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铁皮鼓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铁皮鼓论文参考文献

亮瞎你的老师的眼\r\n日本(7部) \r\n川端康成《雪国》(创作期:1935—1947) 谷崎润一郎《细雪》(1948) \r\n三岛由纪夫《金阁寺》(1956) 安部公房《砂女》(1962) \r\n大江健三郎《性的人》(1963) 村上龙《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1976) \r\n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1987) \r\n印度(2部) \r\n萨尔曼•拉什迪《午夜的孩子》(1981) 阿伦德哈蒂•罗易《卑微的神灵》(1997) \r\n以色列(1部) \r\n阿摩司•奥兹《我的米海尔》(1968) \r\n摩洛哥(1部) \r\n塔哈尔•本•杰伦《神圣的夜晚》(1987) \r\n南非(1部) \r\n娜汀•戈迪默《我儿子的故事》(1990) \r\n美国(21部) \r\n1、罗伯特•佩•华伦《国王的人马》(1946) 2、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1948) \r\n3、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 \r\n4、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1952) 5、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1957) \r\n6、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1957,又译《伙计》) \r\n7、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1958) 8、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1960—1990) \r\n9、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 10、凯瑟琳•安•波特《愚人船》(1962) \r\n11、楚曼•卡波第《冷血》(1966,又译《凶杀》) 12、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1969) \r\n13、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1975) \r\n14、约翰•欧文《加普的世界》(1978,中译为《诱惑》) \r\n15、威廉•斯泰伦《苏菲的抉择》(1979) 16、艾丽丝•沃克《紫颜色》(1982) \r\n17、威廉•肯尼迪《斑鸠菊》(1983,中译为《铁草》) \r\n18、拉里•麦克默特里《孤独鸽》(1986) 19、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 \r\n20、E.L.多克特罗《比利•巴思格特》(1989) \r\n21、简•斯迈利《一千英亩》(1991) \r\n加拿大(2部) \r\n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1992) \r\n卡萝尔•希尔兹《斯通家史札记》(1995)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人物。 \r\n澳大利亚(3部) \r\n帕特里克•怀特《人树》(1955) \r\n汤玛斯•肯纳利《辛德勒的名单》(1982) \r\n彼得•凯里《奥斯卡和露辛达》(1988) \r\n英国(9部) \r\n伊夫林•沃《旧地重游》(1945)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1948) \r\n威廉•戈尔丁《蝇王》(1954) \r\n莫丽尔•斯帕克《布罗迪小姐的青春》(1961) \r\n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1962)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1962) \r\n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 \r\n维•苏•奈保尔《大河湾》(1979,原为《特立尼达人》) \r\nA.S.拜厄特《占有》(1990) \r\n爱尔兰(1部) \r\nJ.唐利维《姜人》(1956,书名又译《眼线》) \r\n法国(16部) \r\n阿尔贝•加缪《鼠疫》(1947) \r\n让•吉奥诺《屋顶轻骑兵》(1951) \r\n弗朗索瓦丝•萨冈《你好,忧愁》(1954) \r\n阿•罗伯—格里耶《橡皮》(1953) \r\n米歇尔•布托尔《变》(1957) \r\n雷蒙•格诺《地铁姑娘扎姬》(1959) \r\n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1960) \r\n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熔炼》(1968) \r\n勒克莱齐奥《战争》(1970) \r\n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1970) \r\n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铺街》(1978) \r\n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1978) \r\n菲利浦•索莱尔斯《女人们》(1983) \r\n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1984) \r\n安德列•马奇诺《法兰西遗嘱》(1995) \r\n让•埃什诺兹《我走了》(1999) \r\n德国(5部) \r\nE.P.雷马克《凯旋门》(1946) \r\n君特•格拉斯《铁皮鼓》(1959) \r\n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1968) \r\n海因里希•伯尔《莱尼和他们》(1971,又译名《女士及众生相》) \r\n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1985) \r\n瑞士(1部) \r\n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1957) \r\n意大利(3部) \r\n托•迪•兰佩杜萨《豹》(1958) \r\n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1979) \r\n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1980) \r\n俄罗斯(4部) \r\n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1957) \r\n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1966) \r\n索尔仁尼琴《癌症房》(1970) \r\n阿斯塔菲耶夫《鱼王》(1975) \r\n希腊(1部) \r\n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1955) \r\n塞尔维亚(1部) \r\n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辞典》(1984) \r\n捷克(2部) \r\n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1982) \r\n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 \r\n西班牙(1部) \r\n佛朗西斯科•阿亚拉《惨死如狗》(1958) \r\n葡萄牙(1部) \r\n若泽•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1982) \r\n拉丁美洲(总计23部) \r\n巴西(2部) \r\n吉马朗埃斯•罗萨《广阔的腹地:条条小径》(1956) \r\n若热•亚马多《加布里埃拉》(1958) \r\n墨西哥(4部) \r\n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1955) \r\n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 \r\n德尔•帕索《帝国轶闻》(1987) \r\n劳拉•埃斯基韦尔《恰似水于巧克力》(1989) \r\n危地马拉(1部) \r\n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1949) \r\n多米尼加联邦(1部) \r\n简•里斯《藻海无边》(1966) \r\n古巴(3部) \r\n莱萨马•利马《天堂》(1966) \r\n卡夫雷拉•因方特《三只忧伤的老虎》(1967) \r\n塞维罗•萨多伊《眼镜蛇》(1972) \r\n哥伦比亚(2部) \r\n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967) \r\n阿尔瓦雷斯•加尔德阿萨瓦尔《白痴市场》(1974) \r\n秘鲁(3部) \r\n何塞•玛利亚•阿格达斯《深沉的河流》(1958) \r\n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1966) \r\n布里塞•埃切尼克《胡利乌斯的世界》(1971) \r\n智利(2部) \r\n何塞•多诺索《污秽的夜鸟》(1970) \r\n依莎贝尔•阿连德《幽灵之家》(1982) \r\n阿根廷(3部) \r\n埃内斯托•萨瓦托《英雄与坟墓》(1961) \r\n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1963) \r\n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1976) \r\n巴拉圭(1部) \r\n罗亚•巴斯托斯《人子》(1960) \r\n乌拉圭(1部) \r\n胡安•卡洛斯•奥内蒂《造船厂》(1961)罗亚?巴斯托斯《人子》(1960) \r\n乌拉圭(1部) \r\n胡安?卡洛斯?奥内蒂《造船厂》(1961)

适合大学生看的书籍推荐1、经典大学生人生规划的书籍《成长比成功重要》《做的自己》《平凡的世界》2、大学生必读的史学书目《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大国崛起系列丛书》《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3、推荐给大学生的哲学书目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从《理想国》到《正义论》轻松读懂27部西方哲学经典《柏拉图的哲学》《世界文明史》[美]艾德华等著《科学史》[英]丹皮尔著《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著《文明论概略》[日]福泽谕吉《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德]李凯尔特著《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贝尔著4、推荐给大学生的政治学书目拜因著,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下册刘山译的《政治学说史》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托克维尔董国良译《论美国的民主》5、推荐给大学生的经济学书目《经济学原理》曼昆《经济史理论》约翰•希克斯著厉以平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6、推荐给大学生的伦理学书目《伦理学与生活》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著程立显等译《时间简史》(英)霍金著吴忠超等译的7、推荐给大学生的社会学书目《乡土中国•计划生育》费孝通《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8、推荐给大学生的文学书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法)

你的方向是现当代还是什么?我在比较文学中写过 尘埃落定与铁皮鼓 的人物形象分析,你可以试试这个,没多少人写 有很多可写之处

铁皮鼓影评:荒诞背后的人性 论《铁皮鼓》中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表现的罪恶、沦落与反抗 【摘要】《铁皮鼓》是优秀的反战影片及反纳粹影片中出类拔萃而独特的存在,导演施隆多夫通过这部电影所创造的幻觉与现实的对比、交错和融合,制造了生动而强烈的观影体验。《铁皮鼓》中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纷繁的象征体系,诸多人物及事物均有不同的意指,引发了人们对罪恶、沦落与反抗的认识,以及对人性的剖析。 【关键词】铁皮鼓、荒诞、现实、反抗、沦落、回归、人性 《铁皮鼓》通过一个身材永远保持三岁样子的奥斯卡之口讲述了他自己从拒绝长大、用尖叫和鼓声向成人世界表达抗议,到逐渐认同纳粹的鼓动宣传,最后回归理性世界并恢复生长的个人成长故事。影片通过对奥斯卡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及其亲人、邻居在战争来临之际或骚动或兴奋或惶恐的刻画,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狂妄、自私、充满欲望的毁灭他人而又自我毁灭的人性。这一系列过程都是通过荒诞的意象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表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以及以奥斯卡为代表的反抗和沦落。 本片导演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第二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铁皮鼓》自1979 、1980年相继荣获嘎纳电影节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来,各国的影视批评家都竞相分析、解读这部风格现代而又闪耀着夺目思想光芒的影片。虽然他们的解读方式、阐述视角各不相同,但关于本片的基本命题则达成共识。即此片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思色彩的政治影片。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 来探讨这部影片怎样通过荒诞意象和现实世界来阐述对人性丑恶一面的逃避与反抗、沦落与和回归。 荒诞的意象与真实的世界 奥斯卡这个怪诞形象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有不少研究者指出,他是具有时代性意义与现代特征的流浪儿:他一出生就想重返娘胎,无奈脐带被剪断,又没有经得起铁皮鼓的诱惑;为了躲避现实的丑恶,他自残以保持三岁的体型;为了躲开纷扰,他时常钻进外祖母的裙子下或衣柜里;为了远离人世,假冒杀人犯住进了疗养院。与传统的流浪儿相比,在他那三岁身材与三倍聪明的统一体里,注定了他所进行的是精神的逃亡与流浪,从一开始就具有怀疑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和穷根究底的性格。因此有评论认为:“奥斯卡表面上拒绝成人世界,其实他真正拒绝的是外部现实世界对他独立的、清醒的认知方式的侵蚀。” 意象贯穿在《铁皮鼓》里,除了人物形象,它还体现在其它典型意象里:鼓——鼓声——呐喊声;裙——逃避——庇护所。电影以《铁皮鼓》命名,在于铁皮鼓之于奥斯卡具有无限的意义与多重的象征:铁皮鼓是对逝去日子的回忆,奥斯卡敲起鼓,那些陈年往事就历历在目。铁皮鼓代表着正义与良知,而奥斯卡就是正义与良知的发言人。在情节的设置中,铁皮鼓的含义被巧妙的隐藏在了它的每次出场中。奥斯卡是因为想得到这只鼓而离开母亲的身体——“恰恰是锡鼓阻止了我重回母胎的强烈愿望(奥斯卡语)”。鼓也是奥斯卡表达自我的一种工具,他通过鼓声与呐喊声来取代通常的言语交流,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他的鼓声与呐喊声具有反抗作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后来,敲鼓还成为奥斯卡艺术生涯的象征,他上台表演敲鼓与喊碎玻璃,这些使他成为一名“小丑”。还有研究者指出,鼓声也是乱世急鼓,是一种乱世警钟,提醒人们对历史和现实 3○2○1○ 的警醒。鼓声试图让人们在这糜烂的社会中清醒。裙子在影片开始就出现在荧屏,它对电影的主题意蕴起着重要的象征作用。外祖母四条肥大的裙子成了逃亡路途中外祖父的庇护所,也成了孕育奥斯卡妈妈生命的起源之地。奥斯卡感到害怕或无助时也喜欢钻到裙子下、衣柜里。奥斯卡妈妈作为这种逃亡与庇护下的产物,在厌倦了人世的情欲之后,以食欲来填补情欲褪去后的空虚并最终获得解脱。奥斯卡的一生也在不断逃避、反抗,寻找生之庇护所。祖孙三代都在外祖母安娜·布朗斯基那肥大的裙子里寻找到宁静与安全的栖息之所、庇护之地。因为裙子的下部是人类与自然的衔接之处,是生命孕育与死亡的交接之地,它既是人类母亲的象征,又是大地母亲的象征。它还象征着个体的诞生与零落,“好似创世的第一天,也像世界末日”,是生命循环不息的象征。 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从逃避到反抗 奥斯卡从刚出生就开始逃避这个世界的丑恶。奥斯卡刚出娘胎就看到了一个倒着的世界,如果不是铁皮鼓的诱惑或许他就要钻回娘胎。处于三角关系上的父母与舅舅让奥斯卡失去了庇护,他从一出生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寻找道具铁皮鼓作为他防身的武器,同时也是他的精神寄托。三岁的时候,他有了一只红白相间的铁皮鼓,他总是不停地敲着,来显示他的声音,似乎要让人性中正义与良知苏醒。可是成人世界并不关注于他的表达,他们依旧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小奥斯卡在桌底下看到舅舅对母亲的猥亵,桌下的世界是这么赤裸而丑恶,然而桌面上,他们还是道貌岸然。面对人性表现出来的丑恶,奥斯卡试图躲进外祖母的四条裙子,以此躲避这个荒诞的世界,但遭到了外祖母的拒绝。 在无可逃避下,他忧虑重重地决定“想到大人和我的将来,我决定停止”。于是他故意从陡直的楼梯上摔下,停止了身体的生长,变成了一个长不高的侏儒。 5 ○4○ 这样一个举动,无疑是有着惊人勇气的,表示了对成人罪恶的世界的反抗。可是身体的生长是停止了,但是成人世界却不会停止,奥斯卡还是不得不看到这个世界走向毁灭,甚至自己也会在现实中迷失。为了维护他自己,他还有一个反抗的手段——嘶喊。他的喊声能震碎玻璃,从把“值钱的东西变成碎片”中,他获得快感。他震碎的又何止是值钱的东西,还有那个时代的次序和所谓的道德,一切罪恶的产物。他弄碎了老师的眼镜,反抗学校对人思想的奴化和禁锢;他弄碎了医生的标本瓶,使婴儿标本获得“自由”,挣脱医院对人身体的监控;他爬上钟楼,弄碎了周围建筑的玻璃窗,引起了城市的封锁。他要向虚伪的道德,向丑恶的人性,向无耻的奴役挑战。在一个巨大的纳粹集会中,奥斯卡躲在了演讲台的底下,用自己的节奏影响了纳粹的交响乐队,最后引导着他们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蓝色多瑙河》。致使全场的集会者乱成了一团,民众与纳粹党手拉手跳起了华尔兹。一个大场面的集会,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舞会,此时的铁皮鼓代表的正义压倒了邪恶。铁皮鼓和尖锐的嘶喊——奥斯卡相信这两个武器是上帝赐予他对抗世界的力量,上帝和他同在。但上帝却抛弃了他,在教堂中,他把鼓放在圣子像的胸前,希望圣子敲起鼓来,向这个世界宣战。但是,圣子只是默默不语,他失望了,狠抽圣子耳光,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母亲这时候因为怀上了阿夫来德的孩子,而对生命厌倦,她开始狂吃鱼,因为阿夫来德曾经逼她吞下她所厌恶的鳗鱼。出于一种奇怪的反叛,她把顺从放大到极致,毁灭自己的同时毁灭了阿夫来德的孩子,而懦弱的波兰表哥只会劝她屈服。所以她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不但是对她的丈夫也是对令她绝望的世界和人性。这里鱼成为诅咒和黑暗的象征。 奥斯卡作为正义与良知的代言人在看到邪恶的世界,感受丑恶的人性时,他 首先选择的是逃避,因为荒淫奢靡的生活让他感到恐惧与厌恶。他尽其所能的逃避,但残酷的现实不断地闯进他的视线,撞击他的心灵。当发现无处躲避时,他选择了反抗,不惜为这种反抗付出惨痛的代价——停止生长。他拿起铁皮鼓和他的嗓子作为反抗的工具,他试图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不合理的事情进行抗争,但他的抗争只能引起一阵小的波澜却引起不了任何变化。他是孤军奋战没有帮手,甚至连上帝都不眷顾他,当他对这一切都力不从心时,诱惑又不断地冲击他的良知,使他慢慢地动摇。 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从迷失到回归 母亲死了,奥斯卡烧了自己的鼓,这是他第一次毁灭自己的鼓,这一次代表的是他的屈服,他把他的正义与良知也慢慢掩盖起来。奥斯卡真正意义上的迷失是从他占有初恋情人——女仆玛利亚的身体开始。他与父亲同时与玛利亚发生肉体关系,感受着这个社会的糜烂与欲望。波兰父亲也就是他的舅舅在和德国纳粹的开火中死了,另一个父亲却成为了纳粹的忠实拥护者。他抢走了奥斯卡的情人和他的孩子,使他们成为他的“后妈”和“弟弟”。他感到愤怒却无能为力,同时他已在人性的丑陋中沉沦。面对同样的畸形人贝拉的劝说,奥斯卡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顺理成章地成为纳粹营前的一名戏子,开始用本来是反抗世界的鼓声和嘶喊声为德国纳粹表演,最终臣服在威权的脚下。这些本是有良知的奥斯卡不屑于做的事情,但由于长期受到这个社会的熏染,奥斯卡却欣然同意。或许他的这个行为也是对父亲“抢夺”爱人的一种反抗,因为这份工作使他离开了那个在他看来荒谬的家庭。在为纳粹表演期间,奥斯卡又结识了同样为侏儒的戈莉拉,并与她发生了肉体上的关系。此时的奥斯卡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肮脏的社会,他的铁皮鼓,他的嘶喊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他出卖了他的灵魂埋没了他的良知, 成为社会中麻木人群中的一员,贪图享乐。面对玛利亚和戈莉拉,奥斯卡最终无法抵挡男欢女爱;面对国家的动荡、亲人的离去,奥斯卡最终在现实面前低头了。奥斯卡迷失了,他找不到他原来的自己,丧失了他原有的道德。如果奥斯卡沿着这一条道路走下去,他的生命无疑是毫无意义的。他已经成为普通愚昧人群中的一员,不再是那个拥有正义、良知超凡意识的“天使”。 但是,联军登陆罗曼底的炮声,震碎了他这种行尸走肉的生活,他回到了自己的家,并为自己的儿子带来了一只崭新的铁皮鼓,他希望和儿子一起反抗这个荒谬的世界。不知是为了儿子还是为了自己或是为了其他,他决定找回自己。不久,苏军占领了但泽,奥斯卡借苏军的手杀死了自己名义上的父亲阿夫来德。在“父亲”阿夫来德的下葬仪式上,奥斯卡做了一个决定,他把他的鼓再一次销毁,使它与父亲一起埋葬。这一次的埋葬表达了他重生的愿望。奥斯卡拒绝自己的身体正常长大却没法拒绝自己的心灵的“正常”长大。或许此时的奥斯卡渐渐发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爱与恨,对与错,美丽与丑陋。或许已经有一种叫做理解与宽容的情愫正在奥斯卡的心底蔓延泛滥。奥斯卡回归到那个拥有正义与良知的自己,甚至他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他的儿子用石头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他开始长大了。他说“我是一个孤儿了,我要长大”,这其中的含义耐人寻味,就如同摆脱了德国的控制的但泽也需要斩断它的奴性和依附性,但摆脱了地主的奴役、获得了自由的农奴的同时又陷入了对自我认定的困惑。所以对这个社会、对自己他要重新思考。 奥斯卡长期浸泡在这个罪恶的社会,最终在面临种种诱惑中迷失。他掩盖自己的心,麻木地过着所谓的幸福生活。但最终他认清了现实,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正义与良知。奥斯卡经历了自我的迷失与回归,他感受了人性丑陋的一面但又找 6○ 回了原有的道德。 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背后的人性 电影《铁皮鼓》中成人世界的罪恶充斥着屏幕,通过意象表现出奥斯卡的挣扎,同时出现对人性的反思。奥斯卡所经历的逃避、反抗、迷失与回归正是对人性的认识。《铁皮鼓》中既有对人性的探讨,又有对人性重大命题的揭示,我们从中看到了成长、死亡、弑父、政治、性、爱情等主题的演绎和再现,这些元素让影片的内涵非常丰富。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人性的丑恶,以及战争年代人们思想上浑浑噩噩、感情上麻木冷漠的状态。导演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从道德层面上进行的。在导演看来只有重建道德标准,人们都用道德约束自己心中邪恶的欲望,类似奥斯卡经历的社会才不会出现,类似二战这样的人类灾难才能避免,人类才有希望。在《铁皮鼓》中导演并未能指出新道德的内容及重建的目标。全片弥漫着一种深深的疑虑和淡淡的希望相交织的气氛。 参考文献: 1双鱼一生. 《铁皮鼓》的回声—— 施隆多夫导演对话科J]_电影新作,2005, (5). ○ 2马佳欣:《荒诞背后的理性——话说<铁皮鼓>》,《中国比较文学》,2O0O年第2期。 ○ 3○4○5 [德]格拉斯:《回首<铁皮鼓>》,贺骥译,见《世界文学》,2O00年第2期,第○168页,第170页。 6 《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潘桦等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7月第,第一版 ○

皮影论文的参考文献

曾海著.影视后期编辑[M].国家高职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王志新,高娇阳,胡长红著.After Effects CS6影视后期特效全案剖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王志新等著.AfterEffects CS5从入门到精通[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8曹茂鹏,瞿颖键著.After Effects CS6从入门到精通[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11张琪著.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水晶石教育著.水晶石影视后期精粹:Maya影视后期特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吉家进(阿吉)著.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制作208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7新视角文化行著.典藏:After Effects影视后期合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 刚给你一点点抄的,一定要采用啊!

随便上网down一篇,都这么做的= =

中国宣传片制作网上看看有没有,希望可以帮到您,望采纳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动漫设计”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在“动漫设计”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与南锣鼓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每一夜都能干干净净、心安理得、筋疲力尽地入睡;每一天能清清爽爽、心平气和、精神充沛地醒来,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2、心里有你的人,总会主动找你;心里没有你的人,总是自动忽略你。其实,沉默就是答案,躲闪就是答案,不再主动就是答案,其实,你早该明白了。

3、两个人相遇,是小概率的事,两个人相爱,是最美好的事。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

4、无论你此刻是否迷茫,在阳光升起的时候,请相信,努力的人最终都有回报 。

5、要么敢爱敢恨快意人生,要么没心没肺扮傻到底,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懂得很多道理却也过不好这一生的人。

6、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做得多,要得少,常微笑,懂知足。

7、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心会痛 泪会流 会快乐 会感动 会追求 会固执 会放弃 我是人 不是神 不是所有的一切我都能承受 深夜负能量到怀疑人生,白天却能像个傻子般笑嘻嘻活着,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8、不要贪恋没意义的人或事,拎着垃圾的手怎么腾得出来接礼物。

9、最能让人感到快乐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所有东西正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10、永远也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其实什么都不是,多你一个也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

11、当我学会了控制脾气时 就证明我懂得了什么叫没必要

12、人一辈子,要么有钱有安全感,要么有爱有幸福感。

13、去找一个像太阳一样的人,帮你晒晒所有不值一提的迷茫。

14、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令人失望的事情,这世间便是这样的,不要太难过,放下,闭上眼,睡一觉,说不定明天就会有新鲜的事儿发生了。

15、无论你此刻是否迷茫,在阳光升起的时候,请相信,努力的人最终都有回报。

深入基层你才会真心的发现比你苦的人比你累的人多了去了,比你能吃苦的人也多了去了,走到哪里都要放低姿态,一步一步往上爬。

走到哪里都人多的说说

一、以前觉得心里有一个喜欢人多好,感觉走到哪里都不会觉得孤单,现在才发现,孤单一点又怎么样,自己还有目标啊是吧。

二、自从回国以后,打开微信排在最前面的信息总是群,通话记录总是接听和工作上的去电,从来没有哪一次聚餐是自愿的,走到哪里都喜欢人少,人多处不想说一句话,回到房子也是反锁着门唉!

三、对我来说,旅游这种事情,只要能保证安全,那最好是一个人,无忧无虑而且随意改变行程都没关系。要同行那也得找一个能互相理解爱好的,走到哪里都有意思。三人或以上就免了吧,人多就乱了,各有所好很难弄。

四、东北话是乡音,每次听到都有一种家的温暖。丽丽说,走到哪里都感觉是东北人多,没错,东北是三个省,然而神奇之处在于,每个东北人都把互相当做是老乡,不管是不是一个省,因为他们说着共同的方言,吃的是一样的味道,他们以自己是东北人感到自豪,虽然不知道这种迷之自豪哪里来的。

五、白班下了班四点半回宿舍大家商议晚上去吃自助。收拾一番路上堵车下车找不到目的地终于看到汉丽轩时已经累到不行,到了后却发现人多的挤不进去,之后换了几家仍是爆满。不过这样还是很开心,因为有那群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让你成为焦点的小伙伴。平安夜快乐,晚安。

六、可能真的是啥子都做不好脑壳又笨所以走到哪里都让人多操心。

七、做了一晚上的梦,前半夜一直在查去南锣鼓巷怎么走,开车?地铁?醒了,查好可以坐六号线出B口。又睡,这梦又奇怪地接着做,后半夜结果是坐着轮椅逛了南锣鼓巷,虽然人多,但是走到哪里都有人给我让路,还帮我抬轮椅,还吃了各种小吃,撑得我,走回家的。是不是我今天真的应该去一趟。

八、Lipo的信以前上学的时候最怕一个人去食堂吃了,而现在走到哪里都可以很坦然的一个人坐下去点东西吃。反而不喜欢人多。一个人随便点什么随便吃什么,不用在意吃相难看,不用担心看到喜欢的却有人和你说不健康,不用怕吃到想吐旁边有人拉着不让你吃。一个人自得其乐。你经常一群人吃饭吗?

九、随着春节的临近,街上人多车多购物的多了起来,走到哪里都水泄不通的。

十、国庆节的时候几家约到重庆去玩,大家都累的要死,走到哪里都人多,而且早上收拾好几个小孩子,都是11点左右了,哎,辛苦哦,爸妈吵了两架,爸爸还说了几句让妈妈太伤心的话,哎,过了过了。

十一、十一假期过大半多了,哪哪都是人多,走到哪里都感觉没有比看你来的有吸引力和开心,这该如何是好。

十二、可是,我就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认了,每每到这种关乎颜面的时候,内心总是波澜翻转,只不过外表强壮镇定而已。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真真是走到哪里都试用啊!连部门内部测个评也是如此。

十三、开始以为人多的走到哪里都需要排长队,意外的是由于场馆足够大,容纳每天的人流量绰绰有余。

十四、花海,也就一大片的紫色马鞭草,走到哪里都一个样呐,建议人少非周末的守候去瞅瞅,否则你会报怨人多集体照还没任何花头。

十五、国庆,人多吗?俺们本来就是出来看人头的。外面人多,证明中国人气鼎盛呀;景点人多,证明国人越来越有钱啦呀。人多,你走到哪里都不会寂寞;人多,总有一个适合你。

十六、认识的人多也不好,偷偷摸摸的事情做不来,走到哪里都被人看到。

十七、还是很喜欢杭州的走到哪里都给我一种很干净的感觉可能天气太好可能成功爬了一座山时隔几年的八人组出游还是那么开心虽然黄桃在为延毕作斗争没有来但是他活在了我们嘴里哈哈哈哈哈只是人多合照还是要自拍杆啊。

十八、明天就要放长假了。走到哪里都人多,不如清静清静,读读诗,看看书,过失恋般无所事事的一天。

十九、记得做好自己该做的,对你好的人要记在心里,不好的人多一些宽容,不做亏心事,无论走到哪里都站的正坐的直。

二十、北方人多以阴历过生日,不论走到哪里都应该知道自己从哪来,有些东西可以妥协,但有些东西是藏在自己心里的,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真实。

二十一、怎么说呢,跟你在一起很安心。什么都准备好不需要我操心,每一件事都会问我的意见,走到哪里都要牵着我,实在腾不出手会让我一定要挽着他,人多的时候会护着我,钱包让我拿着,想要什么让我付钱,我要的都会给我买,我吃不完的东西你都会吃掉,把我介绍给你身边所有的人。

二十二、有梦想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在高效率化的今天你的团队也必须高效化!并不是人多就能解决的!如何让你的团队成员心甘情愿的去付出,认真的做事是领导着面对的严重问题!

二十三、人家办年货都全家出动了,为毛我家就我一个,走到哪里都人多。

二十四、这个世界总是善良的人多一点,感谢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对你好,对你真心。

二十五、你竹马会给你系鞋带揉你的头让你摔他身上?会监督你吃饭唱歌跳舞学习走到哪里都不忘找你会常常说和你小时候一样?会和你有特殊的耳语方式哪个贵就给你买哪个人多的时候把你圈在怀里保护?会让你趴他腿上睡彼此望着的时候会害羞温柔的笑着轻语傻子?会壁咚草咚海咚树咚篮球咚床咚天台咚你?

二十六、陪我做尽我喜欢的事在人多的时候拥我入怀在我朋友面前给足我面子走到哪里都牵着我最后我是你的唯一

二十七、人家是轻松的过了十几年换份工作什么都不会,有了技能这些东西走到哪里都不怕!工作多做点,人多接触点苦点累点都不怕,最重要的是学到东西,这样想心里瞬间平衡好多。

1、.嘴在逞强,心在投降,没那么坚强,其实我们都在装。

2、.你的一句分手,挡住了我所有话的去路。

3、.我试过销声匿迹,最终也无人问及。

4、.明知道没结果,却还在脑海中与他度过千万种人生。

5、.我装作无所谓,却发现你是真的不在乎。

6、.不是我要离开你,是你把我的位置给了别人。

7、.酒瓶可以摔,情书可以毁,风可以停,你可以走,如果你真的爱她。

8、.听过很多让人伤心的词语,比如失去和多余。

9、.看清一个人又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

10、.别想了,如果他也像你想他似的想你,早就联系你了,尽管在你的脑海里已经和他做了很多美好的事,可这一切都只是你的幻想。

11、.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12、.我梦见你变心了,吓醒了才发现你的心从来不在我这里。

13、.人人都说你活该凄凉,其实没人懂你情长。

14、.人就是这样,小时候爱唱歌,唱破了喉咙也没人听懂,如今有人想听,你却不想唱了。

15、.只因那段遇见太完美,以致于后来再也没有人能入得了眼。

人不能总是负能量爆棚的,人总要学会发泄情绪整理自己,找到情绪的发泄口就会好很多。还是买东西能让我变得快乐而不是写一些很丧的微博写完了并没有开心过几天回头看的又会变得生气。

感觉自己负能量爆棚的说说

一、这个周末负能量爆棚上一次这样发火都记不清是十几年前了好在撕X撕出了风采不能让坏人嚣张吃个自制绿豆冰压压火。

二、突然就负能量爆棚了真是被自己气死了每次上夜班都睡不着觉心态爆炸fxxk!

三、最近对自己的职业有太多不满,觉得太过心酸,负能量爆棚,这样的我该怎么坚持?

四、一辈子负能量爆棚矫情到炸这样能解决什么问题自己都知道的道理但每次为什么都要那么做醒醒啊。

五、不想被别人有感情上的喜欢也不想喜欢别人不想被依赖也不想依赖今天负能量爆棚我脾气很差只对在乎自己的人毫无保留的暴露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真的是很糟糕今天很凶!

六、负能量爆棚的第N天,和一个朋友讨论起自我否定和自我放弃的话题。他觉得自己是生活的loser,婚姻、爱情、生活都已放弃,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消极的人没办法做改变。我在他所说的话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七、这一路,我们丢了很多东西。曾经的玩伴,喜欢的宠物,以前的朋友和过往的恋人。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也开始变的冷漠,用自顾不暇的借口吝啬关心别人。路越走越远,世界却好像越来越小,只剩自己眼前可触及的一切,一边信誓旦旦,一边心知肚明着这些也都是动荡不安的负能量爆棚,可能跟天气有关吧

八、当熊孩子孩子闹情绪时,有时真的会负能量爆棚,但是还要劝自己,当妈的人不应该是这样的,要努力做一个好妈妈,大地一样能承载万物滋润万物广博宽厚的妈妈。

九、今天负能量爆棚也有正能量虽然小还是很欣慰看了陶白白的巨蟹座真的第一次反感自己哈哈好了好了多努力就好了做有意义的事希望三年五年后我能是我想要的样子经济独立不自卑不高傲待人温柔处事耐心好友二三不论爱人有无均不扰心静心过生活不强求不挥霍。

十、如果自己太消极,就容易陷入黑暗的死循环。你有没有停下来思考一刻钟,为什么没有人帮你?已经不再会浪费时间去拉出负能量爆棚的人了。

十一、感觉最近的自己好像有点负能量爆棚虽然很努力在克制了但是有些时候还是没有控制好。

十二、大多数人选择将正面阳光的一面留给朋友圈,自己默默承受所有的不愉快,我也是!一个多月的努力初见成效,硬着头皮天天跟和尚样的念经背诵,时刻都警醒着,今天早上负能量爆棚。

十三、不是如鲠在喉,可却也是不上不下:负能量爆棚,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觉得麻烦,什么都觉得是负担,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想打圈圈,发泄一下,老天爷却先我一步,总感觉他替我发泄了,我要是再发泄,只是雪上加霜。

十四、最闹心的烦躁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烦什么,无缘无故就全身负能量爆棚。

十五、无数次想放弃。迈出读博这一步就是在自我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无限循环中挣扎。负能量爆棚疲惫到极限因为我又一次地推翻了自己。

十六、觉着自己每天满身的负能量爆棚,久而久之给身边人带来的都是负能量。

十七、很久没有负能量如此爆棚了,从小到大有什么心事我都喜欢藏在心里,开心的和大家分享,不开心的自己承担,我不需要别人的关心,受伤了我可以自己默默的舔舔伤口,再大的压力也能承受,做朋友去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总是用虚无缥缈的未来限制当下的生活。但是真的太累了,累到不想说一句话,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待着,看到孤独的流星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算了,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心也不是石头做的,就简简单单的生活吧。

十八、深夜负能量爆棚走就走还特地屏蔽一下拜拜了您嘞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十九、我需要一场旅行不然我觉得现在的自己会把自己折磨死又开始钻牛角尖又开始心累讨厌负能量爆棚的自己我要出去!!!

二十、今天跟朋友聊天,才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正能量的人。。。朋友说我以前负能量爆棚,现在居然燃到爆。。

二十一、负能量爆棚,和四年前一样,不同的是这次不需要高考而是答辩。。而且这次没有牵挂的人。。没有悲伤,可就是开心不起来。。。

二十二、简直负能量爆棚!!!!为什么我一定要听你们的去做事我自己有思想!我不想做的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去做!不想弹就是不想弹早知道就不学琴了!!!搞到最后自己连一个假期都没有!

二十三、负能量爆棚,好想好想给自己放个假,好想好想!我再也不想挣扎着论文了!

二十四、最近感慨良多,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了,负能量爆棚,想倾诉,不知从哪发泄。想想

二十五、深夜,负能量又爆棚,毫无办法,无处倾诉,我现在至少学会了,忍着,等这个痛苦一点点自己散去。

二十六、感觉自己好像整个人都负能量爆棚明明内心平淡无常却还要在人前却还要保持这么活泼反正就是觉得自己很丧!!!非常丧!

二十七、最近思考人生思考得有点累感觉负能量爆棚了是时候出去浪一波了。

二十八、上周在心情低落到谷底的时候嘲讽自己像一只遍体鳞伤的小鸟,生命的最后还要翘起头来说加油,这么滑稽的画面还把悦悦笑到不行,自己也是哭笑不得最近负能量爆棚,被工作折磨的有点迷失自我,一次次刷新我对整个环境的认知。拉着晓哥让他开导一晚上,记不清楚是哪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希望一切糟心情到此为止。

二十九、遇到的每一件事,总是能不断的反思自己,可是现在这一刻,负能量爆棚,搞不懂,真的搞不懂,何为理解?而谁又能理解我

三十、生活或许就是这样不会让你一直称心如意否则怎样体现它的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本质现在所有的身不由己所有的波折所有的坚持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丰富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现在不是你伤春悲秋优柔寡断郁郁寡欢盲目度过态度消极负能量爆棚的时候而应该是打起精神一起努力丰富生活的过程!负能量过后你要成为那个乐观坚强爱笑充满正能量的你!活的简单温暖善良自由

三十一、我知道自己最近真的负能量爆棚了可是我真的很难过啊没有征兆没有理由就会很难过为什么想要好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么难为什么自己就畏畏缩缩什么都不敢做为什么自己一点温暖都体会不到了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孤独为什么。

三十二、我本来就是一个特别容易负能量爆棚的人,一直都在告诉自己,不能因为我的负能量而对他人的生活又不好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都很安静,我只能把自己身边的和我偶像的正能量放大以后来鼓励我自己。我也有特别不顺的时候,也有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候,也有学业和工作不能同时平衡的时候,也有因为经济原因而放下很多喜好的时候。所以真心希望,你明知道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迫在眉睫,明知道了我的底线在哪里,就请你不要把你的负能量再堆积给我了,不要把每一次的话题都从我这里寻找安慰开始,特别是我们连朋友都算不上,谁都有玻璃心的。我就算平时再怎么汉子,再怎么无所谓,而真实的我只有一颗属于女孩子的心,而非铜墙铁壁。我不是树洞,我也想死。

三十三、最近负能量爆棚,一直也没状态,总是不仔细,经常犯错,又能怪得了谁呢管好自己吧毕竟社会不是那么好混的。

三十四、白天抱了一天的女儿,晚上带儿子去上英语课此刻我才刚躺下,又是我和女儿两个人戴着耳机听首歌算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负能量爆棚了,谁能带我飞过这绝望的边缘

三十五、最闹心的烦躁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烦什么,无缘无故就全身负能量爆棚。

三十六、长这么大了什么都做不好最近也负能量爆棚越来觉得白长一身肉没啥用处找不到合适的出租房又遇到超级不顺的事照顾惯了别人有时候突然发生事原来也是变得无助好像其实只有我是需要被照顾还每天假装自己很强大身边小伙伴很棒但好像被教会长大了每个人都有要做的事烦心事就别总去用负能量打扰她们。

三十七、深深的无力感,浑浑噩噩这不像我,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一切都没头绪,面对一切提不起劲负能量爆棚

三十八、偶尔会忍不住拼命去找和你有关的一切消息,找到了看到了听到了就会觉得失望又多了一分。因为你好像没事人一样,就只是这样而已,我都觉得难受死了。没想到自己会这么负能量爆棚。这次,又要多久才能放下。你不知道和你在一起和你做所有的事都耗了我太多太多勇气。我知道这样真的太没骨气了。可是如果真的喜欢真的陷进去了又怎么能装作若无其事。一开始你曾说过,你就是来我感情的。好的。恭喜你啊,你成功了。我心里有无数的脏话想骂你,可是,还是祝你过得好,就,别让我知道。你被我放进黑名单里,是我怂了。我不能假装淡定。我不想看到你的消息。即使只是好友在列表里。林徽因说,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三十九、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这样,心情郁闷负能量爆棚的时候大概是没一个男女朋友能让你好好抱一抱,我光是凑近闻闻对方的味道就够开心半天的了

四十、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有什么都只能憋在肚子里,但只要说开了,就跟洪水决堤一样没完没了。最近真的是负能量爆棚,整天被各种各样的琐事缠身,真的有些累。天天熬夜,喝酒,打游戏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感觉就是这样才可以把心事遮住。忍住不去想。一到夜里,无法入眠,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状态。完全乱了。我想我长这么大始终没学会该怎么去喜欢一个人,也没学会怎么去珍惜。经常做知心大哥帮这个那个解决各种感情问题。到我这儿,什么都做不好。我很愧疚。大概骨子里就是个混蛋,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我想我要消失很久了。不在更新微博,不在发朋友圈。任何社交软件我都不想再出现。晚安。

四十一、突然之间的情绪失控,难过到爆,不懂为什么自己突然间负能量爆棚,能不能给我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小哥哥。

四十二、运动了十天,有时候负能量爆棚,一点都不想动,还好长了一身肉,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三月份的牛仔裤快要穿不上啦,今天8KM,有一个小目标:六月份每天都要动。

四十三、从五月开始就各种水逆不顺倒霉就好比上帝为你关了一扇窗的同时不仅为你关了门还为你放了条狗负能量爆棚屎一样的生活。

四十四、偶尔也会觉得自己好无能一个可有可无人负能量爆棚现在的我没有目标且茫然。

四十五、负能量爆棚了养啥子啥子死我去尼玛的既然做啥子都不行干脆啥子都不做还来得直接点。

四十六、感觉今晚负能量爆棚,却也无可奈何,我也想读博,我也想留北京,可是感觉好难啊,感觉好无力~

四十七、又又又又双叒叕一次失眠最近压力特别大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想放弃特别特别特别想放弃负能量爆棚是不是生活也就只能这么将将就下去了如何是好不知所措真害怕面对崭新的一天。

四十八、负能量爆棚了,感觉自己不是美少女了,巴拉拉小魔仙随身变。

四十九、爱与被爱,负能量爆棚。怎么才能抵御负能量呢。不要因为别人的抱怨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因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两面性,负能量的人会把事情想着朝不好的方向发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其实一些活动可以摆脱这种负能量,运动啊,购物啊,都能抵御负能量。同时我们还要不断的开导充满负能量的人,因为负能量的人之前都受到过这样或那样的打击,从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抵御负能量从自身做起。

五十、负能量爆棚冲你发牢骚,说的话无意间伤害到你,那时候我只想抛弃全世界只想自己一个人,但是你比我还紧张,强忍着那些难过,第一时间找到我,努力逗我笑,突然,我眼泪决堤,你再也控制不住,声音变得沙哑,红着眼眶安慰着我;我问你:跟我在一起很委屈吧,我这个人很令人讨厌!,而你说了一句我终生都会记得的话:你不讨厌,但是我了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你才会这样,我难过忍忍就过去了,但是我已经知道你很不好受了!我怎么舍得再去让你难过呢!,因为疼惜,不忍责备,愧疚之心瞬间炸裂,从那时起,我决定永远改掉我这个行为!再也不乱发脾气!

五十一、不知道为什么,最近随时负能量爆棚,还是喜欢以前开开心心的我。

五十二、最烦那些抱怨这,抱怨那的人,谁都不欠你的好么,抱怨别人说明你自己才是煞笔,最讨厌负能量爆棚的人

五十三、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快好起来,最近真的是负能量爆棚,都快不能自救了。

五十四、一直都在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总是存在侥幸心理去逃避不想面对的问题,试过不去想,不去怀念,可偏偏总是在脑子里一漂而过,勾起所有的回忆,好的坏的,我所认为恶心的。总是时不时折磨你一下,没有难受,却会突然负能量爆棚。路很长,你只能往前看,绝不回头。没有早睡,只有心累。

五十五、当负能量爆棚的时候,对镜子里的自己笑笑吧,真的,爱笑真的会加运气耶!~

五十六、这头发剪的有点儿上火,最近有点焦虑负能量爆棚

五十七、负能量爆棚的时候,没有任何事能解救我,我自己吃吃吃,然后就会活过来,这些年胖了29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

五十八、最近就是这样说是负能量爆棚吧好像又不是就是不想说话已经习惯了失眠啊早上起来眼睛还是肿的习惯也是可怕真的该清醒清醒了。

五十九、一到晚上负能量就爆棚!生活真的不容易!走上社会真的比想象的艰辛。年纪大了也很容易想东想西。

六十、负能量爆棚,计划好的事无限拖延,说服不了自己。感兴趣的离自己十万八千里远,眼高手低到自暴自弃。

设备大小的问题。工艺相同。

专业烘培是讲究精准的,但是家庭烘培就比较随意一些了

专业烘培制作的产品精细,家庭产品从品质口感有区别。

铁皮石斛研究论文英文文献

(1)铁皮石斛有性生殖繁殖率很低,所以繁殖常用无性繁殖方式进行,如分株、扦插,也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植物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利用茎尖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几乎无病毒.同一株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的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花粉细胞和体细胞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型不同.(2)由以上分析可知,蔗糖能为生长、分化提供能量;光能促进细胞分化.(3)铁皮石斛是植物细胞,其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时,与从鸡血细胞中提取DNA相比,实验过程中通常要增加研磨步骤,以破坏细胞壁.提取DNA的原理是: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选择适当浓度的NaCl可使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能与其他物质分离.(4)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抗虫)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5)声波刺激可促进铁皮石斛多糖的合成,其中声波属于物理信息.故答案为:(1)植物组织培养茎尖几乎无病毒不一定相同(2)蔗糖为生长、分化提供能量,光促进细胞分化(3)研磨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选择适当浓度的NaCl可使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能与其他物质分离.(4)启动子、终止子 (5)物理

霍斛保存条件:12个月.放在干燥的地方[编辑本段]霍斛 药性霍斛能超群 石斛为常用中药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列为上品。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安徽霍山所产霍山石斛,脂膏丰富,滋阴之力最大,在古代本草中早有记载,一直被认为是石斛药材中的珍品。而《中国药典》1995年版在石斛的来源中却未收载霍山石斛。同时古代本草一直明确记载石斛的药用部位是茎,而《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药志》、 《中药材手册》及新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鉴定学》等现代中药文献均将石斛列为以全草为药用部位的全草类药材中药,并按全草+石斛属名组合格式,将其药材拉丁名定名为 HERBA DENDROBII。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石斛与霍山石斛进行本草考证与原植物鉴定,以正本清源。[编辑本段]霍山石斛为传统药用正品石斛最早记载石斛产地的《名医别录》曰: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 《新修本草》 、《本草图经》及以后诸家本草均沿用《名医别录》的记载。 《本草衍义》曰:石斛,细若小草、长三、四寸,柔韧,折之如肉而实。而现存的《证类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纲目》均沿用了以上记载。考以上本草所述的石斛产地六安,即今安徽省六安行署所属的霍山、六安、金寨等地。结合石斛属植物的分布、生长环境和《本草衍义》中对石斛的形态描述,我们可以认定产于安徽霍山等地的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G.Z.Tang et S.J.Cheng、黄花石斛 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 以及生于石上而茎较短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均为本草记载最早的传统药用石斛,应视为正品石斛。 霍山石斛,又名霍石斛,霍斛、大别山石斛。《本草纲目拾遗》曰: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较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球者,彼土人以代茶茗,云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气力,或取熬膏饷客,初未有行之者,近年江南北盛行之,有不给。《本草纲目拾遗》又引《百草镜》曰: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心,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州及颍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咀之无涎者,系生木上,不可用。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应为霍山石斛 Dendrobium huoshanense G.Z.Tang et S.J.Cheng 、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 及生于石上而茎较短的铁皮石斛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

石斛兰别 名:石斛、石兰、吊兰花、金钗石斛优质的石斛又名:耳环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斗,风斗、西枫斗,霍斛。现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石斛等。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1500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皮影戏论文的参考文献

邮箱给我吧,我们网上是没有的!

从事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看什么行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以开放的心态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康保成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2006年2期第28~33页

【内容提要】 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心态。首先,学术史上不存在壁垒森严、固定不变的学科界限,中国戏剧史更毋须画地为牢,学者本人亟须挣脱学科归属的羁绊,保持自信;其次,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大背景下,中国戏剧史的研究依然相当封闭,学者们外语水平普遍不高。其症结在于学者太以自己为中心,未能把中国戏剧史当成一门不分国界的学问。

【关 键 词】中国戏剧史/学科归属/开放/面向世界

【作者简介】康保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康保成,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关于中国戏剧史的学科归属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戏剧史作为一门学科、一门学问已臻成熟,其标志之一就是研究领域的自觉延伸。当前,无论从事剧本文学抑或是表演艺术的研究,都不会也不应当受到非议或是冷遇。

不过,依然有不少人心存疑惑:这门学问,究竟属于文学还是艺术?当我们从事民俗、宗教与戏剧关系的研究时,会不会造成文学或艺术自身的迷失?怎样防止仅仅把剧本资料、戏剧史料当成社会学研究的材料?等等。其实,文学和艺术本来就是一回事,而对于中国戏剧史来说,更不宜强作划分。何谓“文学”?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仅仅把文学当成“书面著作”之一种[1] (P1,第1条),却无疑是一种偏见,因为它排斥了文字产生前和产生后的口传文学。事实上,文学的产生和存在要远在文字产生之前。我们不能望文生义,把汉语词汇中“文学”的“文”和“文字”、“文献”中的“文”字划等号。在英文中,文字为language,文学为literature,文献为document,三者界限分明,不容易混淆。《文心雕龙》开宗明义地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2] (P1)在刘勰看来,“文”者“纹”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或缺的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的装饰。显然,这种对“文”和“文学”的解释,要比后人对文学意义的狭隘理解宽泛得多,也准确得多。

我国大陆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一般把“中国文学”和“艺术”分成两个一级学科。中国戏剧史作为三级学科,可以横跨两个一级学科,同时归属于“中国文学”门类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门类下的戏剧戏曲学这两个二级学科之下。但从功能上看文学应是艺术的一种。《晋书》把左思等文学家和顾恺之等画家一同列入《文苑传》,可见这一观念由来已久。过去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而今在大学“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有一个“文艺学”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就包括了一般人心目中的“文学”和“艺术”两个领域。国内外的著名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例如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黑格尔的《美学》、丹纳的《艺术哲学》、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都没有把“文学”和“艺术”分开。此外,目前在国内很有影响的《新华文摘》的“报刊文章辑览”中,就只有一个“文艺”栏目,其下收辑的文章篇目包含了“文学”和“艺术”两大类。

可以这样说,学术史上不存在壁垒森严、固定不变的学科界限。对于“文学”和“艺术”这两大学科来说,分有分的依据,不分有不分的理由。然而,对于中国戏剧史来说,无论勉强地把它划归于“文学”还是“艺术”,都有画地为牢、人为挤压研究空间之嫌,弊大于利,所以最好是不分。我和黄仕忠先生、董上德先生曾经以《徜徉于文学与艺术之间》为题,对这门学科的研究状况予以回顾和展望[3]。周华斌先生提出“大戏剧”概念,认为广义的戏剧不仅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木偶剧、皮影戏等传统戏剧品种,也应包括电影故事片、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4]。我对此极为认同,当然在具体表述中存在差异,此处不详述。总之,我认为,在当前这种学科分类体系下,对中国戏剧史不宜强作学科划分。

当我们不把中国戏剧史做某种学科归属时,写出来的著作,当然带有“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特点。这与其说是赶时髦,还不如说是依据戏剧的本质特点使之水到渠成的结果。然而这却遇上了另一种尴尬:我们可能会丧失自己的发表阵地。以“文学”为标题的学术刊物,一般都不大欢迎这类稿件。在当前的评估体制下,属于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大学中文系的研究队伍(尤其是后者),不能在冠以“文学”标题的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当怎么办?

我认为,这既是开放的戏剧史观与滞后的学科分类之间的矛盾,也是活跃的研究实践与凝固的评估体制之间的矛盾。这种尴尬,其实随处可见。一方面,“跨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被大力提倡;另一方面,自国务院而下的各级学科评议组、学术委员会的组成依旧沿用了传统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等学科分类。“跨学科”究竟怎么个“跨”法?谁是“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评委、专家?不知道。哪家刊物发表“跨学科”的文章?似乎也不甚了了。

其实,传统的学科分类早就有改进的必要。以民俗学为例。中国大陆最早的民俗学学科博士点设在以钟敬文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但按照学科分类,民俗学属于社会学下的二级学科,授予法学学位。在中山大学,民俗学博士点为中文系、人类学系所共有,且不说招生、培养、答辩等等操作起来如何不便,而如我等对法学、社会学一窍不通之人,所带出来的学生竟然被授予“法学博士”头衔,岂不令人哭笑不得!所以,改进学科分类,使之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改变当前学术成果评估中重刊物轻文章质量的倾向,也十分必要。而对于学者本人来说,保持自信、开放的心态则更为重要。

许多学者慨叹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至今难以超越,那么,它属于文学(史)还是艺术(史)?冯沅君的《古优解》、任半塘的《唐戏弄》、胡忌的《宋金杂剧考》、钱南扬的《戏文概论》以及董每戡、周贻白、张庚、廖奔的戏剧史著作,皆可属于文学(史),也皆可属于艺术(史)。当今青年学子的成果更凸显出突破传统学科分类的倾向。例如,同属中文系文学学科的车文明的博士论文《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宋俊华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先后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而这两篇论文都不是传统文学学科所能包容的。实际上,《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史》、《国学研究》、《文学遗产》等权威刊物,都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戏剧史研究论文。尤其是后者,虽冠以“文学”之名,却能打破“文学”与“艺术”的学科界限,更为学界称道。可以这么说,在当今,只要是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无论属不属于文学,属于哪个学科,都不愁没有问世的机会,至于专著出版,就更不受学科限制了。

“大戏剧”之下的子学科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也应给予关注。“大戏剧”观指导下的中国戏剧史研究,涵盖了自“家为巫史”、“绝地天通”的上古蒙昧时期至1949年两岸分治这一广阔的历史空间;地域上包括中原汉族和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居住区域;戏剧品种既有古代的优戏、角抵戏、参军戏、杂剧、南戏传奇,也有流传至今的京昆传统戏曲剧种和各种地方戏、农村祭祀戏剧、民间小戏、傩戏、目连戏、傀儡戏、皮影戏等;其研究领域有机地包容了戏剧理论、戏剧文献、剧本文学、作家演员生平、比较戏剧、戏剧文物、剧场戏台、声腔音乐、舞台表演、服饰化妆、布景道具、戏班剧社、演出习俗等方方面面。这些领域,可称作子学科或研究方向,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交叉,组成了一幅全息的网络化图景。可以说,只有具备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视野,广泛汲取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使用文献、文物和田野考察相互参证的方法,全方位地、立体地研究中国戏剧史,才能建立起这样一幢屹立于学术之林的宏伟大厦。毫无疑问,以任何人之力,都难以完成如此重任。前辈学者如王国维、吴梅、齐如山、卢前、王季烈、冯沅君、周贻白、任中敏、吴晓玲、郑振铎、赵景深、王季思、郑骞、孙楷第、董每戡、钱南扬、黄芝冈、严敦易、杜颖陶、叶德均、欧阳予倩、李家瑞、李啸仓、傅惜华、徐慕云、张庚、华粹深、徐扶明、庄一拂、陆萼庭、胡忌等人,均以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一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研究空白。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是有限的,而且学术研究一直在向前发展,谁都不可能包打天下。

在当前,全面地研究中国戏剧史,不仅需要文学、语言学、史学、哲学、美学、文献学、戏剧学知识,而且需要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然而学海无涯,人生有限,每个学者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传统和知识结构、研究条件,选择某一个或数个子学科作为主攻方向。这种宏观视野下的自觉分工,与人为地画地为牢本质不同,就在于“大戏剧”视野下的各个子学科之间,完全是平等、互补、呼应、交融的关系。因此,各子学科之间不应该厚此薄彼、相互封闭。虽然就戏剧的本质而言,角色扮演占据核心的地位,虽然各个时期的研究热点会有变化,但某一具体成果的价值,主要是依据该成果的创新程度与科学性而决定的。当然,一般来说,旧的研究领域和课题不大容易出新,所以,紧跟学术潮流(即陈寅恪所说的“预流”),选择前沿课题就十分必要。

我看到过一篇综述性质的文章,在列举以往相关的研究论文时,有意无意地漏掉了不少分量很重的研究成果,严重削弱了其文献价值。不能不说,这是由于视野狭窄、惟我独尊的心态或者门户之见造成的。即如上文所列举的自王国维而下的“前辈已死名公”,他们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成就大小也不同,但都是公认的戏剧史家,只有站在他们的肩上才能突破他们、超越他们。对他们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今后的研究成就也必然受到限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多大的胸怀,做多大的学问。

然而,由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机械“反映论”造成文学艺术失去自身的品格,所以有人担心把戏剧与民俗、宗教结合起来研究,会不会掉入新的陷阱,走入另一个误区,把剧本资料、戏剧史料当成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研究的材料?我认为,从根本上说,这种担心依然是对古代戏剧与祭祀仪式的关系了解不够造成的。在古代,民俗事项、祭祀仪式与演出活动有时结合在一起,因而研究仪式也就是研究戏剧本身。当然,独立于仪式之外进行剧本创作和演出的情况也很多,这时候,就没有必要勉强“跨学科”。跨与不跨,要视研究对象而定,很难一概而论。

此外,古代戏剧作品中保存了许多民俗学、宗教学资料,对这些不了解,就不能正确地、透彻地解读作品。元杂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就是一个典型。此外,元杂剧中已婚男性往往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大嫂”,这种奇特的称谓是怎样造成的?对一种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研究,我们知道这是一妻多夫、兄终弟及婚俗在称谓中的遗存[5]。这就通过对社会史、风俗史的研究,解决了元杂剧中的这一特殊称谓的来源问题。以往给剧本做注释,要求对作品的历史背景、语言典故、方言俗语、切口黑话、典章制度等等都要熟悉,似乎没有人担心,这种研究会偏离戏剧本身。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种研究没有把剧本当成风俗史料、社会史料的可能。但只要清醒地把握研究目的——通过研究风俗去了解戏剧,而不是相反,就会尽可能不偏离或少偏离戏剧本身的研究。

进一步说,中国文学史、中国戏剧史应当是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哪一部《中国通史》没有李白、杜甫、关汉卿?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总绪论”“第一节”的小标题为“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这也可以挪用到中国戏剧史的研究中来。强调“戏剧本位”就不会迷失自我。不过,万一真的偏离了,也不可怕。比如,建筑学家和戏剧史家都可以研究剧场和戏台,要是一不留神,某位戏剧史家成了古建筑学家,我想这未尝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二、面向世界的中国戏剧史研究

最近有人撰文,批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学者)怎么做的我们就该怎么做,外国人怎么说的我们就该怎么说,一切惟外国人马首是瞻”的错误倾向,提出:“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虽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的东西,但无疑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交流的中心就是我们中国。”文章还批评“海外某大学”举办学术研讨会,提出与会者的论文至少引证若干条材料的“荒唐要求”[6]。

这种看法并不错,问题在于心态。实际上,“一切惟外国人马首是瞻”的倾向,在大陆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并不突出,香港某大学个别人搞的繁琐规范也并不流行。至于“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虽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的东西,但无疑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交流的中心就是我们中国”这句话,也完全可以反过来说,即变成——虽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交流的中心就是我们中国,但无疑地,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的东西。

《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在“国外社会科学”栏目下摘引了两篇“国外中国学研究”的访谈文章,其中德国汉学家凡埃斯说:“中国的汉学太以中国自己为中心了,人们的外语水平不高,不过这种情况也在慢慢改变。西方汉学家们不认为汉学只是需要我们到中国去学习的一门学科,这种学习应该是双向性的,我们从外面可以看到很多从里面看不到的东西。”瓦格纳也说:“中国的学者们,他们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会对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带来很大的限制。就算是在北京的西方学者也很难搞学术工作,因为得不到很多外国的学术著作,来自日本、美国的书太少了。所以中国学者们一般都是你看我写的,我看你写的,范围很有限。”[7]

国内学者批评的倾向和外国汉学家指出的倾向,究竟哪一种是主要的呢?在当前,我们应该强调什么?纠正什么?中国学术是否“早已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6]?我想主要以中国戏剧史研究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众所周知,我国的戏剧史研究一直是在外来文化、外来观念的推动下逐步走向现代的,被同行们一致推崇为中国戏剧史开山之作的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就是汲取外来观念的代表作。陈寅恪先生总结王国维治学的3种方法之一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举出的成果就有《宋元戏曲考》[8] (P247)。其后冯沅君、董每戡、欧阳予倩、周贻白、张庚等人,无一不是在借鉴外国戏剧理论的基础上完成各自的民族戏剧理论、戏剧史建构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农村戏剧、祭祀戏剧,开始使用田野考察的方法研究现存的活态戏剧品种如傩戏、目连戏等。可以说,国外的观念、方法、成果,对大陆形成这一学术潮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居功至伟。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2001年,我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表明,我国已经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向全世界宣布:作为文化遗产的戏曲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人类的。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戏剧史的研究依然相当封闭。

总的说来,在中国戏剧史研究领域,我们对日本、韩国同行的研究成果的了解和吸收情况要好一些,而对西方的研究则相当隔膜。如果说我们对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波多野太郎、田中谦二、岩城秀夫、田仲一成、金学主等人还相对熟悉的话,那么对美国学者柯润璞(J. I. Crump)、韩南(Patric Hanan)、白芝(Cyril Birch)、奚如谷(Stephen H. West),英国学者龙彼得(Piet van der Loon)、杜为廉(William Dolby),荷兰学者伊维德(Wilt. L. Idema),波兰学者日比科夫斯基(Tadeusz Zbikowski),澳大利亚学者马克林(Colin. Mackerras)等等,就要陌生得多了。他们对中国戏剧史的全面研究和对杂剧、南戏及部分作家作品如关汉卿、李渔、朱有炖、《西厢记》、《琵琶记》、《荆钗记》、《长生殿》等的研究,都有不少新鲜见解值得参考。而国内尤其是大陆的一般研究者,不要说借鉴汲取,就连见也难以见到。毋庸讳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学者们外语水平不高。在因此而造成的自说自话、“自给自足”的研究圈子中,难以使大陆的中国戏剧史研究界与海外、国外学术界进行双向交流,也难以摆脱低水平重复而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大陆敦煌学界是借鉴国外成就而超越之的典范。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曾经出现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令人“伤心”(陈寅恪语)的局面。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大量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得以陆续复制回国或影印出版,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充分借鉴欧亚各国的成果,使大陆的研究水平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从而出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令人振奋的局面。可以这么说,在敦煌学研究中,不能直接阅读外文文献,其成果就很难入流。

2002年,中山大学历史系青年学者王承文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修改的《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在中华书局出版。这本60余万言的大著不仅旁征博引了我国古代典籍、大陆与港台的中文成果,而且广泛引用日文、英文、法文的研究成果。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说:“道教是属于世界的,欧、美、日道教史研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近半个世纪以来,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道教史专家。作为天下公器的学术研究,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也没有理由对此视而不见。在本书中,我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力所能及的吸收借鉴和讨论。”该书出版后在国际汉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中国著名学者汤一介、项楚、孙昌武、张泽咸、葛兆光,台湾学者陈鼓应,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级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汉学与道教讲座教授劳格文(John Lagerwey)、法国远东学院院长道教讲座教授傅飞岚(Franciscus Verellen)、日本京都大学小南一郎教授、麦谷邦夫教授均给予高度评价。孙昌武教授称此书“考证精辟,新意迭出。国内道教研究长期沉滞,整体水平难望西方和日本学人项背,终于有大著可与争衡了”。傅飞岚教授认为“国际道教学界的灵宝经研究以这本书做得最好”。显然,不了解境外的研究状况,不吸收人家的成果,也就谈不到“争衡”与超越。当然,超越应当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其根本目的应是把学术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准。

台湾同行的中国戏剧史研究,可作为大陆学者的另一个参照。1949年以来,两岸的学术研究沿着不同的路径前行。在大陆,有两支研究队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戏曲,即以大学中文系和社科院文研所为代表的学者,主要研究剧本文学;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和各省的艺研所为代表的学者,则主要研究当代舞台实践。相比之下,台湾只有一支队伍。所以台湾的学者,往往既研究古代戏剧、剧本文学,同时也从事京昆与地方戏研究,甚至兼任编剧、导演、艺术总监的工作。曾永义教授、王安祈教授等可算是其中的卓越代表。

如果说两岸的研究体制各有利弊的话,那么在对国外成果的翻译、介绍与汲取方面,大陆则远远比不上台湾。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的重要著作《中国戏剧源于宗教仪式考》首先在台湾被翻译成汉语。台湾《民俗曲艺》第145期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世界各地的皮影戏及其相互关系》的论文,其中引用英文文献86种,中文文献45种。这种文章,很难在大陆的文学、艺术专业期刊上看到。台湾中研院从事戏曲研究的两位女士,都有在海外受教育的背景,她们外语好,理论功底深厚。王秋桂教授在世界范围内搜集、影印大量古代戏曲文献的同时,又致力于推进戏剧人类学的中国化进程。台湾学者的具体研究成果已经使大陆学者受益匪浅。而更值得学习的,则是他们从事学术研究时的开放心态——把中国戏剧史当成一门不分国界的学问。

有人指出参加国内(大陆)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外国学者往往水平不高。这可能是事实。毫无疑问,中国拥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剧研究的最庞大的研究队伍和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种绝对优势,便造成国外中国学的一流学者或可以和大陆的一流学者对话,而一般学者则难以达到国内二三流学者水准的局面。问题是我们的眼睛盯着人家的哪个部位?是取其所长,还是讥其所短?更何况就算是一般学者,也往往在某一课题的研究上有一得之见。要是与会的外国学者真的水平不高,那首先要怪会议承办方:谁让你不请(或请不来)水平高的?

另有一种倾向也很值得注意,就是有意无意地曲解外国学者的成果。例如最近有人提出:“国内重场上研究的学者,往往将田中一成的演剧研究视为先导;然而,田中先生本人对国内日益热闹的‘场上’呼吁却始终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9] 其实,田仲先生所关注是祭祀与戏剧的关系,而不是“案头研究”与“场上研究”之争。是谁把他的研究当成重视场上研究的“先导”?我们不知道。毫无疑问,在田仲先生看来,祭祀与戏剧文本、场上演出都有关联,而显然与后者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

最近有两本书值得关注。一本是民俗学家董晓萍和美国历史学家欧达伟(David Arkush)合著的《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观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另一本是《韩国演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这本书的作者是韩国戏剧史家李杜铉,审定者是韩国的中国戏剧史家吴秀卿。两本书提供的合作模式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对于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学者来说,应当不无启迪。

总之,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心态。当前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既要挣脱学科归属的羁绊,又要克服惟我独尊的心理障碍。这可能是在这个领域中出大师、出精品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辞海·文学分册[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黄叔琳,等.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康保成,黄仕忠,董上德. 徜徉于文学与艺术之间[J]. 文学遗产,1999,(1).

[4]周华斌. 戏剧戏曲学书系总序[A]. 朱联群,等编. 戏剧戏曲学书系[C].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5]康保成. 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J]. 扬州大学学报,1997,(6).

[6]刘扬忠. 也谈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接轨”[J]. 文学遗产,2005(1).

[7]凡埃斯,等. 汉学家谈汉学[J]. 新华文摘,2005,(6).

[8]陈寅恪.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A].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C]. 北京:三联书店,2001.

[9]李舜华. 从祭祀到演剧、从乡村到城镇——田中一成的中国演剧史研究

中西方丑角在正戏和民娱中的功能差异与嬗变、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北京, 593.    、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北京, 34.    等等这些文献,你也可以在世界文学研究上找戏剧的论文,看看别人的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