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这个要看你的文章的,是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文章。要投到对应的杂志。

1.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法律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2.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特征分析及培养 《高等理科教育》33.大力发展甘肃高等教育的对策性研究(研究报告)4.西北民族地区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初探 《高等理科教育》25.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 《教育研究》2001 96.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 中国大学学院模式变迁 《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专辑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冲突及其调适的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现状及其社会化发展的理性思考民族学论集》 甘肃人民出版社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现状及思考 《西北高等教育》 大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视野 《高等理科教育》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研究》 性别角色获得的民族学分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高校教师与现代远程教育 《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高校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与设想 《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浅议《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SARS对国民心理承受力锤炼的理性思考《SARS与中国社会》 兰州大学出版社(CSSCI) 浅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理工高教研究》 加强民族心理学研究 《光明日报》19(理论周刊)22.保持开放心态与理解异质文化 《西北高等教育》22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评析 《西北高等教育》224.浅析科技领域女性成材的外部环境 《西北高等教育》225.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西北高等教育》226.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分析与对策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427.社会性别角色获得与民族文化系统 《西北师大学报》128.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女性发展的民族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CSSCI)229.关于大学生对心理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330.心理学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431.心理教育在大学生成材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 《理工高教研究》632.心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差异性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CSSCI)63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育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34.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民族研究》 635.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现状及其社会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教育研究》1136.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分析—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 《兰州大学学报》137.甘青藏族妇女社会地位探析 《青海民族研究》 438.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一项关于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的调查《广西民族研究》2005.339.民族心理学视野中的民族意识研究 《民族学研究文集》(全国第八次民族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2005年3月 民族出版社40.甘南藏族妇女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变迁 《兰州学刊》2005.641.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述论 《广西民族研究》2006。342.现代化背景下白龙江流域藏族社会文化的变迁——甘肃大河坝社区的田野调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143.制约藏族妇女发展的民族心理因素及其成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444.浅析藏族妇女教育滞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甘肃民族研究》2006。1

可以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兰州教育学院是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多功能多学科的高等院校。1980年5月正式成立,1981年4月17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建制。是1984年2月教育部列入首批备案的地(市)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之一。1985年1月9日经甘肃省政府行文正式更名为兰州教育学院。1989年,为顺应学院发展的要求,兰州市政府在城关区雁儿湾东路选址修建新校址。1993年8月正式迁入。学院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31168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40%, 2000年被兰州市政府评为园林化单位,系兰州市文明单位。近几年来,学院积极自筹资金,增置了可容纳103人的语音室两个、100人的多功能教室三个、80人、100人的计算机教室三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1个、电子电路实验室1个,电子阅览室一个、建立了5间微格教学室和一间微格教学总控室,购置了送教下乡和校外教学点巡视专用面包车、越野车;对教学楼、学生楼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整修了西操场(18亩地),设置了4人环行跑道和小型绿荫足球场;修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2004年2月兰州市教育局将原38中学旧址交付该院使用,可容纳学生600余人。2003年11月,学院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的新学生生活综合楼于2005年9月竣工使用,学院的校园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学院成立后,以高等师范教育为主,其任务是兰州市中学教师学历达标,建院初期先设置了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7个基础学科。1988年5月,创办美术系,并由美术系牵头成立了兰州书画函授进修学院(原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兰州分校)。1990年增设政史、数理专业。1984年、1986年,先后纳入全省、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轨道。1996年5月,创办艺术教育系、英语系、计算机系。2000年8月,开始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生。自建院以来,学院已培养大专学历毕业生27800余人,各种培训班结业人数30000余人。作为地区性教育学院,除继续担负师范类培训任务外,从1992年起,经省教委(教育厅)批准,已陆续举办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室内设计、外贸俄语、外贸英语、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实用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等非师范类专业。师范类、非师范类专业的开设为高职专业的开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1年起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相继开办了《小学教育》、《英语教育》、《计算机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实用英语》、《艺术设计》等20余个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学院现有在册正式教职工177人,专兼职教师25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36人,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以上36人,讲师51人,助教49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44人具有硕士学位。  多年来,学院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建设人才为目标,坚持从严治教,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并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促教学,先后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16部,其中国家级8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发表文学、美术等各类作品3000余篇(幅)。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学院编辑出版的学术理论刊物《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优秀刊物。  辛勤耕耘和丰硕的教育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参与国际国内教研、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先后有6人次赴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香港举办书画讲学,得到了国际友人及教育专家的认知。1997年10月15日,英国国际事务发展署派团来我院调研、交流;同年,学院牵头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中西部地区代表协作会议,学院的成功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1999年4月世界微格教学创始人艾伦博士来我院就该院在教师培训中应用微格教学状况进行调研。学院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兰州市教育系统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学院还成立了兰州丝绸之路研究所,从事中外文化研究和经贸开发。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国范围内中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基本完成,许多同类院校纷纷转轨,或依附于师范大学或改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转向职业技术学院。截止目前,我院成为甘肃省唯一一所教育学院,在拓展非师范类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同时,我院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和国家教育部教师教育的长远规划,坚守教师培训的基地,充分发挥学院师资和设备的特长,不失时机地开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我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始于1990年,经过多年试点,1996年全面实施,初步建立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及制度。组建了由在兰各大专院校对中学教育有较高造诣的教授、副教授、省市教育科研单位的研究员、副研究员、中学特级、高级教师130多人的兰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四十二期,培训中学教师9184人。2001年,学院举办了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培训班。同时,作为兰州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培训学科教师425人。1998年在全市教学质量分析会上取得双赢,学院获干训、师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讲师团有33人获兰州市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学院荣获省教育厅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培训先进集体称号,学院1名教师获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培训先进个人。我院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于1998年8—9月成功的举办了全省初中语文、英语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自2001年起受教育厅委托率专家组先后赴甘南、临夏、华亭、泾川、山丹、静宁、会宁、东乡等地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当地中学教师数千人。我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受到教育部继续教育工程督导检查组的好评。2003年以来为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实施了中学教师各学科新课程师资培训,共培训中学教师15000余人,新任教师1500余人,幼儿园教师162人。  从2003年开始学员承担了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初中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和新课程师资培训赴十五个项目县的“送教下乡”活动,为贫困和边远地区送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实施继续教育过程中,学院教师对继续教育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撰写论文和工作报告几十余篇,在全国、省级及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期刊上发表《兰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实践》,课题获2001年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学院还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学院参加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师教育课题2项,承担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兰州市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正在顺利研究之中。  目前我院已建成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成人高等学历大专和普通高等学历高职大专四位一体、职前职后教育相辅相成的高等院校。  为适应教改需要,我院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可自主设置内部机构的有关规定于2004年,在保留原教学系的基础上设置“五系一部”,即:人文社会科学系(中文、政治、历史、教育心理)、自然科学系、外语系、艺术教育系(美术、音乐)、信息科学系(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部。

是的。基础信息:《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学报类正式期刊,创见于1985年,主要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合互动的实践经验,引导和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科学发展,读者为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政府采购部门、各级教育科研单位。杂志栏目:语言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中小学新课程改革、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办刊宗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合互动的实践经验,引导和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科学发展,及时报道现代教育技术与装备的动态,架设供需双方信息桥梁,多视角、多功能、多层次贴近现代教育,贴近广大读者。读者为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政府采购部门、各级教育科研单位。征稿启事:1、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标题不多于20个汉字。3、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4、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文章中要带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所投杂志、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邮编、邮箱。5、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6、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7、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8、本刊有权对文稿进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投稿时注明。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要看看你是谢什么类型的杂志了~~~不过都可以试试的,起码能锻炼自己

这个要看你的文章的,是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文章。要投到对应的杂志。

全体育虎扑现在最火的是《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加油中国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几个人一个宿舍

两者相比较而言,兰州城市学院更好。以下是对比分析: 师资力量:兰州城市学院:学校现有教职工1161人,其中教授120人、副教授338人、博士179人、硕士608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兰州文理学院:学校现有教职工853人,其中专任教师58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06人,占专任教师的4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学科专业:兰州城市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服务城市类、教师教育类、工程技术类三大专业集群。兰州文理学院: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旅游管理、投资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25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校舍资源:兰州城市学院:学校现有校本部、培黎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亿元。馆藏纸质文献41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兰州文理学院:截止2021年5月,校园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00万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6月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5月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2007年8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第三批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甘肃教育学院和甘肃联合大学分别创办于1950年和1985年,2001年7月,两校合并组建新的甘肃联合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同意,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建立兰州文理学院。2015年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史百战教授、校长汪建华教授。   学校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立足地方需求,打造办学特色,走内涵式、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一批服务文化大省建设的学科专业、培养一批服务文化大省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一批服务文化大省建设的理论成果”的指示为主线,按照“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应用、提高质量”的方针,全面推进转型发展。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整体面向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应用型专业特色和重在培养文化、旅游、传媒、艺术等文化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位于甘肃兰州雁滩黄河之滨,校园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教职工8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10万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   学校现有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师范学院、外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艺术中专部(甘肃省艺术学校)共15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出版、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软件工程、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财务管理、投资学、学前教育等19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构建了以文化、旅游、传媒、艺术为统领的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有甘肃省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中塔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化工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成115个校内实验室,12个实验教学中心,15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兰州立体影视制作中心是西北首家从事2D转3D的影视制作基地,已成功孵化出兰州第一家数字影视制作专业公司。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外引内培结合,强化师资队伍。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优秀人才;聘请国家一级编导高金荣、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何鄂、著名书画家莫建成、“花儿皇后”苏平、著名作家陈玉福、戏剧“梅花奖”得主雷通霞、苏凤丽7人等行业领军人才为驻校专家,聘请了文化大家余秋雨、中国艺术研究院原研究员周育德、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等46位各行业、各学科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担任特聘教授;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或赴美、英等10余个国家访学和开展学术交流。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5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9人(正高67人含二级教授5人,三级教授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364人(其中博士4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8%。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更加优化,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学缘结构更趋多元。   学校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已建成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彩一课”6门、省级特色专业5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列为教育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近年来,有47人获省级教学名师、“省园丁奖”、省教学成果奖、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省厅级科研教改课题近250项;出版专著(教材)2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940余篇;荣获各类教学及科研成果奖190余项。学校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传媒委员会、全国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兰州市旅游协会、兰州视觉艺术设计协会等行业的理事单位,获得国家级旅游规划丙级资质。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讯杯”国际影视作品大赛、“小桃李杯舞蹈比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等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荣获国家级奖50余项、省部级奖180余项。   面向未来,开拓进取。兰州文理学院在服务文化大省建设中,将继承办学传统,创新教育模式,积极为甘肃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一颗镶嵌在黄河之滨的教育明珠,谱写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信息来源:校长办公室 最后更新:2017年4月)注册资本:50968万人民币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点评

现在都没有扬州教育学院说法,扬州教育学院与职大合并,只叫扬州职大, 当然没有以前单独的扬州教育学院好,而且如果你是扬州这快的话,大专生都没有资格参加市里教师资格考试(唉,我输了几百字没用,限制一百)

扬州教育学院与职大合并了,叫职大,当然教育学院肯定是比职大好的。。。职大只是属于一所职校类得。。。只是现在的教育学院上出来没用的,在扬州地区大专都是没有资格参加地方教育局考试的,你如果上的教育类,只有继续深造,参加考试,有了本科的文凭才可以参加编制考试。。

不怎么样,原来其校址在史可法西路,现在搬走了。以前是招聘扬州市周边乡、镇、村的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回去做老师。

你好!我是今年刚从扬州教育学院刚毕业的,学校在06年和职大合并了,筹建扬州科技学院(本科),但至今尚未筹建完成。现在的话都是以扬州职业大学为名招生的,扬州教育学院已不能单独招生,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本人是扬州教育学院的最后一届学生。现在的话扬州教育学院只是职大的一个瘦西湖校区。最后我想说扬州教育学院真的是很好的一个学校,曾培育了很多优秀的教师,扬州很多学校的校长都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环境优美古朴,虽然可能硬件上条件差些,但学风很好,学生都很上进,一般都会选择在校自考或是专接本、专转本的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