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系的形成,跟书系主事者的风格和一以贯之的关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静宜从事编辑工作已有好几个年头。大学毕业时,她有幸进入汉声文化,在那里受到了汉声做书理念的熏陶,继而在心里种下了一个出版信念的幼苗:可以做跟本土化、文化有关的东西。也正因为深受汉声做书态度的影响,黄静宜做的书有一个特点,都是自制书,都关注在地文化。
离开汉声后,黄静宜成为远流“台湾馆”的编辑。台湾馆,顾名思义,制作的都是与台湾历史、建筑、文化、自然生态等等有关的,介绍台湾本土知识的书。介绍如此“重”的书,“台湾馆”的编辑却采用“轻”的方法——以类似图解书的方式把严肃的内容做得比较活泼,有点英国DK出版物的味道。如此做下来,十年间,书系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累积了很好的口碑。
但是,或许是到了要改变与调整的时候了,时任副总编辑的黄静宜开始思考书籍转型的可能以及方向。适逢2006年左右,台湾出版环境有了大变化,网络化的兴起、数位时代来临,纸本书的销售业绩屡创新低。行业外部大环境变化剧烈,所处公司又因为董事长王荣文先生涉足文创行业,黄静宜因此思考与文化创意有关的议题。“做文创首先要了解自己本身的文化和魅力是什么?”黄静宜说,“我生活在台湾,是一个跟这个地方有紧密联系的人,过往提起与台湾有关的历史、生态等等方面,我能说得头头是道,觉得这样的了解和传递都是理所当然。然而因为要做文创,需要重新思考台湾的风格、文化是什么,魅力在哪里。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思考书籍转型的过程。后来我发现,台湾美的地方其实在生活者身上。台湾的庶人里,有很多人有自己的相信和方向,在实践着自己的生活。就这样,我大概找到了要做的书籍的方向:要从生活者的角度去探寻台湾的风格和美学。”
转型之后的书系,名叫“台湾style:在地生活,台湾美学。”第一本书是《台湾糕饼五十味》。在搜索与台湾在地有关的文化时,黄静宜在一本硕士论文里遇到了台湾糕饼这个题材。因为过去做自制书的习惯,黄静宜和编辑部的同仁与硕士论文的作者一起重新讨论整本书的结构,定下结构和篇章之后,重新改写论文中的内容,以糕饼而非糕饼铺的角度切入,介绍每一种糕饼背后的文化,用说故事的方式,重新整理了书的文稿,并重新拍摄图片。
两年多下来,“台湾style”系列,出书十余种。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如此“慢”出版,黄静宜坦言,这是她的痛处。“我们的书很少自己送上门来,或者是送上门来就理所当然地出版。我喜欢自己去挖掘内容,很多时候作者或者题目只是作为一个方向存在,或是只有简单的基础。我们经过与作者讨论、磨合,慢慢地找出书的模样。即便是作者投稿的书稿,也几乎是重新编辑过。”
当然也有因缘际会而找到的选题。“台湾style”系列出版了几本之后,便有作者主动找上门,《旅人的食材历》的作者洪震宇就是带着自己的想法而来的。“‘历’这个概念是我们未来想要推的,希望提倡根据节气来过生活的观念。而震宇本身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媒体人,所以我们提出希望他整理过往旅行的经验,先做一本比较个人的书。事实上,他当初提出来想要做的内容,到现在都还没做出来。这本书,虽然是作者来找我们,但是实际上最后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原先想做的那样。”黄静宜如是说。
然而这种所谓的因缘际会,其实源自黄静宜内心一直有想要做的题材,是她长期关注和思考后的必然相遇。“我们过往做书的习惯是编辑群体战。这比较是做工具书的概念,就是说,从企划阶段开始,就组一个团队,有摄影者、绘图者、文字工作者等等。以‘节气’这个题材为例,从企划的概念开始,所有的东西都握在我们的手上。可是现在我们做‘台湾style’系列,反而会把想要做的内容放到外头去。因为有时候发现以团队来做一本书,会有它的局限:设想的东西都是客观的条件。做了几本和作者合作的书之后,我发现,心中有一个题目,到某个时候碰到对的人,这个人和我们有一些东西是互通的、呼应的,而他自身也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很个人化的,反而会有惊喜。还原到书系最初的思考,人能够创发的能量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