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

雷公藤多肽在紫癜性肾炎治疗方面的疗效观察

2015-11-17 09: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肽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雷公藤多肽,口服,1mg/(kg*d)分三次口服;治疗3个月。对照组:双嘧达莫,口服,5mg/(kg*d),分三次口服,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于用药3月后根据皮肤紫癜变化情况、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RBC计数、等对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肽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雷公藤多肽;紫癜性肾炎;治疗;
  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过敏性紫癜导致肾受累的比例为20%~10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现在我科2009年1月到2011年3月的48例紫癜性肾炎使用雷公藤多肽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紫癜性肾炎患者48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为5-17岁。平均年龄为10.2±2.1岁。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1年诊断标准。将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雷公藤多肽治疗方案,对照组24例采用双嘧达莫治疗方案。两组48例均可评价疗效。两组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0年11月珠海)方案给予基础、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雷公藤多肽,口服,1mg/(kg*d),分三次口服,治疗3个月;对照组:双嘧达莫,口服,5mg/(kg*d),分三次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
1.3、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于用药3月后根据皮肤紫癜变化情况、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RBC计数、等对疗效评价。显效:皮肤紫癜消失,24h尿蛋白定量正常;或24h尿蛋白定量减少≥50%,尿常规RBC计数减少≥2+。有效:皮肤紫癜消失,24h尿蛋白定量减少≥30%但<50%,尿常规RBC计数≥1+但<2+。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甚至加重者。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资料或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其中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近期疗效
  两组48例患者完成3个月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种方案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比较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恶化

总有效例

治疗组

24

7(29.2%)

13(54.2%)

4(16.6%)

0(0%)

18(83.3%)

对照组

24

6(25.0%)

11(45.8%)

7(29.2%)

0(0%)

12(70.8%)

2.2、不良反应
  两组48例患者均可评价毒副反应,见表2。
  表2:两种方案治疗紫癜性肾炎毒性反应

 

皮肤瘙痒(%)

白细胞异常(例)

胃肠道不适(例)

肝功能异常(例)

治疗组

1(0.04)

1(0.04)

2(0.08)

3(0.12)

对照组

0(0.00)

0(0.00)

3(0.12)

3(0.12)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HSPN多发生于儿童,发病高峰年龄为6岁~7岁,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1.5:1,春秋季发病居多[1]。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发病与IgA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而且T细胞亚群失调及功能低下,Thl/Th2功能平衡失调也是HSPN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补体、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也参与了疾病的发展[2]。
  雷公藤多肽用于治疗肾炎的疗效已经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肯定。雷公藤多肽对蛋白尿的近期作用比较明显。雷公藤多肽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有较强的消除尿中蛋白和红细胞作用,有类似激素的作用而无激素的副作用[3]。雷公藤多肽具有多种免疫抑制作用,它可以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增生、抑制NFκB以及IL-2的产生[4]。雷公藤多肽可通过其免疫抑制作用控制肾间质的炎症细胞反应,抑制肾小管的抗原呈递功能,从而抑制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2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雷公藤多肽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18%,对比使用传统药物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使用传统药物的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肽用于过敏性紫癜患者,其缓解症状,减少皮肤紫癜,尿蛋白改善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及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孝文,唐荣,刘华峰.IgA肾病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异同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6):471-473.
[2]熊京,刘建设.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机制[J].临床肾病学杂志,2008,8
[3]99-101[3]杨华彬,易著文.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药物治疗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12-15.
[4]张西强.雷公藤多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5):367-37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