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研究生论文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16-12-20 16: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具体包括项目依托的培养模式框架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以及项目依托与实践结合的具体方法。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生是科研队伍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是创新型人才群体中最为庞大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干力量。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应该注重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激发。然而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但从研究生培养的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存在诸多弊端。

 

  ()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局限于专业的系统性要求,忽略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需要和能力需求;第二,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者为本位,突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第三,在教育效果上,表现为学生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适应性差,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1]。如公式化的培养环节,片面强调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忽略了研究生自身的特点,不能以创新为主导进行研究生培养[2];其次,部分管理人员和导师的教育理念相对保守,不能激发新时代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另外,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以及目前短期的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性研究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念转变

 

  研究生人才培养一方面具有本科教育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具有高层次学位教育的特点。因此,从根本上转变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理念是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变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1.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向以受教育者为本转变。以往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是多根据管理者或导师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忽略了对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自身兴趣的发展,从而使研究生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3]

 

  2.研究生培养策略由去学要学的转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学生完成学校要求的课时量修满学分,按照导师的要求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鲜有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研究生独立调研、设计、完成课题。

 

  3.研究生管理由公式化管理向灵活性的全面发展转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强调培养计划的机械完成,忽视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现代研究生的培养不只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科研素质的提高。

 

  二、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简介

 

  人才兴国战略的提出对国家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育案例,形成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主要包括贯通式、跨学科、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孵化、科研主导等模式[4-6]。目前,由于各个模式的实施和管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不同,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同,我国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在贯通式和产学研一体化有了初步的探索。

 

  三、基于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框架,知识教学为主,能力培养为辅;理论知识在先,实践验证在后。而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以项目研究推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实践论证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培养模式的框架

 

  基于讨论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首先需要结合项目设计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而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其次,设计基于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特色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最后,提出培养模式执行的基本途径和监督机制。培养模式应具备几下特点:

 

  1.导师引导作用。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参与项目研究,导师在指导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实践环节。走向社会进行实践,了解行业的实际状态与所学理论方法进行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能激发学生更深刻的思考,有利于开阔思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交流互动。参考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组织研究生参与周期性的讨论会,安排研究生汇报,结合研究内容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提出提问、成员之间相互讨论解决方案。互动交流方便导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最新动态和存在问题,利于有效引导学生的发现方向、锻炼研究生对新问题、新思路的分析把握能力。

 

  ()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

 

  1.项目依托。借鉴国外经验,通过与项目研究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将项目分为多个子项目的形式,并将各子项目分派给研究生去完成。对于每个子项目,研究生则需要通过每周例会或组会的形式展开项目讨论,并进行项目完成过程的总结和修正,实现不脱离实际的研究生培养模式[7]。因此,与项目结合的每周例会制和项目组会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理论学习的必要方法,依托研究项目将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时间问题研究中。在实践当中检验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对科学研究的认知度,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思考能力。研究生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实践是贴近实际的最有效方法,进而为研究生将来的继续教育或从事各行业打下基础。

 

  3.周期性讨论会。互动交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在项目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均要注重交流的重要性,周期性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在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的形式,将科学研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做到以学生为本,打破原有的以教为主的形式,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提高研究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建立奖励机制。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获得相应的资助和奖励。在项目参研过程中明确规定责任和义务,确保参加项目研究的学生理解自己参与部分的内容和责任义务,并对顺利完成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励机制来调动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本文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具体包括项目依托的培养模式框架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以及项目依托与实践结合的具体方法等。本文提出的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适用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并可为后期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学习提供参考。

 

  作者:王勇 樊建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4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