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评 估与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专业性认证机 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 认证。一般由专门职业协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 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 教育提供质量保证[1]。专业认证因国情不同,因而在 各国实施略微不同,也区别于院校认证。全球专业认 证始于20世纪初期美国的医学专业,然后逐渐推广到 更多国家和地区而形成良性循环,已经成为全球性高 等教育尤其是专业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及其学历互认的前提条件。开展医学专业认证是现行国际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通行做法。20世纪80年代我国 工程教育领域开始引入专业认证。随着2001年 WFME、WHO西太平洋办事处、IIME《本科医学教育 全球标准》、区域性《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和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三个标准的出台及其推 动的全球六大区域内医学教育认证的研究与实践,以 及为应对医学教育质量保障及其人才培养工作的国际 化,确保高校扩招后我国医学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和水 平,我国于21世纪初引入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并启动 符合国情的中国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1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的初步构建
根据国际专业认证的认可,中国医学专业认证工 作推进源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2002年教 育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并组建“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研究与 实践”课题组。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委托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设立专门项目组建 “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 组,正式批准研究和制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2004年该课题组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基本完成 和制定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 教育认证办法》(讨论稿);2005年6月向教育部提交 研究成果并正式出台《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08 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标志着由两部委共同发布的首 个中国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产生。中医学、药学、口腔医 学、护理学、中药学等在其专业教指委组织下相继制定 (详见表1)。至此,中国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初步 构建。
2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制度化
建设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有效推进是以认证工作的规 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持续化为主要标志的。我国医 学专业认证的制度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制 度化的认证标准和办法。除了专业性的专业认证标准 以外,各医学专业还制定了配套的专业认证办法。如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办法》、《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 认证实施办法》、《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办法》和《中医 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章程》等。②制度化的原则和 程序。一般而言,医学专业认证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 认证程序主要分为申请认证(或认证申请)、学校自评 (或专业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察(或入校考 察,包涵实地考察、各类座谈会等)、专家审议和做出结 论、认证状态保持(或认证回访)等阶段。我国医学认 证原则、程序与国际通行的医学专业认证基本一致。 ③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一般而言,各专业认证机构都 由教育部委托各医学专业行业学会(或协会)和教学指 导委员会,成立专门的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和认证工 作委员会,并配备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专家组成 员一般来自各行业学会(或协会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 的专家、部分上级主管部门代表、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 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经验的专家。专家队伍组成保证 并凸显了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性,而非行政干预性或 指令性。体现了多元主体或多利益方共同参与医学教 育管理与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模式。④制度化的认证结 果认定与发布方式。目前各专业认证结论基本分为完 全认证、有条件认证和不予认证(不通过认证)三种。 考虑到专业办学标准的差异,三种认证结论的有效期 略有差异。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通过有效期一般为8 年,年,5年不等;药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一般为6年,3• 208 •年或不通过。论证结果公布主要通过专业认证网站面 向全国发布。⑤制度化的监督反馈运行机制。部分专 业认证的监督反馈机制还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
3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逐步实施
我国第一个接受全球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 育认证试点的医学院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此后,国 内医学院校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和口腔医学 等专业认证陆续实施。除了一批正在筹备2012年医 学专业认证工作的院校外,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 药学专业、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口腔 医学专业已经通过认证的院校分别有7,5,9,1,6,3 所,共31所(详见表1)。
4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效应
促进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无论是国 际医学教育标准,还是我国国内的医学教育标准都促 进了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 培养理念。学生不仅是教与学的双边主体,也是教学 管理的重要主体。医学院校要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加 强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医 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二是形 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医学教育评价理念。三 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利益方共同参与的 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理念。
促进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 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由教育部委托相关行业 学会(或协会)和各专业教指委具体组织实施的外部医 学专业认证必然带动学校内部各专业认证工作的开 展,促进院校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 体系与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医学专业认证能充 分发挥上级主管部门、各行业协会(或学会)、用人单 位、家长、学生、医学院校等多利益方参与医学院校医 学教育管理及其人才培养工作,将院校发展主要由上 级主管部门行政干预的管理和发展模式转变到多利益 主体共同参与学校医学教育发展及其人才培养工作的 管理轨道上来。
促进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发展。 医学专业认证是医学院校促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加快 学校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新契机,必将为院校发展迈向 新的发展阶段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医学专业认 证中行业专家的参与,能够充分发挥专家对院校发展 的诊断与指导作用,为院校发展注入新的思路,确保学 校投入有的放矢,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医学专业 认证可以规范院校及其专业办学行为,确保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医学专业人才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 奠定基础。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专会、学校,还是专家等多利益方都必须对专业认证定位业质量保障的通用做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和实质、专业认证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与把握。逐步认证采用全球医学教育标准、聘用国际医学教育专家让医学专业认证成为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积极的做法便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有效尝试。我国中医学落实,不懈怠也不夸大。随着院校多个专业认证的逐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则为《世界中医学本科步推进及各专业认证有效期之后还面临重新认证的问(CMD前)教育标准》的制定及其认证工作的推定做出题,各医学院校可根据本校品牌和特色专业等实情制了努力和贡献,促进了中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掌握专业认证投入力度的均衡性,5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实施的思切勿让专业认证成为压力源,而是学校和专业发展的考与建议新契机和新动力。
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专业质量保障的通用做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认证采用全球医学教育标准、聘用国际医学教育专家的做法便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有效尝试。我国中医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则为《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的制定及其认证工作的推定做出了努力和贡献,促进了中医学教育的国际化。
5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相比,我国的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认证工作的实际效应,但其发展完善和良性机制的形成还面临许多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专业资质的认定及其特色的保持和发展。医学专业认证的结果能否完全作为专业资质认定的依据?目前来看,专业认证结论表述不是很多,单一的认证有效期的认定难以概括医学院校专业办学的资质,尤其是院校专业办学特色的保持以及专业办学的未来发展。
这些仍需要院校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加以确定。
专业认证的定位及其实质的把握。专业认证不同于本科教学评估。实质上是行业专家对行业或医学院校专业办学行为及其办学质量定期进行监控、评定、诊断与指导的一种行为。无论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还是专家等多利益方都必须对专业认证定位和实质、专业认证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与把握。逐步让医学专业认证成为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积极落实,不懈怠也不夸大。随着院校多个专业认证的逐步推进及各专业认证有效期之后还面临重新认证的问题,各医学院校可根据本校品牌和特色专业等实情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掌握专业认证投入力度的均衡性,切勿让专业认证成为压力源,而是学校和专业发展的新契机和新动力。
专业认证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专业认证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是确保医学专业认证朝着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的有力保障。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总是不断变化着,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推进和完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一是要确保专业认证队伍多元化。专家队伍的多元化,利于医学院校与行业办学之间交流沟通与学习借鉴有效机制的形成;吸纳学生等多利益方加入认证队伍,利于多利益方参与的医学教育管理与发展模式的构建。二是不断推进专业认证指标的修订与完善。不同阶段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也不断变化,如何通过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引导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发展和医学院校的办学行为显得非常重要。三是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制定适时制定可行的教育政策引导和调动医学院校及教师专业认证的积极性医学专业认证是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必将促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良性循环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未来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