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与消逝的美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消逝的美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看完一楼的所有展品后我们来到二楼的古代陶瓷馆和暂得楼陶瓷馆,陶瓷馆内陶瓷繁多,大多都是元、明、清三代的展品.接着是暂得楼陶瓷馆,一开始我还很疑问都是陶瓷馆,为什么要分成两个?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暂得楼陶瓷馆展出的是胡惠春先生和王华云女士捐赠的瓷器专馆,我们真该感谢这两人,让我们能够更多的看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通用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1] 周乐峰. 互联网金融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 张祺. 财富管理市场中公募基金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3] 关文.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 刘利.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及其模式研究[D]. 外交学院 2011

[5] 管晨.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6] 罗小鸥. M证券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 向妍. 工行湖南省分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10

[8] 刘小明. 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J]. 财政研究. 2005(12)

[9] 周斐. 江西省A路桥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0] 王胜男.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11]黄国良. 安信证券河源地区轻型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2] 江利芳. ZDICP园区担保公司担保风险控制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3] 张鸿哲. 货币经纪业X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4] 刘颖. 沈阳恒信担保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09

[15] 张凌云.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刘燕. 我国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建设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7] 刘鹏. DB证券公司沈阳营业部客户服务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18] 江晓东.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体系问题探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01)

[1] 潘新民.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 2012(08)

[2] 徐文婷. 欧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经验借鉴[J]. 时代金融. 2010(11)

[3] 吴玫. 金融海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警示-台湾经验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 林波. 成都工行财富管理业务市场进入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朱军.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6] 陈璇淼. 卖空制作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7] 杨传华. 财富管理中的消费者保护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8] 蒋明康. 财富管理与消费者保护国际经验研究与借鉴[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9] 朱丽.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媒体关系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0] 许诺. 融资融券净余额与标的证券价格相关性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1] 鲁轶. 财富管理在美国[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04)

[12] 裘莹. 新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3] 张玮.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4] 刘方生. 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J]. 银行家. 2009(06)

[15] 史琰. 投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康志榕. 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

[17] 祝舒.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高管及公司业绩[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8] 虞超. 行业组合表现是否领先市场表现[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9] 赵爱玲. 银行、信托和券商 谁将称雄财富管理市场[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01)

[20] 徐宜阳. 关于证券公司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1] 林励盛.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及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2] 韩少平.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6.154—16.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9.114—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7.3—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5.43—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11.1—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4.2—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4.131.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7.289.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9.11.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9.725.

[11]刘再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7.22.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学术交流,2004(8)

[2]王光玲.CRM—企业管理理念新发展[J].经济论坛,2003(9)

[3]崔京波,陈颖.论CRM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6)

[4]田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5]左臻.浅谈客户关系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6]徐辉.浅析客户关系管理[J].商业经济,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1]殷泰晖,李帅.基于TNS协议的.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改进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02):193-196.

[2]孙钟安.大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4644-4645.

[3]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4]肖飞,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JAVA存储过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9(03):18.

[5]魏亚楠,宋义秋.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8):204-206、222.

[6]曹新志,沈君姝,郭辉,等.Oracle数据库在PACS/RIS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07):35-37.

[7]彭小斌,张文峰,林根深.ORACLE数据库并发访问控制机制及访问冲突的解决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1):44-45、14.

[8]付强,王春平.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半自动跟踪技术开发平台[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08):69-70、80.

[9]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等.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03):190-192.

[10]梁树杰,黄旭彬.Oracle数据库维护中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科技,2014,27(10):61-63.

[11]刘哲.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优化与性能调整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283-284+287.

[12]胡铁峰.浅议如何调整优化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86.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54—160.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114—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3—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43—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31.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289.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1.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25.

[1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22.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

[1]曹雪芹,高鹗著,李全华.标点《红楼梦》通行本[M].岳麓书社,1987.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3]徐定宝.《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造成贾母性格逻择混乱的主要原因[J].明清小说研究,2000.

[4]曾扬华.贾母的烦恼[J].红楼梦学刊,1995.

[5]周汝昌.周汝昌点评红楼梦[M].团结出版社,2004.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2]邸瑞平:红楼撷英[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6]李希凡.:传神文笔足千秋[CD2]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李论:《红楼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8]宋淇:红楼梦识要[M],北京中国书店,2000.

[9]吴调公:从晴雯之死一节看曹雪芹的美学观[M]∥红楼梦研究辑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六卷[M],花山文艺出版社,1977.

[11]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上、下册,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程乙本),作家出版社,2003.

[2]周昌汝《红楼小讲》,北京出版社,2009.

[3]周昌汝《红楼十二层》,书海出版社,2005.

[4]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梁归智《红楼梦探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寇秀兰《微观红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爱玲《红楼梦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1]王刚编著:《把握好用人的技巧与管人的学问》.地震出版社,2003年2月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人的真理》.中信出版社,2002年9月

[3]李诚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的12堂课》.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

[4]吴志明著:《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7]罗布.戈菲:《人员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01月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导语:本文着重从“童年”的诞生,“童年”消逝的原因和表现谈论尼尔·波兹曼对于“童年”“儿童”的看法,并进一步分享笔者个人对其观点的看法。         大约是在以前笔者就已经接触并阅览了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而今为了进一步领悟并表达出对于该书的感想,故而重读了此书。文章不长,凭笔者的阅读速度很快就能够读完,于是在粗读之后,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条理清晰,例证丰富。         通篇阅读下来,笔者最深的印象就是“童年”这一概念从无到有在到面临消逝的这一循环。在内容方面,《童年的消逝》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及“童年的发明”和“童年的消逝”,分别讲述了“童年”这个概念诞生的条件和表现以及“童年”消逝的原因和体现。而在叙述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行文中,尼尔·波兹曼采用了大量的例证,例如列出具体的数字数据、形象生动却又意蕴丰富的寓言故事、个人对于其他学者的经典言论的看法……读起来非常有趣。因而接下来,笔者将着重讲述自己所感兴趣部分的内容与君共赏。尼尔·波兹曼从开篇其实是通过“童年的消逝”这一现状引入从中世纪开始讲述“童年”的发展史,不过笔者能力有限,将自行进行重新排序。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尼尔·波兹曼的研究分析下,希腊人并没有明确的童年意识,但却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至于具体原因书中自有解答,笔者也会在后文有所略微的提及。而罗马人却在借用希腊的某些思想的情况下超越了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比如罗马艺术体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年龄意识,又比如他们将成长中的孩子与羞耻观念联系起来——该点与尼尔·波兹曼“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的观点不谋而合。可惜的是,随着罗马的覆灭,这一切有关的概念就烟消云散了,古老的传统文化被神秘化,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黑暗而又漫长的中世纪。         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虚无缥缈,你看不见也摸不着。尼尔·波兹曼在文中其实有提到——“儿童”在中世纪表达的是亲属关系,和年龄无关。在那时,只有特定的人群才会识字,更多的普通大众只是知晓口语方面的传播;在那时,字母复杂多样得让你眼花缭乱,难以理解;在那时,印刷术还没有诞生,很少有能够流通于市面的书籍,也更别提文字教育的概念。在原文中,尼尔·波兹曼这样说道: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儿童和成人就没必要明确区分。因此得出了在口语世界里不存在成人和儿童的概念,这也是中世纪的童年在7岁就已经结束的原因所在——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驾驭语言,会理解,懂交流,晓秘密,已经没改能够明辨是非的差别,这也是为何天主教将7岁认定为是理性的年龄的原因。但是就真的如尼尔·波兹曼所认可的那样,读写能力就能够评判“童年”的划分么?笔者对此仍旧存有一定的疑虑,并认为读写能力只能是影响儿童与成人“心理”与否的部分因素。毕竟笔者也认为外表的生理特征也是评判的标准,虽然该看法也是明显略失偏颇的,但是笔者也认为他的考虑着重于心理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实质上并不够全面,更详细的笔者会在后文会有进一步的探讨。         在15世纪的中叶,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尼尔·波兹曼提出了一个非常理论化的观点——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的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印刷术的出现助长了书籍这一纸质媒介的传播,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作家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然后渐渐地,读者与作家产生了多方面的共鸣,这里的读者自然是不分年龄、包括所有阅览书籍的人。除此之外,欧洲文明还重新创造了学校这一概念——未成年人必须接受教育,识字学习、进入印刷世界才能变为成人。英尼斯强调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的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人们所思考的事情)、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维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而在此文中尼尔·波兹曼特意强调了传播技术改变人的兴趣结构这一观点,认为“印刷给予我们自我,是我们以独特的个体来思考和谈话。”正是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再加上知识差距作为动因,童年也随之开花结果。而童年形态的具体化,也使家长与孩子重新定义,因此现代家庭形式也随之成型。         也因此,在尼尔·波兹曼看来,童年的消逝正是因为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缺失以及羞耻心的消失[ 羞耻心即儿童应当回避成年人的秘密,比如性秘密,笔者对此并不想描述因而略过]。而童年的消逝具体到现代生活中的变现则有“童装”的消失、“儿童游戏”的落寞、在视觉媒介的广告中儿童被成人化商品化的消费等等。在行文的后半部分,尼尔·波兹曼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于童年的影响。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发展,电报的出现由于很难分辨受众的区别开始使信息从声音层面上变得无法控制,而电视这一视觉媒介则导致了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崩溃。我们都知晓光的传播速度是明显快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的,我们“看”电视,在辅以声音的图片信息的侵袭下毫无还手之力,接受到许多杂乱无序而没有过滤的信息,更甚者会为了收视率发掘利用某些禁忌来吸引受众。电子媒介无法保留任何秘密,也因此,电视很快地侵蚀了儿童与成人的分界线。在尼尔·波兹曼看来,现在社会有诸多成人化的儿童,而他对其的定义是——一个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是的,简而言之就是成人化的儿童是成年人,已经无法称之为是儿童了,也因此童年也许会不复存在。         那么,在前文笔者有提到,笔者除了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以心理和能力来划分儿童与成人外,还认可生理特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心理和生理的统一才能够作为划分承认与否的标准,毕竟当今社会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完全不符的也大有人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重物质的笔者眼中更看重生理的发育,以一般人的眼光来看,也有成熟懂事的儿童,也有患有智商低下病症的成人,在这里的划分自然是以体表特征的。而所谓“成人化的儿童”其实是电子媒介约束力度不够造成的牺牲品,例如广告中以少女被设计成成年人的隐秘色情的暗示来吸引诱惑更多的受众从而增加收视率促进商品的消费。         如果说是电子媒介的约束力度不够,那电子媒介究竟该如何规范呢?相信当前很多国家都有进行该方面的审核过滤,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该种情况得到了削减却并没有完全遏制。更多的,笔者认为还是应当由作为大众传播的受众的我们主动积极的进行检举披露,约束自己,由小积大。         保护儿童的纯真,其实也就是保留我们自己最美好的初心。 参考文献: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原文

与童年的消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我刚好出生于两个世纪之交,网络新媒体正处于萌芽阶段,所以电脑与智能手机尚未普及,因此对我的童年影响最大的媒介还是电视。 2008年,也就是我七岁那年,全家人围在电视机前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回忆,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这时候,电视这一媒介成了除家庭、学校之外,将我对于整个外部环境的思想认知与情感观念逐步堆砌起来的又一重要基石。 但当我阅读了《童年的消逝》一书之后,不禁联想到当今时代背景下,也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童年,与我的童年时代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我基于当下的时代背景,结合一些社会现象以及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童年进行分析。 新媒体浪潮下的童年“畸形化” 这里讨论的新媒体时代主要指的是2015年至今这一时间段,我们可以发现QQ、微信等社交APP以及微博等媒介大众化的同时,一种新的媒介以更“疯狂”的方式席卷互联网,没错,就是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APP。 公交车上、地铁里甚至过年时亲戚朋友的聚会上,都有它的存在,见证了短视频从推出一步步到现在的火热流行的全过程,我愿将之称为病毒式的传播过程。 幽默风趣的画面内容配上魔性洗脑的音乐,使得短视频媒介信息获取门槛降低,短视频势必会走向大众化。 这就印证了《童年的消逝》这一书中所说的“电视媒体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已经被填平,人人都生活在同一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使这种现象更易于发生,甚至比电视媒体的强度更大,影响更深。 因此,我们再回过头再去看当今儿童的童年现状。 上完一天的课程之后,回到家就打开手机刷短视频,吃饭,吃完饭后继续刷手机,被家人催促洗澡,到了晚上开始赶作业,期间还时不时会被手机吸引注意力,结果磨磨蹭蹭把作业完成后,眼看到了睡觉时间,睡前再拿起手机玩一会,最后不得不在家长的要求下放下手机睡觉。 以上仅为我所见证的一个身边的案例,不能以此来判定整个社会环境下儿童的现状,但足以反映较大一部分群体。 波兹曼说:“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儿童天真可爱、好奇、充满活力,这些都不应被扼杀。”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最旺盛的时期,童年应当是求知探索,发现新奇事物,培养兴趣爱好至关重要的时期。 但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童年开始向“畸形化”发展,不断有网络热梗充斥着儿童的认知世界,源源不断的网络信息变成了桎梏,童年也在不断下划的一个又一个的短视频中无声消逝。 新媒体助长“恶魔的翅膀” 正如《童年的消逝》书中所提到的“随着童年这个概念的发展,社会开始收集内容丰富的秘密,不让儿童知道:有关性关系的秘密,也包括有关金钱、暴力、疾病、死亡和社会关系。由此,甚至还发展出了语言的秘密,亦即大量不能在儿童面前说的话。” 但在新媒体出现后,这些“秘密”的幕布被揭开,展示于受众面前,而这些受众中混入的“矮个子”,他们会受好奇心的驱使而踮起脚凑上前去观望,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秘密”是什么,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将其归为一种普通行为信息,以及对这些行为附属的情感的默认。 “十三岁男孩对七岁女孩性侵并将其杀害”,“多名小学女生对一同班女生实施校园暴力”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事件在互联网上的报道越来越多,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说脏话的现象也不少见。 为何越来越多儿童长出“恶魔的翅膀”? 其实不难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手机的年龄门槛越来越低,因此新媒体成了儿童去接触学习新认知、新行为的主要媒介。 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传播者无法严格把控信息的接收者,不免会有不适宜儿童了解的内容讯息会被其接收。 但儿童的认知系统尚未健全,解码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并不知晓这些行为在社会的体系结构中的含义与影响,简单地认为性行为使人兴奋愉悦,校园暴力带来快感,说脏话是为了表达情绪上的不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行为进行效仿,从而走上歧路。 儿童的行为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唯有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年龄管控,才能减少“天使变恶魔”的惨剧。 儿童健康成长,家校与新媒体相辅相成 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波兹曼说到:“家庭的结构和权威已经受到严重削弱,因为家长对年轻人所接触的信息环境完全失去了控制”,“无论学校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学校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防止童年消逝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认为以上波兹曼的观点过于消极,更何况本书基于电视媒介而言,当今时代新媒体出现,其成为除家校外儿童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新媒体一方面补充家庭与学校无法向儿童提供的信息,同时家庭与学校应在帮助儿童提升信息理解能力的同时,对儿童可接触到的媒介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筛选,确保儿童处在一个健康有益的互联网环境。 只有家校与新媒体相辅相成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完成儿童向成年的过渡。 波兹曼在本书中表示他也正设法为童年的“消逝”寻找答案,但似乎在时代更迭之中,童年的“消逝”未曾停止,反而速度在加快。 童年必然不可能真正“消逝”,但如何减缓童年“消逝”的时间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导读: 儿童期的存在对个人是否有重要的影响?童年既然是人类的发明,当初发明它的目的是否当下的实际?当下的儿童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儿童期的? 追溯童年是如何被发明的?并分析童年的消逝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难道童年时期就是美好的,成年时期就是劣等的? 第一篇 童年的发明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儿童游戏已成为濒于灭绝的物种。童年的日渐衰亡已成为一种迹象。 古希腊把童年当作一个特别的年龄分类,却很少给它关注。古希腊建立各种各样的学校来教育青少年,说明他们认识到青少年的特殊性。尽管古希腊人关心如何把没得传给青年,但希腊人还是会对儿童心理学或者儿童养育概念大惑不解。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一概念,当没有创造出童年。但是古希腊只是认识到儿童的特殊性,他们对儿童的教育,只是他们将人培养成哲学王的一个过程。他们并没有将儿童当作人看待,而是把其作为一个胚芽,一个可以培养成成人和哲学王的胚芽而已。 在罗马时代,发展出羞耻心,宣称童年需要回避成年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而第一部禁止杀害婴儿的法律成为儿童需要保护、养育、接受教育并免于知晓成人秘密的观念的延伸。这就将儿童与成人划分开来。 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所在。同时,由于当时生活条件的残酷,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也给其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使得更多人有更多的表达自我的机会,使个人更多的注重自我表达。这也导致思想的多元,对人的思想和思维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抄写压抑了人的自恋情结,而印刷术所带来的创作之风则释放了人的自恋情节。 苏格拉底说,一个字一旦被写下来,它就会四处滚动,态度冷漠地来到理解它的人中间和它绝不相关的人中间。它并不知道该给谁看,不该给谁看。 印刷术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创造了新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来源,而且极大的增加了大陆范围内科学家的交流。它更加直观。换句话说,它改变了人们交流、传播和创作的手段、方式和思维。更进一步说,它创造了新成人——文化人。因此,要成为成人就必须接受教育。欧洲文明重新创立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成为社会必需。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这里说的是文化的普遍,但是文化的普遍实际上说明人的文明程度,或者对成为成人的要求在增大,更简单的说是成人和未成年的差异在加深,这也就意味着成为成人的时间在拉长,因此在成为成人之前会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成为人的儿童期。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发现儿童的关键。发现儿童的关键是人能够意识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并将儿童当作一个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人。不仅如此,人们还需要对这个时期较为重视,如果没有高度的重视,,没有认识到这个时期的发展对儿童成为成人的影响,没有对儿童的特点的珍视,那儿童的发现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章 童年的摇篮期 16世纪,儿童和成人的区别加大,儿童不再共享成人的语言、学识、爱好和社交生活。成人的任务是要帮助儿童为将来能够应付成人的符号世界作准备。到19世纪50年代,几百年的儿童发展已颇具成效,在整个西方世界,童年的概念都已经成为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没有人注意到,大约与此同时,童年消亡的种子也埋下来了。 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确实,在这个世界,儿童和成人的区别在拉大,但实际上,人们将儿童时期看做一个成为成人的准备时期,对儿童的教育也是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只是儿童不能分享部分成人的知识和兴趣、行为,但其他方面,人们都是将儿童时期作为成人的准备期。我认为真正的儿童的发现,是发现儿童与成人相比,更加珍贵的地方。因此,这并不是童年的发现,而是未成年时期的发现。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到19和20世纪,童年的概念由两种知识旋律构成:洛克派或新教派和卢梭派或浪漫主义派。新教派的观念,儿童是未成形的人,通过教育、自我控制和羞耻的培养,儿童才能改造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浪漫主义的观点,未成形的儿童不是问题,问题完全处在畸形的成人。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但这些能力被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羞耻感淹没了。 到19世纪末,出现两个重要任务:弗洛伊德和杜威。弗洛伊德驳斥洛克,赞同卢梭,认为头脑不是一张空白的书写板,儿童的头脑最接近自然状态,天性的要求必须考虑在内,否认其会造成永久的人格错乱。但同时又驳斥卢梭,赞同洛克,认为儿童和家长之间的早期影响对儿童成为成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理性教育,头脑的热情可以得到控制,没有压抑和升华,文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杜威认为要关注儿童的需求。他们两人使得人们对儿童有了新的认识,即儿童的自我和个性必须通过培养加以保存,其自我控制、逻辑思维等能力必须扩展。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儿童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儿童的可爱、天真和活力不应扼杀。 我认为,19世纪才是儿童发现的世纪,认识到儿童的独特性,并认识到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人们会认识到这些方面。这当然是以印刷术的发展所导致的交流和传播的便利以及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同时也以各种学科,如心理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基础,但是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们认识到而儿童的独特性,认识到对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结束的开端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表现在三个方面,他们都跟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密切相关:第一,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对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从生物学上看,人人具备看电视的的能力,还有能够明白跟多数图像的背景的语言能力。正在兴起的新媒介环境在同一时间向每个人提供同样的信息。鉴于我所描述的这种情况,电子媒介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就不存在了。 其潜台词就是,秘密,是童年存在的条件。而传播媒介的发展正侵蚀秘密的空间,从而侵蚀童年。但是这也就意味着,童年,它虽然是一种生物学的存在,但更多的是社会学的存在,它的存在,它的空间大小与其接触的环境、传播的媒介息息相关,而与其生理年龄关系不大。 第六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从电视本身来看,它通过不断提供新鲜而有趣的信息来吸引观众,而哲学信息中包括不应当然孩子知道的暴力、色情等信息。它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帷幕撤掉了,使儿童直接面向成人世界,这就使成人的神秘感消失了。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的帷幕的消失,也就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差别存在的的根基被摧毁了,也就不存在成人与儿童之别了。(难道儿童与成人之别就在于其面向的世界和其接触的环境吗?难道那些丑陋的、阴暗的、现实的一面就必须向儿童隐藏吗?到底是我们在保护儿童,还是我们在弱化儿童的自我调节和接受的能力?) 电子媒体肆无忌惮的揭示文化的秘密,它对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难道儿童的存在是建立在成人的权威之上,建立在成人对某部分知识和某部分秘密的占有之上?)我们的孩子不能依靠有权威的大人而是依赖不知从哪里来的新闻来获取知识。我们还是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与一大堆的答案。简言之,我们身边没有儿童了。(电视让儿童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其没有提问前就给了答案。这使得成人对部分知识和秘密的占有感消失的,使得成人和儿童在同一个层次上。此时成人的焦虑和成人对电视对儿童影响的担忧,是建立在成人将儿童作为一个被保护的对象的基础上。他们之所以能够对儿童颐指气使,就是因为他们又那种独自占有部分知识和秘密的优越感,与此同时,他们弱化儿童的理解能力,意图拉开儿童与成人的距离以此来保持其独占的地位。)儿童知道长辈知道的一切,意味着他们已经变成成人,或者至少像成人一样。用我自己的一个比喻,这意味着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以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或许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之所以要保持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距离,其目的是保持自己的权威还是为孩子日后更好的适应环境,成人世界的儿童与实际中的儿童是否一致?儿童接触密藏的成人的信息果实,对儿童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或者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好好反思反思。) 第七章 成人化的儿童 印刷术的发明而兴起的以文字为住在的“文字说明时代”,虽然赋予沉稳与众不同的头脑,但这个时代已接近尾声。取而代之的是“叙事时代”,如果要表达得更准确、更形象化,应该说是“娱乐时代”。作者认为这种时代造就了成人化的儿童,使儿童过早的接触成人社会,同时也使得成人独立思考和思维的能力下降。 因此,我们可以说,识字的头脑为识字文化播下了毁灭的种子,因为识字头脑创造了新的媒介,而这些媒介又使识字文化所依赖的“传统的技能”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我觉得,作者似乎认为电视已经统治了整个时代,人们在电视面前,其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大减弱,人越来越被电视所左右。这确实是一个应该担忧的问题,但是儿童和成人也是一个具有自主性的存在,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喜好进行判断。虽然在某段时间,他们会被电视中的信息所左右,但是他们具备的反省和反思能力,让他们能够看透其中的秘密,找回自己的主动权。)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儿童 当语言、服装、趣味、饮食习惯等等越来越趋于相同时,扎根于社会等级观念的礼仪时间和礼仪的意义也下降的。儿童和成人在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面前趋于相同。不仅如此,犯罪、吸毒等方面,儿童的比例也与成人大差不差。 有些人称为“儿童的解放者”认为,反对义务教育,让儿童更多的接触社会。有人认为应该将儿童的信息权、教育选择权、性自由的权利、经济和政治的权力甚至选择自己家庭环境的权力还给儿童,给与儿童更多的自由。而作者认为这样的儿童权利运动无异于宣称疾病还须病来医。 (我赞成这种儿童权利运动。正是因为我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剥夺了儿童的自由,当科技的进步让儿童逐渐与我们平起平坐的时候,我们甚至还要大力限制这种自由,对其进行约束。而这种对孩子的束缚很有可能造成孩子更大的反抗。儿童与成人世界的逐步趋同,这是潮流所趋。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儿童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能自由选择的人,我们最后都是要和儿童共享这种权利,我们为什么要在某个时期剥夺他们的这些自由呢?) 第九章 六个问题 1、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作者认为童年是社会产物,而不是生物需要。童年概念类似于语言学习,它具有自身的生物基础,但是,除非有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即社会需要它,它不可能实现。(既然是社会创造的,那么当下的时代是否还需要童年?) 2、童年的衰落预示这美国文化的普遍衰落吗?作者认为是的。但是又认为失去童年,并不等于我们要失去一切。但是我们还是得保存我们应该保存的东西。 3、道德多数组织和其他原教主义组织在保存童年方面究竟出了多少力?作者认为这些组织太傲慢,但是借用他们的一些历史回忆总是可以的。 4、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作者认为是电脑,因为电脑的使用意味着认为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与电视相比,电脑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帷幕完全放下,儿童在这里不受任何限制的接触所有的信息。这只会是儿童更加成人化。 5、有没有任何机构足够强大,并全心全意地地址童年的消亡。作者认为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机构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最后还是被电视所带来的影响所侵蚀。但无论如何,学校可以作为防止童年消逝的最后一道防线。 6、在抵制时下所发生的一切时,个人完全无能为力吗?作者认为家长还是可以做一些事。做的这些抵制的事,促成一个所谓的“寺院效益”,因为他们帮助延续了一个人道传统的存在。(不知道这是生活在上世纪的人道呢,还是当下真正的人道。时代在变,只是我们的评判标准永远更不上时代的步伐。) 儿童的消亡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儿童的天真、童心等是否应该特意保护还是任其发展?我们是把真实世界敞开在儿童面前还是为其编造美丽单纯的童话世界? 这里面的选择,是应该从大人的角度还是儿童的角度出发?我们是要让儿童获得现世安稳还是让其自强不息? 这些选择我们都很难做出。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儿童最后还是会变成成人,所谓的成人世界到最后他都必须要认识到,那些密藏的成人的信息到最后还是要让孩子知道,所谓的童年的存在与消逝,归根到底也就是获得成人信息的时间提前或推后的问题。但是我们真的有能力来把控这个获得成人信息的时间吗?如果不能,那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或许只是在儿童获得成人信息时,在其遇到挫折和矛盾时,在其受到打击时,为其分析其中的利弊吧。至于最后的选择,还是应该由儿童自己做出。

与消逝交子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有固定格式,建议使用专业的软件,可以直接引用和写参考文献表,可以用endnote或zotero

宋朝由于经济商贸的发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那么交子是如何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呢?它们的出现和宋朝的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在这篇文章里讲一讲。 这件事还得从宋朝开国时使用的铜币说起。本来在宋朝初期,铜币是宋朝的主要货币。宋太祖曾在诏令中说道:“铜币之用,以通有无,轻重相权”什么意思呢?宋太祖觉得铜币,在商品贸易中发挥着互通有无,衡量交易中货物价值的作用。所以宋朝初期采取了这样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牢牢的控制着铜币的铸造权利,严禁民间铸造私钱。另一方面大量的铸造铜币,去适应当时社会的经济交流。然而到了宋朝中期铜币在流通中却出现了紧缺的现象。原因有二:其一,许多铜币被用于边境贸易乃至海外贸易,大量流出。其二,有些铜币被铸造成为铜器或者成分不足的伪币。 铜币的短缺,加之当时宋朝对西夏的用兵,政府财政短缺,政府开始增加铁钱的铸造。这铁钱的发行和交子的诞生关系就十分密切了。 有史书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每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极难携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蜀川这个地方用的铁钱,小钱十贯(一贯为一千文)重量就有六十五斤,折成币值大一些的大钱每贯重达十二斤,而市场上的买卖,最少要三到五贯,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大钱的重量至少重达三十六斤,携带交易非常不便。 所以有人发明了交子。由于宋朝印刷术的发展,交子也不难印造。早期的交子的正反面都有记号,图案大多印些房屋人物。为了防伪,它上面些印有隐秘的记号,有朱笔和墨笔,还会留有填写数额的地方。在交易的时候,填上数额即可。如果交子要兑换成现钱,也是可以的,不过每贯要收取三十文的手续费。 但由于交子最初出现在民间,多为私印,弊病很多,诉讼也很多。后来官员张咏到蜀川任职的时候,他对这种交子混乱的情况作了调整。 张咏是如何整顿交子的呢?他让成都府的十六户富豪们主持交子的事宜。让这些富豪以自己的财力背书,来支持交子的发行。但是这十六户富豪,由于准备的铁钱不足,出现了挤兑风潮。加之后来,这些富豪的财富缩水,没有办法兑换,出现了大规模的诉讼。 虽然出现了上述情况,但是继任的官员却认为交子之法可以便民,于是提出废除私交子,改由政府制作的建议。宋仁宗接受了官员们的建议,开始制作政府背书的交子。 这时的交子和之前的民间私交子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官府背书,上面有益州交子务的印章 第二,交子不再留有书写数额的地方,直接印上贯数,防止有人作伪。 第三,交子回到官府手里时,就要将旧有的交子销毁 第四,有充足的准备金预留给交子的兑换 所以这时候的交子实质上是以铁钱为本位的一种纸币。确实在流通和交易方面带来许多益处。这得从交子的换界说起。所谓界,指的是交子发行时有一个时限,最早是 三年为一个时限,三年的时限到了,就要用交子来兑换铁钱,然后又发行新一界的交子。      可是在宋仁宗(北宋第4位皇帝)时期,由于西北西夏崛起,对西北的战事吃紧,一些支援西北战事的商人的粮草钱要兑付,于是就将蜀川等地的交子用来抵付。其中有些交子到了宋神宗(北宋第6位皇帝)时期都没有兑现。这时交子第一次出现了超出他的使用范围和印付数字的情况。 宋神宗时期,要对西北用兵,于是决定将蜀川的交子向西北地区推行,来解决财政困难。实际上这时发行的交子,没有足够的准备金来应付交子的兑换。交子的价值在不断的贬损。后来宋神宗又延长了交子的交界时间,同时发行两界交子的更促使了交子的贬值。 而到了宋徽宗时期,交子的印刷更加没有节制。史书上记载,宋徽宗在位时发行的交子是天圣(宋仁宗年号)年间的二十倍,如果算上两界并用的话,那么发行的倍数为四十倍。有人计算过宋徽宗发行的新交子贬值率到达百分之七十五。 而到了南宋末年,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滥发会子(南宋的纸钱,原理和交子相同),使老百姓的生活到了什么程度呢?两百文的会子买不到一双草鞋,这是什么概念呢?在宋真宗时期,一斗(11-12斤)米才20文,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了多少倍。老百姓对此时的会子的态度就是“弃之燔烧,不复爱惜”。 参考文献: 《宋代经济史》漆侠 《宋史》 《中国通史》吕思勉 《细说宋史》虞云国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通用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1] 周乐峰. 互联网金融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 张祺. 财富管理市场中公募基金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3] 关文.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 刘利.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及其模式研究[D]. 外交学院 2011

[5] 管晨.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6] 罗小鸥. M证券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 向妍. 工行湖南省分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10

[8] 刘小明. 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J]. 财政研究. 2005(12)

[9] 周斐. 江西省A路桥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0] 王胜男.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11]黄国良. 安信证券河源地区轻型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2] 江利芳. ZDICP园区担保公司担保风险控制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3] 张鸿哲. 货币经纪业X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4] 刘颖. 沈阳恒信担保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09

[15] 张凌云.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刘燕. 我国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建设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7] 刘鹏. DB证券公司沈阳营业部客户服务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18] 江晓东.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体系问题探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01)

[1] 潘新民.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 2012(08)

[2] 徐文婷. 欧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经验借鉴[J]. 时代金融. 2010(11)

[3] 吴玫. 金融海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警示-台湾经验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 林波. 成都工行财富管理业务市场进入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朱军.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6] 陈璇淼. 卖空制作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7] 杨传华. 财富管理中的消费者保护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8] 蒋明康. 财富管理与消费者保护国际经验研究与借鉴[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9] 朱丽.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媒体关系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0] 许诺. 融资融券净余额与标的证券价格相关性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1] 鲁轶. 财富管理在美国[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04)

[12] 裘莹. 新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3] 张玮.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4] 刘方生. 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J]. 银行家. 2009(06)

[15] 史琰. 投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康志榕. 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

[17] 祝舒.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高管及公司业绩[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8] 虞超. 行业组合表现是否领先市场表现[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9] 赵爱玲. 银行、信托和券商 谁将称雄财富管理市场[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01)

[20] 徐宜阳. 关于证券公司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1] 林励盛.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及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2] 韩少平.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6.154—16.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9.114—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7.3—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5.43—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11.1—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4.2—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4.131.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7.289.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9.11.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9.725.

[11]刘再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7.22.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学术交流,2004(8)

[2]王光玲.CRM—企业管理理念新发展[J].经济论坛,2003(9)

[3]崔京波,陈颖.论CRM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6)

[4]田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5]左臻.浅谈客户关系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6]徐辉.浅析客户关系管理[J].商业经济,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1]殷泰晖,李帅.基于TNS协议的.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改进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02):193-196.

[2]孙钟安.大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4644-4645.

[3]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4]肖飞,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JAVA存储过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9(03):18.

[5]魏亚楠,宋义秋.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8):204-206、222.

[6]曹新志,沈君姝,郭辉,等.Oracle数据库在PACS/RIS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07):35-37.

[7]彭小斌,张文峰,林根深.ORACLE数据库并发访问控制机制及访问冲突的解决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1):44-45、14.

[8]付强,王春平.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半自动跟踪技术开发平台[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08):69-70、80.

[9]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等.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03):190-192.

[10]梁树杰,黄旭彬.Oracle数据库维护中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科技,2014,27(10):61-63.

[11]刘哲.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优化与性能调整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283-284+287.

[12]胡铁峰.浅议如何调整优化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86.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54—160.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114—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3—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43—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31.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289.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1.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25.

[1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22.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

[1]曹雪芹,高鹗著,李全华.标点《红楼梦》通行本[M].岳麓书社,1987.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3]徐定宝.《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造成贾母性格逻择混乱的主要原因[J].明清小说研究,2000.

[4]曾扬华.贾母的烦恼[J].红楼梦学刊,1995.

[5]周汝昌.周汝昌点评红楼梦[M].团结出版社,2004.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2]邸瑞平:红楼撷英[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6]李希凡.:传神文笔足千秋[CD2]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李论:《红楼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8]宋淇:红楼梦识要[M],北京中国书店,2000.

[9]吴调公:从晴雯之死一节看曹雪芹的美学观[M]∥红楼梦研究辑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六卷[M],花山文艺出版社,1977.

[11]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上、下册,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程乙本),作家出版社,2003.

[2]周昌汝《红楼小讲》,北京出版社,2009.

[3]周昌汝《红楼十二层》,书海出版社,2005.

[4]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梁归智《红楼梦探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寇秀兰《微观红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爱玲《红楼梦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1]王刚编著:《把握好用人的技巧与管人的学问》.地震出版社,2003年2月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人的真理》.中信出版社,2002年9月

[3]李诚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的12堂课》.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

[4]吴志明著:《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7]罗布.戈菲:《人员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01月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与随风飘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樱花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日本的代表物之一。

樱花(学名:Cerasus  sp.):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在《中国植物志》新修订的名称中专指“东京樱花”,亦称“日本樱花”。樱花品种相当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

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在日本国生长。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

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樱花象征热烈、纯洁、高尚。被尊为日本国花。

扩展资料:

樱花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代表着高雅,质朴纯洁的爱情。樱花宛如懵懂少女的,安静得在春天开放,满树的白色粉色的樱花,是对情人诉说爱情的最美语言。心中的某个人,就如那场寂寞的樱花雨,缓缓消失在时光的深处,留下永恒的记忆。

在遥远的东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美丽的樱花树下,有着许许多多属于那些武士道的灵魂。传说樱花本来只有白色,而那些壮志未酬的武士选择在他们喜爱的樱花树下了结自己的生命,鲜红的血缓缓的渗进泥土里,把樱花的花瓣渐渐染成了红色,樱花的花瓣越红,说明树下的亡魂就越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樱花

那个年轻,美丽的女人用她那双如鹰般的眸子,搜寻这离她远去的爱人。纵使倩影被湮没于黑夜中,她却极力穿透黑夜,翘首光明。尖锐的眸光折射除不灭的冀望,然而又掩饰不住几许的绝望. 《飘》,淋漓尽致的描绘出了思嘉丽颠沛流离的青春历程也流露出她独到的魅力。 她长的并不美丽,但是男人一旦未她的魅力迷住往往就理会不到这一点。 瞧!艾希礼的订婚宴上,思嘉丽迷倒了几乎全场的绅士们。不过她的目的不在此,而在于得到宴会上男主角的心。孪生兄弟为你闹翻脸;对你一见钟情的说要娶你。这些还不够吗?何必执著于一个艾希礼呢?看似相貌堂堂,器宇轩昂,却是白人渣滓。 思嘉丽你知道吗?为了艾希礼,你的可贵青春,你的终身幸福,你的纯洁灵魂都如家园塔拉一样随风飘逝了,即时你嫁给再多的弗兰克也是徒然。为报复,屈身嫁给媚兰妹妹的情人;为金钱;使计勾引亲妹妹的恋人。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一切的一切都仅仅为了艾希礼,你确实爱他吗?不!你不懂事,你不懂他。在绅士群集的宴会上,你注视到了那个始终爱你,在你结婚来结婚去之间放逐希望的瑞德吗? 瑞德从容,练达,睿智。只有你才配的起他,也只有他才会爱你这样可爱的人。可惜,你没有珍惜他。瑞德的离开时对你的最大惩罚。然而人总是在失去了才懂得拥有的可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转瞬间,已无踪可觅了。 这天夜里,我背倚着床,沉思…… 蓦地看见思嘉丽端坐在我的窗沿。她憔悴了,脸上不再容光焕发,颊畔的两行泪痕尚未风干;头发凌乱,不再金丝闪闪。纤纤素手已不复存在,战争的残酷让双手又粗又大。倒是那条17英寸的柳腰依然尚存,我想瑞德一定会喜欢的。 她的双手倚在墙上,脸上是异常的懊丧,悒郁。她是在追悔那3段不完美的婚姻,抑或是瑞德无情的离开? 我奢望帮思嘉丽找回瑞德,我轻声说: “其实,瑞德一定在哪里想着你的!” 她潸然泪下,用最绝望的语气说道: “不会的,他肯定恨死我了。他不会原谅我的” 我真懊恼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勾起了思嘉丽心地最脆弱的弦,断了。刹那间,崩溃了。狠狠的撕破了夜的宁静,那声音,叫天不应叫地不闻…… 月光流淌在她身上,沿着那柔软的弧线倾斜,无法言说…… 瑞德走了,只留下痛苦,寂寞。如果我见到瑞德,我会劝他回到思嘉丽身边,至少不要让两个相爱的人苦苦思恋。 思嘉丽垂泪斜睨扣在书桌上的《飘》,始终不敢正眼细看。也许是不敢面对自己。对于思嘉丽,我既是恨又是怜悯,这两种感情在我心中不断挣扎着。 我,彻夜无眠。 第二天醒来,思嘉丽已不见了。也许是找她的瑞德去了吧!夜里也不见她的倩影,我还有好多问题想问她呢。窗沿上空空荡荡,只剩窗幔与风低声调着情。桌上的《飘》被一页一页的掀开了。 一个女人再坏,也总又令人可敬的一面; 一个女人再强,始终需要爱情的包庇; 一个人,撑不了一片天。 思嘉丽,如果你愿意,我愿带着你,携着书中情节去寻找你的瑞德……

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每逢春光明媚之时遍植整个日本列岛的樱花树,花团锦簇,五彩绚丽,人们便会成群结队地来到樱花林中欣赏烂漫的樱花,享受日本所独有的樱花所带来的那种文化氛围。人们身着和服,微笑面对,享受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春天,也享受着生命的春天。在日本比新年更热闹的时节在4月,因为4月是樱花盛开的时节。一进入3月,几乎所有的日本人就开始盼望着樱花的盛开。等到天气转暖,第一朵樱花终于在料峭的春风中绽开笑脸,一年一度的赏樱活动便从此拉开了序幕。报纸上,电视里,不断传出“某地樱花盛开”、“某日举办樱花祭”的消息,欢天喜地的日本人装扮一新外出赏樱,女人们穿上和服,小孩子花枝招展,连宠物们也穿红著绿,喜气洋洋。随着樱花由南向北次第开放,整个日本列岛便沉浸在一片花的海洋和节日的喜庆之中。一树树的樱花,彷佛一团团粉红的云,飘在山坡上,马路边,公园里,庭院中,甚至田野的沟沟壑壑间。4月的日本充满了樱花的味道,无论是公园或是街道,都遍布盛开的樱花树,使得如盆景般精致的日本越发显得娇美了。樱花作为一种风景,一种象征,甚至一种精神,已成为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语中,“樱时”就是指樱花盛开的时节,也就是春天。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气息带给日本人民,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在这个赏花季节,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人生一大乐趣。在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到樱花开得最灿烂的地方,一边吃着寿司,喝着日本酒,一边陶醉在漫天飞舞的“花吹雪(はなふぶき)”中,是日本人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赏樱花的习俗】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奈良时代(710-794年)说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年)樱花成了主角,咏樱花的歌比咏梅花的歌要多五倍。赏樱花是日本独特的赏花方式,日语写作“花见”,每当春天樱花季节展开之际,群聚于各地赏樱名所,席坐粉白花树下,大家举杯高歌,谈笑春日,尽情捕捉烂漫春光。“花见”一词甚至被纳为英文专有名词,拼写为Hanami,意为日人赏樱盛宴。日本很早就有了赏樱花的活动,七世纪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另外据说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赏樱大会是九世纪嵯峨天皇主持举行的。日本人赏樱的习俗则一般认为源于平安时代在宫中举行的樱花宴,当初赏樱只是在权贵间盛行。庆长三年(公元1598年)3月15日,丰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举行的赏花会(历史上称“醍醐の花见”),以其豪侈华丽而名标史册。而花见普及到平民百姓中,成为日本平民百姓的年中行事则是江户时代(1603-1867年)以后的事情,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可谓“国泰民安”,老百姓丰衣足食以后,便开始关注精神享受,盛开于早春的樱花从此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靓点,于是从江户时代开始,赏樱发展为春季的民间活动,并最终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赏樱花的盛况】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深受日本人与游客的喜爱,目前日本的樱花种类共有300多种,多为红、白两色。樱花由南往北依次盛开,就如一片粉色的云彩由南往北飘过整个日本,最早可以观赏到樱花的是冲绳岛,而最姗姗来迟的樱花则是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春季的日本,从三月初的九州开始,直到五月中旬的北海道为止,一路由南而北,这一条“樱花前线”推进到哪里,樱花就轮番张扬到哪里,热闹的樱花宴也由南而北蔓延。樱花的花期不长,盛开的时间一般为10天,由全绽到花谢只有三五天,一旦遇到下雨,灿烂樱花可能翌日就划下句点,虽然花期短暂,日本人还是热热闹闹地设宴庆祝,宛如一场快乐的樱花嘉年华会。樱花绽放时,在公园及街道的赏花处,便可闻到淡淡的花香和欣赏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的樱花。每当这时,日本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樱花祭”,亲朋好友围坐在樱花树下,取出各自准备的便当(饭盒),饮着香槟或是日本清酒,谈笑风生,身边还不时有花瓣随清风掠过,赏花的人群无论是认识或是不认识的,都会不时点头打招呼,甚至交换食品。与其说是赏花,不如说是赏花让大家有了一个真正的“家庭日”和“友谊日”,难怪日本人乐此不疲,甚至有些公司将赏樱花列为公司的“指定项目”。日本人赏樱很少有“天马行空”、“走马观花”的,大多是成群结队,停车坐爱。他们一改平日独来独往、忙忙碌碌的常态,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抑或四邻五舍相约一起,少则数人,多则几十人,事先准备好吃的喝的用的,占好赏樱之地,聚集于樱花树下,充分享乐。正规的赏樱会有组织者的致词等一定程序,家庭亲友式的赏樱活动则比较随便,没有固定模式。人们在樱花树下吃菜喝酒,高谈阔论,唱歌跳舞,不亦乐乎!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当然忘不了带上音响设备和心爱的乐器,他们在麦克风前引吭高歌,在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欢快的空气充满着每一个角落。一向以环境宁静著称的日本,在这季节却一片欢腾;一向追求高效、快捷的日本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可以尽情地放松身心,缓解精神的压力,增进彼此的交流。在这种“好花共赏”的全民共同参与的活动中,人人皆欢乐。樱花谢世时节,一阵风吹来满树的樱花纷纷飘落,树下便响起一阵欢呼声。日本人称这种缤纷落英为“花雨”。眼看著心爱的花儿随风飘逝,他们不仅没有黛玉葬花的伤感,还以沐浴在这种花雨中为幸福快乐。日本人欣赏的正是樱花这种轰轰烈烈而生,从从容容而去”的生命态度,这也与日本人拼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观不谋而合。【最著名的赏花地】在日本赏樱花最有特色的地方当属箱根了。在这个风光明媚的旅游胜地里,不但可以一边泡温泉一边赏樱花,还可以远眺沉静优美的富士山。 箱根位于东京西面90公里处,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胜地之一,周围群峰环绕。而箱根本身早在40万年前就曾有过几次火山爆发,形成一座与富士山相似的圆锥形火山——箱根山,后由于中央部分沉降,形成了一个大火山喷口,在火山口积存的水就形成了明眸皓齿的芦之湖。现在在箱根山的中央,游客仍可望到冒出蒸汽和硫烟的景色。而箱根作为日本指定的国立公园,还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值得游客观赏。4月,当春色降临箱根的时候,樱花由箱根山脚、山腰及山顶相继开放。由于花期较长,游客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可以观赏樱花,加上箱根随处可见的热气腾腾、烟雾弥漫的日式露天温泉和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的日式旅馆,因此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光度假。【樱花与日本精神】樱花花开时绚丽无比,但花期短暂,给人展示了自己的所有美丽之后很快便凋谢了,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七日”,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日本人很欣赏樱花这种壮烈的性格,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白雪似的樱花象征日本武士道绚烂而短暂的美学。【樱花与日本文学】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关于樱花的描述比比皆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咏樱之作。日本古代文学经典《古今集·春歌》中咏樱的诗词就有70首,占了文集的绝大部分篇幅;江户时代著名诗人松尾芭蕉的不少俳句也都是以咏樱为题的。【樱花人个性爱情分析】基本个性:你就像是盛开的樱花一样充满魅力,令人无法忽视你的存在。不管到哪里你都是众所瞩目的焦点。你喜欢照顾别人,朋友多得数不清。你很受欢迎,大家有事都喜欢找你帮忙。遇到困难你也会乐观地应对。你超强的行动力总能让你跨越难关。恋爱倾向:属樱花的女生向来都是与众不同,很有异性缘。就算不开口也很有人缘。但你却充满热情,只要喜欢上一个人,那对其他事都会视而不见。你会完全配合对方的时间和喜好。男生喜欢你的热情,但小心过度的热情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有时要试着退一步冷静一下,给彼此一点空间,爱情才能长久。小心花刺:你有时会很自我中心,不要忘记保持谦虚和一颗感恩的心。你的专情会显出你的占有欲和嫉妒心,这样只会让你得不到爱情,请要相信你所爱的人。樱花花语:命运的法则就是循环不已。所以要快乐地接纳对方。

电影译名中的文化交流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交融的过程。貌似对等的两个词汇,可能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激活不同的意象,若对这种貌合神离不加注意,往往会造成错译、误译,甚至成为笑柄。片名翻译归根到底仍是从一种文字到另一种文字的信息传递,它要忠实地传递与原片名和原片内容的相关信息,即实现信息价值的等值。在这一点上,如果能达到译名与原片名和原片内容三方面的和谐统一当然最好,若必须抛弃一个,笔者认为应该是舍弃原片名。例如迪斯尼影片The Incredibles若遵照原片名就应译为《难以置信的人》,相比较而言,根据内容而来的译名《超人总动员》就贴切得多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用词太泛,也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如这里的“总动员”一词,还见于诸如《魔鬼总动员》(Total Recall)、《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怪兽总动员》(Monster)等等译名,其恐难完成信息传递的任务。所以对The Incredibles一片,笔者心目中的最佳译名为《超人一族》。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各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当把一部电影从一种文化介绍到另一种文化时,电影译名还承载着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和情感的任务。让我们来看看1995年的一部著名惊悚片Seven�该片描述了一个极富宗教色彩的犯罪故事:一个变态杀人狂自认是上帝,并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戒条来逐条杀人。七条罪分别指代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酗食(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横(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Seven是一个在宗教上极为神秘的数字(上帝用七天创世,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夏娃),在影片Seven中数字“七”也是无处不在,七罪七罚,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下了七次雨,结局也发生在第七天下午的七点,这是一种宿命的暗示,也是一种宗教的突显。对于并不怎么了解天主教的中国观众来说,仅仅一个“七”字是不可能使其产生与天主教传统影响下的人们同样的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和认同感的,所以影片被译为《七宗罪》,既点明了故事的主线又突显了宗教寓意,实为文化价值传递的典范。除了信息和文化的等值传递,片名翻译还要考虑到商业因素。电影译名需尽可能的引发观众的心理认同和观看欲望,这就要求译者充分把握译入语文化背景,以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标题。在这一点上一个突出的表现手法即使用能制造悬念、渲染气氛的词汇,如“疯狂”、“惊魂”、“夺命”、“绝地”等。例如惊险片Speed在国内上映时的最初译名为《速度》,观众多不买账,因为不知所云。后来看到港译的《生死时速》,不禁为我们的译者汗颜。好的片名翻译往往妙趣横生而给人以启迪,它能用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语言符号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关注。近几年来,国人对好莱坞大片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固然因为它们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但是,也要部分地归功于影片名称的翻译很好的起到了文化传递的作用。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乱世佳人》,其英文原名gong with the wind 若直译为《随风飘逝》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必将大减,而《乱世佳人》之所以成为译名中的经典,正因为它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不论是“乱世”还是“佳人”,都能在观众脑海中激活众多的文化元素,诸如“乱世出英雄”、“二八佳人”、“美酒佳人”等。而片名翻译若不注意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化意象的变化,不仅无法准确表达原名所要表达的信息,甚至会令观众产生误解,继而使影片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我国电影一直无法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糟糕的电影译名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还是让我们看看我们的一组译名吧:龙虎门(Dragon Tiger Gate)、双龙会(Twin Dragons)、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瘦虎肥龙(Skinny Tiger and fatty Dragon)、龙的心(Heart of Dragon)、龙在天涯(Dragon Fight)。这是笔者随便收集的一组有关“龙”这个字眼的电影名,中文电影名中的龙都毫无例外地指代影片中的正面英雄人物。而在西方神话和传说中�龙代表纵横混沌中的邪恶力量,象征充满野性的自然界。因此上述英文译名都跌入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陷阱里,因而也就无法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要传递的信息了。这种误差不仅表现在中译英的过程中,也同样出现在英译中的翻译上面,李连杰到好莱坞后拍过一部影片Kiss Of The Dragon�其中Kiss Of The Dragon在片中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杀人技巧(类似于中国的点穴手法),然而其汉语译名《龙之吻》给人的却是一种温馨甚至浪漫的意象,与原名相差何止万里。笔者倾向于将其译为《死神之吻》,这也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翻译的特点,译名应尽可能地向原片内容靠拢,当原片名和原片内容只能二选其一时,应取后者而弃前者。在把中国电影引向国际的过程中,也不乏片名佳译,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张国荣、巩莉、张丰毅等主演的国产片《霸王别姬》曾获第4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该片讲述的是京剧《霸王别姬》的演员半个世纪的爱与恨,信赖与背叛,还有真挚的爱情和同性恋,以及“文革”对艺人的摧残与迫害。演员高超的演技和影片情节的曲折离奇无疑是该片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片名的成功翻译也起到了一些宣传作用。其英文译名Farewell to My Concubine突出了故事的爱情题材与悲剧气氛,从而成功地将该片推上了国际舞台。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电影在当今世界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如文学翻译。目前我国电影正处于一个低潮期,这一方面是因为入世后遭到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在有些环节上还有不足。电影译名如果不能将原电影名的文化内涵准确传递,势必大大降低影片的吸引力。出处:《博览群书》电影译名中的文化交流:劲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电影译名大家都会注意到,很多外语片有很多中文译名,比如拿到第8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等奖项的《There will be blood》就有《未血绸缪》、《血色黑金》、《血色将至》等几个译名。今天在中央六台看到了《The Other Boleyn Girl》的预告片,本来已经看过,但是还是被吸引,确切的说是被它的译名吸引:《雀占鸠巢》。了解一点点剧情,果然很形象。这让我想起了一直默认的另外两个译名:《另一个波林家的女孩》和《皇室双姝》,感觉前者是英文名的直译,而后者则是暗示了两个女主角的关系。我想到了原来还有好多影片的不同译名,最喜欢的一部是《Hilary and Jackie》的译名:《她比烟花寂寞》,不过这部片子还有其他的翻译,比如《狂恋大提琴》,《无情荒地有琴天》,但是都没有那个引用亦舒的书名《她比烟花寂寞》的翻译传神。后来发现这些意译的名字多来自港台,而大陆这边一般是直译,这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差异吧?一般在不了解电影背景的时候,好名字会比较吸引我,在这里先列举几个:Brave Heart 勇敢的心 惊世未了缘Legends of The Fall 秋日传奇 燃情岁月Good Will Hunting 骄阳似我 心灵捕手Emma 艾玛 艾玛姑娘要出嫁 芳心爱漫游The English Patient 英国病人 英伦情人Pulp Fiction 低俗小说 黑色追缉令Se7en 七宗罪 火线追缉令A Walk in the Clouds 云中漫步 漫步在云端The Rock 石破天惊 绝地任务 勇闯夺命岛比较有趣的是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三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变成了孪生姐妹:《星光伴我心》(《天堂电影院》)、《声光伴我飞》(《海上钢琴师》)、《真爱伴我行》(《玛莲娜》)Julyjuly:Hilary and Jackie翻译成狂恋大提琴真叫不动脑筋了,剧情里面女主角明明是很恨大提琴的。别的经典译名么……Lolita 《一树梨花压海棠》很有深度,很有典故……这是一绝啊~~大陆方面通常是直译倒也不一定,比方Moulin Rough就翻译成了《梦断花都》,这是继《魂断蓝桥》之后的“X断XX”系列之一,老实说用多了就挺俗的。最有代表性的“意译”就是XX总动员系列,可怜的皮克斯啊……招谁惹谁了,我就没看出来《蔬菜杂烩》里头怎么就“美食总动员”了,老鼠总动员还比较符合剧情……最近(才)引进的Becoming Jane是被官方翻译成了《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版》,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先前两个版本的译名中,《成为简·奥斯丁》比较直白;而《初恋成珍》则一语双关,有点小巧妙。说起来想到前不久蛮红的Once这部片子,译名版本很多,包括“情难独奏/曾经/一生的唯一/一次(咳,这是我私底下乱叫的)”,个人喜欢“一生的唯一”;然后觉得套用徐志摩《偶然》那首诗的诗名也挺合适,因为意境比较符合:“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当初翻译成布拉格之恋也是不错的,因为考虑到国人当时可能还不知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含义……直译可能会让人觉得挺玄。rococos:还想到一个音译和意译都比较好的 库布里克的the shinning, 翻译成《闪灵》,看那张海报还挺有感觉的weiluotuo: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名字其实叫Professional(职业杀手)。全名是Leon.The.ProfessionalNicole_jmt:还有一个我至今愤愤不平的,SHAWSHANK 翻成《肖申克的救赎》挺好的,意译和音译结合。不知道谁给弄出一个说法叫《刺激1995》,我真没晕了。估计就是这名儿直接导致当年奥斯卡没拼过阿甘。不过阿甘也确实优秀确实经典。这俩真不应该出现在同一年。更晕的是,后来居然看到了《刺激1997》……一直都觉得,越精炼的素材翻译越见功底,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翻译的好会让人拍案叫绝;翻的不好会连累片子的。不过放眼看去,现在好翻译越来越少了。《High school musical》被翻译成《歌舞青春》我就怎么都找不着青春的感觉。如果08年迪斯尼和皮克斯将要出品的动画Wall.E(看预告)真的被翻译成《机器总动员》或者《垃圾总动员》了,那就太悲哀了。(补充一下,发现这部片子已经被叫做《机器人总动员》了,我很想大叫救命总动员!)电影译名中的文化交流:电影译名十宗罪我一直觉得,翻译名称,如果你自信绕过直译之后,能得到意外惊艳,那不妨试试,若不是,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原意直译最保险。像以前翻译的法国城市“丹枫白露”,实在是美极了,如果直接音译,则完全达不到这种效果,将跟那些如“托斯卡纳”之流混在一块无法辨认。还有像COCACOLA,可口可乐,很形象,按硬译的话,大概会变成科克科勒,一点意思都没有。世界知名弹簧床品牌Simmons,译为“席梦思”,名如其义,堪称经典。说到电影片名的译法,却是越看越不顺眼,不得不说几句。现在外来影片的译名,顺意性太大,太过于自由发挥,把很多本来美妙的名称糟蹋得一塌糊涂,其中以台湾、香港两地的电影翻译工作者们“贡献”最大。粗粗归纳,大概有以下十种情况:1、四字情结看多了影片,会发现四字译名最多,估计感觉叫起来好听,容易上口,但大量的译名都是四字,未免过于单调吧。像:莎翁情史、烈火悍将、死亡诗社、夺面双雄、帝国骄雄、木马屠城、金刚屠龙、狂蟒之灾、越战忠魂……莎翁情史,不如直译为“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原名:Shakespeare in Love),情史,按我的理解是整个感情历史;而“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仅仅是一种状态。死亡诗社,原片名是Dead Poets Society,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死亡诗人俱乐部”,死亡修饰诗人,而非诗社,而且片中,“死亡诗人”确是一个群体的称呼。上面两个例子都是“硬压缩”的典型。Mystic River神秘河,意境很好,译成“悬河杀机”,完全破坏掉了。《钢琴家》译为“钢琴战曲”、“战地琴人”,特别是后一个,笑破肚皮,什么玩意儿呢?有叫琴人的吗?奇怪的是,《杀死比尔》好好四个字,却非要弄成“标杀令”,简单问题复杂化。2、寻亲情结还有喜欢把本土的一些片名直接改用于外来影片的译名。像梅尔.吉布逊的《勇敢的心》,被译为《英雄本色》,跟吴宇森导演、周润发主演的黑帮片同名,甚至连一个字都懒得改,“英雄本色”这个叫法倒是有气势,但吴导演已用过,再次拿出来套在别人头上,就逊色很多了。还有《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下面将说到),显然,可怜的灵感来源于《满清最后一个太监》。3、片面追求气势,装神弄鬼还有喜欢片面追求名称的气势,故弄玄虚,却不知强奸了多少原意。《独立日》,译为“天煞:地球反击战”,什么叫天煞啊?恐怕大多数人不知所云吧。好好的名字非要装神弄鬼一番。奇幻电影《伊拉贡》(Eragon,也有译成龙骑士,倒说得去)拍得臭哄哄,本不值一提,但因为另一个译名实在太恶心了,不得不说,听好:《侠影魔龙》就是港译法的最新贡献!把正义的龙变成魔,估计导演知道后会吐血吧。《最后的苏格兰王》,原名“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这个名称本来是乌干达独裁者阿敏给自己的称号,因为他一直仇视英国,亲近苏格兰,还曾经狂妄地宣称将组织解放军去把苏格兰从英国统治下解放出来,在片中最后有记者也问起这个问题。另外,片中另一个男主角,来自苏格兰的青年医生尼古拉斯,从一个毕业生直接变为备受宠爱的总统私人医生,享受荣华富贵,甚至坐在总统车中,乌干达老百姓以为是总统本人,欢叫着追捧着,让他享受片刻的帝王待遇,片名也对此暗中有所映射,所以直译为“最后的苏格兰王”可谓非常切题。港译为《末代独裁》或《末世独裁》,就离题了,独裁未必末代吧。港译中,凡有LAST都喜欢译为“末代”、“末世”、“末日”,所以另一部小成本影片《The Last legion》(最后的兵团)又被翻译成“末日兵团”就不奇怪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后的莫希干人),不译为“末代”啦,译成“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初一看觉得不错,仔细一瞧,不对,Mohicans是复数,而且片中讲的绝对不仅仅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而是三个(尽管其中男主角拥有白人血统),港译的来源估计是受到港片《最后一个太监》的影响,可是不动脑子,直接套用。4、缺乏常识港台弱智翻译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尼古拉斯主演的《8MM》(8毫米),稍读过数学的人都知道,MM是毫米的简称,港译偏要译成“8厘米”,厘米的简称应该是CM。而且8毫米,是一种胶片的规格。对于这个最基本的译名错误,很多人却舍不得花点精力去求证纠正,而是直接引用,于是错误越来用越广,人心的浮躁可见一斑。Contact《接触》讲的是跟外星人的接触,译成“接触未来”,我怀疑翻译工作者根本就没有看完全片,因为整片似乎没有涉及到“未来”,都是讲当前的接触。《风语者》是人们对二战中用民族语言为情报作贡献的纳瓦霍族人的称呼,翻译成“追风战士”,太搞笑了,初一看以为是青春偶像剧。NaDa电影译名中的文化交流:谈名片误译中的文化因素随着人们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外事活动中使用名片也日趋频繁。目前我国许多涉外人员使用英文名片或在汉语名片上加印英文翻译,形成汉英对照式名片。一些外国朋友来华也常常请一些翻译公司把他们的名片翻译成相应的汉语。然而就笔者所见,很多这类双语对照式名片的翻译极不规范,存在着诸如名称翻译混乱,职务、职称表意不清、人名书写中名姓不分,地名、地址不合译入语行文习惯等问题,甚至还有些信息错译或干脆不译,这造成人们交际中许多不应有的误解。本文就名片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名”,即“姓名、单位名、职务或职称名、地名”分别讨论,分析一些名片的误译进行并指出影响这些翻译背后的文化因素。1. 姓名的翻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姓名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但有不少名片上的姓名翻译就存在一些瑕疵,如下面中译英例:(1)刘云西:Liu Yun Xi(2)章少泉:Shaoquan Zhang(3)田淑琴:SHUQIN TIAN(4)鲍琛明:BAO CHENMING(5)王小昕:H. Y Wang(6)王幸村:Hamlet Wang以上各例译法多样,造成这种种差异根源何在?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并且大部分人的名是两个汉字组成,如上例都是双字名;而英语国家姓名的一般结构为 :教名、自取名(中名)、姓,中名在很多场合往往省略或以首字母缩写。如:George W. Bush或George Bush。这种姓名排列上的差异有着深厚的宗教、社会制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按照陈立(2000 :57)的统计,汉语姓名与英语民族的姓名相比,在数量上是名多姓少,在功能上汉语的姓最初是用以“明世系、别婚姻”、同姓不通婚 ;而英语民族的姓只是家庭、家族的代号,仅有社会交际功能无区别婚姻的作用。所以汉民族中姓氏代表祖宗、家族和群体,远比名字重要得多,排在首位;而英语民族深受宗教的影响,小孩出生一周左右要到教堂接受洗礼并为孩子取名,所以名排在第一位。不懂这种差异就造成误译。例1名片是完全的字字对照式的拼写,且每个音节的首字母都大写,这是不合乎规范的,规范的英译文本中是“Liu Yunxi”。例2、3、4、5、6情况各异:既有名在前、姓在后的,也有直接用了英文名或中英合用的。对于符合拼写规则但姓名位置调整的情况,虽然照顾到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征,但也容易造成误解。如李白(Li Bai)如拼写成Bai Li就会容易与“白莉”等姓名的英语拼写混淆,并且也不适合我国民族文化特点,中国人在与他人争论中就经常用“把我的名字倒过来念”来指示不愉快的、不可能做的事。对于洋名加中国姓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涉外人员都喜欢采用,但也会令有些外国人知道中西姓名的差异后可能会问“你的中国名字”等问题。所以,在汉语姓名的翻译中,应该符合中国人姓名书写中姓在前、名在后的文化传统习惯;按照国家规定用汉语拼音拼写;姓与名之间要留空格;名字之间不留空格,也不用连字符‘-’连接,但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等,但不主张全部用大写字母拼写,很少有外国人士把自己的名字全部用大写字母拼写的。再看下面英语姓名汉译的例子:(7)Steve Wallis施蒂夫·沃勒斯(8)Elizabeth Lister郦斯特(9)Zbynek Zee Kubes斯宾克这三种翻译分别是姓名全部对译,只译姓和只译名。例7姓名对译,遵循原姓名的顺序,且在名和姓间用“·”隔开,符合习惯的表达方式。其它两例的翻译则不完整。名片的使用一般是在比较正式的交际场合,并且要符合一定礼仪,翻译时姓名应当完整。在英文姓名汉译中,如有外国人士常常在原有英文姓名的基础上取个中文名。如,Yip Wailim(叶维廉);Gladys Yang(戴乃迭)等。在港台地区人们对一些外国人士也常常是按目的语重新命名,如John Major(约翰·梅杰)就称为“马卓安”。一般地说,香港地区受西方文化影响比内地大,翻译时受西方的文化因素影响相对也就较多了,可却经常出现这种地道的中文译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对当今译坛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译者虽然在主观上可以对原语名称进行译写,但人名翻译毕竟是跨语种跨文化的行为,原语和目的语及它们承载的文化体系必然对这种自由有所制约,并且考虑到目的语规范化的需要也不提倡这种重新命名的做法。所以译者在翻译中碰到这些情况首先要考虑客户的要求,看其是需要音译还是取其已有的中文名。其次,则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已经通用的为大家熟知的译名就采用原译。但最常用的方法还是按照国家出版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音译。2. 职务职称名的翻译名片中体现个人资历和社会地位的职称职务名称的翻译非常重要,且由于汉语称谓的丰富多样,要做到准确再现原称谓名的含义也是十分困难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主要是参照英语国家既有的名称进行对照翻译,采用大部分国内已有普遍认同的定译,如省长:Governor、总经理:General Manager ;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机构繁多,各类机构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称谓也纷繁复杂,各类职称、职务名称具有特定内涵,体现出具体级别,在名片翻译中又不能机械照搬国外名称。在职称方面,我国现有的29个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有些系列在高级中又分为正高、副高两个层次,初级中也区分为二至三个不同等级。在职务方面,因各自工作岗位千差万别更是数不胜数。汉语表达职务与职称通常很简洁,对不同职务职称在等级上的区分往往是在前面加上相同的修饰成分,如“高级、副、总”等,英语则选用不同的词语表示等级区分以及职务和职称方面的不同,如以下译例:(1)副市长:vice mayor(2)副教授:vice professor(3)副经理:vice manager(4)副书记:vice secretary这四个译例都把汉语的“副”译成vice,这说明译者没有明白同一个“副”字在汉语中既可表示职务上的等级高低,也可用于说明各行业内技术职称上的差异,而在英语中则有不同的固定搭配和习惯表达方式,如vice通常修饰职务方面的名称却很少用之于职称方面的词语,不说vice-professor,与director表示的副职则常用deputy等修饰,所以就“vice”到底。这种差异也体现在汉语中具体的职务名称方面。比如,我们把学校的负责人统称为“校长”,但在英语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校长的称呼就不一样。大学校长是“president”而中小学校校长是“principal”或“headmaster”。虽然从这种差异里,我们不能简单地推导出,汉民族对于行业及其社会分工的划分没有英语国家细致,但也可以部分看出这种现象存在于某些行业中。因为一个民族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活肯定会影响到其语言的表达上,同是对“雨”的描述,居住在经常干旱的沙漠地区的人就绝对没有在海洋地区的人区分得详细

与逝去兰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2007-10-25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丹(1982-),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注:雷江丽为通讯作者。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王 丹1,2,雷江丽2,吴燕民3,吕 慧2,郁继华1(1.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03;3.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以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根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筛选出芽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 + 6-BA 8.0mg/L(单位下同)+ TDZ 0.03;MS + 6-BA 8.0 + TDZ 0.03 + NAA 0.1 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分化出丛生芽, 继代增殖培养中与MS + 6-BA 3.0 + TDZ 0.03 + NAA 0.1 培养基交替使用可减少畸形芽,增殖系数达1.67;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 6-BA 1.0 + NAA 0.5,生根率达66.67%,且植株生长健壮,移栽易成活。关键词: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8)01-0033-04Research on Shoot-tip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WANG Dan1,2, LEI Jiang-li2, WU Yan-min3, LÜ Hui2, YU Ji-hua1(1.College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2.Shenzhen Institute of LandscapeGardening, Shenzhen 518003, Guangdong China; 3.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on tissue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 with the stem tips asexpl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d inocul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8.0mg/L+ TDZ0.03mg/L; the best of clump shoot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8.0mg/L +TDZ 0.03mg/L + NAA 0.1mg/L; using MS + 6-BA 3.0mg/L + TDZ 0.03mg/L + NAA 0.1mg/L asproliferation medium, an optimal proliferation rate was obtained. When the two kinds of mediumused alternatively, the effect was better. The optimum rooting medium was MS + 6-BA 1.0mg/L +NAA 0.5mg/L, the rate of rooting could reach 66.67%, and cultured in this medium, the plant grewwell and easy to survival.Key words: Canna×generalis; shoot-tip; tissue culture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属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属(Canna)的园艺杂交种[1],是多年生喜光宿根草本花卉,原产美洲热带和非洲等地。其枝叶茂盛、花朵艳丽、姿态优美、花期长,在深圳地区几乎全年开花,是配置大型花坛的优良品种。大花美人蕉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能吸收硫、氯、氟、汞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世界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中都广泛应用。美人蕉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采用分切地下根茎的方法,繁殖速度慢、增殖效率低,而且连续营养繁殖造成病毒积累致使病毒病在各地相当普遍,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脱毒试管苗快繁,是目前大力繁殖与推广美人蕉的主要手段。关于美人蕉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较少[2,3],本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高效的再生体系,以期为品种提纯复壮及遗传转化、性状改良奠定基础。2008,37(1):33-36.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第·34· 37 卷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材料为目前城市绿化中普遍应用的大花美人蕉‘President’品种。1.2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挖取带芽胞的根茎,去除表面老皮并用肥皂水清洗。用75%乙醇棉擦拭,然后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及处理时间(0.1%升汞10min、2%次氯酸钠10min、2%次氯酸钠20min、2%次氯酸钠 + 0.1%升汞5min、2%次氯酸钠 + 0.1%升汞10min),封闭式振摇灭菌。无菌水冲洗5 次,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备用。接种前,剥去外部叶片,露出生长点,立即切取茎尖进行接种。1.3 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试验于2006 年10 月在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组培室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均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培养阶段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表2~表4),蔗糖3%,pH 5.8。培养温度(28±2)℃,光照强度2 500 lx,光照周期为14h/d,相对湿度70%~80%。每处理接种30 瓶。定期观察试管苗生长与分化情况。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消毒处理方式对外植体无菌化的影响因供试外植体取自美人蕉地下根茎,表面污染物较多,不易消毒,且不同植物及外植体的成熟度对消毒剂的反应不同,故本试验选用升汞和次氯酸钠进行灭菌效果比较,以筛选合适的消毒剂及消毒处理时间。由表1 可知,2%次氯酸钠20min 处理的无菌化效果较好,但茎尖褐化较严重,说明灭菌时间过长对去老皮后的幼嫩根茎影响较大。0.1%升汞10min 处理与2%次氯酸钠 + 0.1%升汞 10min处理,无菌化效果差异不大,但2%次氯酸钠 + 0.1%升汞 10min 处理有轻微药害。因此,后续实验选用0.1%升汞处理10min 进行外植体消毒。2.2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诱导的影响以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NAA、2,4-D、KT、TDZ 等(表2),以筛选出较适宜美人蕉茎尖诱导分化的配方。因美人蕉根茎具有休眠特性,芽诱导分化较难。TDZ 具有很强的促进细胞分裂活性,0.05~1.0μmol/L 即可有效促进分化[4],因此,本实验对TDZ 的诱导效果进行初步探索。试验表明,在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 基本培养基(1 号)上,茎尖接种10d 后开始生长,叶片展开后,生长停止;15d 后转接到新的MS 培养基上无明显生长,随后叶片逐渐变黄、萎蔫,说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生长调节剂是美人蕉离体培养的必要条件。在仅添加6-BA 的2、3、4 号培养基中,高浓度的2 号培养基分化率为33.33%,明显好于3、4号培养基,说明美人蕉启动芽诱导分化需要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表2)。11~16 号培养基添加物为不同生长调节剂与TDZ 组合(表2)。仅添加TDZ 的培养基分化率为0,而多种生长调节剂配合使用分化效果更好[5]。其中15 号培养基的侧芽分化率最高,达63.33%,且每个茎尖可增殖2~3 个侧芽,但个别茎尖经多次转接后有畸形芽;与2 号培养基相比,分化率明显提高,说明添加低浓度TDZ 可促进芽诱导分化(表2)(图版-a)。5、6、7 号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探讨NAA 对美人蕉茎尖生长和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说明美人蕉在6-BA/NAA 小于2/0.5 时生根率可达50%以上(表2)。8、9、10 号培养基,探讨美人蕉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但结果均不理想。因此,建立高效的美表1 不同消毒剂及处理时间对外植体无菌化的影响处 理 接种数污染数污染率(%) 药害情况0.1%升汞10min 30 5 16.67 基本无药害2%次氯酸钠10min 30 12 40.00 无药害2%次氯酸钠20min 30 4 13.33 20%有轻微药害2%次氯酸钠+0.1%升汞5min 30 10 33.33 3%有轻微药害2%次氯酸钠+0.1%升汞10min 30 5 16.67 7%有药害第1 期 王丹,等: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35·人蕉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愈伤组织诱导途径。2.3 芽继代增殖为了探讨优化的芽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按表3 设计6-BA、NAA、TDZ 的正交实验,以15 号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为接种材料,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图版-b)。由表3 可见,除17、18 号培养基外,低浓度TDZ(0.03mg/L)的分化促进作用较高浓度(0.3mg/L)的效果好,说明高活性的TDZ 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分化。当TDZ0.03mg/L 时, NAA 0.1mg/L 促分化作用显著优于NAA0.5mg/L。在TDZ、NAA 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6-BA 浓度的升高,分化率提高。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含高浓度6-BA的27 号培养基分化率略有下降,甚至有个别畸形芽产生,说明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对短期的分化有促进作用[9],但继代数次后,芽已经萌动,自身具有分化能力,需适当降低6-BA 浓度进行壮苗,以避免畸形芽产生。因此,在增殖过程中交替使用分化增殖系数较高的19 号培养基和27 号培养基,既可保证较高的芽分化率,又可使继代苗生长健壮,减少畸形芽。2.4 生根诱导增殖芽3~5cm 长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约10d 后,可见到根生成(图版-c)。接种20d 后统计生根结果(表4)。从表4可见,所用培养基上都有根生成,说明美人蕉生根较容易;结合生根率和生长势,我们认为MS + 6-BA 1.0 + NAA 0.5培养基较适宜美人蕉生根。表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 2,4-D KT TDZ分化率(%) 生根率(%) 备注1 0 0 0 0 02 9 0 0 0 0 33.33 参考[2]3 5 0 0 0 0 23.33 参考[3]4 3 0 0 0 0 6.675 2 1 0 0 0 60.006 2 0.5 0 0 0 56.677 2 0.2 0 0 0 08 0 0 4 0 09 0 0 2 1 0 参考[6]10 0 0.2 0 2 0 参考[7]11 0 0 0 0 0.2 012 0 0.1 0 0 0.2 23.33 参考[8]13 0 0 0.5 0 0.1 3.3314 0 0 1 0 0.1 6.6715 8 0 0 0 0.03 63.3316 5 0 0.5 0 0.03 50.00表3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继代繁殖的影响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 TDZ接种数分化率(%)增值系数 生长势17 3.0 0.5 0.03 30 30.00d 1.20d ++18 3.0 0.5 0.30 30 36.67cd 1.50bc ++19 3.0 0.1 0.03 30 56.67a 1.67a ++20 3.0 0.1 0.30 30 33.33cd 1.46bc ++21 5.0 0.5 0.03 30 43.33c 1.60ab ++22 5.0 0.5 0.30 30 26.67d 1.33c ++23 5.0 0.1 0.03 30 56.67a 1.60ab ++24 5.0 0.1 0.30 30 53.33ab 1.57b +25 8.0 0.5 0.03 30 50.00b 1.53b ++26 8.0 0.5 0.30 30 26.67d 1.37c +27 8.0 0.1 0.03 30 60.00a 1.73a ++28 8.0 0.1 0.30 30 26.67d 1.37c +注:++ 表示生长势强;+表示生长势弱。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4 同。表4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接种数生根苗数生根率(%)植株生长势29 0 0.5 30 19 63.33b +30 0 1.0 30 21 70.00a ++31 1.0 0.5 30 20 66.67ab +++32 1.0 1.0 30 16 53.33c ++注:+++ 表示生长势强;++表示生长势中等;+表示生长势弱。第·36· 37 卷3 结 论美人蕉根茎生长在土壤中,无菌化操作较困难。灭菌试验表明,0.1%升汞震荡灭菌10min 效果较好,采回的外植体应尽快处理接种,放置时间过长伤口处易染菌,导致接种后褐化较严重。MS + 6-BA 8.0 + ZDT 0.03 + NAA 0.1 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分化丛生芽,MS + 6-BA 3.0 + TDZ 0.03+ NAA 0.1 为较好的增殖培养基,在增殖培养过程中这两种配方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短时间使用高浓度生长调节剂对增殖有促进作用,但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生长调节剂会使组培苗质量下降。在试验中还发现,转接次数多的茎尖较转接次数少的分化率大,建议在接种后的10~20d 内及时转接。选用MS + 6-BA 1.0 + NAA 0.5 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较高,根系粗壮、根毛密集,植株生长健壮(图版-d),且移栽成活率较高。参考文献:[1] Segeren W, et al. The genus Canna in Northern South America[J]. Acta Bot Neerl., 1971,20(6): 663-680.[2] 刘文萍,等. 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J]. 北方园艺, 2001(6): 32.[3] 丁爱萍,等. 美人蕉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J]. 园林科技, 2006(1): 11-12.[4] Singh N D, et al. The effect of TDZ on organogenesis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pigeonpea (Cajanus cajan L. Millsp)[J].Plant Science, 2003,164(3): 341-347.[5] 王关林,等. 高活性细胞激动素TDZ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植物学通报, 1997,14(3): 47-53.[6] 宣朴,等. 生姜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17(4): 484-486.[7] Kromer K, et al. In vitro cultures of meristem tips of Canna indica L.[J]. Acta Horticulturace, 1985,167: 279-286.[8] Vendrame W A,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Doritaenopsis Purple Gem 'Ching Hua' flowerexplants[J]. HortScience, 2007,42(5): 1 256-1 258.[9] 刘敏. 花卉组织培养与工厂化生产[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101-102.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科技与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孔朝霞.陈璐.[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中国医学科研论文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5期.李晶.[4].应当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孔朝霞.陈璐.[7].互联网+医学教育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6期.王运平.[8].中国医学、法医学与解剖学关系之探析.《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3期.陈琦.[9].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京成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9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员部.[10].中国医学中的信息、系统和复杂性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4期.邬焜.二、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LibQUAL+®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周琴.情报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学位年度)[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作者:魏民.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0(学位年度)[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方剂学数据库建立的研究.作者:陈桂卿.中西医结合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4].近代日本汉洋医学之争探析——兼论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作者:邹小凤.世界历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被引次数:2作者:高晞.专门史复旦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被引次数:4作者:梁少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四军医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英译实践及译后总结.作者:楼佳伊.英语笔译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宋阿霞.内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0(学位年度)[9].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被引次数:2作者:罗曼.中国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当代中国医学 精神的模式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许启彬. 学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医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Globalperforma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verthreedecades.Fu,J.Y.Zhang,X.Zhao,Y.H.Chen,D.Z.Huang,M.H.《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3[2]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NiuhuangShangqingpillasanexample.Liang,J.Wu,W.Y.Sun,G.X.Wang,D.D.Hou,J.J.Yang,W.Z.Jiang,B.H.Liu,X.Guo,D.A.《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Identificationofrawcuscutaesemenanditsprocessedproduct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massspectrometrycombinedwith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Cheng,X.L.Xu,L.Y.Wei,F.Dong,L.Li,Z.M.Du,H.Xu,X.J.Guo,Z.Y.Ma,S.C.Li,X.R.Lin,R.C.《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5/8[4]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piecesbysurfaceenhancedRamanspectroscopy.HaoHuangHongShiShangyuanFengJuqiangLinWeiweiChenYunYuDuoLinQianXuRongChen《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5]Advancesinanalyticaltechnologiestoevaluatethequal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Jing,J.Parekh,H.S.Wei,M.Ren,W.C.Chen,S.B.《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PhotoacousticSpectroscopy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ChenBinxingZhaoHongtaoXiaoRongshengTongChunmingGao《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o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8/9[7]Isothermaltitrationcalorimetryvs.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fingerprint:PredictionofadversedrugreactionsofcombinationforChinesemedicineinjections.Chen,L.Qiu,L.Yan,D.Zhang,P.Xue,F.Tan,M.Yan,Y.Du,X.Xiao,X.《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8]Determinationofxanthatin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Applicationtopharmacokineticstudyofxanthatininratplasma.CuipingYanHuanLiYuWuDonghaoXieZebinWengBaochangCaiXiaoLiuWeidongLiZhipengChen《Journalofchromatography,B.Analyticaltechnologiesinthebiomedicalandlife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9]Acombinationofpharmacophoremodeling,moleculardockingandvirtualscreeningforiNOSinhibitorsfromChineseherbs.Wang,X.Ren,Z.He,Y.Xiang,Y.Zhang,Y.Qiao,Y.《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10]Groupedpenalizationestimationoftheosteoporosisdatain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angLiYichenQinanmingXieFengTian《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4四、中国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大成》研究.曹丽娟,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2]《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011年度摘录基金文章统计.魏民.王梓宁.李琳.庞玉萍,2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3]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4]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现状——中国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王敏.张玢.李海存.刘晓婷.许培扬,2009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6]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7]《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任书俊,2009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8]中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周围总是有一些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除了给我们带来良好的环境以外,也能让我们在复杂的工作和生活学习中得到一丝放松,所以大家才会在休闲的时间出去旅游,去看一看不同的风景,去看一看那些长盛茂密的花草树木,所以通过观察花草树木,我能够发现树木的茂盛生长,就像是人的生长一样,虽然他们的一生非常的短暂,但他们在竭尽所能的激励生长,这也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学习的地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