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5-09-17 13: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大众化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强调二者的主体间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以及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的客观要求。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共同提高的原则、尊重群众主体的原则、平等互动的原则。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宣教者向大众灌输、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感召大众的心志、凝聚大众的精神、引领大众的行为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大众认知、接受、尊崇和力行的过程。因此,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弄清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主体——主体”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宣教者主体和受教者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出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来看,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内在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双重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形成的发展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关系表现的相关性和一致性”〔1〕,主体间性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2〕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双方的彼此了解、彼此承认、彼此尊重、墨守共同规则,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共主体性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
  主体间性理论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从而也在新的基础上揭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性质。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中,可以看到大众化的宣教者与受教者都是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
  首先,两个主体相互区别。宣教者主体包括党的各级组织、教育机构和宣传传播机构,党的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宣传和文化工作者等,其主体性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等属性。“主动性,是指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导性,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超越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者现实的思想状况和理论状况出发,又要超越现实,引导受教者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3〕而受教者主体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其主体性主要体现为:第一,人民群众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这种自我意识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教育中的投入与参与程度及自觉接受教育的态度。第二,人民群众具有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使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发展和完善自身,以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目标。第三,人民群众具有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即把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作为自己的检讨对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和行为动机,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受教者具有内在的价值尺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民群众与宣教者一样都具有内在尺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不能任意地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替代受教者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
  其次,两个主体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包含三层涵义: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它不仅认为宣教者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同时把人民群众视为与传播主体一样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从而克服了把人民群众视为接受客体和被驯服的工具、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成是宣教者对受教者的改造、塑造和征服的观念,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尊重的以人为本理念。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它把大众化看成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交往达成共识的过程,从而克服了把大众化看成是宣教者单向灌输、教育者唱独角戏的单边活动的观念,充分肯定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它强调大众化的方式是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通过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人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是通过硬性填鸭的方式来实现。由此可以看到,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地位平等性。地位平等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人格上的平等与对话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地位的获得需要宣教者与受教者的共同努力。第二,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双向互动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在对话中频繁的转换,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只有宣教者与受教者互通信息、良性互动,达到思想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求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第三,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沟通包容性。沟通包容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真诚交往,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更好地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一方面,宣教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等方面相对于对受教者有优势,而受教者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或者偏激,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作为宣教者应当包容这些看法和意见,同时要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宣教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通晓一切知识,也不可能对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理论需求、思维方式等做到完全准确无误地把握,因此,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方式上必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受教者也应对宣教者给予理解和宽容。可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形成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的融洽关系。

二、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干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由大众化的目的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大众掌握和理解,用其感召大众的心志、凝聚大众的精神、引领大众的行为,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坚持以人为本,大众化就会偏离方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认知心理、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素质。将主体间性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宣教者和受教者看成两个平等地位的主体,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创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片面强调宣教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仅仅看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对象,把客体对象视为改造的工具,否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把大众化当作任务去完成,它体现的是以物为本,显然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同时,随着人民大众自我意识、沟通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互动交流的愿望日益增强,宣教者单纯依靠理论灌输来完成教育任务越来越不现实,无法满足人民大众的现实需要。因此,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真诉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身心内外和谐发展,而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为重要的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综合国力显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路凯歌,还存在着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社会思潮的侵蚀和干扰,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要求宣教者必须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理论需求,这就离不开宣教者与受教者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主体间性理论把宣教者和受教者看作政治平等、人格平等、心理平等的人,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交往,双方的交往没有高低主次之分,在大众化过程中,宣教者和受教者把彼此视为讨论共同教育主题的“在场”主体,双方通过互动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探讨,达到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从而使受教者能够自主地接受宣教者传递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可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与受教者统筹在和谐氛围之中,在教育中体现交往的平等、交流的和谐,这种平等互动的交往方式既反映了和谐社会的本真诉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3.这是顺应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往方式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在网络交往中,人们超越地理、时间、对象的局限,交往没有地位、性别、年龄的限制更加自由开放,借助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域的人建立联系,实现互动交流,发展相互关系。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既有大量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认识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健康信息,也存在一些有害的甚至是反国家、反社会主义、反科学的信息。网络空间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占领。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牢牢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而在网络上卓有成效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尊重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受教者的兴趣爱好,遵循网络交往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如果仅仅把宣教者看成大众化的唯一主体,只注重宣教者单向的信息输出,作为受教者的人民群众连“输出信息”的权利和机会都没有,这样的交往方式有违网络交往的特点,交往必然会中断,分享也不会可能。而主体间性视域下,大众化的受教者当作同宣教者一样的平等主体,他们都是中心又都不是中心,他们平等交流、捧出自我、接纳他人、双向互动、资源共享,这恰恰与网络交往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顺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4.这是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提升、变革人的思想认识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宣教者和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和提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提升受教者的主体性,同时也要发展和提升宣教者的主体性,宣教者要把自身也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终身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使自己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受教者主观世界的改造和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这必将使受教者不仅具有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而且具有对自己的内部世界进行反思和“改造”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学习、接受、尊崇、力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此外,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互动达成共识,这更符合人民大众的认知水平、接受心理,更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共同提高原则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不仅是宣教者积极传播、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也是受教者基于自身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认知接受水平进行选择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宣教者主体性和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宣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前提,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失去任何一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都无从谈起。因此,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必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性,促进两个主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对于大众化的宣教者主体而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修炼内功: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大众化宣教者要改变过去将人民群众视为纯粹的教育对象的“主客二分”观念,要用主体间性的“人学思维”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进行激发、引导和培育。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三是深入实际、研究受众,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增强针对性。因此,宣教者主体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开展“书面问计、网上问策、调研问政”等活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认知水平和关注问题,深入研究人们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才能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广大群众生活中的实际热点和难点问题。宣教者只有关心受教者、体察其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沟通和共鸣,建立和谐互动的关系,才能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表现形式和最佳宣传普及方式。

 对于大众化的受教者而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主体素质:一是增强主体意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受教者不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或客体,而是与宣教者地位平等的另一个主体。因此受教者绝不能简单被动地接受教育,而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体意识,才能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自我教育,关注社会发展。因此,应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自觉审视自我理论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反思以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失误与优点、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做到扬长避短、互帮互教,互相讨论、互相教育、共同领悟、共同提高,发挥群体教育的优势;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主动把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并不断总结自身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和典型,以达到人民大众自我教育的目的。
  2.尊重群众主体的原则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定。而理论大众化要实现理论被群众所掌握,就务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第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二,尊重人民群众的差异性,实现教育分众化。第三,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第四,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第五,尊重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尊重和激发他们的自我教育热情,以期取得大众化教育的实效。
3.平等互动原则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的人格尊严平等、在大众化活动中地位平等,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平等互动的原则,发挥两个主体的能动性。
  首先,要有平等对话的态度。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宣教者和受教者都不能把对方看作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视为讨论共同话题的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和探讨。宣教者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心态,平视人、正视人、平等待人,加强相互的交流和沟通,激发情感共鸣,建设融洽和谐的内外关系,相互教育、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这种平等对话就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包含反思性和互动性的因素,主体共同从事着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新建构并产生相互间的积极影响。
  其次,要有民主的氛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又回归于实践,因此,坚持平等互动的原则就要求在大众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以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民主方式开展工作,改变工作中的命令主义和强制方式,相信人民群众有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开展自我教育和进行自我开发。
  再次,要采取互动沟通的方式。随着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民主意识、思考能力、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升,他们对教育者所传递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可能并不陌生,而且还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他们不会盲目迷信宣教者的权威,空着脑袋接受宣教者的灌输,而会在开放、比较过程中设法用自己带个性的思想和看法去影响宣教者,因此,传统的强制性、单向性的“灌输”方式已难以奏效。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宣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已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而是积极的教学相长关系。受教者会以各种方式,诸如提问、讨论、辩论、对话、情绪情感等影响宣教者情绪情感、语言和行为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调节、提高宣教者教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宣教者与受教者平等交流、双向互动,在宣教者和受教者的交互影响中,形成了新的理解,达到了视界的融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消除认识上的分歧、理论上的偏差,最后产生出共识的“火花”。
  最后,要提供多样可供选择的大众化形式。坚持平等互动的原则,还要求大众化的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一是科学理论内容阐释方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用经典着作、通俗读物的形式,也可采取三字经、话剧快板、卡通漫画、诗词歌曲、文艺演出等文艺作品、艺术展示的形式,任由人们自主地选择。二是科学理论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既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影响,使后者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三是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存在组织系统和教育机构的显性教育,而且存在人们日常文化消费这一隐性教育渠道。在开发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品中,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隐性教育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建成.科学发展观:现代性与哲学视域〔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93.
  〔2〕〔3〕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