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教育形式主要注重课堂讲授和在课堂上讨论发言以及研究教学相结合,采取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授课,与此同时还注重教育改革方向,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本着教育为本的精神,本文对政治经济学中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其教学的具体方法、基本形式和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主要形式
(一)课堂讨论形式
课堂讨论指的是当学完政治经济学课程后,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其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多用这种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应该引入案例教学,使之和传统授课模式结合,两种方式达到互补的目的。在教学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授课过程,要把知识点细化,让学生容易吸收;第二阶段是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典型案例,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加入到课堂讨论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第三阶段是教师对学生所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做出相应指导。由于这种课堂讨论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同时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来补充知识。
(二)电教化案例教学方式
随着当前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课堂上许多抽象的内容都可以用幻灯片表达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方式,将网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在PPT上统一展示给学生。这一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增加案例教学的实践性,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软硬件条件自行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
二、案例教学法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意义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通过真实的案例对国内外相关政治发展形势进行整合,注重理论和现实结合。把生活当中真实的案例放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将教学和实际有机结合,使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生活连接更加紧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案例教学法可以突出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过程中都始终要主张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探索案例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
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自身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在分析案例时,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并进行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也都是自己来解决。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和同学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必然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课教学结束后,教师都会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或者相互讨论,学生若是自身无法解问题,就会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媒介进行查阅。这个过程比教师教学过程更加有效,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解决了问题,增强了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双向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授课,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案例进行研究。学生也必须从知识接收者的身份转化为积极的参与者,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积极发现问题和教师沟通。
三、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的演讲式教学法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偏废,相得益彰。因为一定的理论知识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必须通过传统的教学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否则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只知道结果却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在两种教学模式结合的过程也会存在一些矛盾,如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在传授理论时,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相关实例,旁征博引;案例教学时也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处理两者结合的矛盾,就需要教师对相应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相对简单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主要以理论为主,再围绕着案例进行教学。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案例都有其缺陷,不能全面或者充分地代表经济学的整体部分。
四、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环境
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法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是丰富的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要对本专业课程、基本知识、高层次知识都非常熟练。能有效地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保证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较于传统教学有很大优势,可以将内容用声音、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使教学过程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能够增加教学的信息传递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培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现的教学原则及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9(3).
[2]朱友涵,李拉,陈琳,等.案例教学实施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4).
[3]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佘时飞.经济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讨:以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学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2(5).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期
作者: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