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

2015-12-13 11: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51例适合接受晚期二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方案:FOLFILI方案。观察组方案:伊立替康125 mg/m2,静脉滴注,替吉奥胶囊根据体表面积大小服用40~60 mg,2次/d;每4周为1个疗程。每4周评定疗效。结果:51例患者均可评价,观察组及对照组中位无进展期为6.5个月、4.7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疾病控制率及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方便可行,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二线化疗的一种新的选择。

关键词:替吉奥;伊立替康;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
    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显示大肠癌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在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约40/10万人,死亡率也逐渐上升,中位生存期10~14个月,5年以上生存不到5%[1-2]。在整个疾病进程中大约有一半患者出现转移,姑息性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优势[3]。新的药物及新的方案出现,特别是靶向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然而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并非临床上都可普及,因为治疗条件较高。文章旨在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严重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5月~2011年4月在本科收治的51例适合接受晚期二线化疗而一线化疗中未使用伊立替康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并有可测量的病灶供疗效评价,化疗前常规检查均无化疗禁忌证,ECOG评分≤2,预计生存期>3个月。本临床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在实验前签署了化疗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CF 400 mg/m2,静脉滴注;5-Fu 400 mg/m2,静脉推注;5-Fu 2 400 mg/m2,46 h;2周为1个周期。观察组:伊立替康125 mg/m2,静脉滴注;替吉奥胶囊(S-1)按照体表面积<1.25 m2、1.25~1.5 m2、>1.5 m2,每次分别给予40 mg、5O mg、60 mg,2次/d,连续服用14 d,停药14 d;每4周为1个周期。

1.3  评价标准:每4周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以CR+PR+SD百分率计为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采用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51例患者均可评价。随访时间至2011年4月30日截止,两组中位无进展期比较,对照组为4.7个月,观察组为6.5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对照组为68.0%(17/25),观察组为73.1%(1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CR

PR

SD

DCR

PD

P

对照组

25

0(0)

4(16)

13(52)

17(68)

8(32)

0.539

观察组

26

0(0)

5(19.2)

14(53.8)

19(73.1)

7(26.9)

2.2  不良反应:两组主要(Ⅲ/Ⅳ度)不良反应见表2。其中对照组以中性粒细胞减少(52.0%)较观察组(34.6%)常见,而观察组出现严重腹泻(19.0%)较对照组(4.0%)常见,但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主要Ⅲ/Ⅳ度不良反应[例(%)]

组别

例数

中性粒细胞减少

腹泻

肝功能异常

贫血

对照组

25

13(52.0)

1(4.0)

1(4.0)

2(8.0)

观察组

26

9(34.6)

5(19.2)

2(7.7)

2(7.7)

P

 

0.162

0.105

0.517

0.681

3 讨论

    国外临床研究表明替吉奥单药治疗结直肠癌的总有效率达到36.5%,在日本作为胃肠道肿瘤的一线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4-5]。替吉奥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结直肠癌Ⅱ、Ⅲ期临床研究。国产替吉奥胶囊(S-1)是由替加氟加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优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口服吸收后通过肝脏P450酶转化变成5-Fu后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抗肿瘤效应。吉美嘧啶能够抑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活性,降低其对5-Fu的分解。奥替拉西钾口服吸收后可在胃肠道内选择性地作用于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从而阻止5-Fu 的磷酸化,减轻其胃肠道副反应[6]。上述作用使本品抗癌作用增强,但消化道毒性降低。伊立替康是半合成的喜树碱衍生物,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导致DNA双链断裂、细胞死亡。伊立替康对于经含5-Fu化疗失败的患者,本品可作为二线治疗[7]。本研究资料表明,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与FOLFILI方案相比,虽然未能改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能够延长中位无进展期,使患者获益,而且给药方便,治疗条件不高,为临床实践中提供一种新的可行的选择方案。

4 参考文献

[1] 梁志明.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0,4(1):159.

[2] 张  文.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4,14(4):378.

[3] Cats A.New development in systemic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2003,23(1):78.

[4] Blum M,Suzuki A,Ajani JA.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S-1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J].Future Oncol,2011,7(6):715.

[5] 徐瑞华,邱妙珍.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的研究进展[J].癌症,2008,27(6):661.

[6] Chollet P,Schoff ski P,Weigang-Kohler K,et al.Phase trial with S-1 in chemotherapy-nav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A trial performed by the EORT C Early Clinical Studies Group(ECSG)[J].Eur J Cancer,2003,39(9):1264.

[7] 刘基巍,班丽英,高亚杰,等.国产奥沙利铂治疗结直肠癌Ⅱ期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杂志,2010,22(10):55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