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海峡两岸现状发展创新比较研究分析论文(共5篇)

2023-12-06 12: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


  農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农业生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不断加强,两岸的农业科技合作不断深入。两岸农业科技创新合作领域的不断深化也对创新合作主体、创新合作效益、创新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战略部署。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已成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海峡两岸基于农业科技要素的整合目标,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率、缩小农业发展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言意义重大。


  1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新范式,能够顺应产业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疏腊林[1]将协同创新定义为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科技协同创新,就是按照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的原则有机组合各个创新主体部门,以保证科技创新投入的有序化和产出的最优化,并构建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各主体的组织体系,以维持持续稳定的生产过程。


  主体的多元化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建设多主体协同推进机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2015年,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解决农业科技资源分散,破除农业创新主体间壁垒的重要途径。袁宇[2]认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应强调通过不同形式将农业全链条发展中的多元主体联合起来,实现创新资源整合、多主体优势互补、专业协作,达到从原始创新到中试、转化和应用的集成化创新。王燕[3]认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在一个协同创新环境形成的前提下,涉农企业、农户、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协调,以实现农业科技有序协同地产出以及产业化。张晨等[4]认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一般架构由政府、农业企业、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组成。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其本质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一致,是指以农业科技知识增值为核心,形成以海峡两岸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推广机构、农户等为多元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解决海峡两岸科技资源分散和科技创新实体间彼此封闭的问题,实现科技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活动。


  2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协同学是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如何协同工作的一门理论科学,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支。20世纪70年代,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了协同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政府、企业、高校三个主体统一起来,推动生产领域、知识领域和行政管理领域三者之间的合作,促进区域创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三个创新主体之间形成以沟通为核心的网络合作关系:(1)高校作为科技研发活动的主力军;(2)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引导高校科研活动;(3)政府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撑、资金支持等,实现制度安排和环境优化的供给。此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三螺旋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官、产、学三螺旋理论,并用该理论解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政府、企业、高校之间多重、复杂的新型关系。即:作为制度环境创新的三大要素,政府、企业、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联结起来,在长期的契约关系和非契约关系下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形成三种力量交叉螺旋上升的关系。简言之,三螺旋模式是以提高整体创新实力为目标,围绕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发挥各自作用,提升创新能力。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核心主体是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创新系统中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提高创新成果产出、推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安排和结构设置,各个主体基于功能结构和资源要素的不同形成两两之间相互联系的合作关系,以追求科技经济发展为共同利益,打破主体间的壁垒,实现彼此之间的协同。


  3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最初被运用于企业战略决策分析。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SWOT分析法成为对复杂组织或事务系统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系统发展所拥有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面臨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并据此制定出利用优势、把握机遇、避免劣势、规避威胁等发展策略的一种方法。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作为一个适应两岸农业发展需求的复杂创新系统,有必要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中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梳理,分析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选择。


  3.1优势分析


  3.1.1农业科技互补合作空间大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双方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其形成分工合作、达到“双赢”效果的基础。近三十年来,海峡两岸在农业科技领域合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已经证明两岸农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空间。而如今,相较于台湾农业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大陆农业在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资金密集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有劳动力、土地要素等方面的优势。相比于早期与台湾农业科技合作中的直接技术和资金引进,近几年大陆在农业技术上的进步和土地、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为二者开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拥有着巨大的潜力。进一步观察海峡两岸所处的农业发展阶段和科技布局差异可知,大陆形成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型”农业技术研发体系,而台湾则形成了“开发型”的农业技术研发体系[5],即台湾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领先于大陆,而大陆则在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方面领先于台湾。科技布局和研究开发领域的差异也为两岸进一步开展协同创新合作提供了可能性。除却农业技术本身,台湾先进的制度资源和管理理念在大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中也有巨大市场。然而,台湾农业也面临着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继续将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农业上。以上分析表明,海峡两岸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农业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农业科技研发体系与农业发展转型需求的互补性将成为两岸农业科技进一步开展协同创新合作的现实基础。


  3.1.2农业科技合作基础牢固且成效显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峡两岸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已使得台湾大量的农业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方法流入大陆,通过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来引进台资台商,并出台相应的规范政策措施,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已基本形成一个良好的格局。截至目前,大陆已批准和设立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29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遍及大陆14个省区市。农业科技合作领域涉及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合作、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以及前沿的农业科技合作平台的建设。此外,海峡两岸在农业科技合作基础不断夯实的同时,合作成效也进一步凸显,主要体现在传统产业品种结构的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以及向现代化农业的逐步过渡。新型的生物科技将在农业中得到应用并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两岸农业在这方面的合作尚且较弱。此外,“大农业”、“多功能农业”等发展趋势也为海峡两岸的农业科技创造了进一步合作的空间和机会[6]。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牢固基础以及由此取得的突出成效为实现更深层次、多主体、多层面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3.1.3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合作先行优势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政策。基于与台湾合作交流的特殊政治意义,福建对台湾的系列政策同样具有明显的特殊意义,而农业科技合作作为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的核心领域,其政策先行优势更为突出。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域,2011年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范围已扩大至全省,是目前拥有台湾农民创业园区最多的省份,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及其对台相关政策也较多集中在该省。《意见》明确规定福建在对台农业合作中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以要求扩大示范和辐射作用范围,目的在于促进对台农业资金、技术、良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引进和合作[8]。依据上述原则,针对农业科技领域,福建出台了首部对台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该条例在进一步规范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设立程序,加强对创业园的资金、用地安排和制度服务等方面支持的同时,规定台湾可依托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在本省设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台湾同胞可以依托其所在企业、教学科研机构在省内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研发工作。可见,政策先行无疑为海峡两岸开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合作提供了关键支撑。


  3.2劣势分析


  3.2.1大陆投资环境建设存在滞后问题农业投资项目是海峡两岸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而目前大陆投资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投资软环境与硬件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陆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政府职能定位及部门职责界定不清晰,且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主的对台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部分对台优惠政策无法落实,政府服务缺位、越位现象频发,从而给予台商留下“大陆重视招商、轻于安商,重视引进、轻于服务”的不好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合作的推进。另一方面,金融扶持不足、土地资源获取困难,以及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也是当前两岸开展农业项目合作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这些原本优越的要素禀赋条件却因滞后的管理配套问题成为开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合作的障碍。


  3.2.2台湾当局的政策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虽然两岸农业已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合作,但出于政治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台湾当局在两岸农业合作方面仍然存有较多的顾虑,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规定[8]。例如,在出台的《大陆地区从事农业投资或技术合作之审查原则》中规定:禁止对台湾地区安全或经济发展有重大负面影响的农产品及与其生产相关的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在《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中规定:大陆地区科技人士申请来台参与科技研究者,停留不得逾一年。在《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中规定: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从事研究,“国科会”得限制其人数等[9]。此外,台湾地区还禁止将研发的优良品种、种苗与技术输出到大陆,致使农业科技与种源交流落后于产业需求。对此,如何破除台湾当局的保护性政策限制,是实现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中强调的多主体、多要素、多层面互动合作的关键。


  3.2.3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制度对接存在体制障碍一方面,大陆分散的小农经营特征对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成果应用推广的制约已然被人们所意识。大陆日渐推行的土地确权、登记、流转制度是削弱这一制约的关键所在,但其难度之大、实现过程之久可想而知。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耕地零碎分散、小规模经营、农户科技投入积极性不高等对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的阻碍仍然存在,进而影响了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合作的互动与对接。另一方面,海峡两岸经济体制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使得共同经贸立法的形成和直接沟通渠道的构建难度较大,而这两项工作恰恰是突破两岸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僵局的关键。正是由于体制的根本性差异,多年来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仍停留在直接的技术引进、高端设备的购买、种养技术的学习模仿,以及参观访学、学术交流、科技产品展示等层面,缺乏实质性的深入合作[15]。此外,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还面临着如何加强台湾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原产地认证、技术标准等问题[7]。


  3.3机会分析


  3.3.1大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机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建设将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稳步推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发展特色农业、重视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一系列措施都是现阶段大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战略。同时,市场竞争机制下,以“大农业”发展观念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丰富农业的价值链等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成为实现两岸农业科技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客观条件。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的生存功能逐步淡化,体现出集生存、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态势。大陆推进多功能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台湾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优势高度吻合,成为新的战略发展机遇[6]。由此,在大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下,两岸农业科技将存在着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契合点。


  3.3.2台湾农民来大陆创业的意愿不断增强目前,台湾市场趋于饱和、大陆社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是两岸开展农业合作的事实背景。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的进程,近年来,大陆连续出台了包括部分台湾农产品零关税、扩大市场销售等惠农、惠台的政策措施,并加强台湾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的构建。这些政策措施对吸引台湾涉农企业和农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福建农业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福建省新批台资农业项目35个,合同利用台资1.1亿美元。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509个,合同利用台资34.8亿美元,实际到资19.6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大陆第一[16]。此外,两岸“大三通”格局的形成,台湾岛内农产品市场持续开发、土地及劳动力成本不断攀高的形势,使得台湾农民来大陆创业的意愿不断增强,台湾农民来大陆经营农业即将成为一种常态,这就为开展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客体基础[6]。


  3.4挑战分析


  3.4.1海峡两岸存在的不稳定政治因素海峡两岸政治局势近年来得到较大缓和,经贸合作正逐步实现正常化。但是,两岸政治关系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台湾政党的轮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台湾地区的政治不稳定,与大陆地区的合作发展也因而成为不同政党间党争的主要内容。可见,台湾当局政治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和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因素[9]。2016年1月以蔡英文为首的“远大陆”民主进步党在新一轮地方领导人竞选中获胜,这就增加了两岸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对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形成了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的大趋势已然形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成为了维系和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乃至和平统一的重要手段。


  3.4.2协同创新主体利益关系复杂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多类创新主体,包括双方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以及分散农户,各类主体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形成复杂的利益关系,在当前利益协调机制尚且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各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下必然产生目标和方向的冲突。台湾政务管理部门希望将岛内勞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等农业产业转移至大陆以降低该类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又不愿意将相应的核心技术随之转移至大陆,由此出现了大量的限制性政策。台商企业则希望大陆政府部门能够给予最大的政策空间,享受优惠政策带来的最低的生产成本投入,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大陆政府管理部门的目标则是吸引大型、先进且具有强大技术溢出效应的台湾企业,以期能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10],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的优质化发展。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主体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合作利益共享成为推进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


  3.4.3其他区域发展竞争激烈相较于拥有广阔腹地、起步发展较早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以福建为核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表现出腹地狭小、市场容量有限、交通相对不畅、对外辐射能力差等特点。而除地理区位以外,在产业配套环境上,福建及周边地区也面临着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体系发育不完全、产业配套能力比较差等问题。在政策环境建设上,虽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对台政策方面具有先行优势,但也出现了政策制定不够完善、政策执行不够到位等问题。虽然福建的农业产业类型与台湾同质性较强,具备合作基础,但相较于中部粮食主产区,其耕地资源禀赋较差,相较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则是经济发展禀赋条件较差,因而在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科技规模效应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此外,随着全国“大三通”时代的到来,台商出于对市场辐射能力、产业结构配套和经济腹地大小等因素的考虑,出现了更倾向于向长三角地区投资的趋势,台湾与大陆其他经济区域的合作格局随即出现,福建特有的对台区域优势也正逐步消失。


  4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策略选择


  根据上述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表1列举了依据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构建的交叉矩阵,得到SO(优势—机遇策略)、WO(劣势—机遇策略)、WT(劣势—威胁策略)和ST(优势—威胁策略)四类策略。其中,SO策略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握良好机遇进行迅速发展的扩张型策略;WO战略是指明确自身劣势,利用机遇消除自身弱势的扭转型策略;ST策略是指利用自身优势,消除或弱化威胁的多种经营策略;WT策略是指明确并减少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的防御型策略。


  4.1SO策略——利用优势,把握机遇


  在台湾农商保有较高热情的良好势头下,应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当前两岸良好的农业科技合作格局。充分利用大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细化和加强落实对台相关政策。坚持中央政府赋予的“同等有限,适当放宽”的对台政策优势,完善鼓励、保护台商投资的法规政策,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实施政府指导、民间推动、科技先行、优化服务、多主体互动的运行机制[11]。促进扶持大陆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接台湾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组织化途径。


  4.2WO策略——避免劣势,把握机会


  目前,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投资环境建设滞后、台湾当局制度限制和两岸制度对接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为此,必须加快投资环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台商投资环境,获取更大的台湾农业科技外部溢出效应。同时,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制度,完善经贸合作立法工作,开展多渠道沟通合作以提升制度合作契合度,为两岸共同进行农业科技研发扫除制度障碍,实现无缝对接[12]。


  4.3ST策略——利用优势,规避威胁


  为应对当前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政治局势、利益关系协调和区域竞争威胁,大陆首先要“练好内功”,加快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好市场竞争机制的决定性作用[13],在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注重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提高合作效率。此外,强化现有创业园、农业试验区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的示范辐射功能,利用政策先行优势、注重合作主体间的互动、不断创新合作渠道也将是规避威胁的重要手段。


  4.4WT策略——避免劣势,应对挑战


  大陆在吸引台商投资中出现的软硬环境建设问题主要是因为大陆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错位、缺位和越位等问题[14],具体表现为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定位不明,遇事互相推诿,有利益时互相争抢等现象。鉴于此,应首先明晰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关系,完善必要的配套管理措施;其次,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协调是影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效的关键,因而要高度重视并强调各相关主体的互动合作,基于农业科技合作现状,建立并健全创新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此外,通过兴办农业技术学校或强化农业推广机构的职能,落实和增强农民培训政策的精准度,提高农企及农户对新技术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创业园、示范区在农业科学技术传播上的辐射作用,实现从技术应用主体和推广平台两方面双管齐下地应对挑战。


  作者:林丽梅等

  第2篇:海峡两岸造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一、引言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北京空气清新、质量优良,城区被久违的蓝天所拥抱,交通顺畅。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表达了对环境的深切关注:“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人们渴望留住绿水蓝天,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对于环保的需求都日益增大。


  近年来,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愈加重视。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这次修订中,政府和企业进一步明确了二者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及责任,不仅如此,此次修订取消了原有50万元的处罚上限,代以倍数类的惩罚标准。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群体,政府要求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良好展示,也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途径。


  在大陆,环境会计这一概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科学发展理念的引领和推动下,环保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一系列文件用以指导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但是总体来说,大陆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披露内容具有随意性,多数企业只披露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信息且披露内容多以文字形式呈现,缺少量化信息。


  台湾的环境会计同样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构建出一套企业环境会计的体系,企业披露行为更加自主,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较为丰富,因此,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台湾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本文选取高污染行业中的造纸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近三年两岸造纸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对比两岸的披露法规、披露内容及披露形式,试图探究造成两岸此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求为大陆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两岸造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比较


  (一)披露法規比较


  海峡两岸上市公司都存在环境信息的强制性披露,而强制性主要来自于证监会等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约束[1]。早在1997年,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其中就已经提及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应当披露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随后,相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主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定期报告披露相关事宜》等文件。


  此时的台湾,也深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台湾于1997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和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关系密切的规定,涉及水污染防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环境影响评估等[2]。为方便比较两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笔者选取两岸较典型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并整理汇总(如表1)。


  目前,两岸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均采用强制披露与鼓励披露相结合的做法。从表1可以看出,两岸都在积极推动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披露更多的相关信息。但是从发布的文件内容来看,大陆更多是起到了宏观引导的作用,虽然大陆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年报中披露与环境相关的信息并描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对披露信息的具体内容、质量并没有进行规定。


  从台湾的相关规定中,不难发现,其在指引台湾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规定更为详细,比如《产业环境会计指引草案》《上市公司编制与申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作业办法》中,不仅规定了企业需要披露的具体内容,还根据行业的不同,具体规范了各行业的企业在披露时的做法。


  不仅如此,在2000年时台湾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系统的产业环境会计制度。为了推广这一环境会计制度并保证其实施,台湾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及标准。到2007年,台湾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环境会计制度,明确了环境会计制度的架构和内容、环境信息的分类项目和常用的环境会计科目、环境成本的计算标准、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等内容[2]。可见,台湾的相关披露规定对其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披露方式比较


  大陆企业多在企业年报、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些企业也会出具单独的环境报告书或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选择性披露,在披露方式上台湾与大陆大致相同。为了方便统计比较,笔者选择两岸造纸业的上市公司,其中大陆企业23家,台湾企业7家,收集其年报、招股说明书、董事会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整理了两岸造纸业近三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如表2)。


  从表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两岸的披露比例及独立报告比例。大陆的披露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向好趋势,但是仍旧会有企业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而信息披露在台湾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台湾环境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比如台湾在规范其董事会年报格式时,就要求在企业营运概况中披露环保支出资讯,这样具体的规范做法是台湾高披露比例的关键。从独立报告的披露比例来说,2014年时台湾披露情况较好,但总体来说两岸的披露状况相差不大,甚至在2013年时台湾低于大陆的披露比例,因此仅从是否采取独立报告形式披露并不能很清晰展示两岸披露方式的差异。


  环境成本分为投资额及费用额,将二者加以区分披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意识。此外,是否采取物量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结合的方式披露,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披露的质量。环境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反映和控制[3]。但是环境活动不同于大部分企业活动,并不是所有环境活动都能直接以货币形式计量。对货币计量反映不出来的,主要集中在环境负荷消减量等数值,可以使用物量来进行计量,称之为物量效果;对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使用货币计量,称之为经济效果[4]。因此,笔者进一步整理了表3。


  由表3不难发现两岸在環境会计披露方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台湾企业在披露时更为注重区分环境投入和环境费用,多数企业也能采用物量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结合的披露方式,在披露方式上相对更为成熟。而大陆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已能更自主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是还亟须在披露方式上有所创新。


  (三)披露内容比较


  环境会计信息分为定量及定性信息两类,定性信息包含了与环境披露相关的规章制度及环保理念等文字性描述信息,而定性信息则应当涉及更多财务信息,例如环境收益、环境成本、环境资产及负债[5]。目前,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是披露内容却未形成规范,披露较为随意,且大多数企业披露内容为定性信息,较少披露定量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笔者根据造纸业上市公司近三年的披露内容,将多数企业披露的常见内容整理如表4。


  表4显示,大陆企业的披露内容中,既有定量的信息,也有定性的信息,但是定量信息,如环保投资、环保成本、污水处理量等披露较少,大多数企业虽然也会披露废水、废气、固废的处理情况,但仅限于定性的说明,披露信息并不具有可观性、可比性。在大陆,多数企业会披露节能减排行为和一些公益活动,这是企业愿意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表现。但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局限于当前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应放眼未来,为社会节约资源、创造资源。企业的环境披露内容不仅应包括目前的污染治理状况,还应涉及未来可能面对的环境风险,以及企业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废弃物的排放[6]。大陆企业在这一方面的表现仍有所欠缺,这点可以从“环保目标”及“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披露情况中得出。


  台湾在披露内容方面做得就较为出色。披露内容丰富,且披露信息多为定量数据。不仅如此,在台湾当局的新政策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披露体系。为了方便比较,笔者也将台湾造纸业上市公司近三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进行了整理(如表5)。


  台湾企业的披露内容较为规范,例如董事会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都会有较规范的披露格式,因此企业的披露信息不仅丰富,且多为定量信息,可比性较强。此外,由于对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RI)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GRI作为披露规范,这也使得台湾的披露质量呈现较高的状态。难能可贵的是,台湾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不仅局限于披露能源消耗、三废的排放及处理,也十分重视对未来环境的保护。不同企业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再生能源,例如育苗育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在重视环境现状的同时,也试图对未来环境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因此总体看来,台湾企业的披露内容丰富,多披露定量数据,环境成本及环境投入区分披露且对未来环境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披露质量较高。


  三、两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差异原因解析


  (一)政府推动


  在上文披露法规比较时,就可以看出,两岸相关部门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环境会计信息制度建立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陆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也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总体来说政府扮演着宏观引导的作用,在监督企业披露信息的同时提供技术支持,但是并没有对披露内容及格式作出详细的规定,这也导致披露质量良莠不齐。


  而台湾相关部门在指导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更多地从微观层面出发,于1995年成立了“台湾永续发展委员会”,并制定相关指引、计划帮助规范企业披露内容,使得从环境信息的分类,到环境会计科目的设立,再到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的计量都有据可循,政府在台湾环境会计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民间组织推动


  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受到的外部压力,外部压力分为法律法规等直接压力以及社会舆论等间接压力。其中,企业的自主环境披露行为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团体及媒体的压力[7]。在台湾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中,民间组织这类社会团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7年5月,台湾成立了企业永续发展协会,此后,各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诞生。台湾的民间组织不仅会披露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及社会责任报告,还能辅导企业ISO体系的升级,帮助企业编制环境报告书。如2003年成立的民间组织“台湾环境管理会计协会”,是目前世界上四家环境管理会计协会之一,其成立宗旨就是“推动企业环境财务信息的规划及建立,辅导企业披露完整的环境财务信息并发布环境报告书及永续报告书,进而推动环境财务信息之第三者认证制度。同时透过企业、政府与本协会的努力,对产业环境财务的推动及发展有所帮助”[8]。


  而大陆也有着许多的民间环保机构,如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但是多数民间机构都依附于政府而存在,由于依附性较强,这些民间组织只能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起督促作用,无法灵活地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也无法像台湾民间机构一样促进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建设。


  (三)学术界推动


  1992年,葛家澍教授在《会计之友》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的文章,这成为了大陆学术界环境会计研究的开端。之后,百花争艳,学术界各位学者开始从宏观、微观,从学术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等各个角度展开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大陆环境会计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中国会计学会还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这也成为了大陆环境会计研究的强力支柱。但是相比较台湾,台湾学术界则不仅限于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还致力于台湾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建设推动。这其中较为出色的要数台湾交通大学,2003年,台湾交通大学成立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室,沈华荣教授着手研究了环境会计在台湾的推行及台湾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等。此外,台湾的高校十分重视与外界的合作,且研究成果更注重实际应用意义,通过研究环境会计制度建立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的意义而使企业能更快接受“环境会计”这一概念,也激发企业自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积极性。


  四、对大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完善环境披露法律法规,形成规范披露体系


  台湾与大陆同时引进环境会计,但是目前台湾环境会计制度已基本形成,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我国企业众多,政府在宣传环境会计时具有更大的难度,但是深知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深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一直致力于環境信息披露的推动。但是政府的推动作用可以从宏观引导深入到微观的指引,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详细规范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制定披露细则指引,设置分类环境项目及环境会计科目,提供物量效果和经济效果的不同计量方法,从源头上加紧大陆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建设。


  (二)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提供披露技术支持


  由于大陆民间组织多数依附于政府组织,因此迄今为止民间组织并未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政府可以将民间组织作为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一方面,赋予民间组织监督披露的权力,一方面允许民间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详细指导企业如何编制环境会计报表,并帮助完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书的出具。


  (三)重视学术实务研究,加强学界企业交流


  学术界的研究,除了丰富其理论意义,更应注重其实务意义。目前大陆学术界还未有参与法律法规制定的机会,但是在未来,可以尝试让学术界参与环境会计制度的建设。目前随着MBA及EMBA的发展,学术界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沟通交流,这将是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建立的一个契机。一方面,学术界了解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及其原因,在制定相关法规指引时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术界也可帮助加深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让企业了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社会及企业自身的意义,消除企业在披露方面的疑虑。


  作者:徐光华等

  第4篇:海峡两岸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现况对比研究


  各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代表了当地的本土文化,台湾原住民也称为先住民,目前已经由九族发展为十四个民族,由此,也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对于保护原住民本土特色的重视程度。而大陆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老一辈人呕心沥血的付出,他们为民族舞蹈事业发展奠定了辉煌的历史。同时,民族舞蹈艺术也促进了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了两岸的情感,传递了不同的文化,让海峡两岸之间更加互相了解,但就其两岸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况的不同,笔者在台湾进修期间对原住民舞蹈的所见、所闻、所感,欲大胆的尝试对两岸民族舞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达到相互取长补短,为海峡两岸的民族舞蹈艺术的共同进步寻找出突破口,本文对于台湾原住民舞蹈的研究范畴锁定在专业院校及舞团,大陆地区则锁定在专业院校,毕竟决定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掌握在这个领域范畴里。


  一、两岸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内容的对比


  大陆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的内容多以各民族的风格韵律为主,在风格韵律的基础上展现题材多为:反映新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情满天路扎西德勒》则表现青藏铁路的开通,藏族人民欢天喜地的心情;展现各地区民俗习性宗教、信仰等,如羌族舞蹈《跳红》,体现母系群体在羌族的地位,以及展现民族的生命力等。经过历代艺人们辛苦的实地考察,再对其动作元素进行加工提炼,为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编写成较系统、全面的教材,在理论与实践中,舞者需要刻苦练习,细细揣摩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与韵味,其难度与重点就在于舞者是否将神、形、韵结合在一起,使之舞蹈更富有生命力、舞台展现力以及具有欣赏价值的舞蹈作品。如:蒙古族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舞蹈艺术所展現出来的内容与草原的点滴是分不开的,就连蒙族的基本手型也是来源于模仿翱翔于天空的雄鹰,舞蹈内容多展现蒙古人彪悍、幽默、喜悦、具有凝聚力的民族精神特征,如作品《狼图腾》,表达了蒙古族有着像狼群一样的顽强生命力以及相互间的向心力。再如手腕绕腕贯穿舞蹈始终的新疆舞,其绕腕的手型则来源于新疆盛产的水果摘葡萄的动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经过艺人美化,提高了动作难度,增加了表演价值。


  台湾原住民舞蹈表演内容多以祭祀、丰收、神话等题材为主,其发展道路相当坎坷,由于在不同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侵略,原住民乐舞几经面临瓦解。在后辈专家艺人的艰辛努力下,如刘凤学把原住民舞蹈以舞谱的形式进行记载,相对完整的呈现了九族(九个民族)的记录。在1988年,由资深舞蹈家蔡丽华创立的“台北民族舞团”,成为台湾第一个专业的民族舞蹈团,舞团演出的特色在于通过田野调查,将传统民族风格提升,保存独特的台湾本土的舞蹈风格,随即在1991年,“原舞者”舞团以原住民作为成员而成立,对于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发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台湾原住民的舞蹈内容多是生活再现的写照,较少的对舞蹈动作进行修饰,其各族的代表动作多为交叉手拉手,以及脚下有力的步伐,表示心连心团结向上的精神。目前,相关台湾原住民乐舞的书籍教材十分缺乏,由此,难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即便是舞团,也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编排而训练。


  舞蹈动作是展现舞蹈内容的手段,是传达语言、情感的方式,从舞蹈动作元素上分析两岸的民族舞蹈差异,大陆较为精细,其表演者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台湾一般表演原住民舞蹈的舞者可以是没有基础的舞蹈爱好者,或是本土的原住民。


  从舞蹈内容来看,两岸的民族舞蹈传达的基本上都是本土各地区人们生活的习性,由于地处的生态环境的差异,由此展现的舞蹈内容不同。从教学角度来看,大陆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众多民族舞蹈家,而台湾教材的缺乏,由此没有系统的教学。从舞台化发展角度来看,两岸试图将本土的民族舞蹈推向更高层次的舞台是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两岸民族舞蹈表演形式的对比


  台湾原住民舞蹈的表演形式保存了传统的风味,有歌必有舞,其音乐乐器都是随着舞蹈现场表演,原住民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能唱出天籁之音,这是难以效仿的。而大陆民族舞蹈多以伴奏音乐为主。台湾原住民舞蹈的舞台表演形式,多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服饰朴实,道具繁多,如打猎的道具,长矛、刀,等。由于台湾地理面积不大,再加之对其文化了解甚少,由此在外地人眼中,原住民舞蹈的形式差异不大,无论是从表演形式还是服装道具上,但在大陆地区民族舞蹈表演形式则百花齐放,绚丽多彩,服饰华丽多彩,舞台道具运用不多。由于大陆地区地大物博,各民族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差甚远,由此各民族舞蹈风格鲜明独特。


  海峡两岸的舞蹈形式各有千秋,台湾原住民较为传统的表现形式,在舞台上的激情呐喊与歌唱,同时舞动身躯传递内心的那份热情,十足的能够让人汗毛竖立,打动人心,感染观众,而大陆地区民族舞蹈已被包装为“明星产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华丽的服饰,优秀的舞者,动人的舞姿,但往往会少了那么点感动……


  三、两岸民族舞蹈发展现况的问题与建议


  民族舞蹈的发展是要创新还是要保存,这是对民族舞蹈发展关键性的问题。通过前两段的舞蹈内容与形式上的对比,不难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在繁荣昌盛的背景下,有时却忽视了本民族的“原汁原味”,太多的修饰掩盖了它的真实。而台湾原住民歌舞恰恰在舞台上“纯粹”的展现,似乎又太过于“纯粹”。


  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发展只穿梭在峡谷的缝隙间,并没有成为台湾舞蹈发展的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导致关注原住民舞蹈的发展只在少数,大部分外来游客迄今为止,全台湾也只有两只舞团是以表演原住民舞蹈为主要内容的。其看似千篇一律的表演容易使人乏味,虽然在某一爆发性的表演上会成功的与观众产生共鸣,但这种情况的比例在少数,甚至误导人们认为原住民舞蹈简单易学,没有技术含量。建议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编写教材,以两到三个原住民舞蹈为重点发展对象,以点概面的发展战略,在现有的那份珍贵的“纯粹”上,适当的创新,从而提高舞蹈的审美价值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发展下,值得欣慰的是仍有一席之地是属于大陆本土的,但要在全球文化交流昌盛的背景下站稳脚跟,必须要始终坚持“本我”,不要一味的寻求创新,不要把舞者培养成跳舞的机器,不要遮蔽了民族舞蹈的真善美,适当的将民族民间舞蹈返璞归真,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更加饱满。“自然美”才是最能与群众产生共鸣,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因为群众基础是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坚实保障。


  对于创新与保存的尺度上的控制,希望在未来两岸交流专家学者可以进一步探讨,为两岸民族舞蹈的发展探索出新的春天,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尊重,可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站稳脚跟,持续发展。


  作者:张文静

  第5篇: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


  一、分级评分的标准比较


  考试的区分是依据分数判定,而大陆和台湾的作文考试的评分标准也是分级评分。以新课标全国卷为例,评分分为四个等级,将作文分为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和四类文。而台湾国文考试的作文评分等级为A、B、C三个等级。相较于台湾的三个等级,新课标全国卷的作文评分标准除了四个评分等级,还有相对应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而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和表达,每一部分各占1/3,相对于台湾的评分标准,大陆的标准更加系统化与公式化。


  以新课标全国卷一类文评分标准为例,其中的细则有: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而二类三类以及四类文也是这些要素,只不过需要降级评分。


  下面是台湾省国文考试作文评分标准,也是以一类文的标准为例。


  评阅重点,从“题旨发挥”、“资料掌握”、“结构安排”、“字句运用”四项指标,加以评分。凡能掌握题干要求,紧扣题旨发挥;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表达适当,体悟深刻;论述周延,富有创意;举证详实贴切,材料运用恰当;结构严谨,前后通贯,条理分明;字句妥切,逻辑清晰;描写细腻,论述精彩;文笔流畅,修辞优美,得A等(27分~19分)。


  假如将台湾省的评分标准再细化可以发现,评分主要考量的是“题旨发挥”、“资料掌握”、“结构安排”和“字句运用”。这与新课标全国卷的评分标准中的“内容,表达与特征”三要素类似,但是又有一些不同。虽然两者都是采用分级评分的方式,但是分级的方式却有很大差异。新课标全国卷将“内容,表达,特征”三要素分别赋分,也就是说作文的评分应该是20+20+20的方式。假如一个考生的内容写得非常独到,特征这一块儿也非常优秀,但是表达方面有所欠缺,他的总分也只能是20+15+20=55分,所以说,这三要素在作文中同等重要。而台湾的评分标准中并未明确切分四个方面的赋分比例,也没有强调四要素各自占的分值是多少,这就给予考生非常大的自主性,而在新课标全国卷中,在三大要素中又细分出13个小的评分项,考生如果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要兼顾到这13个小项,而台湾的分级评分中却有多达19个小项,考生需要兼顾更多的要素。


  大陆新课标全国卷的特色在于其评分标准中采用“基础等级”以及“发展等级”。通过研究表格可以发现,发展等级的考评要素有:深刻、丰富、文采、创意。这些属于一篇文章中较为难把握的部分,也就是说,发展等级就是区分一类文和二类文的标准,一般而言,基础等级的40分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分度。所以,在新课标全国卷的分级评分中,内容以及表达属于作文分数的基底而特征等级就属于基底之上的高度。把基底要素拿到也可以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而台湾的评分标准并没有明确出哪部分属于作文的基底,哪一部分属于作文的高度。相对于大陆考生而言,台湾考生的作文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基本分段。大陆的作文模式可以说是三角形,有基底要素有顶层要素,反观台湾的模式应该是方形,更要求考生面面俱到。所以如果要达到同样的高度,方形可能要比三角形花费的材料更多,这也可以看出相对于大陆的作文的评价来说,台湾更加严苛,写作起来也更有难度。


  二、评价标准中的侧重点比较


  分析两地的作文评价标准我们不难看出台湾作文的评分标准的四要素有着明显的侧重。题旨发挥和字句运用包括了很多要素,基本上是所有评分要素的一大半。而题旨发挥又比字句运用的要素多一些。新课标全国卷评分标准的三要素不仅分值相当,同时评分要素的多少也差不多。与新课标全国卷“三分天下”的局面不同,台湾的评分标准则更倾向于题旨发挥。


  相比于新课标全国卷的评分标准,台湾省高考的评分标准还会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大致可以理解为命题人期望学生表现出的能力。以台湾104年的作文评分标准为例,在其标准中有这么一段话:考生应就文题要求,针对“审己以度人”的意涵、重要性、相关例证、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等方面,加以阐述。之后就是作文的分级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台湾的评分标准是有一个大前提的而这个大前提每年都会改变,如105年的作文评分标准的前提是考生应就文题要求,力求将“举重若轻”之意旨诠解得贴切深刻,能举例印证且言之有物。这个前提可以视作评分重点,对评分标准起到一个总体概括的作用,使得阅卷老师以及考生更加明确作文写作的重点应该在哪方面。而每年的评分前提也会根据作文的题目进行改变。以104年为例,大前提是紧密结合“审己以度人”。在前提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这一年的高考作文评分落脚点就在于对“审己以度人”的解读。无论是意旨的深刻与否还是论证是否精妙都与“审己以度人”的解读是否正确有着直接关联。总而言之,台湾作文的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会根据每年作文的题目而进行变化,而分级评分标准之前的这句话就是侧重点的体现。


  虽然新课标全国卷三要素“三分天下”,但是有一个评价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中心立意。考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提炼材料的中心思想,这个就是其在作文中需要体现的主题意旨。所以说,新课标全国卷的作文考察一方面是考察写作,一方面是考察对题目(材料)的理解。一旦对材料理解出现偏差则会导致作文中心立意把握不准,进而可能导致跑题作文的出现。而作文一旦没有扣准中心立意,失分将会相当严重。立意一定是在基于材料作文的大环境下所产生的评价侧重。而台湾的评价标准中却没有关于中心立意的要求,这也是与台湾作文的考察方式有关,以104年的作文为例,考察的是命题作文,而命题作文不存在立意出现偏差的问题,但是一定要去论述所给题目的一些特性(重要性、涵义)以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进行写作。


  此外,台湾将字句运用单独列为一项重要的考评要素,而大陆与之对应的仅有一个较为模糊的文采。台湾将这种文采因素分为字句妥切、逻辑清晰、描写细腻、论述精彩、文笔流畅与修辞优美。可以看出台湾对于写作的美感非常看重以及更加重视作文的遣词用句。不难发现,台湾在字句运用中要求考察学生的描写、论述以及修辞,这不同于大陆的新课标全国卷重论述的特点。台湾将这三者并行,在议论中要描写也要修辞,而且这几个要素和文笔与行文逻辑是并行关系。


  三、比较研究带来的启示


  在新课标全国卷中,作文的分值是60分,占到语文单科总分的40%,作文的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然而,随着大陆对语文学习与考试重视的加强,高考语文的难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在平时加强作文写作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比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作文评分标准并且取长补短,笔者归纳出以下两条建议:


  (一)立意与文采并持


  上文已经提到,两岸的作文非常重视作文主旨或者立意的把握,但是台湾地区的作文评分标准中也将字句运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学生们的遣词用句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目前的写作训练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增加对学生语言逻辑的培养。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恰当的逻辑链条以及正确的逻辑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假如一篇议论文的论述逻辑非常严密,这将是作文的一大亮点。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们形成严密的写作逻辑链,要训练学生“我是通过怎么样的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我的论点论据论证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的思维。同时要让学生思考“我的论证方法是否能够充分证明我的论点”,加强学生在写作与表达中的系统性与严谨性。


  此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写作功底的培养,写一篇逻辑清楚的议论文还不够,还应该把一篇文章写美。语言是一门艺术,学生们能把文章写出美感,才是写作培养的最终目的。目前在议论文写作的大背景下,很多老师都将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写作丢弃,认为只要大量写作议论文就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写作的训练应该追求整体性,只注重议论文写作虽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不利于学生们的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对于写作的整体认知。记叙文、散文、诗歌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记述描写能力,抒情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我们常说不根植于生活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正可以培养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写作价值的能力。高中写作教育中应适当增加记叙文、散文以及诗歌的训练,引导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进行写作。文学写作的培养是一项滴水穿石的工作,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在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要去学习借鉴中外文学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将语言的艺术化为学生们真正具备的能力。


  (二)解放学生个性,说自己的话


  台湾104年作文评分标准中有这么一段话:考生应就文题要求,针对“审己以度人”的意涵、重要性、相关例证、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等方面,加以阐述。在上文已经谈到,这句话相当于作文评分的前提。我们看到其中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而在分级评分表中有一项就是体悟是否深刻。可见,台湾地区的作文明确要求学生写清楚写明白写深刻自己的体悟和见解,也就是说出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写作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一直以来,千篇一律的作文广泛存在于阅卷场上,连例证都有着很大部分的重合。考生们不会自圆其说也不懂得“我认为”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只是学会复制他人观点,在作文中充斥着别人认为,他人认为,而少有我认为这样的语言。如果写作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这样的论述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没有灵魂的。


  因此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抒发个人见解,写作个人经验,要对学生在“说自己的话”这个观点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目前的新课标全国卷注重考查学生自己的思路,学生要根据中心论点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而学生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达思想,我们看到很多的作文均是名人名言以及一些论证例子的堆砌,根本没有从自己的思想上出发去寻求论证。所以,在我们评价学生的作文中不妨可以增加一项,将个人的见解体悟放入评价标准之中,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有助于改变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状。


  综合全文研究不难发现,海峡两岸的作文评分标准各有特色。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去比较两套标准孰优孰劣,上文已经提到,不同的标准代表不同的写作教学模式。随着两岸语文教学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既要有兼收并包的气量,要认同并学习台湾地区作文评分标准中的闪光点,并能够结合大陆地区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也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高中写作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作者:景伟哲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