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整体性,实现有效教学。因此“贯穿式案例”教学法一直深受一线教师青睐,一例多用。
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发展,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妥善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此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案例的分析让高中政治的理论与概念变得不再枯燥并且较为生动,使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从教学经历出发,结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之《政府权力:依法行使》为例,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概说
所谓“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是指在精心专研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围绕三维目标,通过递进式的设问,借助一个核心案例贯穿整个课堂,这里的核心案例可以是一位人物,一个企业,一个热点话题,也可以是一个真实事件。教师借助一则典型案例或材料,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在讨论、分析材料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前后连贯,脉络清晰
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般依据传授知识点的特点采用不同案例,一理一例、一理多例,这样的确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从知识的把握和应试的角度来看具有较大的作用。但由于所选案例较多,对于案例的课堂研究多半浅尝辄止,使案例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
一理一例、一理多例,容易造成重难点不突出且多个案例的使用需要更多时间展示和讨论案例,影响课堂的效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较为零散、不系统。[1]而“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是一条主线情境贯穿课堂,如《政府权力:依法行使》一课的教学选取了学校附近流动摊贩的治理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分别在研究为何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有什么意义,怎样依法行政三大问题来展开,同时紧密围绕目标,依据教材内容,通过层层问题的驱动,让学生深入研究案例,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堂一气呵成,脉络清晰。
(二)拓展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课堂效率
核心案例是经过精选设计的案例,一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开放性、真实性。一方面,核心案例是多角度的材料的优化展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立场和角度来分析问题,这些不同的认识会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进一步的碰撞甚至生成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全面看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案例的分析以问题为驱动,在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学生层层递进,逐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问题深度拓展。同时随着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缜密性也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符合高考的要求,能够实现素质发展与应试能力提升的双赢目标
高考政治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所选取的案例是精炼化的材料,学生对于一个案例多角度的讨论,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三大过程的集中体现。[2]情境设计的开放性、生成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拓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这些情景的开放性需要学生自主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这一活动过程和高考的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是符合的。因此,“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在实现学生素质发展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双赢。
三、“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立足生活,科学选材
“贯穿式案例教学法”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选取的核心案例。核心案例的选取必须立足于生活实际,以学情为基础,遵循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条件,从他们熟悉的社会问题入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主要阐述了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及意义;通过教学,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工作。对此教学内容,学生初步掌握了政府一些基本观点,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政府的认识容易出现偏差,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从生活的实例出发加以引导。为此,笔者以一段街拍的学校附近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视频为导入本课,引发学生热议。学校及周边环境,学生备受关注,每天上下学学生都会经过这个地段,该话题在学生中存在较高的关注度,选择以此作为核心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为后面的教学和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细化问题,层层递进
案例选取后,要达成教学目标,需要设置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编制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必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突出问题的上下联系即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上一个问题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必要素材,下一个问题是对上一个问题的思维深化和内容拓展,采用这种逐层递进的方式,用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课堂的驱动,有利于学生思考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针对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依法行政的意义和具体要求等,把学生分成市民组、小贩组、城管组,同时设置了如下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贯穿课堂:
问题一:要解决学校附近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问题需要哪一职能部门?
问题二:通过角色扮演城管解决流动摊贩问题的三种执法方式(暴力执法,妥协执法,合理执法),创设情境,三种执法方式你赞同哪一种?
问题三:结合生活实际,暴力执法伤害了谁?
问题四:在城市建设中,设计管理出管理流动摊贩的可行的办法?
以上设问的设置,取材于校园生活,紧密围绕教学重难点,直达知识生成的本质,具有开放性、可持续性,通过创设情境,让每位同学参与课堂,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达到了问题设置的目的。
(三)学生主体,合作探究
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课程,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这一门课程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习是指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3]从建构主义观点来看,学习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对旧知识的改组和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该过程以师生的社会协作和相互作用为基础。
因此,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下,自主思考、自主建构、合作学习,激发主体的课堂参与性。在《政府权力:依法行使》的教学中,利用流动摊贩管理的主要情景,突出重难点、分组讨论,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城管解决流动摊贩问题的三种执法方式”进行课堂讨论,在学生的讨论和探究中,分别引导政府权力依法行使的具体要求。针对“依法行政的意义”这一重要知识点,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暴力执法伤害了谁?”。教师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把暴力执法的危害转换成“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突破了本课重难点知识点。
(四)教师主导,注重生成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代表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本着生活化、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下精选案例,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的体现在对案例的设置上。在《政府权力:依法行使》的教学中,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设置了如下情境:
情景一:视频拍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引出话题讨论。
情景二:学生角色扮演城管的三种(暴力执法,妥协执法,合理执法)执法方式,分析每种执法方式。
情景三:在城市建设中,设计管理出管理流动摊贩的可行的办法?
以上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生成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都有话说,教师要在学生讨论中进行适时引导,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注重学生的疑惑点和思维矛盾的冲突点,注重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社会问题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时代性、创造性和价值性。
(五)能力提升,情感升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要交给学生理论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学科。政治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落实,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在讨论情境二时,学生角色扮演城管的三种(暴力执法,妥协执法,合理执法)执法方式后,教师给出了这样的引导,城管的执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政府的管理理念,暴力执法失威信,一禁了之失民心;小贩市民需兼顾,听之任之责任误;管理服务两不误,合理合法和谐筑。通过这种总结引导,在课堂上达成第一次情感升华。在本课的结尾,教师用了一段结束语和一副对联完成了第二次情感的升华:“城市管理中,流动摊贩的管理左手事关民生福祉,右手事关城市形象。
我们的政府一直努力寻找二者的平衡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公民一定会享受到和谐的环境!最后用一副对联结束本节课,上联:依法行政以人为本;下联:安居乐业共享和谐。横批:为民服务。在教师充满感情的描述中,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再次共鸣。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这一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需要教师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全盘谋划,有序安排,对案例和设问进行了精心的编制。该法在本节课成功运用,不代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可以采用“贯穿式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邹影影 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