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宜于户外裸体锻炼比赛。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光荣,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发现人体美,艺术家们创造美的人体。大政治家伯里克利斯说:“我们是爱美的人。”希腊民族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古希腊美术的发展历程1.爱琴文化时期(公元前31世纪~前13世纪)这是希腊美术的前源。爱琴文化的发现,得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和英国学者伊文思。由于他们深信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英雄神话真有其事,便随史诗所描述的线索进行考古工作,从而使过去一直被认为仅仅是荷马艺术幻想的情景,突然以确凿的实物给予证实。爱琴文化的发现,使人们了解到,早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人就从石器时代转到青铜时代,此后1000多年间,克里特、迈锡尼,还有季克拉基斯群岛曾有过十分发达的经济与文化。2.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这是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传说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吟唱过两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部史诗成为今天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主要文献资料,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荷马时期”。 荷马时期在文学、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神话和史诗,美术上的成就可谓黯淡无光。自从北方来的部落统治希腊以后,希腊美术既见不到克里特那种快乐的风格,又失去了迈锡尼艺术的写实性,在几个世纪里,作品相当粗糙和简陋与原始。从目前遗留下的艺术作品上看,大部分都是僵硬的几何形,没有对细节的描绘和刻画。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是用于敬神和陪葬的陶瓶。这些陶瓶造型简朴,大胆地描绘的对称图案形成一种匀称的表面结构。因此,荷马时期在美术史上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3.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此时的古希腊,不仅正式确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而且完成了它在地中海及黑海沿岸的移民过程。这在社会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艺术创造上也是再生的开端。在频繁的东西贸易交往中,东方文化不断传入,并希腊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希腊艺术生长的土壤毕竟与东方先进国家不一样,它不能完全照抄东方文化,而是吸收东方文化的长处,另一方面尽量摆脱东方文化的影响,发展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艺术风格的变化也十分迅速,这集中反映在瓶画、建筑和雕刻方面不断创新所取得的成就上。4.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公元前5世纪前期的希波战争,拉开了希腊古典时期的帷幕。这场战争由于希腊各城邦之间非凡的合作,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希腊人的民族优越感。可是,战争带来的和平和安宁并不持久,它很快的被曾在反波斯战争中扮演领导角色的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争夺所取代。此后,希腊城邦之间的不和带来了不少的骚乱。就在这一时期,希腊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进一步成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特别是在文学艺术上,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高峰。可以说,古典时期的美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雕刻和建筑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5.希腊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公元前334年,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大帝继承父亲的遗志,率领军队发动战争,侵略东方,进攻波斯。他的霸业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把东方文化带到了希腊,同时又把希腊文化传到了东方。因此,在历史上一般把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公元前1世纪希腊历史结束,称为“希腊化时期”或“泛希腊时期”。古罗马艺术的起源:1、古代罗马艺术的根源罗马文化有二个重要的源头:伊特鲁里亚文明和希腊文明。伊特鲁里亚艺术西元前700年左右,伊特鲁里亚(Etruria)人已定居在义大利北部,靠贸易和农耕迅速繁荣起来,西元前7-5世纪是其强盛时期,但没形成统一的国家。因贸易的关系,艺术受到外来影响很大,尤其是希腊艺术。伊特鲁里亚的墓葬石棺雕像(BC6世纪),表现一对夫妇亲密地依偎在一起,脸上都挂著古风式的微笑,显得个性开朗、乐观,丝毫无悲哀气氛。青铜雕塑《母狼》(BC500),是罗马城的象徵,因传说罗马城创始者罗慕洛斯是由母狼哺育长大的。母狼神态凶残、四肢健壮,洋溢著野性的生命力,显的相当真实。塔尔奎尼亚(Tarquinia)的渔猎之墓的壁画(BC520),再现人们捕鱼、射鸟的场景,生动自然。伊特鲁里亚的城门(BC515-490),是建筑对拱卷形式的成熟应用,罗马人的兴起与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西元前八世纪时罗马规模很小,在西元前五世纪以前还处於氏族部落时期,以后经历了共和时期(BC509~BC30)和帝国时期(BC27~AD476),西元265年灭伊特鲁里亚,帝国时期的罗马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西元前27年以前为共和国,以后为帝国。一、二世纪间多贤能皇帝,建筑上有辉煌的发展。三、四世纪帝国缺乏忧患意识、重享乐,因而政局不稳,经常政变换皇帝,文化渐衰,直到四世纪相信基督教以后才有改变。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征服。罗马人崇拜和模仿希腊艺术,由於民族性重实用,因此大量引用希腊艺术形式,而甚少独创的风格。2、古罗马艺术的特性罗马人不同於希腊人,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希腊人重理想,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希腊艺术主要用於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的色彩。罗马艺术大多是给予帝王歌功颂德和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徵鲜明的肖像,艺术家不仅要求外形要逼真,更重视人物个性的刻画。罗马人最有成就的是建筑。在技术上首先运用三合土,大量使用拱卷结构,使建筑类型比希腊丰富。因为疆域广大,所以罗马艺术气魄上,超过希腊,可以说是规模宏大。罗马盛世相当於中国汉朝时代(西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西元一到四世纪是基督教与希腊罗马文化的搏斗期。重视实用性类似中国文化,大半能和生活有关。3、艺术表现建筑西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已累积建筑拱门与拱顶的经验,并开始使用水泥制作混凝土,因此能建造出各种形状与体积的建筑物,所以建筑是罗马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庙宇∶西元前二世纪,山墙和柱子与希腊相同,只是地基变高了,常用来当战利品的仓库(实用价值)。圆形建筑变大,是因材料用「混凝土」之故,外表贴上大理石,最具代表性的庙宇是《万神庙》(西元118-125)。其他建筑有市场、广场、澡堂(公共交际场所)、运动场、竞技场(约80,罗马)、斗兽场等。另建有碑林,将罗马法记其上。水利工程、以水道、喷泉作得最好。巴西利卡(法庭),后来变成基督教堂。公寓房子、一般澡堂内有嵌画居室内,地上也有嵌画,壁上则画建筑图,以增加空间感。雕刻 特性是:写实,不喜欢美化人体,只表现现实,也不掩饰缺点,文艺复兴是从此作风出发。实用,如纪念用,表现凡人的形象,真实感较强。罗马人本来就有崇拜祖先的习俗,他们忙於为死者作雕像,收藏在家中,遇新葬礼时把列祖列宗的雕像都拿出来参加仪式。早期的肖像雕塑是根据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表情死板,缺少活力,只有感到逼真而已。希腊雕刻技术传进来后,开始美化雕像,但还是以逼真和表现个性为主。著名作品:《凯旋门》(14-37,罗马),独创,门上雕征伐纪录。《天柱》(114,罗马)雕打仗的功绩,好像是电影记录片,西元二世纪最好,是欧洲史上最大的浮雕。雕工是近东俘虏,共雕人物千人以上,描述战争前后整个过程,后来英法均有仿造,特点是∶雕工精细,场面浩大。《和平石碑》(庙形),雕的形象和日常生活有关。人像雕刻特性∶很像真人,帝国的盛衰,可由人像的表情看出。《奥理略骑马像》(2世纪,罗马),是欧洲第一座骑马立体像,(西元二世纪)。文艺复兴作品仍无法超越其成就,以后的骑马像均以此雕像为样本。三世纪人像有心理的描写,是因政治混乱,社会腐化,表情有不安的恐惧感。四世纪有稳定的变化,但技巧退化,没有肌肉感,《君士坦丁大帝》(4世纪,罗马市政博物馆)如朴克牌般,精神上表现宗教理想,两眼望天(上帝),无表情。绘画壁画的特性是:墙上有许多建筑图形,好像「开窗」的效果。建筑物图像有透视学的表现,但却无焦点,不合逻辑。人物光影矛盾,光源不统一,笔触也没统一感。技巧上,光影的感觉影响文艺复兴,故文艺复兴的技巧,实源於罗马艺术。代表作品∶《建筑图》(前1世纪,庞贝附近壁画,现存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庞贝壁画《执面纱的妇女》(约70)。嵌画精细写实,用矿石做的。肖像画用斜线笔触表现光影,到达文西、塞尚都延用此法,可谓之「地中海素描」风格,如《男孩肖像》(约2世纪,木板腊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些用蜡画像,是油画的前身。西元四世纪曾流行钮扣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