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台湾电视政论节目乱象

2015-07-14 11: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台湾电视媒体的政论节目热潮绝对是世所仅有。像这几年来引发风波最多的两个政论性节目《2100全民开讲》与《大话新闻》,其收视率之高,对政治(特别是选举)事务的影响力,让研究电视传播的专家也跌破眼镜。许多夫妻和家人因看电视政论节目而吵架,朝野政党人物也花不少时间猛批政论节目,由此形成了台湾电视政论节目、选民、政党三者之间微妙的互动与共生关系。
  电视遥控器纾解政治焦虑
  电视政论节目哪来的魔力让观众如痴如狂?几年来为传播学界所诟病,却也仍不改其受欢迎程度。着名政论节目的主持人甚至可以成为商品广告明星,节目常驻来宾也可以转而成为节目主持人。政论也好、八卦也罢,他们在荧光屏前指手划脚,谈的不只是政治问题,他们同时也是司法专家、财经学者、道德领袖、哲学导师……即便有人指责政论节目的辛辣言辞挑拨对立,但实际观察它的观众群,可以发现许多人仍仰赖它来倾泄对社会的不满,来纾解自己的政治焦虑。
  每次的选举后都会有政论节目消失,也有许多“名嘴”来宾消失,观众并不关心这些节目和来宾的去处,只要手持遥控器,随时打开电视,就会有以收视率为指针的电视台经营者,提供解决焦虑症的解药。
  检视政论节目染色体
  台湾政论节目的滥觞,是1995年开播的《2100全民开讲》。那个年代,出现政论节目,有其充分的背景条件。
  背景条件之一,是台湾社会爆发出高度的政治热情,戒严40年的封锁逐渐被民主开放的气氛取代,过去不容许的高层次选举,加上日益壮大的反对党势力,都使得政治领域热闹滚滚。政治取代了棒球、股市,成为真正的“全****动”,大家在政治议题上投注了空前的关心,还有空前的热情。
  1994年底首次开放的“院辖市长”及“省长”选举,是重要转折点,选举中突破了过去所有政治禁忌,让台湾人摆脱阴影,自信且无所顾虑地大谈特谈政治。
  与此同时成熟了第二项社会条件,那就是让大家可以发声大谈特谈政治的媒体管道。1994年选举最有效的宣传工具,不再是旧式的杂志、传单,而是到处冒涌出来的地下电台。电讯科技大进步,加上管制松动,凑一点钱,找一栋制高点大楼,就可以办起地下电台。电波一送出去,就有人听,更重要的,就有人打电话进来参与讨论。
  地下电台不像正规电台需要准备节目。地下电台节目真正的提供者不是电台,不是主持人,而是call in的听众。最能刺激call in的,当然是政治、选举话题,电台是所有冲口而出的政治意见的汇集处。
  地下电台开放形式的试验,给了当时同样新开放的有线电视重要启发。有线电视刚刚起步,要如何和原本根底深厚的无线电视台竞争呢?必须要靠播映无线电视台不能播的内容。
  同一个时期,台湾有线电视出现两种挑战无线台尺度的方向——一是像《彩虹频道》那样的情色内容,另一就是像《2100全民开讲》那样的政治内容了。
  政治内容还比情色内容更有利,因为政治内容,尤其是谈话内容,制播上更方便、更便宜,没有什么前制成本,也完全不需后制,只要准备摄影棚,现场直播,录完也就播完,也就没事了。
  政治性谈话节目移植地下电台形式,开放call in,给观众在电视上发表意见的满足快感。不过电视和广播电台毕竟不同,call in 只有声音、没有画面,完全浪费了电视在影像上的优势。
  这些条件凑在一起,促成了政论call in节目的崛起,但也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让政论call in 节目,怎么都应该是个一时的、过渡的现象。
  因应解严而来的政治热潮,不可能一直维持。民主制度建立后,政治必定常态化,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多刺激性情绪可供节目利用。地下电台的游击战打法,也是可以短期冲刺,却绝对不利长期经营的,更何况电视上大量填塞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call in内容,观众怎么可能一直忍耐?怎么可能不提高要求,逼电视台给更充实更多样的内容?
  然而一晃眼,十三四年过去了,当时特殊条件塑造出来的政论call in节目,却没有消失,继续在台湾社会上存在,这实在是件令人惊讶的事。于是,格外值得探究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台湾社会淘汰不掉这些低投资低成本低创意的电视节目呢?
  我看,要终止政论节目乱象,唯一的办法,是认清并定位这些节目的“少数地位”,停止以他们的意见内容为主流的错觉。越来越多关心政治的人能够忽视、忽略政论节目在干嘛在讲什么,这个社会才愈有机会摆脱极端少数制造的乱象,回归民主的平衡稳定常态。

 
  电视政论节目的虚伪性格
  很多人在问:台湾今日的蓝绿对决、社会空转、价值沦丧是从何而来?如果起因于蓝绿斗争,莫非过去******与民进党就水乳交融,和解共生?如果是起因于意识形态差异,难道过去的台湾果真和乐融融,大家对统独很有共识?过去难道没有经济不景气?难道没有人自杀?难道没有贫富差距?难道没有贪污?难道政治人物都不会说谎?难道没有族群冲突?简短扫视一下台湾历史,就会知道,这些东西从以前到现在就一直存在,既然如此,它们就不会是导致今天乱象的决定性因素。
  接下来应该要问:这几年的台湾社会中,究竟有什么是新窜起的、又难以抗拒的社会力量?答案当然很多。不过,就政治与社会的影响面来说,政论节目与电视名嘴绝对是大多数人心中首选的答案。
  这几年来,每天回家,电视新闻频道为你准备的就是政论节目。最糟糕的是,这些不同的节目却都是由同一批人在主讲。
  这些为数大约20人的“名嘴”兵团,从蓝到绿都有,他们霸占了晚上的新闻媒体,他们垄断了台湾政治的诠释权,他们剽窃了整个台湾政治的信息权与发言权。
  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名嘴”到底是谁?他们是不是可以代表人民?他们何德何能可以坐在那里告诉我们政治是什么?这些名嘴里面绝大多数都没有足够的政治学背景,此外有很多都跟政党(不论蓝绿)有着极为亲近的关系,有些人甚至亲近到去主持政党的晚会,有些当政党的幕僚、策士、代言人或传声筒。可是,一到了晚上,他们就摇身一变,变成公正客观的政治评论家,义愤填膺、正气凛然,开口闭口就是人民与正义。
  更荒谬的是,这些人每天在节目中所讲的政治,除了喷口水之外,还是喷口水。你永远不会听到任何有关政策的讨论与辩论,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些人当中的绝大多数根本就不懂严肃的政策。这就凸显了台湾目前政论节目与电视名嘴的三个矛盾与虚伪的性格。
  首先,几乎所有的政论节目与名嘴都一再说,台湾人民已经厌倦口水,政治人物应该提出政策与牛肉。不过,诡异的是,他们每次遇到政策议题就惜字如金、三缄其口,甚至无话可说、面面相觑。反之,一遇到负面的口水议题,就会立刻精神百倍、口沫横飞、欲罢不能。于是,马英九跟谢长廷的经济政策到底差别在哪里?他们的两岸政策会造成哪些影响?如果台商政策没有管制,台湾现在的经济是会更好还是更差?这些政治上真正应该关心与讨论的议题,无奈的是这些人与节目一概不处理。
  其实,如果真的厌倦口水战,那立刻封口拒上节目,这个问题马上可以得到解决。可是,偏偏这些人政策又谈不来,新闻媒体又视其为生财的工具,不赚钱的事它们是绝对不会做。毕竟,谁会“笨”到去谈政策?
  其次,这些节目的虚伪表现在蓝绿恶斗的催生与延续上。最明显的例子像是《2100全民开讲》,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几乎每天都要像念咒语一样,把终结蓝绿恶斗的理想重复一遍。不过,遗憾与奇怪的是,这个节目却很少邀请第三势力的来宾。这就匪夷所思了,难道人们可以期待蓝绿的政治人物自废武功来终结蓝绿恶斗?其实,改变的作法非常简单,只要每天不再邀请蓝绿的来宾,认真而严肃地邀请台湾的第三势力与弱势团体,让他们来节目中畅谈对政治的期许,这样一点一滴,台湾的政治过个几年不就可以渐渐从非蓝即绿中解套吗?然而,我自己知道这种建议根本是缘木求鱼,因为,在台湾,没有一个政论节目真正关心过第三势力,这些名嘴与节目口头宣称客观中立,但要的却是冲突与对立,事实上,它们每天最担心的事就是蓝绿不再对立。
  其实,要分辨台湾政论节目是蓝是绿,看call in的观众最准确。《大话新闻》里头,十之八九是挺绿的民众发表意见,反之,《2100全民开讲》则十之八九都是挺蓝的民众,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与狡辩的事实。毕竟,很少会有人有那个闲情雅致每天打开电视为的就是看自己所信仰的阵营被痛骂与修理。这个闲情雅致的缺乏就部分解释了我们今天蓝绿恶斗、是非错乱、社会空转的谜题。在台湾,蓝的相信蓝的口水,绿的相信绿的口水,没有理性政策辩论,没有第三势力,没有客观中立,我们的社会,因着这些有着三重虚伪性格的政论节目与电视名嘴,每天都在分裂,也每天都比前一天更加分裂。

  所以,台湾的观众也许应该发起一个沉默抵制运动,努力打电话给这些政论节目,然后一句话都不讲,用沉默的力量来告诉并瘫痪这些分裂台湾社会的机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什么都会,就是学不会沉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