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

盐酸氟西汀与盐酸多塞平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

2015-11-19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与盐酸多塞平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西汀治疗组(35例)和盐酸多塞平治疗组(35例),疗程均为4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抗抑郁疗效显效率分别为85.7%、84.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盐酸多塞平组明显高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氟西汀和盐酸多塞平改善血管性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相近;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患者,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关键词:氟西汀;多塞平;血管性抑郁症
  脑血管病后常易诱发血管性抑郁症,血管性抑郁症是一种器质性情感障碍。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肯定,但由于不良反应明显,限制了临床应用。氟西汀(Fluoxetine)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1]。为探讨其在血管性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对70例患者进行了氟西汀与多塞平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09年3月~2010年5月间70例符合血管性抑郁症诊断并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用药研究及4周的随访评价。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2];②在抑郁症首次发病前或发病时即存在脑血管病的证据:CT或MRI有阳性病灶;③年龄在70岁以下;④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3]17项总分≥18分;⑤能定期来医院复诊;⑥患者或家属对本实验知情并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癫痫、神经变性疾病及有脑外伤史的患者;②有青光眼和阳性精神病史;③有意识障碍者;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⑤有失语及理解、表达障碍和严重智能损害而不适于做心理测试者。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多塞平组,各35例。氟西汀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4±8.5)岁,从卒中到入组平均病程(3.6±2.5)个月,其中出血性卒中15例、缺血性卒中20例,HAMD评分(27.17±3.72)分。多塞平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9±8.1)岁,从卒中到入组平均病程(4.1±2.7)个月,其中出血性卒中17例、缺血性卒中18例,HAMD评分(26.79±4.10)分。两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HAMD评分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入组前停服用其他抗抑郁剂,并进行1周清洗期。两组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20 mg/片,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多塞平(25 mg/片,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氟西汀起始剂量均为20 mg/d,早饭后30 min送服,2周内加至30 mg/d,维持到4周末。多塞平起始剂量为25 mg/次,2~3次/d,1周内逐渐加量至100~250 mg/d,视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治疗过程中可酌情联用心得安、Vit B6或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末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1次。
1.2.2 评定工具及方法:治疗中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末分别用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3]分别评定抑郁程度及不良反应各评1次,临床疗效按4级评定,以HAMD减分率判定抗抑郁疗效,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
1.3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Ridit检验。
2 结果
2.1  在实施过程中多塞平组脱落2例,1例因出现癫痫发作而停用,1例因出现严重排尿困难中断研究。2例患者均为出血性脑卒中。两组抗抑郁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4 周末,氟西汀组痊愈13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5例,无效0例,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85.7%;多塞平组痊愈12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4例,无效1例,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84.8%,两组临床抗抑郁治疗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

显效率(%)

出血性

缺血性

出血性

缺血性

出血性

缺血性

出血性

缺血性

 

氟西汀组

5

8

7

10

3

2

0

0

85.7

多塞平组

6

6

8

8

1

3

0

1

84.8

注: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比较:见表2,两组从治疗第2周末起,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治疗第2、4周末与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同时间HAMD评定结果比较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末

治疗4周末

氟西汀组

35

27.17±3.72

16.78±4.14

9.72±4.23

多塞平组

33

26.79±4.10

17.16±3.68

10.86±4.17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治疗后第2、4周末多塞平组评分明显高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8例)、口干(5例)、腹泻(4例)、头昏(2例)、失眠(2例)、食欲减退(2例)、便秘(1例);多塞平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20例)、口干(17例)、头昏(11例)、便秘(9例)、震颤(7例)、癫痫发作(1例)、排尿困难(1例)等。上述不良反应除1例因出现癫痫发作和1例因出现严重排尿困难者停药中断研究外,其余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实验室检查:治疗第3周时多塞平组谷丙转氨酶升高(43~102 u/L)4例,氟西汀组1例。心电图改变多塞平组5例,3例为T波或ST段改变,2例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氟西汀组无异常,对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的两组患者相应予以护肝、营养心肌等治疗后复查均正常。血、尿、大便常规及脑电图均无异常。
表3 两组疗后TESS评分比较  ()
组别  治疗后时间(周)

组别

治疗后时间(周)

1

2

4

氟西汀组

2.84±3.58

3.50±4.23

3.06±3.14

多塞平组

5.89±2.76

10.78±7.39

12.48±9.18

注:①与多塞平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的发病率均不断增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致死的首要病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抑郁症的患病率达1%~2%, 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2位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患.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1):4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