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苗质量不稳定①疫苗被污染:制疫苗应该用SPF蛋,但有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不使用SPF种蛋,这样就容易造成疫苗污染。
②疫苗质量问题:有的疫苗达不到规定效价,免疫后就不能产生好的效果。
③疫苗保存、管理、使用不当:运输、保管没有按要求在冷链下进行,所使用疫苗已经失效。
④血清型差异:有些血清型较多的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禽流感、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没有选用与本地流行毒株相对应的血清型,造成免疫失败。(2)首免时间选择不当和免疫程序不合理近年来由于普遍进行疫苗接种,雏鸭出壳后都具有一定的母源抗体,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弱毒苗,抑制主动免疫抗体产生,过早接种疫苗会导致免疫失败。(3)饲养管理不科学有的鸭场只求多养、多获利,鸭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应激频繁,使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失败。(4)饲料质量问题某些混合料或添加剂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按质量标准配制,出现营养不全、变质发霉、盐分过量等问题。研究证明,机体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缺乏等都会影响免疫效果。(5)乱用药物按规定,使用弱毒活疫苗前后几天,不能带畜禽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使用弱毒活疫苗前后一段时间,不能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以免杀灭弱毒活疫(菌)苗;免疫接种时,最好不同时应用某些抗菌药物,以免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6)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数量猛增,饲养形式大多数属于高密度开放式饲养,还有一些是密集式专业养殖村,对疾病未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防疫制度不严格,病死鸭到处乱扔,污染了舍内外环境,大量有害病原微生物在周围环境里繁殖,因此,即使有良好的免疫程序,也很容易感染发病,造成免疫失败。(7)其他疾病影响鸭群免疫时已经感染疾病、处于潜伏期内,不等产生免疫效果,就发生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