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异同

2015-07-16 09: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折病症,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并实施内固定进行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仅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由于内固定强度较低,患者术后无法进行早期锻炼,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单钢板螺钉固定法、双钢板固定法及“Y”形钢板固定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对于该三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及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次研究通过对三组患者分别实施三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分布为21~62岁,其中51例为车祸伤,27例为运动伤,5例挤压伤,7例坠伤。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单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Y”形钢板进行固定治疗,C组患者采用双钢板进行固定治疗。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显露 所有患者均在肘后正中取10 cm左右切口,朝两侧将皮瓣充分游离,显露尺神经并对其进行暴露,然后将肱三头肌切开并翻转,保持肱骨髁间充分显露。
  1.2.2 复位固定 首先对滑车进行复位,之后A组患者使用2枚克氏针对滑车进行固定,然后采用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进行贯穿固定,对踝上骨折进行复位,在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效果后,使用直径3.5 mm的重建钢板于肱骨内上髁嵴和肱骨远端后外侧进行最后固定; B组患者使用2枚克氏针对滑车进行平行固定,然后对髁上骨折进行复位,在取得满意而对位置后,使用1枚克氏针于肱骨外髁交叉位置进行临时固定,然后采用“Y”形钢板在肱骨远端背侧位置进行最后固定,若股骨折块固定良好,则可将临时固定的克氏针去除;C组患者首先对滑车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后,使用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进行贯穿固定,然后对髁上骨折进行复位:使用重建钢板进行塑型,将其固定于肱骨内上髁嵴处,使用重建钢板将肱骨远端后外侧进行固定,同时保持两块钢板之间保持90°夹角,以避免松动。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当引流量小于30 mL/d时可将引流管拔除,所有患者均于术后每日给予消炎痛12.5 mg口服以降低骨化性肌炎的可能性。同时,手术结束后第3天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每次1 h,每天3次,注意活动范围的适度,术后3周可视患者情况开始主动功能锻炼。
  1.3 术后随访 术后对患者的肘关节恢复情况,如是否存在疼痛感,骨折是否痊愈以及是否出现骨化性肌炎和尺神经迟发型损伤等并发症,并采用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三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同时对各组患者手术内固定的成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术后肘关节恢复情况及恢复时间 A组的恢复时间为(4.7±1.4)个月,B组为(4.1±0.9)个月,C组为(4.2±1.1)个月。A组患者肘关节术后恢复优良率为59.3%, B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3%,C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9%,B组和C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59.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三组患者术后内固定治疗成功情况 B组和C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86.7%,96.7%)明显高于A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有2例患者在术后3周时伤口存在持续性渗出现象,于2周后自行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具体见表2。
  3 讨论
  当患者的肱骨髁间发生粉碎性骨折时,由于外髁、肱骨内存在伸肌群和前臂屈肌群附着,同时内外髁骨块多存在移位现象,无论是通过麻醉手法复位,还是使用尺骨鹰嘴进行牵引,均无法对肱骨远端关节面进行有效治疗,易导致治疗结束后患者骨折部位出现假关节或畸形愈合,同时肘关节易出现无力、不稳、疼痛及活动受限。因此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内固定法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骨折解剖复位、稳定固定和早期活动。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单钢板螺钉、“Y”形钢板和双钢板固定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由表1数据可知,单钢板螺钉内固定法较其他两种方法不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其效果远低于其他两种。主要是由于单钢板螺钉固定法同双柱结构生物力学要求不符,因此不能促进骨折部位的术后愈合。同时,使用该种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术后骨折部位极易出现松动或断裂现象,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术后随访中共计有11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断裂或松动现象,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对治疗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与之相比,其他两种内固定方法内固定成功率分别为86.7%、96.7%,对于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尽早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Y”形钢板固定法同双柱结构生物力学要求相符,但是研究表明,双钢板固定法的性能要优于“Y”形钢板,在相关研究中,双钢板固定法中患者的内置物断裂或松动发生率要低于“Y”形钢板固定法。在本次研究中,双钢板固定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松动,单纯“Y”形钢板固定组患者中,出现3例固定物松动,1例断裂,高于双钢板组患者的发生率,同相关资料中的结论基本相符,说明双钢板固定法具有更好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术后随访结果显示,B、C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建议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骨折粉碎程度及骨折块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应按照实现稳定、坚强的固定为主要目的,以便于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为主要原则,实现患者肘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同时术后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骨折畸 形愈合及肘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其中骨性关节炎和肘关节挛缩可以通过在术后进行早期功能训练有效预防,但是必须要以稳定坚强的内固定作为前提。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顺利进行了早期肘关节功能训练,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研究表明,早期功能训练能够促进骨及周围组织血供的尽快恢复,促进肿胀消退,加快关节内滑液循环,降低关节粘连的发生率,降低关节周围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在术后需要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避免由于制动时间过长引起关节僵直和纤维化。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建议首先考虑采用双钢板治疗或“Y”形钢板内固定法,以促进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王亚斌,张云庆,周正明,等.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骨科,2012,6(2):80-82.
  刘廷刚,秦春梅.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144-145.
  闵华,李玉珍.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及术后处理.中国医学创新,2009,6(31):41.
   张爽,李治伟,毕伟.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中华骨科杂志,2009,29(1):46-49.
   姚学东.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9):1012-1015.
   何勇双.AO重建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32例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13,13(11):132-145.
   宗阳,范存义. 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2):87-8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