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牙体牙髓病148例临床诊治分析

2015-12-13 11: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牙体牙髓病科患者148例,对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成功139例,无效9例,成功率为93.9%。术后患者全部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3个月复发3例(5颗牙),3~6个月复发6例(9颗牙)。复发病例多为磨牙手术患者,前牙、前磨牙患者手术疼痛及复发较为少见。结论:牙体牙髓病科患者的临床诊治中,明确诊断是基础,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科;患者;临床治疗;口腔门诊
    在口腔门诊中,牙体牙髓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疼痛性疾病,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探明[1]。牙体牙髓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口腔门诊的诊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诊治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科患者148例,男81例,女67例,年龄21~76岁,平均(54.2±2.7)岁。本组病例中,病牙249颗,其中前牙98颗,前磨牙84颗,磨牙67颗。

1.2  方法:本组病例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主治医生掇牙片了解患者根管与根尖周围的病变情况。患者在开髓后,彻底拔除牙髓,进行根管清理,扩大根管直至根尖牙本质和牙骨质的交界处,使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等进行根管的交替冲洗。在病牙根管清理后,测量病牙的根长,使用棉捻或吸水纸吸干,在根管处使用牙胶进行尖加根管糊剂充填,同时封住根管口与髓腔。在术后,应用X线检查,显示根管的充填是否严密,充填料是否抵达整个腔隙。按照常规的操作要求,根管处的充填料要距离根尖在1 mm以内,出现超充或欠充现象的患者,均重新进行充填。

1.3  疗效判断标准[3]:成功: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临床检查中未出现疼痛现象,X线检查患者的病牙根部填充适当,密度良好,6个月后尖周的暗影部分完全消失。反之则确定为无效病例。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手术治疗成功139例,无效9例,成功率为93.9%。术后本组病例全部接收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3个月复发3例(5颗牙),3~6个月复发6例(9颗牙)。复发病例多为磨牙手术患者,前牙、前磨牙患者手术疼痛及复发较为少见。本组病例中,需要进行简单治疗的病牙132颗,需要进行复杂治疗的病牙117颗,两者之比为1:0.89。其中,前牙比为1:0.89,前磨牙比为1:0.83,磨牙比为1:0.97,详见表1。

表1  本组病例牙体牙髓病治疗方案与牙位关系

治疗方法

病牙(颗)

合计[颗(%)]

前牙

前磨牙

磨牙

简单治疗

38

59

35

132(53.0)

复杂治疗

34

49

34

117(47.0)

合计

82

108

59

249(100)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具有病因多的特点,在临床中的诊断较为复杂,常见的引发症状主要包括:牙隐裂、牙折、契状缺损,以及严重牙体磨耗等[4]。目前,在国内外牙科的临床研究中,医学专家认为牙体牙髓病的主要病因是龋病,与牙髓炎的常见病因基本相符,而咀嚼磨损则是引起牙体牙髓病的第二大病因。根据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笔者发现牙体牙髓病病例中,病牙的磨损程度与患者的年龄、食物摩擦力、咀嚼力等成正比,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这是引发牙体牙髓病特有的病因[5]。牙体牙髓病科患者中,楔状缺损是引起牙懿炎与根尖炎的主要病因。一般情况下,患者病牙的根管感染中,细菌可能会经过根尖孔、侧支根管导等繁衍,导致根尖周、根侧方等处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因此,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首先要确定患者的病情,进而才能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在牙体牙髓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老年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与社会老龄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牙体牙髓病科患者的诊治中,医护人员一定要保证诊断的精确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于病情诊断不明的患者,绝不能贸然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医生应保证动作的准确、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的术中疼痛感。在术后,应嘱咐患者注意口腔清洁,尤其是要预防各种口腔感染症状的出现,进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4 参考文献

[1] 吴友农,吴红霞,陈  伟.牙体牙髓病科患者的特点浅析[J].口腔医学,2003,23(6):348.

[2] 吴补领,史俊南.老年牙体牙髓病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2(6):287.

[3]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0.

[4] 李  苹.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22(1):22.

[5] 赵佛容,陈经由,倪红梅.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