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旬的糖尿病女性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后,原先的黄斑部水肿变得更为严重。起初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但水肿状况未改善;随后施打传统类固醇治疗,但药物的副作用使她产生严重的飞蚊症症状,反而视线更不清楚,水肿也很快就复发。所幸在医师建议下,患者自费使用新型眼内注射长效型类固醇,使用后不仅黄斑部水肿明显消退,视力也有明显改善。连患者都自叹与长效型注射类固醇相见恨晚。
糖友血糖失控小心引起黄斑部水肿
台大医院眼科部谢易庭医师表示,糖尿病是全身性的疾病,当血糖控制不佳可能衍生全身大小血管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这些病人的视网膜微血管因病变而阻塞,导致视网膜有缺血及发炎的现象;这时在人体的自然反应下,视网膜细胞会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发炎激素,当其作用在视网膜正中心的黄斑部,会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漏,进而引起黄斑部水肿。这会使得黄斑部的视觉讯息接收及传递收到影响,造成视力模糊,看东西也变得扭曲。
健保放宽疗效不佳者能申请转换治疗
谢易庭医师指出,目前针对黄斑部水肿的治疗,大部分的病人会先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也就是新生血管抑制剂治疗,以减少血管的渗漏。但仍有3至4成的黄斑部水肿患者,用新生血管抑制剂无法顺利控制水肿。而且其施打频率高,一个月就要打一次,这也大大降低患者治疗的顺从性。
过去针对新生血管抑制剂疗效不佳患者,如同上述个案,可能改以施打健保有给付的传统类固醇制剂治疗。不过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大,对于视力的帮助有限,还可能并发其他眼睛疾病。所幸,今(109)年起健保已有条件给付转换使用新型眼内注射长效型类固醇,其长效的特性可以提供患者长达3至6个月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改善黄斑部水肿的状况,也能提升患者的治疗品质,减轻患者的负担。
眼睛健康刻不容缓血糖管理、视力自我检查为首要条件
谢易庭医师呼吁,许多糖尿病黄斑部水肿患者,皆是视力受到严重影响才就医治疗。在长时间的病变及水肿下,会造成黄斑部视网膜细胞不可逆的损害;即使接受治疗过后水肿消退,视力恢复也可能有限。建议患者平常除了要做好血糖控管,每年定期接受视网膜筛检之外,也要自己注意视力状况。一发现有视力异常,就应立即就医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部水肿所造成的视力永久性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