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5-12-13 11: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观察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3例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观察血管再通指标。结果:123例符合冠脉再通者92例,再通率为74.8%。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可靠、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适合基层医院对AMI的抢救。

关键词: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闭寒、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的坏死,发病急、致死率高。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的范围,故实现有效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1]。陕西省泾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 12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陕西省泾阳县人民医院自2007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住院病例。病例入选条件:胸痛持续≥30 min,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ST段在2个或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 mV,或在相邻2个或2个以上胸前导联抬高≥0.2 mV;年龄≤80岁;发病时间在6 h以内;除外近期活动性出血、中风、出血倾向、肿瘤、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禁忌证。其中男75例,女48例,年龄42~74岁,平均(52.2±18.5)岁。
1.2  治疗方案:选用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注,溶栓开始前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3 d后改为lOO mg/d口服,同时溶栓前常规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氯吡格雷300 mg,以后75 mg/d[2]。溶栓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索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共5~7 d。
1.3  冠脉再通指标:①溶栓2 h内胸痛消失或明显缓解;②溶栓2 h内心电图抬高最显著导联ST段迅速下降≥50%;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提前(14 h内);④溶栓2 h内出现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窦缓、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等。符合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可判定溶栓再通,但①、④两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
2 结果
  本组123例AMI静脉溶栓患者根据上述再通标准,血管再通92例,占74.8%,血管未通31例,占25.2%,静脉溶栓效果与开始溶栓时间的关系:溶栓越早则再通率越高,<3 h再通率达83.1%,>3 h再通率为65.5%。溶栓开始时间与再通关系见表1。
表1  溶栓开始时间与再通关系

发病至溶栓时间(h)

病例数

再通病例数

再通率(%)

<3

65

54

83.1

3~6

58

38

65.5

合计

123

92

74.8

  有13例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牙龈及穿刺部位出血,均为轻度,停用肝素后自然止血。死亡5例,死因:①心源性:心源性休克3例、猝死l例;②非心源性:多器官衰竭1例。
3 讨论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坏死。目前,心肌再灌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明显减少心肌坏死,减轻梗死后心肌重塑,改善预后。基层医院由于不具备开展急诊PCI的条件,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现临床常用静脉溶栓药物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尿激酶,它们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所以,临床上早期静脉溶栓是积极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3]。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价格昂贵,一般基层医院药物来源和使用受限。而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无抗原性,很少发生过敏反应,溶解新鲜血栓的效果好,且价格非常便宜。文章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6 h以内再通率为74.8%,3 h内再通率达83.1%,故发病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为了缩短溶栓前等待时间,于急诊室即行溶栓,临床效果明显。出血等并发症轻微,可能与溶栓前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控制血压(小于160/90 mm Hg)(1 mm Hg=0.1333 kPa)及预防性应用抑酸剂有关。因此对于AMI患者,在没有条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的情况下,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MI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因其方便、经济、快捷、不良反应少,故性价比很高,深受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l,29(12):705.
[2] 尿激酶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组.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多中心临床试验1406例总结[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76.
[3] 姚光辉,杨荣平.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疗效的循证医学评价[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1):5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