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以中华民族觉醒为主题论文

发布时间:

以中华民族觉醒为主题论文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1] 中华民族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这也是一些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形成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重要原因。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2]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则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主要标志,便是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的形成,它包括这一观念的提出、确立和得到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 关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兴涛教授有长篇论文《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的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发表(载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1期创刊号),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但这些成果很少将“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演变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或缺失。实际上,“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从提出到确立、再到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一研究,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一)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阶段,[3]也是“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和使用阶段。而最早提出和使用这一观念的便是最早引进和介绍西方民族主义的梁启超。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观念,并将中国民族的演变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4] 1902年,梁启超又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在是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先用诗一样的语言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基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我中华有四百兆人公用之语言文字,世界莫能及。我中华有三十世纪前传以来之古书,世界莫能及。”[5]接着,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时他第一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6]不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4年)等文中他又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并就“中华民族”自始是单一民族还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如果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则有无“最重要之民族”以及“最重要之族为何”等问题进行了考察。[7] 继梁启超之后,清末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还有立宪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杨度和著名的革命党人章太炎。杨度在1907年发表的《金铁主义说》一文中不仅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并且还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中华”作为民族名称的由来和特征:“中国向来虽无民族二字之名词,实有何等民族之称号。今人必目中国最旧之民族曰汉民族,其实汉为刘家天子时代之朝号,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即此义以求之,则一国家与一国家之别,别于地域,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远近也。一民族与一民族之别,别于文化,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8]同年,章太炎在《民报》第15号上发表《中华民国解》一文,其中也两次提到“中华民族”,一次是转引杨度的话,另一次是他自己的论述。他说:“中国魏晋以来,异族和会者数矣。稽之谱谍,则代北金元之姓,视汉姓不及百一,今试于通都广市之间四方所走集者,一一询其氏族,旧姓多耶?抑吊诡殊恒之姓多耶?其间固有私自改变与朝廷赐姓者,徵之唐宋人姓氏书中其数犹最微末。夫岂徒中华民族之空模,而以他人子弟充其阙者。”[9] 就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对“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具体使用来看,一方面,无论是梁启超、杨度,还是章太炎,他们都是在“汉族”的涵义上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梁启超曾明确指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胄”。[10]另一方面,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在“中华民族”是“文化”称谓还是“血统”称谓的理解上又有所不同。具体来说,梁启超和杨度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而非“血统”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的一部分。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就认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对其融合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后,他“悍然下一断案曰: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11]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一文中更是一再强调,“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知也. 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己含定义于其中。与西人学说拟之,实采合于文化说,而背于血统说。华为花之原字,以花为名,其以之形容文化之美,而非以之状态血统之奇,此可于假借令意而得之者也。”他并且要人们相信,随着各民族之间融合的加强,不久的将来,“不仅国中久已无满、汉对待之名,亦已无蒙、回、藏之名词,但见数千年混合万种之中华民族,至彼时而更加伟大,益加发达而已矣”。[12]就梁启超尤其是杨度对“中华民族”的论述来看,他们不仅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民族特征,而且已经初步具有了“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思想。但和梁启超、杨度不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他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就批评杨度“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的观点有“三惑”:一是“未明于托名标识之事,而强以字义皮傅为言”;二是“援引《春秋》,以诬史义”;三是“弃表谱实录之书,而以意为衡量”。他认为杨度对“华”字本意的理解是错误的,“华”的本意或第一义是地域名和国名,不是族名,不能随意将“华”作“文化”、“华美”或“文明”解。他虽然亦承认历史上的汉族对其他民族的融合或同化作用,其他一些民族已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同时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汉族是汉族,满族是满族,满、汉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用他的话说:“夫言一种族者,虽非铢两衡校于血统之间,而必以多数之间同一血统者为主体。何者?文化相同,自同一血统而起,于此复有殊族之民,受我抚治乃得转移而翕受之。若两血统立于对待之地者,虽欲同化莫由”。而现实中的汉族和满族就“立于对等之地”,满族不仅不受汉族的“抚治”,相反还统治汉族,对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以满、汉之间不可能像杨度所说的那样完全同化,成为一个民族。[13] 实际上,梁启超、杨度与章太炎认识上的这些不同,是与他们不同的“民族建国”主张联系在一起的。受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民族建国”是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和的共同要求,[14]但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的问题上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严重分歧。概而言之,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张“排满”,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主张“合满”,建立一个包括满族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此,他们曾展开过激烈论战。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解》一文就是为了批驳杨度的《金铁主义说》而撰写的。在论战中,革命派从“排满”的需要出发,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中所包含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种族民族主义思想,强调汉民族与满族之间的种族区隔,比如刘师培在《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一文中就一再强调,“满、汉二民族,当满族宅夏以前,不独非同种之人,亦且非同国之人,遗书具在,固可按也”。为了辩明满、汉“种界”,证明满、汉不是一个民族,刘师培还特作《中国民族志》一书。陶成章在《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叙例七则》中把满族归入蒙古族,以证明满族与汉族不是同种。自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其《革命军》一书不惜以大量篇幅证明“吾同胞今日所谓朝廷、所谓政府、所谓皇帝,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曰戎、曰狄、曰匈奴、曰鞑靼,其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也”。[15]与革命派相反,立宪派则从“合满”的需要出发,继承了传统的“华夷之辩”观念中所包含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华夏之”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强调满族已经与汉族同化,“不能谓为纯粹的异民族”。[16]康有为的《辨革命书》一文,从种族、文化等多方面论证满族已为汉族的一部分,他说:“今上推满洲种族,则出于夏禹,下考政教礼俗,则全化华风,帝位只如刘、李、赵、朱,满族先于南阳、丰沛,其余无不与汉人共之,与汉人同之。”“故满洲在明时则为春秋之楚,在今则为汉高之楚,纯为中国矣。”梁启超在《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一文中针对革命派引用社会学者对于民族的定义(即(一)同血统,(二)同语言文字,(三)同住所,(四)同习惯,(五)同宗教,(六)同精神体质)以及据此认为满族是中国的异民族的观点一一作了批驳,他以大量的事实说明,“民族之六大要素中”,“语言文字”、“住所”、“习惯”和“宗教”这四大“要素”,满洲人已“纯然同化于我”,“血统”和“精神体质”这两大要素虽然还“不能奋下武断”,说满洲人已与汉人同化或没有同化,但满洲人与汉人有血统关系,以及满洲人在精神体质上与汉人有许多相同之处,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所以,“以社会学者所下民族之定义以衡之,彼满洲人实已同化于汉人,而有(与汉人)构成一混同民族之资格者也”。[17]杨度也一再强调,在汉、满、蒙、回、藏这“五族之中,满人文化又己全同于汉,一切语言、文字、宗教、习惯无不同也”,[18]已成为“同一民族”。[19] 就革命派和立宪派在“民族建国”问题上的论战而言,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可以说立宪派的主张是近代中国建立民族国家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交往中,在血缘上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纯血统的民族存在,在文化上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并形成了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如果像革命派所主张的那样,通过“排满革命”,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那么历史上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会发生分裂,满、汉民族之间就会发生仇杀,其结果不仅近代的民族国家建立不起来,而且还会给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提供机会,从而更进一步加重中国的民族危机。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就写道:要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建国真的像革命派所主张的,是要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那么满、蒙、回、藏等民族也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结果是“分一大国为数小国,分一大国之人民为数小国之人民,分一大国之领土为数小国之领土”,那些本以瓜分中国为基本国策的西方列强,如俄国和法国,“一见我五族分立,领土瓜分,岂有不欢欣鼓舞投袂而起,一从北方以取蒙、回,一从南方以取黔、粤者乎?以国内瓜分之原因,而得外国瓜分之结果,此不待蓍龟而可决者。而主张五族分立论或汉族独立论者,实俄、法之所乐闻,而思利用之,以为先驱者也。故中国之在今日世界,汉、满、蒙、回、藏之土地,不可失其一部,汉、满、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其一种”,否则,“一有变动,则国亡矣”。[20]所以,到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派则迅速放弃了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逐鞑虏”、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的主张,而接受了立宪派的“合满”建议,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孙中山向海内外明确宣布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的建国方针:“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21]此后不久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之建国方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建国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和形成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正如常燕生后来在《中华民族小史》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民族之名多因时代递嬗,因时制宜,无一定之专称。非若国家之名用于外交上,须有一定之名称也。中国自昔为大一统之国,只有朝代之名,尚无国名。至清室推翻,始有中华民国之名也出现。国名既无一定,民族之名更不统一。或曰夏,或曰华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然夏、汉、唐皆朝代之名,非民族之名。惟‘中华’二字,既为今日民国命名所采纳,且其涵义广大,较之其他名义之偏而不全者最为适当,故本书采用焉。惟今日普通习惯,以汉族与其他满、蒙诸族土名并列,苟仅以汉族代表其他诸族,易滋误会,且汉本朝代之名,用之民族,亦未妥洽,不若‘中华民族’之名为无弊也。”[22]因此,在民初,“中华民族”观念不仅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使用,而且也更多地具有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涵义。1912年1月5日,孙中山在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的《对外宣言书》中郑重宣示:“今幸义旗轩举,大局垂定,吾中华民国全体,用敢以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设共和民国,布告于我诸邦……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23]就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这是孙中山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也是中国的官方文件对“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使用。3月19日,革命党领袖人物黄兴、刘揆一等领衔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后改称“中华民族大同会”,在其发起的电文中他们写道:“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同护国权,当务之急,无逾于此。且互相提挈,人道宜然。凡我同胞,何必歧视。用特发起中华民族大同会”。同年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历史教科书》,在讲到民国统一时也使用了“中华民族”:“我中华民族本部多汉人,苗瑶各土司杂居其间。西北各地,则为满、蒙、回、藏诸民族所居,同在一国之中,休戚相关,谊属兄弟。”[24]这是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使用。 辛亥革命后,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哲布尊丹巴等部分蒙古封建王公贵族宣布外蒙独立,在库伦成立所谓的“大蒙古国”。哲布尊丹巴等人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遭到了包括蒙古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反对。1913年1月,西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蒙古族各王公在呼和浩特集会,制订了《西盟王公会议条件大纲》,一致决定“赞助共和”,反对外蒙古分裂。乌、伊两盟各札萨克还给库伦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发去文告,陈述“蒙古疆域,向与中国腹地,唇齿相依,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现在共和新立,五族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劝诫他们“翻然悔悟,协助中华”,取消俄库协约,不要“堕俄人狡谋”。[25]就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来看,这是中国少数民族第一次采用政治文告的形式,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在此前后,袁世凯也以民国大总统的身份致信哲布尊丹巴,指出“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现在时局阽危,边事日棘,万无可分之理”。[26]袁氏此处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运用,与乌、伊两盟各札萨克致哲布尊丹巴的文告如出一辙。 [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批准号:09BZS033)和国家民委2011年重大委托课题《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刊发于《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2] 郑大华:《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3] 参见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4]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第11—12页。 [5]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6]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21页。 [7] 梁启超:《历史 上中国翠竹 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专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8]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3—374页。 [9]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 [10]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第1页。 [11]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第4页。 [12]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4页。 [13]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 [14] 参见郑大华《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15] 邹容:《革命军》,《猛回头——陈天华 邹容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16]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224页。 [17]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224—226页。 [18]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5页。 [19]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4页。 [20]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21]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22] 常乃德(常燕生):《中华民族小史》,爱文书局1928年,第5-6页。 [23]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8页。 [24] 《共和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12年秋版。 [25] 《西盟会议始末记》,《民国经世文编》第18册,第15-16页。 [26] 《袁世凯致库伦活佛书》,见刘学铫《中国历代边疆大事年表》,台北,金兰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附录1,第483页。

晚清的腐败导致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一些社会进步人士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最终以三民主义的进步思想统一了各个阶层的认知和相关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文治,即以文教治天下,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追求。《礼记·祭法》云:“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普通百姓道德修养程度、文化建设的发展程度,是中国儒家衡量一个时代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礼记·礼运》中所描述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等景象,即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政治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高度发达、人民的充分自律。这也成为后世统治者、儒士精英的重要政治理想和追求。而通观两汉以后的文治建设,其核心内容是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借助国家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一过程在汉武帝时就开始了,所谓“当武帝之世,表章儒术而罢黜百家,宜乎大治”(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91)。文化专制主义构成中国古代文治的精神实质,在具体操作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这一传统发展到极致,就是通过对社会实施系统的、严格的、全面的精神控制,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历代对所谓“异端”思想的严酷镇压,不时发生的文字狱、禁毁图书,即属此类;二是对百姓实施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主体的教化,兴办学校,优礼士人,宣讲儒学,表彰节义,即属此类;三是编纂典籍,既为了彰显文治武功,也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装点盛世。像清乾隆朝就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启动一系列文化工程,尤其是《四库全书》的编纂,被清人誉为“会诸家之大成,光稽古之圣治”,乃“文治之极隆而儒士之殊荣”(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卷23,《纪昀传》)。

中华民族抗战为主题的论文

,名叫郭凤(又名郭明流),他默默无闻地生活了一辈子,从不轻易向人提起他当年九死一生的抗战经历。也是在一次偶然上网时,看到一些帖子和留言在寻找抗日老兵,这才想起这位老人。于是在五一期间忍不住走访了老人。我和老人很熟悉,但我好久没见到他了。由于他家居住在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至今仍住在祖辈留下来的一栋老房子里,生活很艰苦。见我到来他有些意外,但精神也随之好起来,向他问候之后我们拉起了家常,不知为什么,他只在见到我时能多少讲一些以前的往事:一九三八年,老人刚21岁,正是抗战第二年,武汉会战、南昌会战激烈进行的时候。他是被国民党抓壮丁当兵的,那时同一批被征去当兵的记得有十几人,后来只有他一人是幸存下来。当兵后他被分在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九十八师,参加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有著名的长沙三次会战、衡阳保卫战、桂柳会战、鄂西会战等等,历经过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没日没夜的轰炸,亲眼见过无数战友倒在他身边,身上留下了几处伤疤,在湖南平江与日本鬼子进行的一场血战中,几块弹片从背后射入削断了二根肋骨,至今留下了终身残疾。因为战事吃紧,连打草鞋的时间都没有,他忍受过一年多打赤脚同日本鬼子作战的艰苦岁月。从江西、湖南、广西、湖北一直打到四川,整整打了七年,日本鬼子投降后,他随部队到了四川,解放战争时他所在的部队起义了,也许是在起义前他就离开了部队,所以没有得到“解放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解放后只好在四川的一个偏辟山区娶妻安了家,一直到六十年代初才携妻儿回到遂川老家。回想起当年的战斗情景,老人坚毅的饱经沧桑的脸上仍感到一丝丝的感慨和无奈。告别老人后,我赶紧到网上找了一些他所在部队七十九军抗日的史料,有写当年战役经过的文章,也有一些老将军的回忆文章,还有当年战场上的一些宝贵的照片资料。我知道老人现在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与关怀。当我把这些文章和照片打印后送到老人手里时,他紧紧地捧着,看了又看,眼睛里慢慢充满着泪水,他忽然起身望着我,嘴里不知说什么好,我这时眼泪已经忍不住流下来了,赶忙扶他坐下,我发现他的眼泪最终还是没有流下来。

为了忘却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抗日战争是在妈妈的故事里,《鸡毛信》里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海娃,“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歌中颂扬的王二小,还有那调皮机灵帮助敌后武工队狠狠教训敌人的嘎子伴随我长大。从此,他们那不怕牺牲、敢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后来,随着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才读懂抗日战争这一具有历史伟大意义的神圣的战争。七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七十年了,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缅怀先烈,牢记历史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一边是战争狂人冷气阴森的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血流成河。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他们的浴血奋战,铭记他们的聪明与智慧,铭记他们的大公无私,铭记他们的深深爱国情。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我以我最深最真的笔触,走过时间的沧桑,空间的辽阔。我想令人们回忆起70多年前那场悲壮激越、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法西斯斗争;我想揭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迸发出的神奇力量。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于未来。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这段历史,本应渗入我们的血脉,合成在我们的DNA中,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奋发图强,开创未来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根本意义之所在。“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奏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65个春夏秋冬,由此而激发出的爱国主义热情在神州大地上激荡,在华夏儿女心中涌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前,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大局,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之动力,热忱报国之行动。今天的我,作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在深深地为那些英灵们所触动的同时,更是要居安思危,饮水思源,牢记历史,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用我们的肩膀撑起中华不朽的脊梁!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看,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看,既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奋起抵抗的内在原因,也有世界各国人民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外在原因。从两个原因的主次关系看,内在原因起了决定性作用。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内在原因看,起作用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但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今天我就围绕这个问题作个发言,谈五个问题与大家探讨和交流。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1 我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什么态度,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能得到民众拥护、是否能领导和影响民众的一个重要标尺。而能否广泛地组织和发动民众,这是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和条件。众所周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的。这个时间比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早8年,比1941年6月德国进攻莫斯科和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爆发太平洋战争早10年。尽管这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是局部的,但是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立即发起了抗战号召和组织开展了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即9月19日、20日,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中央就先后分别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和《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2年4月,成立还不到半年时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发布了《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这比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早9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和武装当时虽然力量还很弱小,而且没有所谓的合法地位,还不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但是,却表现出了对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开展了东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推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由局部抗战逐步转向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奋起抵抗,组织了各种抵抗武装。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同东北抗日义勇军等武装力量的联系,并组织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在此前后中共中央陆续派出了杨靖宇、赵一曼等多批干部到东北工作,加强各级党组织的 领导力 量。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最后都英勇牺牲,成为受后人景仰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英雄。到1933年初,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巴彦、南满等几支游击队相继成立,逐渐成为东北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东北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抗日武装陆续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 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共有11个军3万多人,开辟了三大游击区,同日伪军进行了数千次的战斗,曾粉碎敌人上百次“讨伐”,歼灭日军1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支援、鼓舞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努力下,中国大地形成了一股要求团结抗日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参与和推动国民党内的抗日派进行局部抵抗。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国民党第19路军发起淞沪抗战,中国共产党通过上海党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支援。1933年6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等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掀起了察哈尔抗战,中国共产党派遣了300多名共产党员参与其中,这次抗战曾乘胜收复了察东重镇多伦等大部分失地。吉鸿昌就是这次抗战中涌现出的闻名全国的抗日民族英雄。1936年,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发起了绥远抗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声援。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抗日民族先锋的历史重任。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2 我谈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 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是根本保证。那么,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力量是由谁团结凝聚起来的呢?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是谁领导和主导的呢?按理说应该由当时处在全国执政地位的中国国民党及其政府领导和主导。但是,从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过程看,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历史的特殊原因,中国的抗战则是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和主导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如何形成的?又是谁倡导的、谁促成的、谁坚持和维护下来的呢?历史告诉我们,是中国共产党。 如前所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尔后,1935年又制造了华北事变。在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顺应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适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早在1933年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并开始在东北组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适时提出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1936年间,中国共产党逐步实现了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政策转变。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结束,两党合作抗日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始终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宽广胸怀,捐弃前嫌,放下了国民党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的深仇大恨,努力促成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创造了基本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始终尽力维护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国的抗战就有倒退的危险,就有失败的危险,也就有使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出发,提出“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则。在抗战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合作抗日的旗帜下协同作战,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抗击,使日军实力受到较大损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手段,英美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再加上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敌视和畏惧,中国抗日几度出现逆转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和原则,维持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局面,避免了倒退,克服了危险,防止了分裂,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也实际上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坚强政治领导核心。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3 我谈的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军事力量又非常弱小,如何抗战、怎样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就至关重要。从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实行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强调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必须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途径,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与国民党实行的仅仅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形成鲜明对照。这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决定着中国抗日战争的不同方向和中国人民的不同命运。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必胜,日本必败,而且这个胜利将会是人民的胜利。如果按照国民党片面的抗战路线,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不懈努力,历史和人民作了第一种选择。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为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提供了战胜敌人的科学思想和正确 方法 。早在1935年12月,毛泽东即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提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的观点。1936年7月,他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提出了通过持久战取得胜利的方针。 1938年5月,他集中全党的智慧撰写了《论持久战》。这部光辉的军事哲学著作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科学揭示了中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正确回答了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的、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为什么属于中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以极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描绘了中国持久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路线图。持久战总的战略方针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也在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中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中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全国抗战形势后来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科学预见。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游击战的战略理论及一系列与之相配合的战略战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略战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日双方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它也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下正确战略战术的展开和具体实施。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红军作战的原则,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强调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由于敌强我弱以及由此产生的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主要不是在内线、在战役战斗上配合正规战,而是在外线即在敌之深远后方独立作战,担负配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它是长期贯穿于抗日战争的战争形式,是敌强我弱形势下人民战争的最佳方式,是不断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积小胜为大胜,从游击军和游击战逐步向正规军和正规战发展,最终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独特有效战法。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4 我谈的第四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和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 如上所述,领导和主导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中国抗战的特殊领导和组织形式。而中国的抗日战场由于国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不同、抗战路线和战略战术不同,形成了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这又造成了中国抗战的特殊战略布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领导的武装力量,采取先山区、后平原,波浪式向前推进的方式,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战场,创建了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些敌后战场的形成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不但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图谋,而且构成了对日军后方的致命威胁。敌后战场的开辟是侵华日军对中国停止战略进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成为敌我力量消长变化的关键因素。到战略反攻阶段时,敌后战场成为全面反攻、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前沿阵地。敌后战场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轨迹,逐步成为中国坚持抗战和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这些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与敌人作战的立足点,是牵制、袭扰、消灭敌人的出发地和前沿阵地,是实施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这些区域不是从国民党政府的手中划定而得到的,而是从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又从日本侵略者的手中夺回来的。在抗日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把坚持抗战与实现民主统一起来,加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 文化 建设。通过各项建设,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为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而且成为抗日民主建设的典范和新中国社会的雏形。 这一切与国民党统治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在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抗战的骨干和主力。在战略防御阶段,随着日军进攻的深入和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的败退,八路军、新四军果断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创建抗日根据地,成为遏止日军持续进攻的生力军。全民族抗战一开始,八路军115师就取得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战信心。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时间里,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到5000万以上。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范围,从陕甘宁一隅迅速发展到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造成对日军重点占领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局面。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导致日军赖以运输兵力和物资的华北主要交通线瘫痪,迫使日军将兵力转向后方,迟滞了日军南下的步伐。从抗战全局看,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在全民族的抗战中,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 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个问题。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与正面战场常规作战的一次次战役不同,敌后游击战的重点是面而不是点,是持续而不是阶段,是整体而不是个别,是战略而不是战役,实质上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特殊的战略大会战。在极为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灵活多样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铁道游击战等等,使日伪军犹如困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日本旧陆海军档案和战史丛书里,有众多“治安战”的记载,充斥着对中共游击战无可奈何的感叹。 可以说,这一时期,敌后游击战成为消耗日军力量最为恰当的攻势战略,也成为消耗日军胆略与士气最为有效的心理战略,为改变中日战争力量对比,促使中国度过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的相持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43年敌后战场部分地区开展了攻势作战,1944年开始进入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上承担起对日军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到1945年底,在全面反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共歼灭日伪军近40万人,收复县以上城市250余座。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万余次,消灭日伪军万人,其中日军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独当一面的抗日战场,同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1945年3月18日,日本东京《同盟世界周刊》写道:“根据我们的见解,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产党。”连当年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也认为:八路军“作战勇敢,内部团结,只是武器装备太差”。由此可见,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和决定性作用是不容抹煞的,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5 我谈的第五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弘扬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被侵略、受欺辱的中华民族能否取得胜利、能否获得解放,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精神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野蛮凶狠,惨无人道,其铁蹄践踏之下,中国大地到处是人间地狱,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毁,无辜平民遭到杀戮,妇女遭到奸淫,大好河山遭到蹂躏。面对侵略者的残暴与横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以高昂的抗日热情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感染和激励着中国人民。 毛泽东就曾指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日本法西斯不付重大代价而达到其无法无天的目的。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正像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深刻内涵。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苦卓绝的战争。他们兵力弱小,装备落后,却要面对强大的日军的反复“扫荡”,而日本法西斯实行的是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人包围中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大多是穷乡僻壤,物质条件极为贫乏,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怕困难,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因此,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指战员伤亡60余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其中,晋察冀根据地伤亡的群众约71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伤亡的群众约120余万人。 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最大时才100余万平方公里,只占全国总面积不到1/9。人口最多时也才约1亿,也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以非常有限的资源,直接取得如此巨大的抗战胜利成果,实属不易。最后,我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点感悟作发言的结束语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和重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它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也成为人类和平正义事业不可逆转的伟大历史坐标。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候,它一诞生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推动者、践行者,也是人类和平正义事业的坚定捍卫者、维护者。历史启迪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前途所在。今天,我们研究和回顾这段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此来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历史是不可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可以警示当下,烛照未来,它可以作为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1] 中华民族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这也是一些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形成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重要原因。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2]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则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主要标志,便是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的形成,它包括这一观念的提出、确立和得到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 关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兴涛教授有长篇论文《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的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发表(载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1期创刊号),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但这些成果很少将“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演变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或缺失。实际上,“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从提出到确立、再到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一研究,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一)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阶段,[3]也是“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和使用阶段。而最早提出和使用这一观念的便是最早引进和介绍西方民族主义的梁启超。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观念,并将中国民族的演变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4] 1902年,梁启超又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在是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先用诗一样的语言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基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我中华有四百兆人公用之语言文字,世界莫能及。我中华有三十世纪前传以来之古书,世界莫能及。”[5]接着,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时他第一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6]不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4年)等文中他又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并就“中华民族”自始是单一民族还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如果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则有无“最重要之民族”以及“最重要之族为何”等问题进行了考察。[7] 继梁启超之后,清末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还有立宪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杨度和著名的革命党人章太炎。杨度在1907年发表的《金铁主义说》一文中不仅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并且还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中华”作为民族名称的由来和特征:“中国向来虽无民族二字之名词,实有何等民族之称号。今人必目中国最旧之民族曰汉民族,其实汉为刘家天子时代之朝号,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即此义以求之,则一国家与一国家之别,别于地域,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远近也。一民族与一民族之别,别于文化,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8]同年,章太炎在《民报》第15号上发表《中华民国解》一文,其中也两次提到“中华民族”,一次是转引杨度的话,另一次是他自己的论述。他说:“中国魏晋以来,异族和会者数矣。稽之谱谍,则代北金元之姓,视汉姓不及百一,今试于通都广市之间四方所走集者,一一询其氏族,旧姓多耶?抑吊诡殊恒之姓多耶?其间固有私自改变与朝廷赐姓者,徵之唐宋人姓氏书中其数犹最微末。夫岂徒中华民族之空模,而以他人子弟充其阙者。”[9] 就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对“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具体使用来看,一方面,无论是梁启超、杨度,还是章太炎,他们都是在“汉族”的涵义上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梁启超曾明确指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胄”。[10]另一方面,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在“中华民族”是“文化”称谓还是“血统”称谓的理解上又有所不同。具体来说,梁启超和杨度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而非“血统”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的一部分。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就认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对其融合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后,他“悍然下一断案曰: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11]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一文中更是一再强调,“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知也. 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己含定义于其中。与西人学说拟之,实采合于文化说,而背于血统说。华为花之原字,以花为名,其以之形容文化之美,而非以之状态血统之奇,此可于假借令意而得之者也。”他并且要人们相信,随着各民族之间融合的加强,不久的将来,“不仅国中久已无满、汉对待之名,亦已无蒙、回、藏之名词,但见数千年混合万种之中华民族,至彼时而更加伟大,益加发达而已矣”。[12]就梁启超尤其是杨度对“中华民族”的论述来看,他们不仅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民族特征,而且已经初步具有了“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思想。但和梁启超、杨度不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他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就批评杨度“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的观点有“三惑”:一是“未明于托名标识之事,而强以字义皮傅为言”;二是“援引《春秋》,以诬史义”;三是“弃表谱实录之书,而以意为衡量”。他认为杨度对“华”字本意的理解是错误的,“华”的本意或第一义是地域名和国名,不是族名,不能随意将“华”作“文化”、“华美”或“文明”解。他虽然亦承认历史上的汉族对其他民族的融合或同化作用,其他一些民族已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同时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汉族是汉族,满族是满族,满、汉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用他的话说:“夫言一种族者,虽非铢两衡校于血统之间,而必以多数之间同一血统者为主体。何者?文化相同,自同一血统而起,于此复有殊族之民,受我抚治乃得转移而翕受之。若两血统立于对待之地者,虽欲同化莫由”。而现实中的汉族和满族就“立于对等之地”,满族不仅不受汉族的“抚治”,相反还统治汉族,对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以满、汉之间不可能像杨度所说的那样完全同化,成为一个民族。[13] 实际上,梁启超、杨度与章太炎认识上的这些不同,是与他们不同的“民族建国”主张联系在一起的。受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民族建国”是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和的共同要求,[14]但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的问题上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严重分歧。概而言之,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张“排满”,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主张“合满”,建立一个包括满族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此,他们曾展开过激烈论战。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解》一文就是为了批驳杨度的《金铁主义说》而撰写的。在论战中,革命派从“排满”的需要出发,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中所包含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种族民族主义思想,强调汉民族与满族之间的种族区隔,比如刘师培在《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一文中就一再强调,“满、汉二民族,当满族宅夏以前,不独非同种之人,亦且非同国之人,遗书具在,固可按也”。为了辩明满、汉“种界”,证明满、汉不是一个民族,刘师培还特作《中国民族志》一书。陶成章在《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叙例七则》中把满族归入蒙古族,以证明满族与汉族不是同种。自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其《革命军》一书不惜以大量篇幅证明“吾同胞今日所谓朝廷、所谓政府、所谓皇帝,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曰戎、曰狄、曰匈奴、曰鞑靼,其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也”。[15]与革命派相反,立宪派则从“合满”的需要出发,继承了传统的“华夷之辩”观念中所包含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华夏之”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强调满族已经与汉族同化,“不能谓为纯粹的异民族”。[16]康有为的《辨革命书》一文,从种族、文化等多方面论证满族已为汉族的一部分,他说:“今上推满洲种族,则出于夏禹,下考政教礼俗,则全化华风,帝位只如刘、李、赵、朱,满族先于南阳、丰沛,其余无不与汉人共之,与汉人同之。”“故满洲在明时则为春秋之楚,在今则为汉高之楚,纯为中国矣。”梁启超在《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一文中针对革命派引用社会学者对于民族的定义(即(一)同血统,(二)同语言文字,(三)同住所,(四)同习惯,(五)同宗教,(六)同精神体质)以及据此认为满族是中国的异民族的观点一一作了批驳,他以大量的事实说明,“民族之六大要素中”,“语言文字”、“住所”、“习惯”和“宗教”这四大“要素”,满洲人已“纯然同化于我”,“血统”和“精神体质”这两大要素虽然还“不能奋下武断”,说满洲人已与汉人同化或没有同化,但满洲人与汉人有血统关系,以及满洲人在精神体质上与汉人有许多相同之处,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所以,“以社会学者所下民族之定义以衡之,彼满洲人实已同化于汉人,而有(与汉人)构成一混同民族之资格者也”。[17]杨度也一再强调,在汉、满、蒙、回、藏这“五族之中,满人文化又己全同于汉,一切语言、文字、宗教、习惯无不同也”,[18]已成为“同一民族”。[19] 就革命派和立宪派在“民族建国”问题上的论战而言,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可以说立宪派的主张是近代中国建立民族国家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交往中,在血缘上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纯血统的民族存在,在文化上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并形成了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如果像革命派所主张的那样,通过“排满革命”,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那么历史上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会发生分裂,满、汉民族之间就会发生仇杀,其结果不仅近代的民族国家建立不起来,而且还会给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提供机会,从而更进一步加重中国的民族危机。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就写道:要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建国真的像革命派所主张的,是要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那么满、蒙、回、藏等民族也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结果是“分一大国为数小国,分一大国之人民为数小国之人民,分一大国之领土为数小国之领土”,那些本以瓜分中国为基本国策的西方列强,如俄国和法国,“一见我五族分立,领土瓜分,岂有不欢欣鼓舞投袂而起,一从北方以取蒙、回,一从南方以取黔、粤者乎?以国内瓜分之原因,而得外国瓜分之结果,此不待蓍龟而可决者。而主张五族分立论或汉族独立论者,实俄、法之所乐闻,而思利用之,以为先驱者也。故中国之在今日世界,汉、满、蒙、回、藏之土地,不可失其一部,汉、满、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其一种”,否则,“一有变动,则国亡矣”。[20]所以,到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派则迅速放弃了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逐鞑虏”、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的主张,而接受了立宪派的“合满”建议,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孙中山向海内外明确宣布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的建国方针:“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21]此后不久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之建国方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建国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和形成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正如常燕生后来在《中华民族小史》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民族之名多因时代递嬗,因时制宜,无一定之专称。非若国家之名用于外交上,须有一定之名称也。中国自昔为大一统之国,只有朝代之名,尚无国名。至清室推翻,始有中华民国之名也出现。国名既无一定,民族之名更不统一。或曰夏,或曰华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然夏、汉、唐皆朝代之名,非民族之名。惟‘中华’二字,既为今日民国命名所采纳,且其涵义广大,较之其他名义之偏而不全者最为适当,故本书采用焉。惟今日普通习惯,以汉族与其他满、蒙诸族土名并列,苟仅以汉族代表其他诸族,易滋误会,且汉本朝代之名,用之民族,亦未妥洽,不若‘中华民族’之名为无弊也。”[22]因此,在民初,“中华民族”观念不仅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使用,而且也更多地具有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涵义。1912年1月5日,孙中山在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的《对外宣言书》中郑重宣示:“今幸义旗轩举,大局垂定,吾中华民国全体,用敢以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设共和民国,布告于我诸邦……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23]就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这是孙中山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也是中国的官方文件对“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使用。3月19日,革命党领袖人物黄兴、刘揆一等领衔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后改称“中华民族大同会”,在其发起的电文中他们写道:“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同护国权,当务之急,无逾于此。且互相提挈,人道宜然。凡我同胞,何必歧视。用特发起中华民族大同会”。同年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历史教科书》,在讲到民国统一时也使用了“中华民族”:“我中华民族本部多汉人,苗瑶各土司杂居其间。西北各地,则为满、蒙、回、藏诸民族所居,同在一国之中,休戚相关,谊属兄弟。”[24]这是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使用。 辛亥革命后,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哲布尊丹巴等部分蒙古封建王公贵族宣布外蒙独立,在库伦成立所谓的“大蒙古国”。哲布尊丹巴等人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遭到了包括蒙古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反对。1913年1月,西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蒙古族各王公在呼和浩特集会,制订了《西盟王公会议条件大纲》,一致决定“赞助共和”,反对外蒙古分裂。乌、伊两盟各札萨克还给库伦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发去文告,陈述“蒙古疆域,向与中国腹地,唇齿相依,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现在共和新立,五族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劝诫他们“翻然悔悟,协助中华”,取消俄库协约,不要“堕俄人狡谋”。[25]就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来看,这是中国少数民族第一次采用政治文告的形式,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在此前后,袁世凯也以民国大总统的身份致信哲布尊丹巴,指出“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现在时局阽危,边事日棘,万无可分之理”。[26]袁氏此处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运用,与乌、伊两盟各札萨克致哲布尊丹巴的文告如出一辙。 [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批准号:09BZS033)和国家民委2011年重大委托课题《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刊发于《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2] 郑大华:《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3] 参见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4]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第11—12页。 [5]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6]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21页。 [7] 梁启超:《历史 上中国翠竹 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专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8]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3—374页。 [9]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 [10]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第1页。 [11]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第4页。 [12]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4页。 [13]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 [14] 参见郑大华《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15] 邹容:《革命军》,《猛回头——陈天华 邹容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16]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224页。 [17]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224—226页。 [18]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5页。 [19]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4页。 [20]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21]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22] 常乃德(常燕生):《中华民族小史》,爱文书局1928年,第5-6页。 [23]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8页。 [24] 《共和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12年秋版。 [25] 《西盟会议始末记》,《民国经世文编》第18册,第15-16页。 [26] 《袁世凯致库伦活佛书》,见刘学铫《中国历代边疆大事年表》,台北,金兰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附录1,第483页。

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

豆腐控制技能留不住帮不了你吃醋vv估计

1、1840-1950,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殖民主义(西方列强)的矛盾。基本特征: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不断加剧,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革命开始酝酿。任务: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 *** 与独立。

2、1950-1964,(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大众与封建的满清王朝、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特征: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不断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农民革命爆发。任务:反抗腐朽的满清 *** 的统治。特征同上

3、1964至19世纪末,同第一,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酝酿。

4、19世纪末至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满清王朝(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两者相互交叉,此起彼落:时而主要,时而次要。基本特征: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列强间共同瓜分中国,民族解放思想、民主思想及其引发的改良主张、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任务:反抗腐朽的满清 *** 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 *** 与独立。

5、1911-1927,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资产阶级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矛盾。特征:两半社会性质仍未改变,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任务: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 *** 与独立。

6、1927-1937,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任务:发动工农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称为大势所趋。

7、1937-1945,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任务:驱逐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维护我国 *** 与领土完整。特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8、1945-1949,与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任务: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第三条道路行不通,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1、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崇高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已经由人民赋予。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历史使命,是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当然也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崇高使命。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必然蕴含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1)致力于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使命。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是未来的希望,大学生不仅应当承担一个公民的基本社会责任,更要担当起民族振兴的大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积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民族魂,它需要当代大学生用毕生的智慧和努力去读解,在中华民族的崛起过程中用生命去实践。

(2)科学技术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使命。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知识精英,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创新程度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为了承担科技科技创新的崇高使命大学生应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摆脱知识“移植品格”的基础上学会知识创新。 (3)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内在地包含了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要求。

(4)大学生的崇高使命要求大学生通过修身树立起高度责任担当精神。 2、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素质要求 大学生经过了长时间学习、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拥有巨大的人才资源潜力,理所当然地要担当起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重任。

大学生要担当起这一重任,首先要有廉洁修身的个人品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要有报效祖国的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大学生要有为发展科学技术刻苦拼搏的精神。

第三,大学生要有团结协作精神。 二、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1.大学生的知识分子定位 (1)大学生是未来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大学生知识分子上午责任定位。

(2)大学生是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者,这是大学生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3)肯定知识分子作用,奖励知识分子创造性成果,是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定位。

2.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 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既有以往的知识分子优良传统的体现,也,也具有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与廉洁修身相关联,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归纳如下:第一,现代知识分子的现实超越性;第二,现代知识分子的文明示范性;第三,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自主性;第四,现代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性。

3.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 知识分子的良知体现为对社会和他人命运的高度关注,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对自身行为的深刻检视。良知引领下的知识分子,既把自己当目的,同时又把别人当目的,其良知的表现过程实质上是向社会和他人表达爱心的过程。

关心人民疾苦是知识分子最大的良知。责任是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应尽义务,这里所指称的知识分子责任主要是道德责任,是知识分子实现人内在统一、完善自身社会规定性的伦理本分。

捍卫真理是知识分子的最大责任。 三、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1.腐败现象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警示 腐败是一种社会毒瘤,在祸国殃民的同时,亦对大学生构成严重的道德伤害。

第一,权力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权利腐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官场腐败,特指社会权力拥有者非法利用公共权力谋求个人私利的行为。

当社会上权力腐败盛行却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时候,容易给大学生造成一种观念上的误导,既将权力腐败的流行归因与权力的绝对性,从而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对党的执政能力产生疑虑。权力腐败还可能为一些大学生拒绝接受廉洁教育提供借口,使一些大学生丧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

第二,职务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 职务腐败特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合法形式占有公共或私人财富,其特点是合法性、垄断性、隐蔽性。

主要表现在: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权力的合法寻租,国有资产的合法流失。职务腐败对大学生的危害在于动摇了大学生权力观的合法性。

第三,学术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 学术腐败是一个让知识分子感到脸红的词语,可惜有些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将它与自己分离。

学术腐败无论是没有权力背景的学术造假,还是利用学术权力的利益寻租,其污秽与不齿总让知识分子感到难堪。学术腐败是对大学生的精神 *** ,消解了大学生对学术文化的神圣感。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品格,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起码要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密切干群关系,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技术干部和后备干部.廉洁修身,既是大学生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期待,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希望。

加强廉洁教育的方法:第一,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只有在条文纪律的约束下才能行之有效;第二:净化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风气,在良好风气的熏陶下才能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从自己。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军队战斗力衰弱,强烈的反差使一部分中国人醒悟。

为了解对手,林则徐不断收集欧美国家的资料,成为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1848年魏源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成为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风土人情的著作,推动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李鸿章、曾国藩等一批先进的封建地主阶级,展开自救,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因此成为亚洲的暴发户,也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到危亡的境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扩展资料: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皇帝拉下了马。严复、邹容等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振高呼,发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喊,从此,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觉醒的主旋律。

1903年,清 *** 又要和沙俄私定丧权辱国条约消息传出后,陈天华咬破手指书写抗俄救国 *** ,痛陈亡国亡民的悲惨辛酸,鼓舞同胞一起战斗。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五四运动,运动坚定而明确地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口号,这是国民民族意识更加成熟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

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

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编辑

,提出“

”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

中有

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

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总共51道题,18000多字,这儿只能给你这么多,喜欢的话先给分,我再给你发过去。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

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

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5.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 *** 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14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

(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6.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变局觉醒探索为主题的论文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1] 中华民族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这也是一些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形成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重要原因。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2]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则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主要标志,便是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的形成,它包括这一观念的提出、确立和得到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 关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兴涛教授有长篇论文《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的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发表(载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1期创刊号),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但这些成果很少将“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演变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或缺失。实际上,“中华民族”这一表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之观念从提出到确立、再到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一研究,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一)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阶段,[3]也是“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和使用阶段。而最早提出和使用这一观念的便是最早引进和介绍西方民族主义的梁启超。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观念,并将中国民族的演变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4] 1902年,梁启超又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在是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先用诗一样的语言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基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我中华有四百兆人公用之语言文字,世界莫能及。我中华有三十世纪前传以来之古书,世界莫能及。”[5]接着,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时他第一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6]不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4年)等文中他又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并就“中华民族”自始是单一民族还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如果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则有无“最重要之民族”以及“最重要之族为何”等问题进行了考察。[7] 继梁启超之后,清末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还有立宪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杨度和著名的革命党人章太炎。杨度在1907年发表的《金铁主义说》一文中不仅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并且还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中华”作为民族名称的由来和特征:“中国向来虽无民族二字之名词,实有何等民族之称号。今人必目中国最旧之民族曰汉民族,其实汉为刘家天子时代之朝号,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即此义以求之,则一国家与一国家之别,别于地域,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远近也。一民族与一民族之别,别于文化,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8]同年,章太炎在《民报》第15号上发表《中华民国解》一文,其中也两次提到“中华民族”,一次是转引杨度的话,另一次是他自己的论述。他说:“中国魏晋以来,异族和会者数矣。稽之谱谍,则代北金元之姓,视汉姓不及百一,今试于通都广市之间四方所走集者,一一询其氏族,旧姓多耶?抑吊诡殊恒之姓多耶?其间固有私自改变与朝廷赐姓者,徵之唐宋人姓氏书中其数犹最微末。夫岂徒中华民族之空模,而以他人子弟充其阙者。”[9] 就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对“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具体使用来看,一方面,无论是梁启超、杨度,还是章太炎,他们都是在“汉族”的涵义上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梁启超曾明确指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胄”。[10]另一方面,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在“中华民族”是“文化”称谓还是“血统”称谓的理解上又有所不同。具体来说,梁启超和杨度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而非“血统”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的一部分。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就认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对其融合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后,他“悍然下一断案曰: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11]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一文中更是一再强调,“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知也. 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己含定义于其中。与西人学说拟之,实采合于文化说,而背于血统说。华为花之原字,以花为名,其以之形容文化之美,而非以之状态血统之奇,此可于假借令意而得之者也。”他并且要人们相信,随着各民族之间融合的加强,不久的将来,“不仅国中久已无满、汉对待之名,亦已无蒙、回、藏之名词,但见数千年混合万种之中华民族,至彼时而更加伟大,益加发达而已矣”。[12]就梁启超尤其是杨度对“中华民族”的论述来看,他们不仅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民族特征,而且已经初步具有了“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思想。但和梁启超、杨度不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他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就批评杨度“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的观点有“三惑”:一是“未明于托名标识之事,而强以字义皮傅为言”;二是“援引《春秋》,以诬史义”;三是“弃表谱实录之书,而以意为衡量”。他认为杨度对“华”字本意的理解是错误的,“华”的本意或第一义是地域名和国名,不是族名,不能随意将“华”作“文化”、“华美”或“文明”解。他虽然亦承认历史上的汉族对其他民族的融合或同化作用,其他一些民族已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同时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汉族是汉族,满族是满族,满、汉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用他的话说:“夫言一种族者,虽非铢两衡校于血统之间,而必以多数之间同一血统者为主体。何者?文化相同,自同一血统而起,于此复有殊族之民,受我抚治乃得转移而翕受之。若两血统立于对待之地者,虽欲同化莫由”。而现实中的汉族和满族就“立于对等之地”,满族不仅不受汉族的“抚治”,相反还统治汉族,对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以满、汉之间不可能像杨度所说的那样完全同化,成为一个民族。[13] 实际上,梁启超、杨度与章太炎认识上的这些不同,是与他们不同的“民族建国”主张联系在一起的。受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民族建国”是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和的共同要求,[14]但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的问题上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严重分歧。概而言之,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张“排满”,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立宪派主张“合满”,建立一个包括满族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此,他们曾展开过激烈论战。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解》一文就是为了批驳杨度的《金铁主义说》而撰写的。在论战中,革命派从“排满”的需要出发,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中所包含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种族民族主义思想,强调汉民族与满族之间的种族区隔,比如刘师培在《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一文中就一再强调,“满、汉二民族,当满族宅夏以前,不独非同种之人,亦且非同国之人,遗书具在,固可按也”。为了辩明满、汉“种界”,证明满、汉不是一个民族,刘师培还特作《中国民族志》一书。陶成章在《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叙例七则》中把满族归入蒙古族,以证明满族与汉族不是同种。自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其《革命军》一书不惜以大量篇幅证明“吾同胞今日所谓朝廷、所谓政府、所谓皇帝,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曰戎、曰狄、曰匈奴、曰鞑靼,其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也”。[15]与革命派相反,立宪派则从“合满”的需要出发,继承了传统的“华夷之辩”观念中所包含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华夏之”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强调满族已经与汉族同化,“不能谓为纯粹的异民族”。[16]康有为的《辨革命书》一文,从种族、文化等多方面论证满族已为汉族的一部分,他说:“今上推满洲种族,则出于夏禹,下考政教礼俗,则全化华风,帝位只如刘、李、赵、朱,满族先于南阳、丰沛,其余无不与汉人共之,与汉人同之。”“故满洲在明时则为春秋之楚,在今则为汉高之楚,纯为中国矣。”梁启超在《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一文中针对革命派引用社会学者对于民族的定义(即(一)同血统,(二)同语言文字,(三)同住所,(四)同习惯,(五)同宗教,(六)同精神体质)以及据此认为满族是中国的异民族的观点一一作了批驳,他以大量的事实说明,“民族之六大要素中”,“语言文字”、“住所”、“习惯”和“宗教”这四大“要素”,满洲人已“纯然同化于我”,“血统”和“精神体质”这两大要素虽然还“不能奋下武断”,说满洲人已与汉人同化或没有同化,但满洲人与汉人有血统关系,以及满洲人在精神体质上与汉人有许多相同之处,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所以,“以社会学者所下民族之定义以衡之,彼满洲人实已同化于汉人,而有(与汉人)构成一混同民族之资格者也”。[17]杨度也一再强调,在汉、满、蒙、回、藏这“五族之中,满人文化又己全同于汉,一切语言、文字、宗教、习惯无不同也”,[18]已成为“同一民族”。[19] 就革命派和立宪派在“民族建国”问题上的论战而言,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可以说立宪派的主张是近代中国建立民族国家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交往中,在血缘上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纯血统的民族存在,在文化上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并形成了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如果像革命派所主张的那样,通过“排满革命”,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那么历史上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会发生分裂,满、汉民族之间就会发生仇杀,其结果不仅近代的民族国家建立不起来,而且还会给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提供机会,从而更进一步加重中国的民族危机。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就写道:要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建国真的像革命派所主张的,是要建立一个单一的汉民族国家,那么满、蒙、回、藏等民族也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结果是“分一大国为数小国,分一大国之人民为数小国之人民,分一大国之领土为数小国之领土”,那些本以瓜分中国为基本国策的西方列强,如俄国和法国,“一见我五族分立,领土瓜分,岂有不欢欣鼓舞投袂而起,一从北方以取蒙、回,一从南方以取黔、粤者乎?以国内瓜分之原因,而得外国瓜分之结果,此不待蓍龟而可决者。而主张五族分立论或汉族独立论者,实俄、法之所乐闻,而思利用之,以为先驱者也。故中国之在今日世界,汉、满、蒙、回、藏之土地,不可失其一部,汉、满、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其一种”,否则,“一有变动,则国亡矣”。[20]所以,到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派则迅速放弃了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逐鞑虏”、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的主张,而接受了立宪派的“合满”建议,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孙中山向海内外明确宣布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的建国方针:“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21]此后不久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之建国方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建国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和形成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正如常燕生后来在《中华民族小史》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民族之名多因时代递嬗,因时制宜,无一定之专称。非若国家之名用于外交上,须有一定之名称也。中国自昔为大一统之国,只有朝代之名,尚无国名。至清室推翻,始有中华民国之名也出现。国名既无一定,民族之名更不统一。或曰夏,或曰华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然夏、汉、唐皆朝代之名,非民族之名。惟‘中华’二字,既为今日民国命名所采纳,且其涵义广大,较之其他名义之偏而不全者最为适当,故本书采用焉。惟今日普通习惯,以汉族与其他满、蒙诸族土名并列,苟仅以汉族代表其他诸族,易滋误会,且汉本朝代之名,用之民族,亦未妥洽,不若‘中华民族’之名为无弊也。”[22]因此,在民初,“中华民族”观念不仅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使用,而且也更多地具有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涵义。1912年1月5日,孙中山在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的《对外宣言书》中郑重宣示:“今幸义旗轩举,大局垂定,吾中华民国全体,用敢以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设共和民国,布告于我诸邦……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23]就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这是孙中山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也是中国的官方文件对“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使用。3月19日,革命党领袖人物黄兴、刘揆一等领衔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后改称“中华民族大同会”,在其发起的电文中他们写道:“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同护国权,当务之急,无逾于此。且互相提挈,人道宜然。凡我同胞,何必歧视。用特发起中华民族大同会”。同年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历史教科书》,在讲到民国统一时也使用了“中华民族”:“我中华民族本部多汉人,苗瑶各土司杂居其间。西北各地,则为满、蒙、回、藏诸民族所居,同在一国之中,休戚相关,谊属兄弟。”[24]这是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使用。 辛亥革命后,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哲布尊丹巴等部分蒙古封建王公贵族宣布外蒙独立,在库伦成立所谓的“大蒙古国”。哲布尊丹巴等人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遭到了包括蒙古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反对。1913年1月,西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蒙古族各王公在呼和浩特集会,制订了《西盟王公会议条件大纲》,一致决定“赞助共和”,反对外蒙古分裂。乌、伊两盟各札萨克还给库伦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发去文告,陈述“蒙古疆域,向与中国腹地,唇齿相依,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现在共和新立,五族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劝诫他们“翻然悔悟,协助中华”,取消俄库协约,不要“堕俄人狡谋”。[25]就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来看,这是中国少数民族第一次采用政治文告的形式,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在此前后,袁世凯也以民国大总统的身份致信哲布尊丹巴,指出“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现在时局阽危,边事日棘,万无可分之理”。[26]袁氏此处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运用,与乌、伊两盟各札萨克致哲布尊丹巴的文告如出一辙。 [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批准号:09BZS033)和国家民委2011年重大委托课题《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刊发于《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2] 郑大华:《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3] 参见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4]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第11—12页。 [5]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6]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一)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21页。 [7] 梁启超:《历史 上中国翠竹 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专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8]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3—374页。 [9]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 [10]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第1页。 [11]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八)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第4页。 [12]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4页。 [13]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 [14] 参见郑大华《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15] 邹容:《革命军》,《猛回头——陈天华 邹容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16]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224页。 [17]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224—226页。 [18]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5页。 [19]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374页。 [20]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21]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22] 常乃德(常燕生):《中华民族小史》,爱文书局1928年,第5-6页。 [23]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8页。 [24] 《共和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12年秋版。 [25] 《西盟会议始末记》,《民国经世文编》第18册,第15-16页。 [26] 《袁世凯致库伦活佛书》,见刘学铫《中国历代边疆大事年表》,台北,金兰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附录1,第483页。

同治十三年,皖人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里称“我中华已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则认为变局有三,一是武器,二是制度,三是人。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于1840年6月,中英两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以中方战败告终,白银外流、自然经济解体.......亦在同年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直至1856~1860年,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 在此等历史事件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的内循环状态,无外界因素的干扰,且封建帝制逐步达到了巅峰状态,而一旦外界势力介入,必定会受到降维打击,此所谓初步的世界格局已变,清政府统治阶级还未觉醒,反而底层劳动人民开始觉醒 。于是在历史滚轮中,第一次探索出现——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旧式农民运动达到了最高峰,强烈的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并且冲击了孔子与儒家的正统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还在打击侵略者的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 除此,在此次的探索中,还出现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样极具进步性的社会发展方案,但是由于太平天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且农民阶级非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第一次来自农民的自我探索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探索来自清政府的自我探索——洋务运动,目标明确,即自强、求富,于是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这一切所告知中国人的,好像中国已经百废俱兴,但是一场中日间甲午海战,无疑暴露出了一切,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宣布了中国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图: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 当时身为亚洲第一的超级海军战队的中国,为何会输给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日本呢?对比日本的“明治维新”便可略知一二,渐渐有为之士也清楚此等小修小补根本无济于事,器械已变,而我们的制度是腐朽落后的,于是在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支持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发“明定国事”的谕旨,戊戌变法开启,但是由于守旧派的顽固阻挠,变法仅维持百日,戊戌六公子惨遭杀害,光绪帝被软禁于瀛台,康有为、梁启超等被迫逃离海外,第三次探索依旧宣告失败,独留下唯一历史产物——京师大学堂,实为惋惜。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第四次探索——辛亥革命的大爆发,明确领导阶级,逼迫清帝退位,即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覆灭,同时孙中山渴望建立共和国,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由于时局的复杂与帝国主义的强烈干涉与破坏,且其革命自身也极具软弱性与妥协性,导致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复辟帝制,采用总统集权制,辛亥革命失败。 (图:新文化运动开启) 第五次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开启,既然制度已变,但是中国饱受挨打的局面明显没有扭转,于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们开始意识到,要变化的应该是国人,即改变中国人思想中那些封建毒瘤的残余,避免侵蚀。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 所以以陈独秀为首发布《新青年》开始尝试挽救共和制度,儒家那套温柔儒雅的思想虽能在“礼”方面起作用,但是儒家思想已无法顺应当时政治制度的需要,于是新文化要求要废孔教、除八股提倡白话文等,拥护的是民主与科学,但是此运动缺乏现实性,是空大的,无法正确处理好资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无法相契合。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于北京天安门前大爆发,在历经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后,斗争主力发生转移,由学生到工人,运动中心由北京至上海,使阶级革命转化为群众革命,这场运动不仅体现着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且一批中国先进的积极分子受到了十月革命新思潮的影响,1921年7月3号,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8月3号于“红船”中诞生中国共产党,并确立了党的名称与党之纲领 ,这更是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过程中反复探索的的一个最终结果。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在各种社会思潮充分激荡的情况下,就一直在探索与筛选好的制度,但是始终无法找到能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相契合的制度与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由于其自身的真理性而被历史与人民所选择,这是必然的,以上则是我对“因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觉醒、探索”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论文要求写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性以及相关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扩展资料: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相关内容:

1、从人类社会演进的制度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2、从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实践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并逐步形成了适应时代要求和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论文

复兴之路 中国梦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震撼”“激动”“落泪”……这是我在观看、品味权利是时所感受到的话语。阅读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到这里,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文800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文800字,高分的范文也是有很大的技巧成分的,真实和虚构一定要分清楚,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写作技巧和方法,跟我一起来学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文8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回首展望过去,我们走到这地步是如何艰难。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此后经历了将近100年的屈辱历史。我们怎么能不恨,怎么能不愤?

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满足他们侵略的野心,无情地朝着我们的祖国大地开炮。清政府的无能使得我们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多少人憋了满腔不甘,多少人想把敌人赶跑,多少人为我们祖国的振兴做出贡献!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侵略者的本性在各种行为中体现出来。每个人都愤起反抗,敌人推倒了一波,马上就有另一波卷土重来。而我们奋战了一个世纪,终于,换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的事情。

1945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是用鲜血浇灌而成的,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是一万、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的中国人抢出来的!三亿人民齐聚北京天安门,欢庆新中国的诞生。世界看我们的目光开始变得不同,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一个地位。

纵观新中国成立的这70年,我们遇到过挫折,也收获过成功!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三大改造的成功,让我们在工业强国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尝到了甜头。于是,我们发动了“大【跃】进”,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是过去的教训让他们的心情过于急切,最终因为急于求成而失败,而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是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我们吸取教训,尽量减少错误。于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它让中国富了起来!再后来,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更是和平解决了港澳问题,使这两个地区回归祖国的怀抱!

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的拥护下,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现在,我们祖国在各个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我国高铁更是国际上最顶尖的。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再也不用担心我们还会被欺负。每个人都对自己是中国人而有着深深的自豪感,我们可以骄傲地对外国人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我生在中国而感到荣幸”,我们可以抬起头,挺起胸膛坦坦荡荡地接受这荣誉。现在,我国更是出了许多青年才俊,正如习【大】大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作出的报告,青年才是祖国的希望。我们各种研发团队,他们的核心骨干的平均年龄大多只有三十多岁,这令我们的祖国为他们感到自豪。

未来,我们会更加强大,让他国再也不敢欺负我们;未来,我们会更加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头,引领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我们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世界都为之震颤。

我始终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华。古代中国,曾经秦关汉月、唐疆元界;中华民族,曾经屹立世界、傲视群雄。然而,由于闭关锁国,国力日衰,饱经沧桑,历尽磨难!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是那样的无比软弱。她,沦为了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她,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被迫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圆明园里,英法联军大摇大摆地把里面的东西抢光了,最后还纵火把它烧得一干二净;在南京,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被日本侵略军残忍地杀害了!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忘的危难关头,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生存而不断抗争,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丁汝昌以身殉国;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先驱,求索奋斗、浴血疆场。是他们,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发出了一声声震荡环宇的呐喊,抒写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壮歌: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壮举气吞山河;狼牙山五壮士,豪气惊天地、泣鬼神……终于,换来了天安门城楼,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戈壁滩上,“两弹一星”成功研制;香港澳门回归,台湾终将统一;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力挫群雄金牌第一;浩瀚太空,“神七”航天员成功漫步,月球火星上必定会出现咱中国人的身影;金融海啸,全球关注我们中国的一举一动!

同学们!圆明园那几根孤零零的柱子、外国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痛苦,是我们心中无比屈辱的记忆,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虽然,战争的硝烟离我们远去,但是,一幕幕黑色与屈辱的历史,我们决不能忘记!虽然,伟大的中华民族--东方的巨龙,正载着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憧憬,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奔!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奋斗!

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21世纪新的栋梁,祖国新的花朵。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是我们中华少年的责任!

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建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下简称“复兴”)。因此,“复兴”成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一个极具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复兴”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它并不是回归中国昔日辉煌,而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重新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它不仅是某些经济发展指标的简单放大,而且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国防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意义上的全面繁荣和进步;它是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重新开始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而不是对任何别的国家乃至对世界的威胁;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而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离。它是以超过人类总数五分之一的人为主体的伟大实践和历史运动,对21世纪人类世界的影响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将具有极大的穿透力和超越性,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辉煌古国在一度衰败之后复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人类文明史中,曾出现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如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这些在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无不发生过重大的历史断裂甚至消亡,其文化共同体的延继均为外力所中断而没能直接留存下来,而只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从未被外来力量所中断而一直生存并绵延发展至今。

古老的中华民族能在渡尽劫难之后保持历史文化传统不中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复兴,这一历史现象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充分显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不断培育和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而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复兴”才必定得到实现,同时反转过来“复兴”的不断向前推进直至最终实现又必定会促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复兴的中国必将重新恢复古代中国的开放传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广泛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充实、改进和提升中国文化的现代内涵,经过综合创新,真正建设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文化。中华文明将创下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由盛而衰,再由衰而盛的旷古奇迹。

“复兴”无疑是对现存不合理世界文化格局的有力冲击和修正,从而改变由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意识不断膨胀所造成的文化结构失衡或曰文化生态失调,它将使中华文明乃至东方文明摆脱长期以来受鄙视、受压抑的地位,使古老中华文明的传统和价值再次得到肯定,这种自信心的恢复将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出现,从而开创世界各国文化真正平等交流、和而不同、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纪元。

“站起来”是一个历史使命,也是对世界的承诺。“复兴”将从根本上改变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命运,并将使中华民族能够像他们的先人那样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近代以来,中国多灾多难。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时曾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主要还是指政治上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获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了反动阶级的统治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人民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现在看来,这个“站起来”的任务并没有最后完成,而只有再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复兴”,中华民族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在综合国力的世界较量中完全“站起来”。

文明的曙光——论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工业革命之前,有1000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当中处于巅峰状态,但是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滑,变成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160年时间里,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探讨,怎样才能让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得到复兴。 文化撞击与文化自洽 要探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就要探讨中国在工业革命以后急剧衰落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国内外学者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保守和顽固,提出打倒孔家店,认为中国要复兴必须彻底铲除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 中国文化跟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要弄清楚何谓文化。不同的学者对文化会有不同的定义,我个人喜欢的是费孝通先生的老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定义。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器物层次,也就是生产、生活工具;二是组织层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三是精神层次,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等。其实,这三个层次的划分与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应起来看,器物、生产、生活工具是经济基础,而组织和伦理、价值则是上层建筑。 一个文化体,在没有外来文化撞击的时候,它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会形成一个自洽的实体。比如,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工具是石头,生产方式是游猎,生产力水平很低,它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公社,伦理、价值是公有。这样一个上层建筑或曰社会组织和价值标准,有利于发挥打猎时的规模经济,以及克服因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食物不可储存给每个人的生存带来的风险,所以与非常低的生产力的水平是相洽的。后来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由游猎进入到农耕,由以石头为工具进入到以铜器为工具,组织的方式进入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宗族社会,伦理、价值由原来的公有变为私有。这种转变可以归因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农耕的生产方式中,只要每个人付出努力,将来生产、收获多少是可以预期的。所以,以家庭为单位的宗族社会组织和私有制的价值伦理有利于提高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每个文化体应该都是器物、组织、价值三个层次自洽的实体,并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只有当一个文化体跟另一个文化体碰撞了,才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那么,先进与落后到底是靠什么来决定的?在上层建筑领域,尤其是在价值伦理方面,很难说什么是比较好的,什么是比较差的。比如,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共有、共享,与农耕社会私有制里每个人为自己负责,到底哪个比较好?确实很难说。把人类文明分为先进的文明跟落后的文明的最主要的评判标准是经济基础,也就是生产力水平。中国的文化从世界上最先进的变为世界上相对落后的,也正是由于在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器物发明的突飞猛进,经济基础快速提高,而当时中国经济基础的提升却滞后了。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经济基础 因此,要讲中国文化的复兴,首先应该分析中国的经济基础有没有办法赶上西方国家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有没有办法赶上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作为经济学者,我对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是经济基础提高的可能性,是相当乐观的。因为,生产力水平或是经济基础的提高,从长远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技术的不断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方式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对于西方那些技术先进的国家,技术创新的方式只能是自己发明。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国家,技术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发明,另外一种就是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来取得创新。哪一种方式比较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好坏的唯一标准是成本孰低、效益孰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日本的奇迹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奇迹,其背后的秘密就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比较好地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引进技术,以很低的成本取得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速度快,整个经济基础发展就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随之缩小了。中国在 1979年改革前后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在1979年之前,中国主张自力更生,自己发明技术,在最尖端的技术上同发达国家竞争,但是经济发展的绩效却不高;1979年以后,中国开始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一样,以引进技术为主来获取技术创新,此后的25年,中国取得了每年经济增长的成绩。 延续着引进技术这条道路,中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能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让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接近?对于这一点,我也比较乐观。根据各种比较,包括人的生命预期、婴儿死亡率、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对比,中国在2000年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大约相当于日本在1960年的水平。众所周知,日本从1960年开始到1988年,用了28年的时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尽管我不会过分乐观地认为,从2000年开始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会赶上美国,但是我完全相信,现在人均收入是美国的3%的中国,靠引进技术来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到2030年的时候人均收入可能达到美国的20%。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来看,届时人民币很可能会升值,根据升值的数量预计,我国的人均收入很可能将是美国的30%甚至40%。如果中国在2030年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20%,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那么中国的经济总体实力就会与美国相当。如果中国到那时人均收入可以达到美国的30%,中国的经济规模就比美国高50%,如果那时的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40%,中国的经济规模就是美国的两倍。当然,要把这些潜在的技术可能性转化成经济的现实,就要靠改革开放,要靠维持政治稳定,要靠提高教育、产业水平,要靠不断吸收外来的技术、管理。只有做到这些,前述的预期才能够实现。 再造内部自洽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基础的现代化,也必须有和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中国现有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上层建筑如伦理、价值等会不会变成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障碍,或者说如果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提高的话,中国的上层建筑会不会随之进行创新、调适,变成一个新的内部自洽的文化实体? “五四”运动以后,大多数学者把中国的落后归因于中国儒家文化的保守、顽固。他们批判儒家文化,认为儒家文化的代表者孔子是顽固、保守、落后的,因为孔子讲“述而不作”,他不创新。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孟子称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孔子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孔子主张的“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主张是与时俱进的,他的“述而不作”是有选择的,把过去的典章制度按照所处时代的需要给予创新性的整理、诠释。不仅孔子是这样,儒家第二个代表人物孟子也是这样。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是“视人如己”的道德关怀。孟子的“义”是“义者宜也”,“义者人之正路也”,也就是人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虽然判断的标准还在于人自己的心。所以,孟子有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说法。但是,和孔子相比,孟子的“义”更强调的是人对社会的责任,他的学说反映的是战国末期社会纷乱的现实。后来儒家文化又继续发展,到了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基础改变了,又受到印度佛学冲击。面对印度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儒家文化并没有退缩,而是把佛教的思想消化、提升,扩大了中国儒家文化的范畴;儒家学者除了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以外,还增加了对人的终极价值的探索。宋朝武力虽不强,但是在经济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宋朝的儒家哲学被称为理学,理学大师朱熹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的标准教材,但是中国的文化并没有在那里停止。到了明朝,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理学和心学的差异可以从对《大学》一书中“格物致知”的理解的不同反映出来。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即物穷理”,也就是从各个事物上去找寻背后的道理。王阳明则认为 “格物致知”是“致良知”,也就是去除蒙蔽每个人良知的物欲以恢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王阳明的“心学”是适应明朝中叶资本主义萌芽以后,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要求的。 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儒家文化是有能力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调整、创新的,并不是像许多学者所认为的是顽固、保守和一成不变的。实际上,这一点也可以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有能力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得到证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