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录用人数获取总成本

发布时间:

录用人数/获取总成本

如何把招聘工作做到极致第二篇 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

录用人数获取总成本

 通过招聘评估,有助于企业分析人才招聘与录用的情况 招聘人员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了解员工招聘的实际成本,以便于从人力资源规划的角度上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通过评估,有利于招聘工作的改进。通过对招聘评估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招聘工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次的工作积累经验 招聘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内部的问题。因为招聘效果的好坏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外,也受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1、成本效益的评估 单位直接招聘成本=招聘直接成本/录用人数 总成本效应=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它反映了单位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2、对录用人员质量和数量的评估 录用比率=(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小,说明录用者素质可能越高。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反映了招聘计划在数量上的完成情况。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越说明企业所刊登招聘信息发布效果越好,企业的认可度越高; 录用成功比率=(录用成功人数/录用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越说明招聘的成功率越高。3、招聘所需时间评估:从提出需求到实际到岗所用时间与用人单位期望到岗时间之比。该指标反映招聘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 招聘直接成本包括:招聘人员差旅费、应聘人员招待费、招募费用、选拔费用、工作安置费用等。该指标反映了人力资源获取的成本。

录用人数除以获取总成本

招聘评估的作用  1、通过招聘评估,有助于企业分析人才招聘与录用的情况。  2、招聘人员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了解人才招聘的实际成本,以便于从人力资源规划的角度上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3、通过评估,有利于招聘工作的评估。  4、招聘聘雇可以发现企业内部的问题,因为招聘效果的好坏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外,也受企业内部的影响。  招聘成本指在招聘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由于间接成本很难衡量,一般只对直接成本进行评估,包括:招聘人员差旅费、应聘人员招待费、招募费用、选拔费用、工作安置费等等。该指标反映了人力资源获取的成本。  1、单位直接招聘成本=招聘直接成本/录用人数  2、总成本效应=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反映了单位招聘成本所反映的效果。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100/1000=1

一、招聘成本效益评估是指对招聘中的费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照预算进行评价的过程。它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招聘单价=总经费(元)/录用人数(人)做招聘成本评估之前,应该制定招聘预算。每年的招聘预算应该是全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预算的一部分。招聘预算中主要包括:招聘广告预算、招聘测试预算、体格检查预算、其他预算,其中招聘广告预算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来说按4:3:2:1比例分配预算较为合理。二、录用人员评估录用人员评估是指根据招聘计划对录用人员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的过程。录用人员的数量:录用人员的数量可用以下几个数据来表示。1)录用比公式: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如果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越高,反之,则可能录用者的素质较低。2)招聘完成比公式: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如果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或超额完成招聘计划。3)应聘比公式: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如果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效果越好,同时说明录用人员可能素质较高。录用人员的质量:除了运用录用比和应聘比这两个数据来反映录用人员的质量外,也可以根据招聘的要求或工作分析中的要求对录用人员进行等级排列来确定其质量。三、招聘工作评估平均职位空缺时间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计算公式为: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职位空缺总时间/补充职位数×100%该指标反映平均每个职位空缺时间多长时间能够有新员工补缺到位,能够反映招聘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指标越小,说明招聘效率越高。2,招聘合格率该指标反映招聘工作的质量,这里的合格招聘人数是指顺利通过岗位适应性培训、试用期考核最终转正的员工。新员工对招聘人员工作满意度良好的建议可提高招聘人员的工作水平。新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该项评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可程度。

(5000+1000)/30=200元/人

招聘评估内容有招聘成本效益评估、录用人员评估、招聘工作评估等,具体如下:一、、招聘成本效益评估。是指对招聘中的费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照预算进行评价的过程。它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招聘单价=总经费(元)/录用人数(人)做招聘成本评估之前,应该制定招聘预算。每年的招聘预算应该是全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预算的一部分。招聘预算中主要包括:招聘广告预算、招聘测试预算、体格检查预算、其他预算,其中招聘广告预算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来说按4:3:2:1比例分配预算较为合理。二、录用人员评估录用人员评估是指根据招聘计划对录用人员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的过程。录用人员的数量:录用人员的数量可用以下几个数据来表示。1)录用比公式: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如果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越高,反之,则可能录用者的素质较低。2)招聘完成比公式: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如果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或超额完成招聘计划。3)应聘比公式: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如果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效果越好,同时说明录用人员可能素质较高。录用人员的质量:除了运用录用比和应聘比这两个数据来反映录用人员的质量外,也可以根据招聘的要求或工作分析中的要求对录用人员进行等级排列来确定其质量。三、招聘工作评估1)平均职位空缺时间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计算公式为: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职位空缺总时间/补充职位数×100%该指标反映平均每个职位空缺时间多长时间能够有新员工补缺到位,能够反映招聘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指标越小,说明招聘效率越高。2)招聘合格率该指标反映招聘工作的质量,这里的合格招聘人数是指顺利通过岗位适应性培训、试用期考核最终转正的员工。3)新员工对招聘人员工作满意度良好的建议可提高招聘人员的工作水平。4)新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该项评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扩展资料招聘评估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组织节省开支招聘评估包括招聘结果的成效评估(具体又包括招聘成本与效益评估、录用员工数量与质量评估)和招聘方法的成效评估(具体又包括招聘的信度与效度评估),因而通过招聘评估中的成本与效益核算,就能够使招聘人员清楚费用支出情况,对于其中非应支项目,在今后招聘中加以去除,因而有利于节约将来招聘支出。2、检验招聘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招聘评估中录用员工数量评估,可以分析招聘数量是否满足原定的招聘要求,及时总结经验(当能满足时)和找出原因(当不能满足时),从而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招聘工作和为人力资源规划修订提供依据。3、检验招聘工作成果与方法的有效性程度通过对录用员工质量评估,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绩效、行为、实际能力、工作潜力与招聘岗位要求之符合程度,从而为改进招聘方法、实施员工培训和为绩效评估提供必要的、有用的信息。4、有利于提高招聘工作质量通过招聘评估中招聘信度和效度的评估,可以了解招聘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从而不断积累招聘工作的经验与修正不足,提高招聘工作质量。评估招聘撰写方法:(一) 招聘计划(二) 招聘进程(三) 招聘结果(四) 招聘经费(五) 招聘评定1、主要成绩。这次由于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科学测试,录用的两位经理素质十分令人满意,同时测试结果指出了副总经理应聘者中无合适人选,最后没有录用。另外由于公平竞争,许多落选者都声称受到了一次锻炼,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了促进作用。2、主要不足之处。由于招聘广告的设计还有些问题,所以没有吸引足够多的高层次应聘者来竞争副总经理岗位,致使副总经理最终没有合适人选录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招聘评估

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成本

HR常用公式的汇总:新进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1、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75天2、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3、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4、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5、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1、数量方面:需求的人员人数招够了么2、质量方面:招的人合格么(人岗匹配尤为重要)3、时间方面:整个招聘流程持续了多久,人招得够快么4、成本方面:招聘渠道选择是否合理,招人成本花费了多少5、信度与最终效果评估6、其他一些方面,例如策略选择、渠道选择、规划的合理性、招聘人员的表现等源自橡胶英才网的作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