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肾脏疾病的生化、免疫检查进展。方法:选取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的患者4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不同病理类型发现时栓堵时均为肾病综合征状态,FSGS组尿蛋白定量较其他两组略高,MCD血红蛋白计数较其他两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GS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其他两组。与MN组比较,FSCG和MCD组AT-Ⅲ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医疗科技的深入,基因检测的应用,肾脏疾病的生化、免疫检查会有更广阔的科研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肾脏疾病;生化;免疫检查进展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肾活检、肾脏疾病研究、治疗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临床生化、免疫等检测方法和项目也在不断完善,已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遗传性肾脏病、肾病综合征、早期肾损伤等肾脏疾病检出和治疗时的重要辅助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的患者4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肾脏疾病的生化、免疫检测进展状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7~63岁,平均(33.4±16.3)岁,均肾活检病理诊断及影像学诊断确诊。其中微小病变(MCD)12例,膜性肾病(MN)18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10例。病程0.4~19个月。肾病综合征初次起病11例,复发10例,无效19例。不同病理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室检查:血栓确诊时血清白蛋白(Alb)、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Upro)、血抗凝血酶Ⅲ(AT-Ⅲ)、血清肌酐(SCr)。检测AT-Ⅲ的方法:不涉及其活性,对血清中的抗胰凝血酶Ⅲ采用速率散射法进行定量分仪,对AT-Ⅲ的浓度进行测定,阳性为检测数值超过正常对照组均值的2倍。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血栓各种不同病理类型发现时栓堵时均为肾病综合征状态,FSGS组尿蛋白定量较其他两组略高,MCD血红蛋白计数较其他两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GS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其他两组,与MN组比较,FSCG和MCD组AT-Ⅲ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NS患者血栓栓塞发生时实验室检查特点()
项目 | 例数 | 血红蛋白(g/L) | 尿蛋白(g/24 h) | 血清肌酐(μmol/L) | 抗凝血酶Ⅲ(mg/dl) |
MCD | 12 | 167±248 | 8.79±4.51 | 84.91±23.56 | 11.51±2.6 |
FSGS | 10 | 158±342 | 10.52±6.71 | 135.35±167.10 | 12.5±10.5 |
MN | 18 | 121±213 | 7.81±3.85 | 98.95±72.65 | 26.7±7.8 |
3 讨论
肾脏疾病的生化、免疫检查主要包括肾小球早期损伤检测和滤过功能评价,肾小球损伤在早期以在尿中可检查微理中分子量蛋白、肾小球滤过膜屏障作用受损为主要表现,尿转铁蛋白(Tf)和尿微理白蛋白(mAlb)为目前研究最多的项目。另外,肾小球滤过率是对肾脏功能进行反映的一个较重要的指标,但测定方法相对复杂,肝酐清除率(Ccr)、肌酐(Scr)、血清尿素(Urea)对反映GFR的灵敏度方面约为69%、58%、50%。当GFR呈正常的1/2~2/3下降时,Scr、Urea会出现异常。肾小管-间质性肾病(TIN)也被临床日益重视,肾小管标记蛋白包括尿酶、低分子量蛋白和抗原性物质。肾脏疾病的免疫学检查包括抗基底膜抗体、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补体、冷球蛋白等。同时,基因诊断也日益被临床应用,对肾实质有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栓栓堵塞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实验室检查特点也有不同之处,AT-Ⅲ多在正常范围,尿蛋白定量在MN组发生血栓时相对较少,提示血容量不足、严重低蛋白血症为形成VTE高危因素外,MN血栓栓塞也有其特殊病理生理学基础,需进一步研究[2]。
总之,随着医疗科技的深入,基因检测的应用,肾脏疾病的生化、免疫检查会有更广阔的科研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4 参考文献
[1] 张 炯,吴 燕.肾病综合征并发肾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值杂志,2007,16(4):354.
[2] Vlaskou D,Hofmann W,Guder WG,et al.Human neutral brush border endopeptidase 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