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术源性散光小等特点,但是,其所需设备及耗材相对昂贵,使其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1]。现代囊外摘除术是经典囊外摘除技术,以切口小、自闭性好、术后恢复快、术源性散光小等优势,受到临床,尤其是经济能力较低地区的广泛关注,但研究指出,现代囊外摘除术对角膜内皮易产生影响[2]。我院分别采用超声乳化术及现代囊外摘除术,探讨二者在硬核性白内障中的应用及对角膜内皮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眼部外伤史及内眼手术史患者。排除可影响角眼内皮的疾病,如糖尿病、高度近视、角膜混浊、接触镜配戴史及青光眼患者。男29例,女15例;年龄65~85岁,平均(71.4±4.8)岁;患者中Ⅳ级核眼30眼,Ⅴ级核眼25眼,共55眼,术前视力光感到0.1。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28眼)与对照组22例(27眼),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均给予详细的全身及眼部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术前给予患者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散瞳至7 mm,给予0.5%盐酸丙美卡因行表面麻醉;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开睑器启眼,于角膜15°穿刺作3点处角膜缘侧切口,行透明角膜切口;注入粘弹剂成形,连续环形撕[第一文网ww w .dylw.NET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囊,行水分离;给予超声乳化晶体核吸净皮质,囊内植入折叠型人工晶体,调整袢至3、9点处,吸净粘弹剂;取下开睑器,给予典必殊眼膏,纱布遮盖。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囊外摘除术,方法如下:术前与观察组给予相同滴眼液,散瞳至8 mm,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给予等量2%的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混合,球后麻醉;开睑器启眼,上直肌悬吊固定,上方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巩膜表面烧灼止血,做角巩缘板层切口,于10点处作3.2 mm角膜切开刀平行于虹膜表面,进入前房,注入粘弹剂,于晶状体前表面作连续环形撕囊,行晶状体核及皮质层水分离;扩大角板层角巩缘切口,连续环形撕囊,作放射性切开,娩出晶体核;给予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切口;吸除残留皮质,于前房、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折叠型人工晶体,调整晶体上下袢至3、9点位,吸净粘弹剂;取下开睑器,给予典必殊眼膏,纱布遮盖。记录两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检查情况,测量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计数,如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平均细胞面积。术后3个月行常规检查,再次检查角膜内皮情况,测量上述数据,计算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内皮细胞丢失率。
1.3角膜水肿判定标准[3]
角膜水肿判定标准,0级:无水肿;1级:轻度水肿,局限于切口附近,术后1~3 d即恢复;2级:水肿超过角膜一半,4~7 d恢复;3级:全部角膜水肿,8~10 d恢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前后对比情况及内皮细胞丢失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术前视力光感至0.1之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视力≥0.5 28眼(100%),对照组≥0.5 23眼(85.2%),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371.4±300.4)个/mm2、(2370.2±294.7)个/mm2,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有所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前后对比情况表及内皮细胞丢失率对比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t=79.23,χ2=4.23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121.23、119.87,P<0.01)
2.2两组患者平均细胞面积及六角形细胞比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术前平均细胞面积及六角形细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平均细胞面积有所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六角形细胞比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所减少(P<0.05),而观察组六角形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平均细胞面积及六角形细胞比对比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t=82.34,χ2=4.13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35.367、29.364,χ2=6.345、4.753,△P<0.01)
2.3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比较
全部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如囊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但部分患眼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症状,对照组患者发生1级水肿7眼,2级水肿3眼,3级水肿1眼;观察组患者发生1级水肿6眼,2级水肿4眼,3级水肿1眼,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现代囊外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4,5]。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因其手术切口大,术后易出现散光,且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多而目前已被放弃使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是在传统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切口小、自闭性佳、术后散光小等优势,应用较为广泛[6,7]。
临床研究发现,虽然超声乳化技术及现代囊外摘除术对患者损伤度较小,但均不可避免地对角膜产生一定损伤[8,9]。超声乳化对角膜内皮影响的机制在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动力学,通过灌注与抽吸产生负压,破碎混浊晶体核,并吸除皮质,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其探头会产生多达4万次每秒的振动,所产生的热量及乳化颗粒机械损伤不可避免地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影响,且其超声能量大小与晶体核硬度成正比,而产生的损伤也呈正相关关系。现代囊外抽除术对角膜内皮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其机制有如下四点:①手术切口较大,手术器械多次进出入前房,不可避免地损伤角膜内皮;②灌注液的类型、灌注时间等均可能对角膜产生冲击,引起损伤;③由于核大过硬, 不可能一次性娩出,而多一次操作,即可能对角膜内皮产生多一层的损伤;④手术者的技术水平不可避免地对角膜内皮产生影响[10]。
本组研究中分别采用超[第一文网ww w .dylw.NET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并探讨两种术式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度。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直接反映了对手术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程度,本组研究发现,两种术式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超声乳化术的内皮细胞损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其损伤角膜内皮程度更大于现代囊外摘除术,与文献报道一致;但国外也有文献指出,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在角膜内皮损失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甚至有研究指出,其低于现代囊外摘除术,但多项研究与本文结论相一致,其损伤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白内障手术对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修复主要是通过内皮细胞迁移、扩展完成的,修复后内皮细胞形态可表现为多边形,以六角形为多,且细胞面积相应增加,本组研究中对患者平均细胞面积进行对比发现,术后患者平均细胞面积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术后六角形细胞比率较术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支持上述结论。
总之,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比较,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适用于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11,12]。但是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其损伤程度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1] 相义会.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转型分析[J]. 北京医学,2010,(2):134.
[2] 马跃,段立斌. 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现代囊外摘除术对照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6):99.
[3] 林震.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方法的疗效对比[J]. 中国医学工程,2012,20(5):122-123.
[4] 李志钧. 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比较[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7):2761.
[5] 石萍,贾秋菊,刘祥龙. 三种不同术式老年白内障手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359-360.
[6] 梁永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59-160. [第一文网ww w .dylw.NET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7] 李润祥,白文宁,陈继伟,等.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与超声乳化术临床效果比较[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08,37(11):1009-1010.
[8] 刘婉. 应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5):538-539.
[9] 李丹丹,刘伟,梁娟,等. 硬核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临床效果比较[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 17(1):68-70.
[10] 邵莉,王育文. 硬核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39-140.
[11] 何涛,白华,黄耀辉,等. 爆破与脉冲组合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J]. 疑难病杂志,2010,9(8):619-620.
[12] 林少斌,林坚,罗燕珊,等.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袋内手法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9):4529-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