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

2015-07-28 18: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 R7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46-03
  视网膜脱离是临床眼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滞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随着近几年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逐渐成为了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1]。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文对本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0日收治的38例(38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通过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0日收治的38例(38眼)视网膜脱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外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8~65岁,平均(47.0±4.6)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视网膜脱离。对照组男11例,女8例,年龄20~67岁,平均(46.0±4.1)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视网膜脱离。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外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
  1.2.1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 术前应用三面镜与间接检眼镜确定病变情况,手术操作均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2]。采取球后麻醉,使用开睑器进行开睑,沿着眼角膜边缘剪开球结膜,使巩膜充分暴露。OT针头进行针刺放液。找到视网膜裂孔,确定裂孔位置,用冷凝器头伸入视网膜裂孔区,顶起巩膜,进行冷凝,放置硅胶块,然后进行结扎与缝线[3]。如果发现视网膜裂孔偏移,可以调整巩膜缝线与硅胶块位置。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使用滴眼液、眼膏进行防护[4-5]。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用典必殊滴眼液、眼膏,球内注气患者采用特殊体位[6]。观察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以及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情况。
  1.2.2 传统外路手术 手术操作均在间接眼底镜下操作,其余操作与观察组一样[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疗效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选用Z统计量,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本院收治的3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比较 例(%)
  组别 视网膜复位成功 视力提高 裂孔封闭
  观察组(n=19) 18(94.74) 17(89.47) 18(94.74)
  对照组(n=19) 15(78.95) 13(68.42) 14(73.68)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发生发生率情况比较 例(%)
  组别 无裂孔
  出血 角膜上皮剥落 放液口
  出血 缝线进针过深 合计
  观察组(n=19) 1(5.26) 1(5.26) 1(5.26) 0 3(15.79)*
  对照组(n=19) 2(10.53) 2(10.53) 3(15.79) 1(5.26) 8(42.1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滞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
 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3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94.74%,视力提高率89.47%,裂孔封闭率94.74%;对照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78.95%,视力提高率68.42%,裂孔封闭率73.68%。观察组无裂孔出血1例(5.26%),角膜 上皮剥落1例(5.26%),放液口出血1例(5.26%),无缝线进针过深患者;对照组无裂孔出血2例(10.53%),角膜上皮剥落2例(10.53%),放液口出血3例(15.79%),缝线进针过深1例(5.26%)。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以及并发生发生率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具有很好的临 床疗效,并且能显著恢复患者的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我国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Maruko I, Idida T, Sekiryu T.Morphologic change in the outer layer of the detached retina in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and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hy[J].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9, 147(2): 489-494.
  [2]孔祥蕴,张春华,张志春,等.基层医院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67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5):154.
  [3]农义军,莫明辉,温利辉,等.手术显微镜与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对比观察[J].广东医学,2010,31(22):2952-2953.
  [4]毕苏欣,刘文,钟丘,等.显微镜和间接眼底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12,34(4):413-415.
  [5]刘少勤,邹召中,胡继元,等.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1,19(1):55-57.
  [6]曹健,周哲,王键,等.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术38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2,32(1):101-102.
  [7] Kaneko H,Nishiguchi K M,Nakamura M,et al. Retardation of photoreceptor degeneration in the detached retina of rd1 mouse[J].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Visual Science,2008,49(2):781-787.
  [8] Linsenmeier R A,Padnick S L.Metabolic dependence of photoreceptors on the choroid in the normal and detached retina[J].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Visual Science,2000,41(10):3117-3123.
  [9]韦裕才,孔云雷,田研,等.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3):201-203.
  [10]周治国,孙建华.显微镜和间接眼底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3,21(13):33.
  [11]谭其文.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1):79-80.
  .KILn Oczna,2007,109(6):173-175.

本文选自《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第1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第一论文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