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谱信息:2690【全国】吴氏宗谱支蕃衍志不分卷 杨继盛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1【全国】吴氏宗谱支世系图不分卷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2【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吴如胜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3【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吴鸣凤撰 写本 一册 2694【辽宁本溪】吴俄雨格氏家乘五卷 清雍正间纂 写本 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邨 2695【辽宁凤城】吴氏家谱一卷 (民国)吴春融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杨木乡 复印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档 2696【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2697【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民国)吴恩培编 民国二十九年(1940)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辽宁图 2698【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清)吴优善 吴鸿磐纂 清道光三年(1823)纂 清光绪十八年(1892) 铁板本 河北滦南县档 2699【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清)吴宝善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刻本 河北滦南县文管 注:吴怀慎首修於清道光三年。 2700【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吴淑珍纂 钞本 河北青县崇 镇野兀屯 2701【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 清嘉庆十四年(1809)仁泽堂刻本 上海图 2702【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承佑纂 民国十八年(1929) 民国二十五年(1936) 铅印本 上海松江县博 注:该族为张泽吴氏。 2703【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吴宗洛十一修 清咸丰元年(1851)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该族散居常州、无锡、江阴等地。 2704【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吴瑞宗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海图 2705【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清)吴丽生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十册 科图 2706【江苏】吴氏 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仲山纂修、 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l) 2707【江西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云合乡陈里坑邨竹窝里 注:谱首修於清道光十七年。 2708【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民国)吴祖起纂 民国五年(1916)锦肃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邨小吴家 注:吴孺敦创修於元至正间。 2709【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民国)吴怀镡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赣榆县档 2710【江苏淮阴】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清)吴昆田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翻刻本 江苏镇江市图 2711【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其种等重修 民国十年(1921)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美国 2712【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芸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江苏镇江市博 2713【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引孙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朱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714【江苏仪徽】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邨 2715【江苏泰州】富安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吴嘉珠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历史所 2716【江苏泰州】海陵南巴塘吴氏族谱□□卷 (民国)姚龙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图(存爱字号卷6、忠字号卷 1、2、4-6) 2717【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民国)吴金波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邨塘河队 2718【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南京博 2719【江西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清)吴章焕六修 清咸丰八年(1858)铅印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吴鸿翼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二年。 2720【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1【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2【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锡纯等重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均安堂刊本 日本 美国 2723【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吴国桢主修 解 编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怡德堂刻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往:吴其德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 2724【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吴世铮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注:一名《京江吴氏族谱》。 2725【江苏镇江】润洲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耀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 四册 上海图 2726【江苏镇江】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钱龄撰 民国十一年(1922)至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谱始修於宋大中祥符五年,此为九修。 2727【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四卷 (清)吴兆麒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敦厚堂活字本 四册 安徽图 美国 注:一名《润州吴氏宋谱》。 2728【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三卷 (民国)吴兆元等重修 民国(八年(1929)刊本 日本 美国 2729【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六卷 (民国)吴兆元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敦厚堂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吴氏宗谱》、《徽州迁润家谱》。 2730【江苏镇江】润州吴氏家乘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荣章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均安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上海图 注:书口作《吴氏家谱》。吴新晖等始修於清康 熙二年。 2731【江苏镇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士荣等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32【江苏丹阳】延陵荆邨吴氏宗谱十二卷 (清)吴广财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美国 2733【江苏丹阳】延陵吴氏世系表不分卷 吴国定 吴逊新纂修 刊本 二册 美国 2734【江苏丹阳】吴氏族谱志略 (清)吴庄撰 清康熙闲刻《延陵合璧》本 北图 2735【江苏常州】吴氏伯武公房谱二卷 (清)吴文薰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活字本 二册 北图 2736【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六卷 (清)诸葛润 吴家祥等重修 清咸丰二年(1852)至德堂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吴应鳖初修於明天启七年。 2737【江苏常州】毘陵庵头吴氏宗谱九卷 (清)吴庆朝等修 清光绪元年(1875)至德嗽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3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大成宗谱四十二卷 (清)吴 纂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江苏镇江博(存卷首、卷1) 273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培炳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2740【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清)吴凤藻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41【江苏常州】毘陵薛墅吴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吴唐林续修 清光绪九年(1883)履成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明隆庆间,此为十二修。 2742【江苏常州】薛墅吴氏宗谱二十三卷 (民国)吴晋主修 吴澄总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履成堂活字本 二十二 册 北图 历史所 美国 2743【江苏常州】邘里吴氏族谱十二卷 (清)吴瑞荣等修 清光绪九年(1883)读古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44【江苏常州】宋泽吴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吴秉性 吴廷瑞增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2745【江苏常州】毘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清)吴富德 吴其贤等续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三让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2746【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清)吴川法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上海图 2747【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祥鸿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美国 2748【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赓麟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佳胤始修於清顺治十七年。 2749【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2750【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清)吴观周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刻本 二十四册 上海图 2751【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8) 2752【江西常州】毘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清)吴志尚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振宜堂刊本 八册 美国 2753【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民国二年(1913)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历史所 2754【江苏常州】毘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2755【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刊本 江苏档(存卷2) 2756【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凤照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4)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57【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德尧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四十五册 吉林大学 275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 275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附收支清帐 一册 民国十八年(1929)周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二十五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顺治间,此为八修。 2760【江苏常州】毘陵吴氏宗谱六卷补遗一卷 (民国)吴廉宝等纂 民国二十五年(1936)续绪堂刻本 六册 南京大学(补遗--卷缺) 2761【江苏常州】章 吴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吴照 吴道援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五册 河北大学 2762【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志霖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2、4、7) 2763【江苏常州】毘陵西角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德华 吴德福等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嘉靖十九年。 2764【江苏常州】蒲岸里吴氏宗谱八卷 (民国)吴志诚 吴志炳主修 民国:二十七年(1948)常州吴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祖元始修於清嘉庆十九年。 2765【江苏金坛】吴氏家乘四卷 (清)吴联庆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雍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2766【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清)吴人秀 吴世焜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山西省文史馆 2767【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清)吴亭甫纂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钞本 一册 台湾 2768【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2769【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吴振钧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至德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存卷首、卷1-13)美国 2770【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清)吴祥霖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活宇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书口题《吴氏统谱》。 2771【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德祠木活字本 五册 上海图 2772【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吴叔渭等修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木活字本 历史所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2773【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清)吴超然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远堂木活字本 复旦大学 注:吴明轩首修於明代。 2774【江苏江阴】严 吴氏宗谱四十卷 (清)任震初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注:吴日宣始修於明万历三十七年,此为六修。 2775【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翔九等九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2776【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增甲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77【江苏江阴】澄江横邨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顺根 吴秉灿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江阴县档 注:谱首修於明烘武七年。 2778【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七卷 (清)吴光焯等重修 清光绪五年(1879)活字本 八册 吉林大学 2779【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吴德庸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十二册 上海图 2780【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吴一清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北图 科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 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性始修於明嘉靖三十一年。 2781【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润徵编修 清宣统间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2782【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钞本 科图 2783【江苏宜兴】北渠吴民族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吴一清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活字本 北图(二部)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2784【江苏宜兴】城塘吴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吴国瑾 吴正美主修 民国三年(1914)崇礼堂铅印本 二十二册 历史所 注:吴子道始修於明洪武二十年。 2785【江苏宜兴】宜荆吴氏宗谱十卷首四卷 (民国)吴诚一等八修 民国十五年(1926)齐美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北图 2786【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民国)吴唱续修 民国十八年(1929)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河北大学 z787【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民国)吴莲溪续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历史所 注:一名《钟离吴氏宗谱》。谱始修於清嘉庆十五 年。 2788【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清)吴潮 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89【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清)吴焕文 吴焯等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修 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市图 注:封面作《吴氏支谱草稿》。▲《义乌吴氏家谱》序作者:梁启超来源:谱牒之学,起于周汉,而极盛于南北朝。 夫南北朝所以独尊谱牒者何耶自永嘉之乱,河洛沦为■腥,胡羯鲜卑氐羌诸裔,交错于中国,其后乃至如元魏之九十六族,咸减字译音以冒汉姓.于是神明遗胄,如范阳之卢,博陵之崔等,不能不各溯其祖之所自出,以自翘异,以示其子孙.故北朝谱牒之重,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大江以南,虽自汉以来,次第置郡国;然土著之民,半属夷越,晋元渡江,中原衣冠阀阅,相从南徙,王谢郗庾之伦,惧播迁之后,数典忘祖.于是系固有之郡望,著其世次,使永不忘其所自来,此南朝谱牒之重,又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或者曰:门阀之见,增憍慢,奖褊心,非所以善群.斯固然也.虽然,人性固恒恃其所观感激劝,而日以向上,为人子孙者,食旧德,诵先芬,知吾祖若宗所以立身砥行,效忠于国而光大其家者为何如,则往往悚惕鼓舞,求所以自建树,不坠其绪.《诗》不云乎,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又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人人如是,则不肖者惧,而善者劝矣.若是乎谱牒之可以翊助世教,如此其重也.《隋书 经籍志》著录之诸谱,今无一存矣.然而故家名族,相传家乘,未经陈农之采,未入刘向之校,而体例谨严,纪载详备者,尚往往而有,谈国故者宝焉。延陵吴氏之谱,据于志宁序,谓创修者,实为东汉灈阳侯如胜.其信否虽不敢知,然以《隋志》所载,褚氏,江氏,庾氏,裴氏,虞氏,曹氏,明氏之家传家记世录等,其撰人多出魏晋之际.然则吴谱传自汉末,其事盖非不可能.又据明弘治桂钺之序,则覙述旧谱自灈阳侯以下世次,一无所紊,其佚名者则阙其名而但著其代,其支派之迁徙,皆朗然如列眉,非代有所受之,而能如是耶 吴氏自泰伯以来,以北人而首殖民于南服,姬宗受封命氏者数十,及周之衰,则零落殆尽,而吴乃绵历数千岁,至今为名宗.大江以南,血统之纯,世泽之远,未有能与吴氏抗颜行者。义乌之吴,吴氏支派之一耳.然其谱,自明洪武,弘治,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光绪,未有经五十年不修者.其第十三修之本,成于光绪十年,距今亦仅四十一年耳.其族之长老,又复有十四修之举,其敬宗收族,继继绳绳之盛业,抑何其远耶!昔泰伯季札,以礼让仪型天下,实为吾中华民族道德之源泉,国之能与天地久长者恃此.今也承浇末之敝,贵争贱让,谬种流传,神明之胤,其不沦胥以亡者如发.吴氏子孙,其有能阐扬世德,以风天下者耶 此又非独一人一姓之事云尔。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六日,新会梁启超拜撰。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已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庸吴源源 源源不断的意思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二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编辑本段]【吴】字各种语言的读音 普通话:wú 吴语:ng、ngu 粤语:ng 闽南语:ngo 越南语:ngo 朝鲜语:O “오” 日本语:ngo、go “ゴ”[编辑本段]寻根溯祖 1、以吴国号[1]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泰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苏州。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吴姓。 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得姓始祖 泰伯。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 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郡望堂号 【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郡望】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三桂 :明末清初人物,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大将军 。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宗族特征 1、历代吴姓族人地位都比较显赫,高官众多,且名人辈出。 2、吴姓族人皇亲较多 ,从而使得本族有一个良好发展环境,繁衍播迁到全国各地。 3、各支吴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 。浙江嵊县吴姓一支字行派语为:“天地君亲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湖南 岳阳吴姓一支字行为:“祥肇起文新世泽,先勋自古远腾芳,传家之道惟仁让,懋德千秋载 宠光。”据吴漠修《吴世族谱》,湖南洞庭吴姓一支字行为:“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礼承宗。”据《永定吴氏族谱》,福建永定思贤村吴姓派语为:“念万仕谭志,国 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礼,让德永振世,嘉兴绍贤良,衍庆发文武,显达。”[编辑本段]吴姓宗祠通用对联 〖吴姓宗祠门楣题辞〗 延陵高风 “延陵高风”指周章正式封吴之后,国势日强,至仲雍的十九代孙寿梦正式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季札为人仁义礼让,最为贤能,为父所喜,为兄所爱。寿梦想让位给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样,执意推让,并远逃他乡,终身不受国位。吴王就将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江阴县一带),称为延陵季子。因此,吴氏亦有称延陵堂者。延陵遂成为后世吴姓的郡望之一。 ----------------------------------------------------------------- 〖吴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家第一; 至德让三。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 延陵世泽; 梅里家声。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春秋·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 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春秋·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治平称最; 明体达用。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西汉·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 治平称最; 让德留芳。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 宫女列阵; 箫鸾成仙。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春秋·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 清操绝俗; 画圣留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晋·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 鹰扬虎视; 剑气玉光。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三国·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 ----------------------------------------------------------------- 〖吴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八闽孝子裔; 三让帝王家。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 ----------------------------------------------------------------- 〖吴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三让两家天下; 一剑万世千秋。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 孙子能教宫女; 文箫幸遇仙姝。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在操练女军时,不顾吴王面子而杀他两名爱妃,果然使军纪严明。下联典指唐·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想传书生文箫于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济。十年后,一起到吴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 〖吴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秘义烟涵,瑰词雨散; 文章绮合,藻思罗开。 ——吴荣光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联。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 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歙县胡埠口吴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吴氏源于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受封于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联“石里”,指附近吴氏散居地石门坞、石门坑等;“东山”,为当地小山名。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 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吴·季札。下联典指西汉·吴公。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无锡县吴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姓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让位幼弟季历开辟江南的史实,其联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泰伯祠(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让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后人尊为至德。天下吴姓均尊泰伯为开姓始祖。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吴敬梓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自题联。 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 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北宋·吴申,持议刚方,上书“争讲官正席”。下联典出北宋·吴中复,累官殿中侍御史,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飞白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 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吴氏宗祠联。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 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敬献给江苏省无锡市泰伯祠联。1992年10月中旬,来自东南亚、台湾、香港、美国等地的泰伯后裔一行198人,在“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的带领下,到无锡泰伯祠寻根祭祖,于人宗亲,洒扫成礼,盛况空前。台湾苗栗县吴氏宗亲会还特意敬献了这副新堂联。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 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吴氏宗祠联。[编辑本段]吴姓典故、趣事 〖吴汉杀妻〗 吴汉,字字颜,南阳宛人。关于吴汉及其家世的历史演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出京剧《吴汉杀妻》,也叫《斩经堂》。 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王莽篡汉后,下令捉拿汉宗室刘秀。吴汉守关时,捉住了刘秀,准备送去报功,其母告诉吴汉说,王莽是他家的仇人,吴汉的父亲是被王莽杀害的,那时他年龄小不懂事,现在应该为父报仇。吴母命令吴汉杀死王莽的女儿,扶助刘秀兴复汉室。吴汉持剑去杀妻子,正好其妻在经堂念佛,吴汉不忍杀她,将实情告诉了她。王莽的女儿听后自刎而死,吴母因为促使吴汉下决心反对王莽,也上吊自杀了。吴汉于是死心塌地追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东汉中兴的名将之一。 〖高邮吴三桂家族的兴与衰〗 高邮吴氏在明清之际因迁居辽东的裔孙吴襄、吴三桂父子而知名于世,吴三桂生于1612年。吴三桂先世本是安徽徽州人,其后迁居江苏高邮,形成高邮吴氏。吴三桂的祖父是个以贩马为业的商人,奔走于北方各地,后定居于辽东,到吴三桂父亲吴襄时,其家族才开始振兴,形成明末辽东有实力的军事家族,高邮吴氏也随之名震四方。 吴襄,少年时读书很少,成年后,体格强健,从军到镇武将军李成梁部下效力。明天启年间,吴襄中武进士。崇祯年间,吴襄先后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军事要职。他和世守辽东的祖氏家族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吴襄在辽东拥有一支精锐的家族亲军和大量的庄园,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都是明代世守辽东的重要将领,其下有表兄弟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溥、祖泽洪等十多名副参将军官。 明末国势衰落,后金兴起,辽东战事频仍。青年吴三桂随父征战辽东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历,也锻炼了初步的军事组织才能,有了一定的声誉。 吴三桂早年就善于钻营,注意全力结交军政要人。太监高起总监宁锦军马时,吴三桂便拜这位以杀良臣冒功为能事的阉人为义父。崇祯年间,重臣洪承畴经略辽东时,吴三桂也拜在他门下。此后吴三桂在这批人的扶植下一路飙升,几年间,从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任团练总兵,成为明朝一位重要将领。 明清在关外对峙时期,升任要职的吴三桂虽然参加过一些抗清战争,但败多胜少,过大于功。崇祯四年吴三桂随父参加救援大凌河战役,战斗间吴三桂父子见形势不妙而临阵脱逃,造成明军四万余人全部溃败,大凌河也因援绝而陷入清军之手。崇祯七年吴三桂父子参与救援宣府、大同战役畏敌不前,致使乱兵骚扰地方。吴三桂独当一面后,适逢以洪承畴为主帅的13万明军被清军主帅皇太极围于松山。吴三桂没接到命令就擅自提前率军夺路逃跑,结果连大印也被清军缴获。在吴三桂影响下,各路兵马争相败逃,明军损失惨重。这次战役号称松锦战役,明军的失败为日后清军入关打通了道路。吴三桂因之被降三级,驻守宁远。 吴三桂驻守宁远期间,明清之间的政治军事对峙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吴三桂成了明清两个政权之间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明朝而言,松锦失陷后,宁远成为阻挡清军入关的主要屏障。吴三桂驻守宁远后,收罗兵勇,召集散兵,军队增加到三四万人。1643年,吴三桂凭借这支军队入卫京师,抵御清军进关取得了战绩。这一年,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三城相继失守,惟独吴三桂守住了宁远孤城。在此情况下,明政府自然把吴三桂视为东部边陲的保障,并在其入卫京师时,给予武英殿赐宴之恩荣。对清而言,夺取宁远是清军入关的前提。清人为达到其战略意图,动用已经降清的吴三桂的亲戚故旧,对其进行了频繁的,劝降活动,信使往返不绝于道。吴三桂既未立即决定降清,也没有做出毁书斩使誓与清军决战到底的激烈行为。吴三桂此时掌握着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他洞观时局因而他决定在日后时局剧烈变化时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此时明政府可谓内外交困,李自成起义军西出西安,东渡黄河,连克临汾、太原、大同、定宣府等要地,进军矛头直指京师。面临覆亡的明政府,朝野上下把吴三桂视作救命稻草。崇祯皇帝召见其父吴襄,将吴襄提升为中军府都督。又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急调其入卫京师。吴三桂早就想撤离孤宁远,他接到命令后,不到十天就将宁远50万军民撤至山海关。当吴三桂率部抵达永平时,北京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自成大军已攻下北京,崇祯帝已吊死煤山,在京大臣也多已投降李自成,吴三桂成了丧家的猛犬。此后吴三桂在多种政治势力之间进行投击,不管投向何方,全以自己的利益为定。 永平离北京不过数百里,吴三桂最初决定降李,他曾接待了李自成派来招降的使者,甚至在途中大张告示宣称进京朝见新主,李自成的檄文中也曾有“吴三桂知天命所在,已回心革面”之说。这仅仅是吴三桂在特殊形势下的权宜之计,他一方面想借此保全自己的特权财产及身家性命;另一方面还抱有充当新王朝佐命功臣的希望。然而,农民起义军对旧事物巨大的破坏力彻底摧毁了吴三桂的幻想,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等人开始对在京的明朝官员进行追赃,有的甚至实施拷问,其父吴襄也在其列。吴襄也私下给吴三桂写信,要他速来救父。此时,李自成也认识到了吴三桂的重要性,即令刘宗敏释放吴襄,并令写信劝降吴三桂。这两封信一前一后仅差一两天,吴三桂看到两封内容截然不同的家信,断定李自成的招降活动不过是一场,下决心和李自成决裂。 明代晚期,社会腐败,官僚士大夫多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常常妻妾成群。少年得志的吴三桂出入达官贵人之间,深受影响,吴三桂早年就纵情歌舞声色。入卫京师时,曾以千金购得苏州名妓陈圆圆,藏之密宅,后世称之为“金屋藏娇”。 在吴三桂和李自成决裂之后,腹背两面受敌,山海关以西李自成重兵已近在咫尺,山海关之东是日益逼近的宿敌清。在生存大计的权衡下,吴三桂不顾民族大义终于将目光投向雄居东北的满清,这是势所必然。但吴三桂清楚地意识到,明清对峙几十年来形成了民族仇视,如已降清的洪承畴、祖大寿等皆为士林所不耻,遭朝野上下所唾骂。因此他不敢贸然地降清。当年曾招降他的皇太极此时已经去世。他精心设计出了一套投石问路的具体步骤。吴三桂先发出了关于他和清军联合入犯的假情报以试探各阶层的反应,广造复辟舆论,宣扬“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正统”,并煽动在京的明遗老遗少为崇祯帝发丧。 此时虽然已存在吴三桂降清的客观形势,吴三桂向清军统帅多尔衮发出了第一封求援信,在这封信里,吴三桂以明朝臣子的身份向清求援,灭除李自成等流寇,使明朝得以复发,而不是请清入主中原。想待消灭了起义军后,以“子女玉帛”和部分土地作为对清出兵的酬谢和报答。在进军路线上,吴三桂严加限制,要求清军自喜峰口、龙井关、增子岭、密云等处进入明境。这些地方是从前清兵历次进攻内地的旧路,现在又是李自成起义军驻扎的要地。然而就在这时,吴李对峙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新变化。李自成开始对吴三桂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增派数万大军开赴山海关,山海关行将成为吴李决战的主战场,吴三桂面临灭亡的命运。吴三桂被迫改变初衷,由不许清兵从山海关入境,到迫切要 求清军从山海关入关,企图使清军与即将到来的起义军决战。 长期以来,山海关一直是清军入关作战的主要障碍,越过山海关,入主中原将会一泻千里。这次吴三桂主动献关,对清军来说是求之不得的极好机会。多尔衮立即命令全部军队折而向东。为逼迫吴三桂彻底降清,多尔衮在行至山海关外五里处停下,按兵不动。此时吴三桂形势十分危机,一方面李自成大军压境,即将发动进攻,另一方面,内部出现士兵骚动,有将瓦解的迹象。吴三桂在清吴之间信使往返八次的情况下,向清军做出了新的让步,表示愿剃发归顺大清,割让北京在内的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同时也提出了“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的条件。多尔兖接受了吴三桂的这些条件。于是清、吴联军迅速击败了李自成起义军。 山海关之战结束后,清摄政王多尔兖封吴三桂为亲王。由于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了李自成,实现了亡明士大夫的共同愿望,因而他又得到南明政权的赏识。南京福王政权在建立之初,便遥封吴三桂为蓟国公,派专使北上,携银犒军。 清军入关后,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清政府实行高官厚禄收买政策,亡明官僚纷纷归降清朝。吴三桂看风使舵,又放弃了拥立明太子的主张,成了满清忠实的鹰犬。吴三桂在追杀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为表示对新王朝的忠诚,对一些反清的朱明后裔,不遗余力地斩尽杀绝,因而获得了清政府的信赖和倚重。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三桂以平西大将军身份南征云贵,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四年后,吴三桂在缅甸追杀擒斩了桂王。 吴三桂将各地起义军及南明政权逐一消灭。清王朝授予他总管云南军民事务的大权,后来又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娶公主为妻。吴三桂在云南开藩设府,成了割据云南的土皇帝,后来逐渐和清政府的统一政策发生了冲突。清政府要求在新占领区行使中央统一的行政管辖权,在军事上裁减军队,减轻财政压力,这打破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几年来吴三桂一直在处心积虑地经营自己的这一独立王国,其辖区内官吏可不经朝廷而擅自任免。各省缺员时,吴三桂则安插亲信,谓之西选。同时他还以重金收买在京的朝官及各省将吏为其效劳。 他四处搜罗人才,招纳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编练军队,积极备战,成了分裂割据势力的总代表。清康熙政府掌握了吴三桂动向后,做出了撤三藩的决定。三藩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难王耿精忠。 吴三桂得知后,联合其他三藩,于1673年发动叛乱,吴三桂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康熙帝历时八年才将三藩镇压下去。 在叛乱中吴三桂又打起了复明的旗号,反叛前率部下祭扫被其杀害的桂王之墓。后来,吴三桂在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又撕下复明的面纱,在湖南衡阳自立为帝,国号大周。在前线告急文书传来,吴三桂忧惧交加,不久病死了,终年67岁。 吴三桂死后,其部下拥立其嫡孙吴世蹯继位于衡阳,在清军的有力进攻下,吴世蹯节节败退,地盘越来越小,只得退回云南。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被迫自杀,吴周政权从而告灭。 吴氏家族成员中,长子吴应熊在反叛之初被杀于北京,其侄儿辈也多战死。吴三桂庶子、妻妾,在吴世蹯死后被清军屠杀殆尽。 -----------------------------------------------------------------
314 浏览 5 回答
100 浏览 3 回答
250 浏览 3 回答
341 浏览 7 回答
292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5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84 浏览 10 回答
258 浏览 1 回答
293 浏览 3 回答
157 浏览 7 回答
216 浏览 5 回答
259 浏览 5 回答
261 浏览 3 回答
263 浏览 1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