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5-09-22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作为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且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拥有7亿多农民、农村人口占相当数量的农业大国,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农村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如何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就要求如何在引导农民在走向生活富裕的同时,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的信心,如何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提高农民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列宁说过:“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正确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教育和灌输的。”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教训时也说:“十年来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因此,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 1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通过向农民宣传和灌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民主法制和科技文化知识,坚定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地投身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确保新农村建设这个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农村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二繁荣农村经济,而这个动力就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不仅保证了我国农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而且营造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1. 2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农村的政治民主,这就要求要扎实地做好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工作,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不断促进农村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法制化,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各项利益,这不仅是稳定农村社会的需要,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

  1. 3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具有广泛的传播功能。通过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和教育,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武装广大农民群众的头脑,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抵制那些封建的、腐朽的和落后的文化对广大农民群众思想的侵蚀,从而为广大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1. 4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量事实表明,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生态意识寓于人们实践活动中,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培养人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生态责任感,毛泽东说过:“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纠正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人类中心”论,达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生态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5促进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最终起决定因素的是人。******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新农民,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2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深刻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有的基层组织在农村工作中只强调经济建设,加上许多农村基层干部片面地理解党的路线,认为“发展经济是硬指标,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只注重搞政绩工程,狠抓经济,忽视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农村业余文化生活较少,一些不良习气盛行,给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迫切需要对农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制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实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进农村,进人农民头脑,提高农民群众对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鉴别力和抵抗力。

  2. 2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队伍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农村政工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与现实要求相差很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严重不足,农村缺少政工干部是一个客观事实,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部门精简机构,虽然有些乡村配有专门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领导,但由于忙于农业生产事务,再加上自身理论素质的制约,实际上不能很好地开展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专门的工作培训,缺乏实践经验,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工作中习惯于凭感情、经验办事,随意性强,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就束手无策。

  2. 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文化阵地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由于各项投人不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设施如文化站、宣传栏、活动室等缺损,文化教育不到位,图书数量少,过时陈旧。一些乡村镇图书室普遍缺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和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和农村实用等方面的图书资料,图书品种单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的书籍更加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和解决边远地区农民对信息以及现代化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路

  3.1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必须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充分认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的状况必须改变。党支部要真正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多干农民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这既是党员先进性的体现,也是最实在、最具体、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人基层党组织的年度考核目标,把是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有成效作为对农村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的必备条件。

  3. 3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农民为本,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帮助农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开展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尽量减少空洞说教,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人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中。深人一线,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围绕这一中心,适应这一变化,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中关系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真正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3. 4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在当前必须重视和强化以下内容的教育:毫不动摇地继续强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引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教育;加强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加强移风易俗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农民的头脑,引导农民特别是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 5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把那些年富力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知识扎实、文化素质深厚、经验丰富,有一技之长的同志选拔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岗位上来,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组织上不断健全、完善,生活中要多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其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同时,要大力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