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从政治乱象看台湾政治市场及其影响

2015-07-14 11: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台湾社会政治乱象频仍:街头暴力有之、“议会”打闹有之、媒体绑架有之、所谓民主社会不许谈“统一”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台湾式民主”使然,也是台湾政治市场的必然表现。“政治市场”是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中引入“政治人”的概念后逐步形成的、研究政党政治的新的方法论。用这套理论透视台湾政治似乎比较贴切。
  台湾式民粹主义:台湾政治市场的实质
  民粹主义因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不同而具有概念的模糊性和内容的复杂性。作为政治运动,民粹主义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民众作为政治改革的惟一决定力量,平民化便成为民粹主义政治运动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策略,民粹主义是动员平民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因此,民粹主义几乎完全等同于政治家的蛊惑鼓动技巧。强调“全体人民”、“全体群众”的民粹主义和民主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民粹主义将民主极端化又可能背离民主政治的初衷。走向与维权主义和独裁政治相联的政治。
  台湾式民粹主义除了具有上述民粹主义的本质之外,还有其特点。台湾的民主有些畸形,其畸形之处在于“因应国家同以前之需要”所实施的民主只是在全中国的小范围台澎金吗地区实施。而其“宪法”的法源则是包括大陆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因此,这种民主只能对台澎金马地区的民权、民生问题适时所谓“公投”,而无权对国家领土、主权问题指三道四。另外,维护法制是实施民主的应有之义,台湾式民粹则没有。
  “****”和“独台”:台湾政治市场的特点
  台湾式民粹政治形成的原因和争权夺利有关,说到底,其民主规则是政治团伙争权夺利的结果,是分赃的标尺,而非融入公平、正义的神圣民主规则。自蒋经国去世后,******内讧不断,民进党趁火打劫,两党在“公投”、“单一选区两票制”等问题上达成的妥协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可以说。为了私利牺牲小党的利益、台湾人民的利益,整个中国的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都稀松平常。因为,政治市场既然也是一种市场,这种市场就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追求,公平、正义、良心、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都可以作为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台湾岛内的两大政党******与民进党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台”和“****”两大特点。并以此为自己的产品特色,在政治市场上广而告之,形成了媒体、政党、财团等一条龙的产品体系。
  民进党本身就是反对******的产物,其成立之初并非是一个“****”政党,只是为了和******相区别,形成自己的政党特色才逐渐吸收、融合了种种“****”力量,形成了在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制度认同等层面成系统、有体系的“****”主张,他们的主张和“****”、“台湾国”密切相关,去掉了“****”就要了他们的命。******本身是国民政府的执政党,为了捞取选票,其被迫提出放弃“反攻大陆”,转变成一个地区性政党。这个打着“中华民国”旗号,却又再无“反攻大陆”野心的政党为了在台湾岛内生存和发展,为了获取台湾政治市场的利益,只好将“中华民国”和台湾相联结,形成其“独台”的四不像方针。不管是民进党当局的“四不一没有”,还是******当局的“不统、不独、不武”都是“****”和“独台”的畸形表现,都是为了当前利益而不顾未来和台湾人民幸福、国家繁荣昌盛、民族自立自强主张的表现。长此以往,这种鸵鸟心态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
  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难以增强互信
  本来,从理论上讲主张“九二共识”的******重新上台执政,似乎两岸关系又回到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之前的情景。但实际上,台湾已经在10年内形成了政治市场体系,这种表面的相似已经被台湾政治实质的变化所动摇。
  因此,在2008年重新启动的两岸两会协商。虽然是在“反独”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进一步增进两岸互信似乎较为困难。因为,如果台湾政治市场不用选票改变“****”和“独台”的民粹主义,两岸和平发展往前推进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