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2015-09-10 0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本内涵  本质要求 
  〔论文摘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这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隐含着实现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 〕(P3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理论的主体和功能的角度,对其总体价值取向作出的基本定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隐含着实现大众化的基本取向。 
  (一)普及化。普及化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大众化首先表现为面上的普及,没有普及就缺少坚实的民众基础和主体力量,理论作用对象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和影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它为更多的普通大众所了解和熟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想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就需要宣传普及,就需要掌握实践主体,就需要掌握人民大众。 
  (二)通俗化。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只有通俗的才是大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就是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以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使之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理论晦涩难懂不是优点而是缺点。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点,邓小平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列宁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他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2 〕(P467)通俗化要求表述理论内容的语言不但要准确,而且要明白;不但要易懂,而且要生动。通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说服群众,掌握群众,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三)民族化。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化的必要途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融会贯通的民族化理论形态。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之中,与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融会贯通,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都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因子。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来表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思想,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接受了这种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邓小平用“小康社会”来描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使中国老百姓普遍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意味着大众化的宣传普及要适合中国大众认知心理和思维模式特质的民族风格、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根基。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面向生活世界、承载着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的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化的,又是当代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曾明确地把自己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3 〕(P75)并指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4 〕(P139)马克思主义源于社会实践,源于现实生活。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从观念原则出发,通过逻辑推演而构造的理论体系,而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体系;它不是经院哲学和书斋理论,也不是远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纯粹思辨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沃土之中。它是来自实践,又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这种普遍性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实践化的过程,也就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证。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发挥理论“改变世界”功能,实现理论的实践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在最广阔、最深刻的人民群众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开放发展的迫切要求。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要求。时代问题决定着理论的内容,构成理论体系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马克思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问题,“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 〕(P544)这就是说,任何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都是对不同时代问题的科学解答,都是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准确地捕捉住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问题,并从理论上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问题展开,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成果。例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在当代中国,为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确地把握了当今时代特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和实现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实践程度。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人的理论,不单纯是理论家的学说,而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是人民群众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以追求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历史使命的学说。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自己的学说称作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6 〕(P241)并把未来的新社会描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 〕(P649)马克思主义把人民大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人民大众也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但后者则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的转换过程,推进理论的大众化,无疑是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不仅注重理论创新,而且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和大众化工作。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 〕(P9)恩格斯也指出:“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 〔9 〕(P635)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毛泽东说过,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0 〕(P1515) 艾思奇、李达等党的理论工作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把哲学真正从哲学家的书本和课堂解放出来,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年人中起到了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明显效果,对于把广大青年人引向革命之路,引向信仰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大影响。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从理论思潮到成为革命运动,再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以贯之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党的理论和路线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认同和践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追求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事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宗旨所在。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艰苦工作。这既有理论自身特点的原因,也有社会流行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学术偏见的阻力和障碍。因此,每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正视这些困难,增强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投身到大众化的工作中去。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不是短期行为,更不能急功近利,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范畴、观点、原理和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但是有些专门的术语和范畴以及一些新的思想,不是一般群众都能理解的,加之理论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特征,学习理论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说明,理论要想深入人心,真正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决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这决定了全民性的运动学习形式不适合理论的普及宣传工作。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需要转化为“大众话语”, 被群众所认同接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理论的大众化,不能靠群众运动、突击学习来解决。但是,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中,出现的追求“活学活用”的“养猪哲学”和“种花生的哲学”等粗陋的极端做法及其负面效果,充分表明用搞政治运动的形式搞理论的通俗化,利用群众运动的形式突击学习理论更多注意的是形式,带来的是形式主义的泛滥。它不是从实际出发,违背理论大众化规律。为此我们必须摒弃用“运动式”来推动理论大众化的错误做法。理论的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其中通俗化工作是重要的一环。普通大众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理论读本和生动活泼的宣传讲授,才能逐渐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要求。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不是一项简单容易的工作,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理论的通俗化需要借助普及读物和教材,但要写出一本深受大众喜爱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是非常不易的。它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用大众熟悉的语言,谈大众关心的问题,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使理论读起来轻松而不失严谨,诙谐而富有哲理,深入浅出又发人深思。没有深厚和坚实的理论根基,没有对群众生活的深入体察,没有对现实实践的深刻关照,大众化、通俗化是难以做到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社会流行的一些思想、观点和学术倾向,使理论的大众化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例如,有的研究者往往只重视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党和国家政治层面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的方向、指导原则等问题联系起来,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和实践的关系重视不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通俗化工作,似乎被人们遗忘了。有的研究者,为了迎合所谓“政治淡出,学术凸显”的流行话语,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现实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政治淡出”,实质上是“现实”的“淡出”,对现实的疏离。在有些人那里,理论的通俗化甚至被误解为庸俗化,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错误地认为,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就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或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和庸俗化。这就使有的学术研究不知不觉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变得越来越经院化和贵族化。因此,克服这些思想阻力、观点障碍和学术偏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更加艰巨。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理论的大众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既要求防止用学术化否定通俗化,又要求防止通俗化过程中的简单化、庸俗化。我们应该看到,在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学术化与通俗化二者不是彼此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学术化要以大众化为诉求。真实的学术总是关注现实,把现实中的问题提炼为学术问题。以学术性打压现实性,用学术化否定通俗化,学术就会自我封闭通往现实之路,变得晦涩思辨,使其失去本来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成为经院式的“伪学术”。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1 〕(P85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其思想和理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地回答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仅会使学术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会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使之真正成为大众的、平民的。另一方面,大众化要以学术化为前提。学术研究是宣传普及的基础,它为后者提供所需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材料。如果没有学术性,没有深刻的专业研究,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就可能演变为一种随意解读,甚至走向简单化和庸俗化。另外,加强学术研究,也是破除对理论的教条化理解,从而有效防止通俗化过程中的简单化做法。在以往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通俗化的解释过程中,不乏简单化的倾向和错误,例如,有些人认为只要背诵“老三篇”就掌握了毛泽东思想;有些人把邓小平理论简单地说成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有些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结为“三句话”,等等。这些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化做法,不但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严重损坏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给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极为有害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才能克服教条主义,才能为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应当指出,学术化与通俗化,理论研究与理论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现实层面上,往往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无疑给致力于实现理论大众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惟有打牢理论根基,体察群众生活,关照现实实践,用实践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觉性,增强主动性,才能真正完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