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

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的相关思考

2016-10-24 18: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心血管内科的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传统灌输式理论教育已无法满足心血管内科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心血管内科的治疗当中,使学生充分了解先进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法,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对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教学质量,而且对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的优势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转变教师角色,改进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案例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案例教学法能够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加强对案例的把握和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实践教学法还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加以思考,探索科学的解决方法,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心血管内科教学课程设置与实践能力的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只了解心血管理论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将心血管内科理论知识引人典型案例之中,既巩固了理论基础,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锻炼,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整合。


2.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的过程


2.1 筛选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首先,教师应筛选典型案例,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积极研究案例中的治疗经验和诊治误区,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典型案例应具备合适的信息量和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对典型案例加以全方位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入分析典型案例中的诊治误区与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2.2 设计问题并讨论,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并加以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设计具有典型性和启发型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规律,实现问题的引导功能。并且设计典型问题能够给学生留下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增强思考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次,要设计讨论环节,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集中学生智慧。讨论环节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并加以针对性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扮演


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扮演,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扮演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引导者。为此,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加以适当引导,总结课堂重难点,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扮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3.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的注意事项


3.1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针对性引导帮助,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3.2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高素质、高技能教师对心血管内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案例教学法是随着我国医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的教学知识,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其次,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医学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最后,教师应积极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身人格魅力获取学生的尊重。


3.3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普遍运用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及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搜集教学资料、测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微博、论坛等社交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图文、视频等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应加强信息化教学,将案例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完善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3.4 完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实现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解决便是学习效果的直接反馈,教师要加强关注并记录学生的表现,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案例教学注重对学生协作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观察和测评。教学评估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目的,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4.结语


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心血管内科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项目,同样,心血管内科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心血管内科的执教方法。面对我国医疗领域对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心血管内科教学积极研究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对我国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蕴文,罗健,梁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