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病耻感”是指因为身患某种疾病而带来的羞耻心理,这份羞耻往往来自于患者,并且直接指向患者自己。作为一种“主观动物”,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可我们的情感和思考绝大部分是经由自己指向外界的。因为同样的,我们也是一种“社会动物”,不论是喜、怒、哀、乐、厌、悲、惧、还是一些更加复杂的混合情绪,我们的情绪以及其衍生物都是为表达和社交而生。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少有像“羞耻”、“内疚”这一类源自自身,指向自身的情感。难道“病耻感”真的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情感吗?病耻感从何诞生?人类的“羞耻感”最初来自于排泄,来源于童年早期,是我们发现无法控制自己身体时的窘迫。这种早期的窘迫决定了“羞耻”的基本方向,它导致一切与“排泄”以及排泄器官相关的行为都是私密的、羞耻的。包括人类在内,绝大多数动物的排泄器官都与生殖器官紧密相连。而一个东西一旦与“性”联系在一起,它将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就好像王尔德所说的:生活中的一切都关乎性。除了性本身,性关乎权力。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人们通常因为自己身患什么疾病而感到羞耻呢?大多数人想都不用想,就能答出“性病”二字。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可以通过性行为进行传播的疾病”。例如梅毒、淋病、艾滋病等等。这些疾病大部分是以血液为媒介,也可以通过母婴或其他途径传播。但是“性”这个话题太过敏感,大部分人在得知一个人得了“性病”后会立刻联想到对方曾经有过相应的性行为,也就进一步联想到对方是“不洁”的。甚至困扰着大部分女性的妇科疾病也逐渐被大众认为是污秽的。而在古时候,甚至是现在的一些偏远地区,不幸罹患精神疾病的男人女人们通常会沦为一个便利的性侵犯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