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

2015-09-28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是有针对性的创新,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们通常用“实践第一”来表述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对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实践的发展为理沦创新提出新的课题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研究和探索,获得新的认识。没有实践的需要就不能提出新的认识任务,也就不能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当然也就不能有理论创新。
  2、实践的发展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经验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新的经验、新的材料,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人们提供新的经验,积累新的资料。人们正是在不断总结实践提供新经验的基础上,才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回答了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产生了新的科学理论。
  3、实践的发展为理论创新提供所必需的物质手段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依靠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人们认识事物不能仅仅靠自己的感官,必须借助于先进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可能和实践这种可能的必要条件。例如,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探测到100亿光年以外宇宙空间的奥秘,进一步证明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实践证明的发展推动着理论创新的完善和发展
  人的认识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水平愈高,人的认识能力就愈强。现代人之所以比古代人有较高的认识能力,是因为现代人的实践高于古代人的实践。人类正是从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才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是一种理论创新。但是,理论创新却不是凭空产生的,作为一种关于认识和发展真理的理论思维活动,它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
  1、理论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理论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关于一般性的东西,而实践是历史的、变化发展的。只有使理论结合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加以具体地应用,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它同实践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说:“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讲:“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科学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实践,******同志反复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关键是要重实际,见实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跟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是只停留在字里行间,而是要具体地、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理论创新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来自实践。任何理论,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如果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及时总结和吸取实践的新成果,也会停滞不前,失去生机和活力,成为僵死的教条。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革命的历史上,都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真理,真理具有相对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必须发展。例如,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拨乱反正,促进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端正思想路线,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检验一种理论、学说、观点是否正确,纠正错误路线,要坚持实践标准;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仍然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使之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绩,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伟大创新。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解放思想,就要根据实践的发展而创新。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变成指导我们改革和建设的具体方针和政策,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次,要敢于突破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敢于冲破对经典作家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有可能过时,而要敢于根据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结论,这才是创新,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最后,根据时代的不同特征,马克思主义历史形态必须进行转换。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个历史范畴,都是当时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将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奠基而为列宁和毛泽东以及一切革命的人们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是生机勃勃,充满强大生命力的。它不是远离生活,脱离实践的纯粹思维的学说,而是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创新的。

  3、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其一,实事求是内在要求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客观事物作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指南。其二,创造性执行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调查研究。毛泽东就是我们党最早提出和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并把调查研究同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结合起来,强调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就要求要注意对中国实际做一番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中国实际情况。其三,调查研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即要坚持理论指导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来深化对理论的检验和认识。调查研究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作为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认真贯彻党的思路路线的根本要求。
  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而调查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930年,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针对本本主义,毛泽东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社会调查。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只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也就是在对具体事物、具体方面认识过程中的解放思想,如果没有对具体事物、具体方面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突破传统的偏见,就不可能得出新的结论,也就谈不上有理论创新。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根本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握好市情、社情、民情,要倾听群众呼声,考虑群众关心的问题,要把长远的利益与眼前的利益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造好业绩,使科学发展观在各项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
  4、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理论创新的过程,也就是集中群众智慧的过程。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重要基础。
  (1)吸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毛泽东曾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去,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真正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才能形成切合实际的正确决策,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从而推动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  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也是理论创新的主体。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从群众中来,才能汲取群众的经验,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切合实际,符合规律,富于现实性;坚持到群众中去,才能发挥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作用,使之落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深人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就是要实践。
  (3)“一切为了人民”,这是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民为本,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抱定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个信念,理论创新才有它的价值,才有它的实践意义。正如******同志所说,我们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惟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成功。一切工作都必须有利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有利于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基点。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增强群众观点,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实践标准,来检验自己工作和政绩。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真理;是基于当时的时代状况和革命实际,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是真理,是基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初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科学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脱离实际的创新是空中楼阁,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是有针对性创新,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创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