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麦冬降血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麦冬降血糖研究论文

麦冬泡水喝可以滋阴降噪、润肺化痰,对于嗓子疼痛,咽干咽痒有一定的疗效,经常被用来预防或治疗慢性咽喉炎。

我不知道您是否熟悉麦冬。麦冬通常在主要药房很容易买到。麦冬的功效也很大,对我们的身体也非常有益。但是,一切都有其利弊,当然日本麦冬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有关麦冬的注意事项。

麦冬浸入水中有很多好处,但要注意这三点

麦冬浸入水中的好处:1.滋阴润肺:滋阴是麦冬的突出功效。对于熬夜或内火引起的口干,心和失眠等阴虚症状,请使用小麦冬季浸泡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增强免疫力:药理研究表明,麦冬多糖是麦冬的一种成分,可以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从而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降低血糖:研究表明,麦冬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麦冬可以调节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促进体内肝糖原的合成,并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3.心血管保护:药理研究表明,麦冬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大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麦冬浸入水中有很多好处,但要注意以下三点:1.宜在水中饮用麦冬,并注意正确的剂量。不要喝太多,以免增加脾胃的不足而引起其他症状。一般而言,麦冬的剂量每次应在20克以内,不宜长时间连续醉酒。时间。

特殊人群,麦冬为微寒,并具有一定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身体虚弱和感冒,孕妇,月经期间的女性等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

食物组合。每天服用麦冬,不建议与木耳和fun鱼一起食用,因为麦冬和这两种食物的成分相互冲突,很容易引起不适。

当使用麦冬时,使用麦冬时必须更加注意麦冬的测量。同时,如果您喝了当天在麦冬中浸泡过的水,我们必须记住您一定不要吃海鲜等食物,因为它们会互相抵消,并且有很多人适合麦冬。经常熬夜加班的人可以购买一些实用的东西。

中药麦门冬又简称麦冬,其叶形如韭菜,以根茎入药。质地较好的麦冬色泽黄润、一身通透,嚼之稍黏且甘甜,具有很好的养阴之效。

比如在《名医别录》之中就有记载,麦冬入药可解“虚劳咳热,口干舌燥,止呕吐能消谷调中,安五脏可使人肥健”,可见古人早已经意识到了麦冬入药的养生价值。

到了现代,麦冬依旧是一味人们非常喜欢的养生良药。一是因为麦冬本身质地颇为甘润,泡茶喝口感较佳;二则是因为麦冬在养阴方面颇具良效,不管是对于肺、胃、心、肠等,皆有较明显的养阴润燥之效。

1、麦冬泡水喝可以益肺阴而润燥。

麦冬味甘润,且药效偏于微寒,入肺经既能以寒清肺热,又可以甘润肺燥,对于生活之中常见的热邪扰肺引起的干咳、燥咳、虚劳咳喘以及进而引起的咽喉干痛、嗓子沙哑等情况皆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比如当我们因肺热而出现燥咳之时,就可以用些麦冬同霜桑叶、北沙参、枇杷叶等药材煮茶喝,有较好的清热养阴、润燥止咳之功。

若是久咳不愈,伤及肺阴,且兼有咽喉肿痛不利等情况的话,则还可以再加一些生地、玄参、知母、贝母、桔梗等药一同煎汤内服,则更能起到益肺阴、清肺燥、止咳喘、利咽喉的效果。

2、麦冬泡水喝可以清胃热而生津。

中医认为麦冬质地甘润、味道甘醇,故而入胃经能起到清胃热、生津液而养胃阴的作用,对于胃中有热邪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比如当胃内有火邪的时间,多会导致人们出现津液不足、口干舌燥等情况,而此时以麦冬泡茶喝就是非常有效的。或者再加入一些石斛、玉竹等一同泡茶,其清热除燥、生津养阴的作用更佳。

此外,对于胃内热邪较盛,胃火上逆引起的呕逆、烦热之症,麦冬的甘润清寒之性还可以起到清胃热而降逆止呕的效果。

中医里面就常将麦冬同陈皮、茯苓、生姜、生地、半夏等药材配伍使用,煎汤内服能起到滋养胃阴、降逆止呕的作用。

3、麦冬泡水喝可以润肠燥而通大便。

当体内津液不足、伤及阴阳的时间,自然也会扰乱肠道的消化功能,从而出现诸如肠燥不通、大便不畅等情况。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群,本身体内津液就有所亏损,稍感燥热之邪气就会出现阴虚津伤之症。

麦冬的生津润燥而养阴的功效颇为有力,对于津液亏损、气阴不足等导致的肠燥不畅之症是较为有效的。

比如中医里面经典的养阴生津良方‘增液汤’,正是以麦冬、玄参、生地黄配伍入药,常用于上述病症的缓解。

麦冬的主要养生功效体现在三个方面:滋阴津,润肺止咳、清热除烦。

麦冬属于百合科,其中含有许多生化元素,如麦冬皂甙、挥发油、天冬酰胺等。还含有单糖、低聚糖和黏液。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胃阴虚引起的津,干咳、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等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茶或含片的理想替代品。

第一,滋阴生津适用于夏季炎热或干燥引起的口干、口干、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状。

1.口干。麦冬可与沙参、玉竹、石斛合在一起,各15克左右,用水直接煮沸或与冰糖混合泡茶,或上述药材可加入排骨或鸭肉制成汤。

2.大便干燥。麦冬,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是一种增液汤,用作茶。津,具有润燥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阴虚燥热者。

第二,润肺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口鼻干燥或肺燥咽痛者。

1.干咳。麦冬可以配川北,悉尼等。用水蒸,加入冰糖,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2.慢性咽炎。可以用玄参10克、麦冬, 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熬制茶水泡茶,具有滋阴润肺、降火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喉咙痛、声音嘶哑、口干等人群。

第三,清热除烦。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心阴不足,心火热扰所致。

1.不安的睡眠。麦冬, 10克、竹叶6克、酸枣仁15克可一起放入过滤袋中,与米饭同粥,睡前服用;具有养心阴、降心火、宁心安神、助眠的功效。

2.气阴两虚。西洋参6克左右,麦冬, 15克,五味子6克可以用来泡茶用的开水;适用于疲劳、易怒、多汗、口渴等人群。

根据以上关于麦冬疗效和饮食疗法的建议,有合适症状的人可以选择养生。

黄精降血糖研究论文

#  每日一药 黄精 性味归经:甘,平,脾肺肾 功效: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作用: 1、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阴虚劳嗽久咳等 2、用于脾胃虚弱证 3、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黄精有许多的别名,本草书籍记录的有“戊己芝”《五符经》 “救穷草”《滇南本草》 “米铺”《本草蒙笙》 “鹿竹”《本草纲目》 “菟竹”《抱朴子》 “垂珠”《抱朴子》 “老虎姜”《滇南本草》 “鸡头参”《得配本草》 “太阳之草”《神农本草经疏》 “仙人余粮”《本草图经》 “节节高”《滇南本草》 “马箭”《本草图经》 “黄芝”《瑞草经》 “笔管菜”《本草纲目》 “白芨”《抱朴子》 “重楼”《别录》 “鸡格”《别录》 “龙衔”《诗经·广雅》 “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长久服用身体轻盈、多年不饥饿。”《名医别录》 黄精经过加工又可当做食物以饱腹:“洗净,九蒸,九晒,服之甘美。俗亦能救荒,故名救穷草。”《滇南本草》 “九蒸九曝,可以代粮,又名米辅。”《本草纲目》 黄精,黄土之精粹。黄,入脾,黄精补脾益气。 脾胃是后天之本,可以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的源泉。黄精性平和,久服,既补脾气又补脾阴,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如《本草从新》所言:平补气血而润。 唐代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辗转反侧到同谷。因为穷困潦倒,杜甫只好去山上挖黄精充饥度日。这一日,杜甫收获颇丰,心里很高兴,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黄精》。诗云: 长馋长馋白木柄, 我生托予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 短衣数挽不掩胫。 有一天,杜甫准备食用黄精,忽然听见邻家大嫂急促咳喘。杜甫知道邻家大嫂孤苦一人,生活艰难,又生病了,忙让妻子把刚煮熟的黄精送些给她吃。就这样,杜甫每天都给大嫂送黄精食用。一晃几个月,邻家大嫂苍白的面色渐渐红润起来,消瘦的体质也变得结实了,连肺痨病也大有好转了。杜甫见此景,心想:大嫂没有吃任何药品,只是服食了黄精。莫非这黄精能治病? 据史料记载,黄精是仙家服用的养生保健品,并不做药用。为了能验证自己的想法,于是杜甫让几位有肺部疾病的老人也服食黄精。一段时间后,几位老人的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证实了黄精有益脾胃、润心肺的效果。杜甫在《太平寺泉眼》中写道:“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又在《丈人山》里说道:“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融。” 后来,杜甫在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时,便把黄精能治病入药的经验告诉御医。御医在编写本草时,就收入了黄精。 于是,黄精开始作为一味中药记载下来。黄精,味甘,性平、无毒,属百合科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 经现代药理证实,黄精具有降血压、增强心肺功能、抗老延寿的作用。此外,黄精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腺病毒和疱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黄精现代药理研究:1.黄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黄精能使离体兔心心率加快,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作用,有扩张冠脉及抗心肌缺血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作用。 3.黄精有比较明确的抗衰老作用。 4.黄精有降血糖作用。 5.黄精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拮抗作用。 6.黄精有抗疲劳、耐缺氧等抗应激作用。 7.黄精在细胞水平上有调节平衡的作用,并可增强纤维蛋白溶酶活性。 食用黄精应注意:不宜与梅实共服 服用期间忌食酸、冷食物 一般不用生品,宜反复蒸制后服用 脾虚湿重者请咨询主诊医师

现在很多人都有高血糖疾病,其中三高人群其中就有高血糖人群,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疾病之一。那么,黄精可以降血糖吗?哪些中药材可以降血糖吗 黄精可以降血糖吗 可以调节血糖,并不是有降糖作用。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药理研究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有抑制作用,而糖尿病一般都是胰岛素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的,所以黄精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降糖效果不是很好,建议最好是遵照医嘱对症用药,这样才能达到降血糖的效果,平时也要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对血糖调节有帮助。黄精为什么可以调节血糖 黄精多糖可以调节血糖和血脂: 黄精多糖具有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一定剂量黄精多糖可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血清总甘油三脂(T克)和总胆固醇(TC)含量,其降脂作用可能与黄精多糖的抗氧化损伤、免疫调节、抑制炎性因子有关。 也有实验显示黄精多糖能降低四氧嘧啶(ALX)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升高模型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血清和肝脏NO和NOS,但对血清T克、TC浓度没有显着影响,推测其降低血糖的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血清、肝脏的NO和NOS水平有关。链脲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降血糖研究表明黄精多糖能够降低STZ糖尿病大鼠血糖,提高胰岛素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下调Caspase3表达有关。 科学家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实验发现,黄精泡水喝之后能够有效的抑制体内肾上腺素所导致的血糖过高的情况,保持身体健康。糖尿病人能吃黄精吗 少吃多餐,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当然适当服用一些降血糖的药材对控制血糖是非常有益的,黄精就有很好的降血糖功效,因此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黄精具有很好的调节血糖降低血糖的功效,但是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容易引发低血糖。降血糖食材 1、黄芪: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2、地骨皮: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 3、葛根: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血压作用。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4、苦瓜:研究表明,苦瓜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苦瓜提取物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抗体均有明显的结合反应,表明它与胰岛素有共同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故苦瓜粗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5、黄连: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降血糖中药研究论文

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你知道可以降血糖的重要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可以降血糖的中药及降血糖的药膳,欢迎阅读。

可以降血糖的中药有哪些?

1、黄芪:

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2、地骨皮:

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

3、黄连:

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可以降血糖的中药有哪些

4、人参: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人参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高血糖且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1~2周。临床研究表明,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弱等,且能降低血糖及尿糖。适用于轻型、中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肾虚、气阴虚者疗效更好,阴虚燥热者不宜服用。

5、玄参:

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作用,动物试验表明玄参流浸膏可使正常家兔的血糖下降。

6、生地黄、熟地黄:

药理研究表明,二者具有降血糖作用,并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其降糖成分为地黄素。

知母: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显。用知母、天花粉、麦冬各12克,黄连5克组方煎服,可改善糖尿病上消(如口渴、多饮等)症状。

7、黄精:

其成分为黏液质、淀粉及糖等。具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低血压作用,并能降脂,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8、桑白皮、桑葚:

对50种传统治疗消渴病的药物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桑白皮、桑葚降血糖作用明显,尤其是桑白皮降糖作用最为明显。

9、五味子: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并能强心,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

10、枸杞:

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及抗脂肪肝作用。

11、葛根:

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血压作用。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12、海带:

海带含有藻胶、氨基酸、核黄素、维生素C、钾、碘、钙等。海带中有一种名为褐藻酸钠的成分,该成分可以使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达到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治疗要求。

13、苦瓜:

研究表明,苦瓜粗提物具有显着的降低血糖作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苦瓜提取物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抗体均有明显的结合反应,表明它与胰岛素有共同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故苦瓜粗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14、玉米须:

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功能,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15、番石榴:

对番石榴叶及生果进行了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番石榴叶有效成分为黄酮苷,有促进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专一受体的结合作用,能调整糖代谢、脂代谢,有降糖作用,并有一定的降压、降脂作用。

霜桑叶降血糖研究论文

霜桑叶不具备降血糖的效果霜桑叶的主治功效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桑叶有“植物界的天然胰岛素”之称,号称糖尿病人的救命草!但事实情况如何呢?不药不药博士一一给大家说明白:

空口无凭,我去查了一些文献,发现确有桑叶能降糖的报道,主要研究在于桑叶所含的总生物碱对蔗糖酶和α麦芽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阿卡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的降糖药,所以只对蔗糖、麦芽糖等分解产生葡萄糖导致的血糖升高有效,对直接输入葡萄糖导致的血糖升高是无效的。

还有研究称,桑叶中含有有机铬,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功能。

但是,按照小鼠的研究剂量粗略推算到人,人每次需要吃6~24斤的桑叶才能有效降糖。所以桑叶用于降糖,需要的量很大,一般不能满足,血糖高,还是老老实实的用降糖药吧!

桑叶是一味中药,药店均有售,2015版《中国药典》也收录了桑叶。采收后,除去杂质,晒干。援碎,去柄,筛去灰屑,即得桑叶饮片。

桑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因寒性与苦性,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归肺经能清肺润燥,归肝经能清肝明目。主要可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泡水喝的方法肯定不能用鲜叶,最好是上述饮片,药用价值更高一些,泡饮的量根据自己体质决定,按照中国药典的推荐,一次5克以内是问题的。如果家周边有桑树,采摘新鲜的桑叶当菜吃,也是完全可以的,我个人觉得使用新鲜的比饮片要高一些,只是一些维生素等没有被破坏。

除了药物降糖,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饮食的重要性,但也常常陷入饮食误区。所以这里有必要再重复说说。

饮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调节血糖方式,如果糖尿病患者管不住嘴,用再多的药,也无济于事,甚至会加重。

都知道糖尿病不能吃糖或者不能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其实这是错误的也是不全面的。这与摄入的量关系很大,而且还要考虑的是,需通过饮食纠正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脂代谢、蛋白代谢系统紊乱,通过饮食纠正,可防止或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

含糖的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病情决定。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所谓的无糖糕点,比如无糖饼干之类的,基本都含大量的淀粉,很容易消化转换成葡萄糖,从而影响血糖。另外,市售果汁含糖量也很高。

为了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蛋黄、肥肉、黄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不止一种,也要根据不同并发症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饮食调整。比如糖尿病合并肾病的,通常要限制植物性蛋白的摄入,以鱼虾瘦肉等代替黄豆制品等。

最后强调一点,尽量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因为食物烹饪的时间长,就越烂,越好消化,则升糖越快。

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

收藏

举报

朋友空腹血糖七点几, 餐后两小时9,吃了大约一年的二甲双胍,性功能由正常变成了阳痿,停服二甲双胍,改餐前喝桑叶茶,一星期后,性功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15天以后,更加是阳痿变成差不多正常,其间几次测量血糖,空腹血糖6多点,餐后两小时7点多。 二甲双胍能降血糖,但是副作用很大,而且吃降糖药3-5年以后就要改成打胰岛素。 还听我姐说有人也是空腹血糖七点几吃二甲双胍,一个一年左右就挂了。 还有一个三年就挂了。还有某个病人听到医生说,有一个病人吃二甲双胍肾衰竭.吃死了 。餐前喝桑叶茶降血糖,是日本人 阿部博幸 写的,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这本书说的。

桑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血糖有所改善,但并不是能够起主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一定不能吃糖或者含有糖类的物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翻白草降血糖研究论文

可以,这是一个偏方,很多人都喝。具体方法是:取20g翻白草(干的)每天以草代茶饮用。有时加一点桑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就是论证翻白草中的物质对糖尿病的药理作用。但是请注意:有降血糖效果的是翻白草,不是委陵菜。有的地方会用委陵菜代替翻白草。

翻白草和多裂委陵菜化学成分及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副题名 外文题名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diabetic activities of 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 and Potentilla multifida L. 论文作者 薛培凤著 导师 赵玉英,王银叶,梁鸿指导 学科专业 生药学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 学位级别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04 论文页码总数 169页 关键词 翻白草 多裂委陵菜 糖尿病 馆藏号 BSLW 2005 R284 87 【中文摘要】 中药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和多裂委陵菜(P.multifida L.)均系蔷薇科委陵菜属(Potentilla L.)植物。《中药大辞典》记载,翻白草性甘、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之功效,近年民间盛行以其治疗2型糖尿病,现代临床... >> 详细 中药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和多裂委陵菜(P.multifida L.)均系蔷薇科委陵菜属(Potentilla L.)植物。《中药大辞典》记载,翻白草性甘、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之功效,近年民间盛行以其治疗2型糖尿病,现代临床和药理研究也证明其具有降血糖作用。《中华本草》记载,多裂委陵菜可作为其代用品使用。但关于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极少,而且不够系统深入。为了寻找二者治疗糖尿病的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阐明其抗糖尿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我们对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空白,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查阅了有关糖尿病研究进展的文献,并撰写了文献综述;查阅了有关委陵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文献,并完成了文献综述。 利用溶剂法和多种色谱方法,从多裂委陵菜全草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29个化合物的结构(见图1),包括甾醇2个:β-谷甾醇(M-1,PD-1),胡萝卜苷(M-2,PM-20);四甲基环己烯型单萜4个:(6S,7E,9R)-6,9-二羟基-megastigman-4,7-二烯-3-酮-9-O-β-D-吡喃葡萄糖苷(M-3,PMB-12),(6S,7E,9R)-6,9-二羟基-megastigman-4,7-二烯-3-酮-9-O-β-D-吡喃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M-4,PMB-14),(3S,5R,8R)-3,5-二羟基-megastigman-6,7-二烯-9-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M-5,PMB-13),(3S,5R,8R)-3,5-二羟基-megastigman-6,7-二烯-9-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M-6,PMB-11);三萜6个:3β,24-二羟基-乌苏-12-烯(M-7,PD-3),乌苏酸(M-8,PM-3),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M-9,PM-6a),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M-10,PM-17),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M-11,PM-18),3β,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M-12,PM-4);鞣酸衍生物4个:鞣酸-3,3',4-三甲醚(M-13,PM-7),鞣酸-3,3'-二甲醚(M-14,PM-10),鞣酸-3,3'-二甲醚-4-O-β-D-吡喃木糖苷(M-15,PM-11),鞣酸-3,3'-二甲醚-4-O-β-D-吡喃葡萄糖苷(M-16,PMB-3a);黄酮类化合物11个:芹菜素(M-17,M-5),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M-18,PMB-9),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M-19,PMB-16),acacetin-7-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M-20,PMB-4),木犀草素(M-21,PM-8),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M-22,PMB-8),3'-甲氧基-木犀草素(M-23,PM-19),山奈素(M-24,PM-13),刺蒺藜苷(M-25,PM-14a),槲皮素(M-26,PM-9),金丝桃苷(M-27,PM-16);核苷1个:腺苷(M-28,PMB-15);单糖1个:α-D-葡萄糖(M-29,PMB-10a)。 2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其中18个化合物(M-1—7,M-12,M-14—16,M-18—20,M-22—23,M-28—2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化合物M-7为新天然产物。 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的结构(见图2),包括甾醇3个:β-谷甾醇(D-1,PDP-1),胡萝卜苷(D-2,PDP-11),β-谷甾醇-3-O-辣子油酸酯(D-3,PDP-5);三萜4个:乌苏酸(D-4,PDP-4),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D-5,PDP-10),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D-6,PDP-8),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D-7,PDP-9);脂肪酸酯1个:十九烷酸-α-单甘油酯(D-8,PDP-7),鞣酸衍生物4个:鞣酸-3,3',4-三甲醚(D-9,PDE-1),鞣酸-3,3'-二甲醚(D-10,PDE-2),鞣酸-3-甲醚-4'-O-α-L-鼠李糖苷(D-11,PDE-3),鞣酸-3,3',4-三甲醚-4'-O-β-D-葡萄糖苷(D-12,PDE-5);黄酮2个:槲皮苷(D-13,PDE-4),刺蒺藜苷(D-14,PDE-7),没食子酸(D-15,PDE-6)。 除没食子酸,其余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6个化合物(D-1—3,D-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通过查阅文献,从治疗糖尿病的传统药物和民间药物中选择11味单味药和6个复方,利用α-糖苷酶抑制剂模型和3T3前脂肪族细胞葡萄糖消耗模型进行活性筛选,筛选结果表明,翻白草和其代用品多裂委陵菜以及3个复方具有抗糖尿病活性,并利用3T3前脂肪族细胞葡萄糖转运模型对翻白草和多裂委陵菜的抗糖尿病活性进行了确证。 利用体外多种方法对翻白草和多裂委陵菜的总提物、各萃取部位以及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抗糖尿病活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翻白草和多裂委陵菜确实具有抗糖尿病活性,该活性是通过多种成分和多种途径而起作用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和由该部位分离得到的三萜酸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葡萄糖-6-磷酸酶的作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以及从中分离鉴定的鞣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而水溶液则可以增加3T3前脂肪族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本论文对实验结果显示的两种中药中具抗糖尿病活性的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动物体内试验表明,翻白草对正常小鼠糖耐量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并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多裂委陵菜活性较正品翻白草弱;此外翻白草可以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多裂委陵菜未显示该活性。 利用HPLC对翻白草及其代用品多裂委陵菜、委陵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化学成分有很大的相似性,活性成分在3种植物中的分布比较相似。

1、要看你的血糖高到多少,如果是确认糖尿病的话必须正规治疗,如果是糖尿病前期(血糖高到正常值却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可以靠饮食加运动来调整。如果血糖高的话可以考虑吃苦瓜、芹菜、木耳、紫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及粗粮等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2、血糖高,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建议用洗胰清糖素胶囊,生津止渴,甘平养胃,涩敛固阴。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轻度及中度成年型糖尿病。

1、鱼腥草干燥和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抑菌效果的测定,食品科学,2007.28(11):565-569(CSCD核心,第一作者);2、痂囊腔菌素A对动物实体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四川动物(季刊),2006.25(4):884-886(CSCD核心,第一作者);3、峨嵋蕺菜营养成分及抑菌效果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0.11:130-132(CSCD核心,第一作者);4、BALB/c小鼠繁殖性能的观察及分析,四川动物(季刊),2006.25(1):179-181(CSCD核心,第一作者);5、翻白草活性成分的萃取,食品工业科技,2008.29(3):159-160(CSCD核心,第一作者);6、翻白草石油醚提取液降血糖功能性研究,江苏农业科学(双月刊),2009.4:369-370(CSCD-E核心,第一作者);7、鱼腥草制剂抗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290-1291(CSCD-E核心,第一作者);8、鱼腥草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江苏农业科学(双月刊),2006.6:325-327(CSCD-E核心,第一作者);9、灯盏花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江苏农业科学(双月刊),2008.4:212-213(CSCD-E核心,第一作者);10、灯盏花生物学特性及其药用功效,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25-2926(CSCD-E核心,第一作者);11、痂囊腔菌素A体外抑菌作用的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14-2415(CSCD-E核心,第一作者);12、痂囊腔菌素A急性毒性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663-1664(CSCD-E核心,第一作者);13、应用PCR技术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江苏农业科学(双月刊),2006.5:110-111(CSCD-E核心,第一作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