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浪潮,许多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的问题着手,提出对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些相关对策与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势在必行,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方向并起着导向和指挥的作用,许多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原则性地指明:“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课考试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求既能反映科学发展的方向,又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考试重视不够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强调、检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但实际上这门课从教师配备到考核方式都存在着观念和理论上的教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性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式对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影响非常重要,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在思想政治课考试上,要坚持学生理论学习成绩与在校思想政治表现结合起来。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手段片面
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考试方式无非是两种,闭卷或开卷。闭卷,教师多是出在教材中能找到答案的题目;开卷,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写篇论文或调查报告之类的做法。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制度仍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一张试卷决高低”的片面性倾向。这种做法与传统的闭卷考试异曲同工,同样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为学生所疏远的重要原因。
(三)教师素质不过硬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与基础, 课程改革的成败, 关键在于教师。各地也纷纷举行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 通过培训让广大教师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接受新的教育观念, 增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但在培训过程中, 往往出现一些偏差,比如一些担任培训教学工作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地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使得培训过程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传递, 缺乏双向交流。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培训工作中出现, 使受训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内容是新的, 而教学观念依然是旧的。有的培训单位为了节约培训成本, 急于求成, 把受训教师集中到可以容纳千余的礼堂统一培训, 效果甚低。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制度改革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高职院校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一)明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地位
在高职院校学生课程中,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中宣部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各高校的地位,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制度如何进行改革,其地位是绝对不能动摇的。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要注重多样性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考试应着眼于课程特点的要求,考核手段上淡化考试显性,淡化考试模式的刚性,达到以考促学、增强考试改革实效性的改革目的。
在考试内容上,应坚持多样化。命题时,考试题设计上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考试形式上,应采取多样性。可以采取传统的闭卷或开卷,也可以采取小论文、小设计、调查报告、读书报告、口试、上机操作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表达的机会,避免学生单纯的记忆,同时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考试的兴趣。
在考试成绩评定上,也可以采取多样性。改变以往长期形成的“一刀切”和“一张试卷决高低”的做法,把期末考试、考勤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考核评价学生的成绩;改变由过去任课教师单独评价学生,到以任课教师、学生、系团委书记和辅导员共同参与评定学生的成绩,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功能,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考试的实效性和合理性。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
1.精湛的业务素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业务知识,加强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修养,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达到知识的新、活、实。同时,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又涉及许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需要借助于生物、语文、化学、历史等学科的知识来帮助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各种选修课程的设立,必然要求教师突破现有的知识结构,淡化学科本位,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研究性学习的倡导者认为,教师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教案,而在于鼓舞和指导学生的发现过程。政治教师应该借鉴现代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掌握开展创造性活动的方法和技术,即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
2.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实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乐观向上,意志坚强,心胸宽广,善于调节情绪,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情感、个性和意志等方面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把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学生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3.文明高尚的人文素质。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欲树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身心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刻苦钻研的精神、勤奋拼搏的意志力、严格自律、诚实正直、公正严格是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修养,同样这些也构成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4.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首先迎合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保证;再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最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境界。
作者:隋学佳 来源:智富时代 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