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检验论文

以体外诊断行业岗位需求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2023-12-08 19: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该文通过调查其作者所在学校在校检验学生对体外诊断的了解程度,基于市场需求,利于就业导向,加强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以体外诊断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面向体外诊断技术行业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其人才缺乏难题。


  [关键词]医学检验;就业;综合能力;体外诊断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9JGA262)


  [作者简介]罗伊凌(2000—),女,广西玉林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在读本科生,主要参与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教改研究;王俊利,博士,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8-0135-02[收稿日期]2020-07-10


  体外诊断技术,简称IVD(InVitroDiagnosis),是基于对人体各种检测标本的临床有效诊断信息的综合分析应用,辅助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的实验诊断产品与服务。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及检测量近年来飞速增加,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1]。但是优秀的体外診断人才需要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这迫切要求我们研究当前医学检验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新形势,遵从“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增强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培养优秀的体外诊断人才。


  一、现状调研及存在主要问题


  1.体外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但匹配培养人才缺乏。体外诊断技术通过对人体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各种检测样本体外检测,其核心市场产品包括试剂、组合试剂、校准物品、对照材料、质控品、装置等,故与检验密切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与管理尤为急需人才。当前,国家大力提倡鼓励创新创业,体外诊断作为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急需我们调整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适应IVD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2.学生对于体外诊断技术认知不清晰。通过对现在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的线上问卷调查及座谈交流等方式,探讨检验专业学生对体外诊断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态度等问题。经调查,本校检验专业学生对体外诊断普遍不了解;仅有不足5%生了解体外诊断概况。此外,检验学生认为从事体外诊断急需创新意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学校应针对性的开设多种特色课程。当前医学检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既往适配各级医院,特别是县乡级检验科人才需求的传统培养模式,与体外诊断新人才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因此医学院校非常有必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检验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二、分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对策


  1.加强引导教育,增设体选修课程。由于检验分析自动化,医院等单位对检验人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体外诊断作为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急需大量医学检验专长了解体外诊断技术的本科人才。因此,为适应体外诊断发展的特殊人才需求,急需调整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建议在医学检验专业大一入学起始,应以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体外诊断”特色拓展方向。结合当前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现状以及国家当前政策,校企结合,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体外诊断选修课程模块,为今后的专业教育,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可以开设医学实验技术与设备、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体外诊断产品研发与生产、医学市场营销学、体外诊断企业运营与管理等体外诊断选修课程,增进检验学生对体外诊断的认知,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对检验学生进行体外诊断方向的特色培养,拓宽检验学生就业途径,进而解决检验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分类引导与特色课程体系建立,指导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理论基础,进一步探索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复合型应用人才。


  2.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适应行业研发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得发展战略目标,然其瓶颈因素为培养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故而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但是,大多数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学校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督促力度不够,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的条件有限;其二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强。根据以上两点的特殊性,我们从以下探索培养:一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到科技创新,才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作为高校大学生,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医学检验前沿技术或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研究并解决问题[3]。二是提升学校基础科研实验室建设,通过开放性实验设计及实验室开放,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素养的培育。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沟通能力,适应行业市场需求。人际沟通能力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润滑剂,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众所周知,在第三方检验机构就业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但在医学检验专业存在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忽视学生沟通能力的情况,导致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毕业就业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因此要求学生在加强学习理论基础上,重视自身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检验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进行讨论:一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才会为此有相应的行动。二是学校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并且与市场营销相结合,将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元的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声情并茂的情景,设身处地地进行实际沟通,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者,教师进行授课的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创设自由、民主的上课氛围,鼓励同学在自由的空间中敢于沟通,乐于沟通;这些有效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沟通积极性,让学生从本质上学会沟通、善于沟通。


  4.商务礼仪的培养,提升职业素养。商务礼仪课程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塑造学生品格、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现阶段第三方检验行业发展迅猛,检验专业学生从事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医学院校很有必要对检验专业学生开展商务礼仪教育。一是進行商务礼仪教育宣讲,依据体外诊断企业现代化用人标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并采取多元化的课程,让学生将商务礼仪理论知识标准烂熟于心。二是可以邀请企业礼仪专家来校进行相关课程建设和指导学生礼仪实践,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强化学生对商务礼仪的认知能力,培养礼仪自觉。三是学校应紧密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协助育人培养模式,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激发自身对商务礼仪的学习兴趣,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开构建专兼师资,打造“双师制”教学模式。为适应新形势下体外诊断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复合型检验人才,学校应与一流企业联合办学,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开展“双师制”培养模式。首先,应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并邀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体外诊断方向的教学。其次,企业的真实环境和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并且传统的学院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复合型检验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而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为学校带来另一个教学场所,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校提供体外诊断行业优秀的技术指导人员,这是对传统学院教师专业技能不足的一种弥补,同时也是“双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为培养适配于第三方实验室的检验人才,医学院校应与一流企业合作办学,开启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增进学生对体外诊断行业的认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新时代的检验复合型人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