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系统性健康教育在卒中单元的应用

2015-07-04 09: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对87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根据病人自身情况,结合本科特点,采用针对性、分阶段式系统健康教育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度的效果。

【关键词】 健康教育;模式;应用

 国内现存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计划性、自主性、护理程序式、健康信念式健康教育模式[1]。本科作为卒中单元,由于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护士,人力资源配备短缺,护士忙于日常护理工作,针对以上特点主要采取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2009年1—12月共收治脑卒中病人876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人747例,出血性脑血管病人129例,男533例,女343例;好转868例,死亡8例。

  2 方法

  针对性、分阶段式系统健康教育模式。

  2.1 入院初期 (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的入院介绍,包括住院环境、入院须知、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2)入院评估: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作初步评估,为进一步治疗、护理提供基础。(3)根据脑卒中的病因自制调查表,见表1。表1 脑卒中病因调查

  2.2 住院期间 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制订相应的指导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2]。WwW.133229.Com(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 (3)指导家属如何帮助病人床上排便、每2h更换一次卧位、拍背、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适当使用软枕、防止足下垂。(4)进食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保持心情愉快。选择软饭或半流食,避免粗糙、辛辣的食物。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保持安静,嘱病人不要说话,防止误吸。床旁准备吸引器,必要时给予鼻饲。水、茶等稀薄液体最易导致误吸,进食时应坐起,一般采用软食、糊状或冻状的粘稠食物,将食物做成“中药丸”大小,并将食物置于舌根部以利于吞咽。为预防食物反流,进食后应保持坐、立位0.5~1h以上。(5)康复训练应待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与病人一起制订活动计划,以促进其独立性和降低疲劳感。计划应是实际的,病人能达到的,以增强自信心。关心体贴病人,并充分肯定病人已取得的进步,避免其产生急躁情绪。① 急性期从健侧接近病人,恢复期从患侧接近病人,以鼓励病人使用患肢。将呼叫器置于病人健侧,以便病人及时呼叫,保证病人的安全。教会病人使用代偿性方法减少损伤机会。② 床上活动,使患者尽快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3],要充分利用患者健侧肢体进行活动,如:bobath握手、电动起立床训练等。随着病情的稳定和肌张力的增加,逐渐增加肢体活动量。训练病人的平衡和协调能力。③ 语言功能训练和吞咽障碍的治疗应与运动疗法同时进行。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可使用身体语言,给病人清楚、简单的指导。鼓励病人采取适当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对病人要有耐心,态度和蔼,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⑹ 卒中后抑郁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约为30%~50%[4],因此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全面评估患者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给予心理治疗及干预,和家属一起鼓励、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⑺ 每周举行一次知识讲座,由上级医生、责任组长、康复师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隔周举行一次病员座谈会,收集意见或建议,了解患者的需求。

  2.3 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坚持功能训练。(2)指导合理用药。(3)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坚持长期服药,勿随意增减剂量。(4)生活规律,避免情绪激动,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有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痉挛的作用。(5)指导患者家属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的征象,如手足麻木、无力、吐词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6)指导患者定期随访。(7)再次填写调查表,对病人所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反馈,评估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4 护理满意度评分 每季度从服务态度、处理及时、沟通交流、出院指导几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分值达97.2。

  3 小结

  脑卒中作为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一组疾病,只有提早预防、消除病因,才能有效减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而健康教育作为卒中单元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采取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的健康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锦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26(1a).

  2 童亚伟.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9:186.

  3 南登崑.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5.

  4 吴江.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