机机载娱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5、基于组织管理角度探讨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防范策略

6、《乘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7、民用飞机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研究

8、“南航事件”冷思考:急救机制要实,体制要顺

9、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共同课程开发实施机制建设--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0、基于职业能力的空乘专业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11、浅析空中乘务员客舱播音的技巧

12、民航业的平民化现象

13、国际邮轮乘务人员跨 文化 交际能力培养探讨

14、航空公司机上服务质量现状与提升战略

15、公务航空服务创新研究

16、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控制

17、中国航空旅客不轨行为法律规制探究

18、论雇主 劳动合同 条款变更权之控制

19、关于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探讨

20、审美经济新理念--从审美视角看航空服务的新理念

21、我行我素的俄罗斯航空公司

22、职业 教育 的嬗变与转型--空乘办学热潮下的冷思考

23、空中乘务专业礼仪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4、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与定位的思考

25、传统航空借鉴低成本航空服务模式的思考

26、“母语结构教员”推动空客本地化售后服务进程

27、飞行护士职业发展实践探讨

28、本科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9、关于航空服务存在问题的探讨分析

30、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民航乘务英语教学

31、论空乘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32、空乘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3、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

34、空中乘务礼仪教学问题及培养对策研究

35、人才的摇篮开启精彩民航[N]

36、用服务温度赢得市场热度[N]

37、我省民航业迅速发展引发航空人才需求[N]

38、西南航空学院乘务培训中心启用[N]

39、航空公司真情服务的探索与思考[N]

40、“空中骚扰”频发 航司服务水平亟待提升[N]

41、差异化航空服务的基础是旅客的共同利益[N]

42、空乘技能培训的质量管理探讨

43、基于TPB理论的旅客乘机安全行为研究

44、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5、对中国民航企业廉价运营模式的思考

46、高职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途径探讨--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7、民用飞机救生筏储存箱结构设计思路探讨

48、哈大高铁客服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

49、浅谈民航乘务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0、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51、需求理论视角下民航服务质量与理念的提升研究

52、当代中国民用航空客舱服务的民族审美文化特征

53、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实现成本领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实践和启示

54、面向成本优化的航班延误损失差异研究

55、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应对劫机处置能力评价研究

56、航空鼻科疾病防控 措施 和医学鉴定的临床研究

57、中国航空公司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8、民航女乘务员性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59、民航 企业文化 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耦合研究

60、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飞行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1、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2、四轴无人机多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和轨迹规划 方法 研究

3、通讯受限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4、飞行员飞行技术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

5、航空器穿越飞行高度层最小纵向间隔的研究

6、海上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7、无人机协同编队队形保持控制算法研究

8、基于终端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及再入跟踪控制

9、面向无人机伴飞的多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研究

10、实际导航性能(ANP)算法研究

11、我国航空公司航油成本管理研究

12、女飞行员工作压力致因及对策研究

13、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14、高校民航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15、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先进方法研究

16、东航安全战略及其实施研究

17、高原复杂机场/环境终端区RNP运行中飞行技术误差(FTE)的分析与控制

18、基于NDB/VOR的仪表飞行技术仿真与应用研究

19、基于B/S的绵阳分院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PBN导航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

21、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22、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结构热管热防护机制理论与模拟研究

23、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

24、卫星编队物理仿真系统多参数视觉测量方法及仿真验证

25、RNP导航技术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飞行品质评判系统研究

27、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自主相对导航算法研究

28、基于GPS相对测量的卫星编队碰撞规避研究

29、论飞行员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30、RVSM空域飞机碰撞风险研究

31、面向集群航天器的空间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32、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

33、驾驶舱资源管理(CRM)对飞行技术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基于机组人为因素分析的东航飞行安全风险防控及对策研究

35、_学院飞行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36、离场程序三维保护区算法研究

37、特殊机场RNPAR程序设计及实例分析研究

38、基于我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特殊性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39、空天网络的接入算法研究与可靠拓扑设计

40、基于SDRE方法的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与重构

航空服务毕业论文题目

1、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2、基于SERVQUAL方法的航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3、多机场区域内新机场选址及其航线规模优化研究

4、__航空公司顾客忠诚度现状与提高策略研究

5、行业管理视角下的西南地区航空枢纽协调发展研究

6、民航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服务质量提升问题研究

7、东方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

8、欧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9、基于税负测算模型的营改增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研究

10、我国西北地区民用航空业发展研究

11、蒙古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

12、航空公司辅助性收入研究初探

13、航空服务创新体系设计与实施研究

14、中国民营航空低成本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15、第五航空权开放法律问题研究

16、基于SOA架构的航空贵宾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7、国内政治和国际民用航空制度变迁

18、江西长江通用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9、幸福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0、东方航空公司战略转型中的营销策略研究

21、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22、广东省通用航空管理对策研究

23、天水机场管理体制重构与实现途径研究

24、越南航空公司客户满意度研究

25、中国公务机航空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26、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27、民航云南安监局参与完善长水国际机场航班延误应急管理案例研究

28、“营改增”对CSA航空公司的影响分析

29、中国民航低空空域开放管理问题研究

30、A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服务提升策略研究

31、SC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32、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补救问题研究

33、港龙航空长沙机场服务营销案例研究

34、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共情能力培养研究

35、H航空公司产品营销研究

36、基于SERVQUAL模型的航班延误服务补救质量评价和管理

37、联盟中的航空公司产品开发研究

38、我国通用航空FBO规划设计研究

39、沈阳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40、兵团交通运输集团业务选择与发展研究

41、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策略研究

42、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航空服务 英语口语 课程改革研究

43、四川省通用航空参与航空类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

44、民航企业的移动互联营销研究

45、航空配餐体系的构建研究

46、公共管理视角下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治理

47、喜马拉雅航空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48、高职院校ESP英语教学的对策研究

49、哈尔滨安达航服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50、ZS通用航空服务项目商业计划书

航空类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关于航空公司的优秀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范文大全

★ 航空公司相关论文范文

★ 航空公司方面论文参考

★ 航空公司文化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范文

★ 航空公司相关论文例文

★ 航空公司有关论文优秀范文(2)

★ 航空公司方面论文

徐光井,1961年9月生,浙江省乐清县人。1984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2002年被评为教授。担任研究生课程《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指导教师、本科生课程《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03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德育骨干教师先后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江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优秀党员。1998年以来,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主持省教改课题5项。专业介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成型与控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材料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实验研究、科技开发与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材料科学基础、塑性成型原理、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毕业生应系统地掌握塑性成型及模具设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工艺过程经济分析及新工艺新技术开发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材料成型工艺、模具设计、设备设计、管理研究等工作。飞行器制造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机械制造、塑性成形、计算机和数控编程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语言、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飞机构造、飞机零件加工与成形工艺、飞机装配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飞机制造、数控加工编程技术等。毕业生应掌握飞行器制造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装备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主要从事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工艺与工装设计、设备设计与改造、数控编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相关管理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成型工业理论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从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开发及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改性、塑料成型工艺、复合材料与工艺等。毕业生应掌握系统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基础,熟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改性、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有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工艺知识及模具设计的能力。毕业生可到与化学化工、新材料制品等相关企业及管理部门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检测及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焊接技术与工程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焊接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气体保护焊等,并设置机器测绘、机原机零课程设计、焊接专业课程设计及金工实习、焊接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毕业后能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电力电器等领域从事焊接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等;也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科技开发与管理以及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备机电产品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和数控加工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语言、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数控系统设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机床、工艺装备设计等。毕业生应掌握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从事机电领域内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数控加工设备的设计改造与编程、自动控制、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维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金属材料工程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各种材料的结构、组成、物理化学本质、材料表面性能,具有金属材料设计、选用、材料耐腐蚀性分析、表面处理工艺及设备选择和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物理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金属腐蚀学、电镀工艺及涂装工艺、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等。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工艺过程经济分析及新工艺开发能力。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防腐的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土木工程本专业培养适应基本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力学、结构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初步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等。毕业生应掌握土木工程规划与造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实验等基本技术。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桥梁、道路等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应用化学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试验技能、良好的科学素质,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知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现代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试验,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现代仪器分析、精细化工工艺学、应用化学综合实验等。毕业生应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实验技能、近代化学实验技术及一定的工程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能力。毕业生主要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开发应用、教学及管理等工作。测控技术与仪器本专业培养掌握有关无损检测技术,能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江西省重点学科,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声学检测、表面检测、射线检测等。毕业生应掌握信息量的测试、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实验技能及无损检测技术和工业生产、科研过程中有关信息的测量控制技术。主要从事无损检测技术(工艺与设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电子科学与技术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在电子技术、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领域受到专门化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传感器、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光纤通讯技术、光电信息技术等。毕业生应掌握电子学、光学、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光电信息处理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计算机与网络产品、光纤通信设备、光电产品的检测与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公自动化、企业管理等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子工程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软件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和通讯原理等。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软件设计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具有工业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初步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的计算机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多媒体技术、系统分析与控制、通信原理概论等。毕业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该方法,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制与开发能力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能力。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教学以及其它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的工作。通信工程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系统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技术等。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及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各类通讯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能力。网络工程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在计算机网络通信领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体系结构、高级网络技术、数字通信原理、网络信息安全等,并设置了C/C++程序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Web编程设计、网络集成技术实验、科研实践、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生应具备通讯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学和网络管理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计算机、电信、媒体、金融、保险、政府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自动化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管理自动化和智能控制技能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通信技术、传感器原理等。毕业生应掌握控制理论、信息处理、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等基本理论,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的能力,主要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控制和管理、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及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开发、设计、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工作。电子商务本专业培养熟悉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商务技术与政策法规,了解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流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函电、市场营销、网络营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网上支付、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毕业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思想和电子商务系统分析、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基本能力,能在相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工商管理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有鲜明的工程技术背景和一定的工业生产知识,能在各类工业企业从事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以及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企业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毕业生应掌握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原理、方法和过程;熟悉中国工业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较系统地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适应工作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并有竞争意识、经营意识、开拓精神及全局观念;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事各类工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工作。经济学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有较宽的知识面及一定的工科背景,并具有向经济管理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资本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毕业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能、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该方法;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市场营销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管理知识,较系统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和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营销管理与策划方法,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营销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广告策划与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营销案例分析、连锁经营与管理等。毕业生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中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和国际市场营销惯例,熟练应用市场营销、统计分析、预测决策等知识与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主要从事各类工商企业市场营销的策划和管理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管理学、信息检索与存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毕业生应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较扎实的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能力。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新闻学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新闻学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新闻栏目策划与主持、广告创意与设计等。毕业生应掌握新闻与传播学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报纸、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编辑、摄影摄像等业务能力和一定的新闻煤介管理能力。毕业后可在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及宣传、出版、教育、文化管理部门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媒介经营管理及其它管理工作。英语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基本的国际贸易知识及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外贸英语会话、经贸英语应用文、翻译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函电、计算机文化基础、国际营销学、商务交际英语、秘书学、二外(德、法、日)等。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及相关人文、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及较强的文秘工作与公自动化操作能力;主要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机构及科研部门、旅游、文化部门从事口、笔译工作或教学等工作。

飞行器工程研究生毕业论文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阻尼特性好、疲劳寿命长、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及一些特殊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非均匀性等特点给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分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载荷都非常复杂。除了考虑飞行器在这些复杂环境下的自振特性和确定性外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外,考虑随机性外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机振动理论和方法就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先进思想和重要手段,但在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中还很少实际应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有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复杂而且低效,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飞行器设计水平的提高。虚拟激励法是高效精确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迄今已经在大跨度结构抗震、抗风,海洋平台和汽车随机振动等多个工程领域被数以百计的专家针对各工程领域的特点予以发展而取得很多实际成效。但是迄今为止,这一有力的工具却并未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充分认识和应用,在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领域中,所应用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依然复杂低效,缺乏创新意识。本论文针对这一现状,依据航空航天领域材料和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飞行器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将虚拟激励法作了有针对性的发展,以完全自主版权的DDJ有限元程序系统为开发平台,完成了求解复合材料结构随机振动的高效精确分析程序。本论文中,着重对如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基于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有限元分析模型,推导了层合板的有限元列式,在DDJ程序平台上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振频率和模态进行了分析。将虚拟激励法引入到航空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中,针对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模型和非经典阻尼体系,发展了包含全部参振振型和随机激励点之间耦合项的随机振动高效求解方法,比较圆满地解决了传统计算方法精度差、效率低的应用障碍。2.本文推广虚拟激励法于敷设粘弹性阻尼层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平稳和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建立了高效精确计算方法。尤其是综合考虑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性能参数随频率变化的特点以及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本身的模态阻尼,建立了组合系统的非经典阻尼表达。为了解决随频率变化的非经典阻尼体系的平稳/非平稳随机响应,本文结合精细积分方法提出了一种直接解法,只需用原系统的实模态对虚拟激励法做出相应的发展,就可精确地求解频变阻尼系统的随机振动。据此对飞机水平尾翼的复合材料安定面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从精细的计算模型及合理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于这类相当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十分有效。3.研究飞机对大气紊流响应的主要方法是随机振动功率谱法。用高效、精确的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飞行环境下飞机的响应,以预测飞机疲劳寿命和可靠度等是航空工程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在考虑了二维平面流中简谐振动平板产生的非定常力基础上,又按照虚拟激励法的特点同时考虑了竖向简谐风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复合材料二维机翼的大气紊流响应。随机激励谱选用了Dryden紊流频谱模型。结果表明,在处理二维机翼在大气紊流响应的随机问题中,基于简谐响应分析的虚拟激励法不但是精确算法,而且效率非常高,具有很大的实用优势。发展这一方法对于该领域的数值计算是很有价值的。4.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研究流体动力学的有力工具。本文为计算机翼颤振/抖阵分析中的气动参数,首次使用雷诺平均湍流模型对二维翼型截面的颤振导数进行了求解。基于D.K.Sun等最新提出的CFD网格控制算法以及所建立的数值风洞,计算了结构简谐运动下的气动力,并识别了湍流场中NACA0012翼型的颤振导数。将由此得到的颤振导数和气动力应用到大气紊流引起的随机振动计算中,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Theodorsen函数得出的响应解析解进行比较,得到了相当满意的一致。本文计算的CFD气动参数充分考虑了气体的分子粘性和紊流粘性,其作用相当于附加阻尼,因此比Theodosen函数方法限制更少、应用范围更广,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三维流和可压缩性。因此本文实施的基于CFD的气动力计算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成为应用虚拟激励法于航空航天结构时确定气动参数的有力工具。可以说,这一成功的尝试为随机振动方法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我也是这个专业的,去年写的论文,记得当时还是找品学论文网的老师帮忙的,很不错,从开题报告到最后的修改定稿,帮我省了好多事,老师一会让我改任务书,一会让我给他看修改的稿件,品学论文的王老师都不厌其烦的帮我弄好,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如果想咨询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参考下哦。~嘻嘻

千字三百,若需联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毕业论文

谁知道北航的飞行器设计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哪些专业课程吗包括初试和复试~告诉下谢谢! 初始专业课可选:力学(理力、材力……),自动控制原理,以及信息类学科 航空学院: 四、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飞行器设计面试大纲 采用面试方式,范围包括英语口语、听力能力,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具体如下: 1) 考生介绍本人基本情况(英语) 2) 阅读一段英语专业教科书,然后口头翻译。专业可选择:飞行力学,飞机结构,飞机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 3) 口头回答问题,可选飞机的飞行力学,飞行控制,空气动力学,飞机总体设计,飞机结构设计,或综合知识。 五、飞行器设计 针对报考“飞行器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采用面试方式,范围包括英语口语能力,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具体环节如下: 1、 考生介绍本人基本情况(英语) 2、 考生阅读一段由老师现场指定的专业英语,然后学生口头翻译。 3、 口头回答问题:飞行器设计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飞行器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行动力学。 宇航学院:(结构力学与飞行力学择一) 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2007年硕士复试各科目复习大纲 一.结构力学 复试参考资料代码:5151 参考书:《结构力学》,龚尧南著,北航出版社 2001年版。 复习大纲 1.弹性力学基础及能量原理 (1)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2)应变能 (3)虚位移原理和最小位能原理 2.结构的组成方法 (1)自由度和约束,几何不变性分析 (2)瞬变系统的概念 (3)静定系统和静不定系统 3.静定结构的内力及弹性位移计算 (1)静定桁架的内力 (2)静定刚架的内力 (3)受剪板杆式薄壁结构计算模型 (4)静定薄壁结构的内力和弹性位移 4.静不定结构的内力及弹性位移计算 (1)静不定系统的解法—力法 (2)静不定系统的解法—位移法 (3)矩阵位移法 5.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 (1)工程梁假设 (2)自由弯曲时的正应力 (3)自由弯曲时开剖面剪流的计算 (4)弯心概念 (5)单闭室剖面剪流的计算 (6)单闭室剖面薄壁梁的扭角 二.航天器飞行动力学 复试参考资料代码:5152 参考书:《航天器飞行动力学》,肖业伦著,宇航出版社。 复习大纲 1.Kepler轨道的性质 (1)半长轴,偏心率 (2)能量守恒,动量矩守恒 (3)轨道曲线的方程 (4)近地点和远地点的特征量 (5)轨道状态量随时间的变化 (6)轨道要素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7)轨道要素与位置-速度的相互转换 2.轨道的摄动 (1)轨道摄动的概念 (2)密切轨道和密切轨道要素 (3)轨道摄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4)地球扁率摄动的结果 (5)地球大气摄动的结果 3.航天器-地球-太阳的关系 (1)星下点和星下点轨迹 (2)回归轨道的条件 (3)太阳射线与航天器轨道的关系 (4)太阳同步轨道的基本参数 4.轨道机动 (1)Hohmann轨道转移 (2)改变轨道平面的机动 (3)速度增量与燃料消耗的关系 (4)轨道半长轴和偏心率的修正 三.导弹飞行动力学 复试参考资料代码:5153 参考书:《导弹飞行动力学》,钱杏芳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复习大纲 1.常用坐标系:速度坐标系、弹体坐标系、地面坐标系、弹道坐标系的定义,及其各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2.作用在导弹上的空气动力、空气动力矩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压力中心、焦点、纵向静稳定性等概念。 4.导弹质心运动动力学方程组的推导过程,导弹绕质心转动动力学方程组的推导过程。 5.“瞬时平衡”假设、机动性、过载等基本概念。 6.几种常见的导引方法:追踪法、平行接近法、比例导引法、三点法、前置导引法等。 注:《航天器飞行动力学》与《导弹飞行动力学》为一份考题。 求北航飞设本科课表!!! 空气动力复学 工程热制力学 传热学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 飞行器总体设计 飞行器结构力学 结构优化设计 直升机总体设计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发动机原理 工程振动 计算流体力学 粘性流体力学 飞行器工艺 飞行力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结构优化设计 直升机部件设计 飞行仿真 气动弹性设计 飞机的稳定与控制 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飞行性能 这是专业课的情况,基础课就不列了,其中有部分是选修课 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置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早晨 上午第一节航空航天概论A 2节/周(05-16) 杨超 (一)215 大学英语(1) 2节/周 工程认识 2节/周(07-08) 马鹏举 大学计算机基础 2节/周(03-16) 张永鸣 主M301 工科数学分析(1) 2节/周(01-17) 杨义川 主M201 第二节 第三节工程材料 2节/周(02-16) 白薇 主349 工程认识 2节/周(07-08) 马鹏举 工科数学分析(1) 2节/周(01-17) 杨义川 主M201 大学英语(1) 2节/周 第四节 下午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工科数学分析(1) 2节/周(01-17) 杨义川 主M201 工程认识 2节/周(07-08) 马鹏举 画法几何 2-7(7,8) 刘静华 主M404 工科数学分析(1) 2节/周(01-17) 杨义川 主南303 第八节 晚上第九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 2节/周(01-17) 郁树廷 主M201 画法几何 2-17(9,10) 刘静华 主M404 工程认识 2节/周(07-08) 马鹏举 大学语文 2节/周(01-17) 石天强 主349 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 北航航空类专业(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培养计划,就是上些什么课程(二三四年级就好)! 有劳各位! 这是北航的课表 大一上:数学分析,画法几何,工程材料,体育,英语回,形势政策,思修; 大一答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大学基础物理,C语言,机械制图,体育,英语,史纲,形势与政策; 大二上:大学基础物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加工工艺学,基础物理实验,复变函数,体育,英语,毛概,形势与政策; 大二下:马原,体育,形势与政策,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数学物理方程,矢量分析; 大三上:体育,形势与政策,机械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发动机原理,空气动力学,弹性力学; 大三下:体育,形势与政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力学,飞机结构设计,飞机总体设计; 大四上:经济管理,体育,形势与政策--知识产权,航空工程大型通用软件应用; 大四下:形势与政策--知识产权。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限选课,比较多…… 北航飞机总体设计都放在了什么网站 虽然不了解北航,但是经济学跨飞机总体设计真的很大。 这个估计老师对撸录不录取回你也是很纠答结的, 工作以后可能比较辛苦, 所以报考这个专业的人应该比较少, 我觉得在复试时肯定对你多方考察。 其实你这个跨的没有优势,不过你要考航空经济还是很有优势的。 好好准备复试吧,你也可以给他们打个电话或者给一些老师发个邮件,探探他们的口风。 北航毕业的飞机总设计师都有谁 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有哪些课程 比如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这些都是多少学分 热力学多少学分 特色的看专业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里有几个专业,流体力学,飞机总体设计。。。有特色的课程你看看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吧。或者搜一下北航5系电话,问问老师。 求北航飞设(5系)本科期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复:材料力学,空气制动力学基础,理论力学,自动控制原理,专业外语,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工技术实验。 专业课:飞行器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飞机总体设计,飞行器优化设计,有限元法基础,结构设计,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实验技术,气动力计算,飞行力学,金属工艺学,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课程设置 北航飞行学院充分发挥和利用北航已有教学资源,在培养模式、教学计内划、课程体容系、内部管理等方面相比北航原有的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飞行学院的主要课程分为6大部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飞行训练课程、飞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基础课程开设高等数学、英语、政治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工程力学、电工电子、专业英语等课程为主;专业理论课以综合课程为主,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航空气象、领航学、自动飞行控制、维修等;飞行训练课程包括西澳飞行学院教练机飞行课和珠海飞行训练中心模拟机飞行课程;飞行实习安排到南方航空公司各分公司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要求进行。飞行学院现有授课教师30余人,全部面向北航其它院系和外校聘任。 诚求北航五系飞设大二下,大三,大四的所有课程。 好吧…… 大二下来:思想政治理源论课--原理,体育,形势与政策,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 大三上:体育,形势与政策,机械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发动机原理,空气动力学,弹性力学; 大三下:体育,形势与政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力学,飞机结构设计,飞机总体设计; 大四上:经济管理,体育,形势与政策--知识产权,航空工程大型通用软件应用; 大四下:形势与政策--知识产权。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限选课,比较多…… 这次回答得可以了吧……这是本科培养计划上写的。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阻尼特性好、疲劳寿命长、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及一些特殊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非均匀性等特点给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分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载荷都非常复杂。除了考虑飞行器在这些复杂环境下的自振特性和确定性外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外,考虑随机性外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机振动理论和方法就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先进思想和重要手段,但在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中还很少实际应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有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复杂而且低效,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飞行器设计水平的提高。虚拟激励法是高效精确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迄今已经在大跨度结构抗震、抗风,海洋平台和汽车随机振动等多个工程领域被数以百计的专家针对各工程领域的特点予以发展而取得很多实际成效。但是迄今为止,这一有力的工具却并未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充分认识和应用,在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领域中,所应用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依然复杂低效,缺乏创新意识。本论文针对这一现状,依据航空航天领域材料和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飞行器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将虚拟激励法作了有针对性的发展,以完全自主版权的DDJ有限元程序系统为开发平台,完成了求解复合材料结构随机振动的高效精确分析程序。本论文中,着重对如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基于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有限元分析模型,推导了层合板的有限元列式,在DDJ程序平台上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振频率和模态进行了分析。将虚拟激励法引入到航空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中,针对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模型和非经典阻尼体系,发展了包含全部参振振型和随机激励点之间耦合项的随机振动高效求解方法,比较圆满地解决了传统计算方法精度差、效率低的应用障碍。2.本文推广虚拟激励法于敷设粘弹性阻尼层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平稳和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建立了高效精确计算方法。尤其是综合考虑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性能参数随频率变化的特点以及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本身的模态阻尼,建立了组合系统的非经典阻尼表达。为了解决随频率变化的非经典阻尼体系的平稳/非平稳随机响应,本文结合精细积分方法提出了一种直接解法,只需用原系统的实模态对虚拟激励法做出相应的发展,就可精确地求解频变阻尼系统的随机振动。据此对飞机水平尾翼的复合材料安定面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从精细的计算模型及合理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于这类相当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十分有效。3.研究飞机对大气紊流响应的主要方法是随机振动功率谱法。用高效、精确的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飞行环境下飞机的响应,以预测飞机疲劳寿命和可靠度等是航空工程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在考虑了二维平面流中简谐振动平板产生的非定常力基础上,又按照虚拟激励法的特点同时考虑了竖向简谐风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复合材料二维机翼的大气紊流响应。随机激励谱选用了Dryden紊流频谱模型。结果表明,在处理二维机翼在大气紊流响应的随机问题中,基于简谐响应分析的虚拟激励法不但是精确算法,而且效率非常高,具有很大的实用优势。发展这一方法对于该领域的数值计算是很有价值的。4.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研究流体动力学的有力工具。本文为计算机翼颤振/抖阵分析中的气动参数,首次使用雷诺平均湍流模型对二维翼型截面的颤振导数进行了求解。基于D.K.Sun等最新提出的CFD网格控制算法以及所建立的数值风洞,计算了结构简谐运动下的气动力,并识别了湍流场中NACA0012翼型的颤振导数。将由此得到的颤振导数和气动力应用到大气紊流引起的随机振动计算中,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Theodorsen函数得出的响应解析解进行比较,得到了相当满意的一致。本文计算的CFD气动参数充分考虑了气体的分子粘性和紊流粘性,其作用相当于附加阻尼,因此比Theodosen函数方法限制更少、应用范围更广,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三维流和可压缩性。因此本文实施的基于CFD的气动力计算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成为应用虚拟激励法于航空航天结构时确定气动参数的有力工具。可以说,这一成功的尝试为随机振动方法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大部分人对空乘都有一种莫名的的向往,想去当空姐或者空少,却对空乘也是一知半解。空乘专业的论文选题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空乘 毕业 论文选题_航空类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空乘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空乘专业形体训练课教学内容研究

2、我国空运后送专业护士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3、就业视域下空乘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4、国内民用客机机载娱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5、基于组织管理角度探讨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防范策略

6、《乘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7、民用飞机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研究

8、“南航事件”冷思考:急救机制要实,体制要顺

9、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共同课程开发实施机制建设--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0、基于职业能力的空乘专业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11、浅析空中乘务员客舱播音的技巧

12、民航业的平民化现象

13、国际邮轮乘务人员跨 文化 交际能力培养探讨

14、航空公司机上服务质量现状与提升战略

15、公务航空服务创新研究

16、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控制

17、中国航空旅客不轨行为法律规制探究

18、论雇主 劳动合同 条款变更权之控制

19、关于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探讨

20、审美经济新理念--从审美视角看航空服务的新理念

21、我行我素的俄罗斯航空公司

22、职业 教育 的嬗变与转型--空乘办学热潮下的冷思考

23、空中乘务专业礼仪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4、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与定位的思考

25、传统航空借鉴低成本航空服务模式的思考

26、“母语结构教员”推动空客本地化售后服务进程

27、飞行护士职业发展实践探讨

28、本科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9、关于航空服务存在问题的探讨分析

30、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民航乘务英语教学

31、论空乘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32、空乘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3、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

34、空中乘务礼仪教学问题及培养对策研究

35、人才的摇篮开启精彩民航[N]

36、用服务温度赢得市场热度[N]

37、我省民航业迅速发展引发航空人才需求[N]

38、西南航空学院乘务培训中心启用[N]

39、航空公司真情服务的探索与思考[N]

40、“空中骚扰”频发 航司服务水平亟待提升[N]

41、差异化航空服务的基础是旅客的共同利益[N]

42、空乘技能培训的质量管理探讨

43、基于TPB理论的旅客乘机安全行为研究

44、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5、对中国民航企业廉价运营模式的思考

46、高职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途径探讨--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7、民用飞机救生筏储存箱结构设计思路探讨

48、哈大高铁客服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

49、浅谈民航乘务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0、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51、需求理论视角下民航服务质量与理念的提升研究

52、当代中国民用航空客舱服务的民族审美文化特征

53、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实现成本领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实践和启示

54、面向成本优化的航班延误损失差异研究

55、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应对劫机处置能力评价研究

56、航空鼻科疾病防控 措施 和医学鉴定的临床研究

57、中国航空公司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8、民航女乘务员性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59、民航 企业文化 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耦合研究

60、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飞行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1、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2、四轴无人机多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和轨迹规划 方法 研究

3、通讯受限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4、飞行员飞行技术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

5、航空器穿越飞行高度层最小纵向间隔的研究

6、海上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7、无人机协同编队队形保持控制算法研究

8、基于终端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及再入跟踪控制

9、面向无人机伴飞的多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研究

10、实际导航性能(ANP)算法研究

11、我国航空公司航油成本管理研究

12、女飞行员工作压力致因及对策研究

13、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14、高校民航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15、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先进方法研究

16、东航安全战略及其实施研究

17、高原复杂机场/环境终端区RNP运行中飞行技术误差(FTE)的分析与控制

18、基于NDB/VOR的仪表飞行技术仿真与应用研究

19、基于B/S的绵阳分院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PBN导航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

21、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22、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结构热管热防护机制理论与模拟研究

23、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

24、卫星编队物理仿真系统多参数视觉测量方法及仿真验证

25、RNP导航技术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飞行品质评判系统研究

27、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自主相对导航算法研究

28、基于GPS相对测量的卫星编队碰撞规避研究

29、论飞行员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30、RVSM空域飞机碰撞风险研究

31、面向集群航天器的空间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32、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

33、驾驶舱资源管理(CRM)对飞行技术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基于机组人为因素分析的东航飞行安全风险防控及对策研究

35、_学院飞行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36、离场程序三维保护区算法研究

37、特殊机场RNPAR程序设计及实例分析研究

38、基于我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特殊性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39、空天网络的接入算法研究与可靠拓扑设计

40、基于SDRE方法的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与重构

航空服务毕业论文题目

1、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2、基于SERVQUAL方法的航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3、多机场区域内新机场选址及其航线规模优化研究

4、__航空公司顾客忠诚度现状与提高策略研究

5、行业管理视角下的西南地区航空枢纽协调发展研究

6、民航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服务质量提升问题研究

7、东方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

8、欧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9、基于税负测算模型的营改增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研究

10、我国西北地区民用航空业发展研究

11、蒙古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

12、航空公司辅助性收入研究初探

13、航空服务创新体系设计与实施研究

14、中国民营航空低成本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15、第五航空权开放法律问题研究

16、基于SOA架构的航空贵宾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7、国内政治和国际民用航空制度变迁

18、江西长江通用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9、幸福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0、东方航空公司战略转型中的营销策略研究

21、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22、广东省通用航空管理对策研究

23、天水机场管理体制重构与实现途径研究

24、越南航空公司客户满意度研究

25、中国公务机航空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26、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27、民航云南安监局参与完善长水国际机场航班延误应急管理案例研究

28、“营改增”对CSA航空公司的影响分析

29、中国民航低空空域开放管理问题研究

30、A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服务提升策略研究

31、SC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32、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补救问题研究

33、港龙航空长沙机场服务营销案例研究

34、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共情能力培养研究

35、H航空公司产品营销研究

36、基于SERVQUAL模型的航班延误服务补救质量评价和管理

37、联盟中的航空公司产品开发研究

38、我国通用航空FBO规划设计研究

39、沈阳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40、兵团交通运输集团业务选择与发展研究

41、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策略研究

42、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航空服务 英语口语 课程改革研究

43、四川省通用航空参与航空类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

44、民航企业的移动互联营销研究

45、航空配餐体系的构建研究

46、公共管理视角下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治理

47、喜马拉雅航空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48、高职院校ESP英语教学的对策研究

49、哈尔滨安达航服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50、ZS通用航空服务项目商业计划书

航空类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关于航空公司的优秀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范文大全

★ 航空公司相关论文范文

★ 航空公司方面论文参考

★ 航空公司文化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范文

★ 航空公司相关论文例文

★ 航空公司有关论文优秀范文(2)

★ 航空公司方面论文

自由起降飞行器研究论文

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文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科技发展,也可以提高我国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可以促进科技方面的发展,有利于科技方面的进步,有利于实现这方面的突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这是一种新的突破,也是一种新的研究。

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话可以推动民航事业的发展,然后也可以改变民用航空的未来发展方向,之后可以提高飞行速度,可以让飞机搭载两种模式,分别是燃油发动机以及电动机。

或许促进科技方面的成长,晦气于科技方面的前进,晦气于实现这方面的冲破,具有非凡意思的这是一种新的冲破,也是一种新的钻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