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台湾意识演变过程中的台湾青少年民族认同

2015-07-14 11: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在两岸互信和共识取得新成就的同时,多年来横亘于两岸之间几代人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对立或敌视的历史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教育仍有可能在两岸多渠道、大规模的沟通、交流和交往过程中凸显出来。大陆有关部门应该了解台湾主流民意的变化,关注台湾 “民心”和“民意”的顺畅通达;同时推进教育与文化交流,加强资讯和媒介的沟通,增强青少年工作的力度,以增强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 键 词 台湾意识 台湾青少年 认同感 归属感

  自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国共对峙到2008年相互释放善意达成“三通”成果,两岸走过了风风雨雨60年。在一个甲子的历史轮回中,彼此的隔阂、对立、冲突和敌视并未因“三通”协议的达成而随风飘去,在两岸互信和共识取得新成就的同时,多年来横亘于两岸之间几代人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对立或敌视的历史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教育仍有可能在两岸多渠道、大规模的沟通、交流和交往过程中凸显出来。尤其值得高度警惕的是,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并非坦途,国际社会时有暗流涌动。日本近年来正逐步加大干涉台湾问题的力度。最近,日本驻台代表斋藤正树公开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其用心所在,诚如戚其章先生所言,“是妄图破坏两岸和平发展的局面,达到牵制分裂中国的目的”。[1 ]因此,在两岸“三通”目标实现后,最需要关注的是,台湾民众“民心”和“民意”的顺畅通达。
  今天,在海峡两岸民众共同体认“两岸同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时刻,我们更有必要站在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高度,了解台湾主流民意的变化,重新审视两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与现状。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促进两岸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民族情感、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
  台湾意识的发展与演变
  台湾着名学者黄俊杰认为,“台湾意识”的核心在于“认同”问题。“认同”问题既有其后冷战时代世界史的普遍意义,又有台湾所独具的特殊意义。“台湾意识”内涵复杂,至少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两者之间互为依存,不可分割。
  台湾意识形成于马关条约之后,一开始就与祖国情怀紧密相连。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败北,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为反抗殖民统治,维护固有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台湾同胞奋起抗争,本土意识油然而生。初始的台湾意识就是通过争取保存汉文教育的形式而呈现出来的。它既是台湾同胞用以对抗日本侵略者文化压制的利器,也是民众要求自身在台湾本土当家作主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二二八事件、******政府迁台后长达38年的戒严统治,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对台湾政治、经济长期的决定性影响与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峙等主客观条件,“台湾意识”经一批流亡海外与******持不同政见者的强力运作而演变为背离祖国的“台湾独立意识”,使原来反帝、反殖民统治、缅怀祖国并维系汉文化命脉的多重文化内涵蜕变为“反中国霸权”、“反中国并吞”的政治主张。
  了解“台湾意识”演变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台湾同胞的理解,并设身处地去体认其思维和心路历程。在台湾同胞看来,“台湾意识”的形成,与台湾400年自立自强的辛酸与血泪奋斗历史是分不开的。从清初的海禁政策,到清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400年疏离,100年隔绝,50年对立,最终形成了民众高度自我保护的“台湾意识”。黄俊杰在其2007年所着的《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一书中指出:从明清、日据、战后到最近10年间,“台湾意识”历经变化,但均在政治史之具体而特殊的脉络中发展。早期的台湾只存在作为地方意识的漳、泉意识,到了日据时代,由于居于殖民者论文联盟整理地位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台湾意识”逐渐形成。日据时代的“台湾意识”既是反抗大和民族的汉民族意识,又是反抗殖民主义者的阶级意识。光复以后,尤其是1947年二二八事变以后,在当时******权威统治下,“台湾意识”与省籍意识结合并受到省籍意识的渗透,以反对由大陆籍人士为主的******为主要内容。1987年7月戒严令废除以后,“台湾意识”的内涵又经扩大,包括台湾社会中的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成为相对于中国大陆而言的新的政治意识。在这种新的政治意识中,“****”、“反****”是其重要内涵。而面对统一问题,台湾民众最担心的是社会公正与平等地位的缺失。
  民进党执政以来,利用历史制造“悲情”,长期推行渐进性****政策,极力实施所谓本土文化的民众教育,他们随意篡改历史,割裂台湾与大陆的渊源,激化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排斥与敌对情绪。1994年,李登辉颁布“修正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大幅度削减中小学生学习中文的时间。同时,语言的使用也呈现出政治化的倾向,闽南话一度成为本土意识的代名词和重要载体。台湾南部的部分小学,闽南语已作为正式语言学科登堂入室。虽然这种政策以本土化为宗旨,但对台湾一代新人民族意识的培养,影响深远,消极作用不可低估。据了解,目前台湾20岁以下的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所知甚少,一旦对台湾与大陆的渊源无系统完整的了解,其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更无从谈起了。
  故宫文化具有中华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故宫文化的整体性、丰富性与象征性,使故宫成为取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故宫丰厚的文化资源,对后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以往台北故宫每次展出文物都会做一个展板,展板上清晰地绘制出文物迁徙到台湾的地形图。比如王羲之的作品介绍,会对其出生于何时何地,作品创作于何处都有详尽的介绍,但陈水扁执政以来,当局要求凡博物馆展出展品只写作者的名字,不作其他的背景资料介绍,以致众多参观者误将王羲之的作品视为外国的文物或亚洲其他地区艺术家的艺术品。
  陈水扁推行“去中国化”及教育改革、削弱国学教育的做法,引起很多人的不满。2005年5月,为唤醒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诗人余光中、“中研院院士”许卓云等人发起成立了“抢救国文教育联盟”。他们发表“行动宣言”,痛斥陈水扁当局削弱高中语文课的举止是“去中国化”,期盼恢复以往的“国学强势竞争力”,同时要求教育部门暂停于2006年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暂行纲要”。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反映学生素质下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通过各种形式,坚持传承国学。
  价值导向深化青少年台湾意识
  黄俊杰认为,海峡两岸官方和民间都将“认同” 问题简化成政治认同问题。举例而言,******执政时的“国统会”于1992年8月1日通过的(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文件中说:“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之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是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1995年5月5日民进党“中执会”所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在“政治认同”脉络中对台湾的定位是:台湾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片面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与“一国两制”根本不适用于台湾。[2 ]
  台湾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加之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并受传媒的误导,今天在读高中阶段以下的台湾青少年包括为数可观的大学生,对大陆60年来的发展变化的了解基本处于空白或扭曲状态,民族认同感日趋淡薄。

 一位到大陆作短期访问的台湾政治大学在读研究生L女士告诉笔者,到大陆实地考察后,觉得以前对上海的了解很肤浅,其实上海发展很快。她说,之前台湾对有关大陆的信息封闭得很厉害,即使有报道也严重失实。学校教育在当局“去中国化”的政治导向下,淡化并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较她年龄更小的学弟学妹们对大陆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部分台湾青年长期得到的是错误的资讯,个别学生的父母虽对大陆的发展前景颇为关注,但仍停留于古老中国的印象中。因此在向外籍人士介绍自己身份时,绝大多数学生会介绍自己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或“中国台湾人”。
  2005年笔者曾对在沪台湾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当我们询问他们“在向外籍人士介绍自己身份时,您通常会说您是何身份”时,选择“中国人”的比例为15.6%,选择“中国台湾人”的比例仅12.3%,(此两项的合计比例为27.9%),有74.6%的学生选择了“台湾人”。
  独立或统一,事关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困扰台湾民众的一个敏感问题。调查表明,尽管台湾民意存在分歧之处,但是台湾社会内部还是存在共识的,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共同愿望是维持不统不独的现状。
  笔者2005年对在沪台湾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您认为两岸将来会处于何种状态”,台湾学生的回答依次为“说不清”40.6%、“维持现状,将来统一”30.5%和“统一”10.9%(此两项相加为41.4%)、“永远维持现状”8.6%、“台湾独立”与“维持现状,将来独立”各占1.6%(此两项相加为3.2%)。总体上看,台湾大学生既赞成祖国统一,反对****和战争,又对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国两制”心存疑虑。在“您对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所持态度”一问中,表示“乐观”者的比例超过半数,占55.5%,表示“悲观”者的比例为15.6%,认为“无所谓”者占14.8%,选择“其他”一项者的比例为13.3%。由此可见,台湾青少年的取向与台湾的主流民意一致,即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所以希望维持现状的人比例占60%以上。但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人仍坚持“中国人和台湾人不是一个概念”。在台湾土生土长的 “七年级生”和在校大学生,由于受“认识台湾”等教材的影响,不仅本省籍青年不把自己视为中国人,即便是外省籍人员的后代,其“大中国意识”也渐趋淡薄,存在“族群认同危机”。[3 ]
  来沪就读的台湾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虽强于其他同龄群体,但仍有部分青年“中华民国” 的观念强于 “中华民族”观念,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随着台湾政治生态的演变,台湾青年的分离意识和疏离感仍存在进一步增强的可能。还有部分青少年认为,两岸关系的问题根本取决于中美关系和中国国力。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关系到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台湾问题处理得好,中美关系的发展就存在更广阔的空间。当然,国家日益强大,国际声望提升,压制****的力量就越强。
  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统一的认识既微妙又复杂,他们一方面对“中国”有认同感,另一方面却又对“中华民国”怀有依恋情结。从他们对身份认同等方面的认识看,台湾当局长期推行的“去中国化” 政策 和“ 本土政策”,在青少年群体中已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和平统一事业的实现必将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虽然他们也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看到了大陆与台湾合作的诚意,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仍坚持“中国人和台湾人不是一个概念”。由于受“认识台湾”等教材的影响,不仅本省籍青年不把自己视为中国人,即便是外省籍人员的后代,其“大中国意识”也渐趋淡薄,存在“族群认同危机”。
  当然,台湾青少年也看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让世界各国都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并竞相涌入这个巨大的市场。而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两岸的互动早已形成,大陆经济的发展必将给台湾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台湾当局更应审时度势,推进两岸的正常沟通和交往。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均持乐观态度。
  以诚相待增强台湾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
  ******同志曾经指出:“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和平发展是中华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十七大报告中,他进一步重申:“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讲话中,******再次表示要“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而奋斗”。宋楚瑜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两次提到“****是走不通的路”。他认为,两岸同属中华文明渊源,没有人会为了争取任何一边的认同,而放弃另一边。当前,无论是大陆政府还是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的态度都超越了工具价值,持和平发展理念。人们衷心希望两岸把握宝贵的历史机遇,减少内耗,携手共进。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促进民间访问。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基于台湾民众的认知现状,加强与两岸的民间交流访问,尤其是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访问(如联谊活动等),增强海峡两岸民众的相互信任和了解,是推动 “ 和平统一” 、“ 一国两制” 的重要渠道之一。诚如来沪就读的台湾大学生所言,通过这样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增进友谊,建立信任,了解彼此的真实信息,这比政策性的宣传效果要好得多。

  2.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思想到行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中国人注重历史,推崇慎终追远。连接两岸共同的精神内核是文化,是民族情结,是共同的利益基础和民族认同。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近日在接受《中国评论》月刊专访时说,台湾与大陆过去毕竟在政治上极端对立,希望这种对立的状况能够在国际社会对大陆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新的认知的未来逐渐淡化,并慢慢平复下来。他表示:台湾大学在医学和机电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台湾大学愿积极推动两岸的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彼此分享经验与成果。又如大陆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早,专业分类细致合理,促进两岸职业学校的联动,有利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连战在访问大陆时也说,要让两岸的人民结合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化交流,达成文化的认同。台湾历来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儒学氛围浓厚。为此,扩大两岸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势在必行。增进文化教育交流有利于培养台湾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有利于团结和影响台湾的青年一代。
  3.加强资讯和媒介的沟通。调查发现,相当部分台湾青年长期得到的是错误的资讯,部分外省籍青年的父母虽对祖国的统一大业充满信心,但对大陆的了解却停留于1949年之前传统落后的印象中。又比如连战和宋楚瑜访问大陆,台湾对此的报道远不如大陆详尽。而大陆青年对台湾的了解也相对有限,或将其视作对大陆充满敌对情绪之地,或将台湾视为处处繁华祥和的天堂福地。所以,适度开放媒体、加强两岸资讯和媒介的沟通将有利于两地青年真正了解彼此的发展现状,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4.增强青少年工作的力度。近10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持续发展,但大陆针对年轻人的工作环节仍相对薄弱,对台湾青年一代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理解不透彻,其影响也就有所局限。目前,台湾年轻人中“中华民国”的观念较强,“中华民族” 的观念则相对薄弱,这对和平统一事业的实现必将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要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加强对台湾青少年工作的力度,对组织青少年交流活动的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与经济资助。

  5.尊重史实,共同修史,开展科学的历史教育。台湾拥有中国最优秀的清史专家,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民族传统观念。台湾的清史研究专家庄吉发特别希望促成两岸共修清史这件事。他认为清朝灭亡这么多年了,清史还没有修出来是很不应该的!确实,两岸长期来以各自的政治需要为蓝本,分别对历史进行了不同的“改编”。为此,两岸历史教育已经与当前双边关系的新格局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两岸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教育家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角度,从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在国际大环境下中国自1840年至2008年间两岸的历史发展进程,不让史书断代,共同修史。如能做到这一点,那将是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事情。
  6.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促统”作用。由于社会理念、价值观、利益取向等存在的多方面差异,要在短时间内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不现实的。在 “促统”的过程中, 香港、澳门可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利用香港、澳门政治稳定、社会祥和、价值取向与台湾相对接近的特点,积极、务实而低调地发展台、港、澳经济合作,打造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及中介平台,以理性的方式加强与台湾民间,尤其是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增强两岸四地相互间的信任和了解,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推动 “ 和平统一”大业进一步发展。
  连战先生一贯主张两岸坚持和平,走向双赢。他说:“世界华人应该共同提升宁静的软实力,从对抗走向和平,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歧视走向平等,从傲慢走向包容,相信20年后将是中华民族真正鸿图大展的时刻!” 60年来,两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今天的稳定局面,但彼此的信任基础还很薄弱,所以我们应当把握时机,消除怀疑和排斥,以包容和真诚的情怀去改变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两岸携手,共同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戚其章. 一个伪命题:“台湾地位未定论”. 探索与争鸣,2009(9).
  黄俊杰. 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 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147.
  董小苹、魏莉莉. 在沪台湾大学生社会意识调查. 社会科学,2006(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