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注射用碧兰麻在口腔临床局部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176例患者、203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碧兰麻,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分别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结果:碧兰麻麻醉疗效明显优于2%利多卡因。结论:碧兰麻用于口腔麻醉具有不良反应小、起效时间快、渗透力强、出血少、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在口腔麻醉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碧兰麻;利多卡因;麻醉
口腔科门诊每天都有许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的患者,利多卡因一直是口腔科常用的局部麻醉剂,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医院口腔门诊于2007年开始使用碧兰麻,碧兰麻是一种口腔专用麻醉剂,成分是4%阿替卡因和1/10万肾上腺素复方注射剂。碧兰麻以其良好的麻醉效果、较少的并发症而赢得越来越多的牙科医生的认可。文章旨在通过碧兰麻和利多卡因应用于拔牙术和牙髓的治疗,比较两者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门诊选取需在口腔局部麻醉下的拔牙、牙髓治疗的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有清楚判断痛觉能力,注射局部无急性炎性反应表现。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8例患者,112颗患牙;对照组78例患者,91颗患牙。
1.2 材料:试验组使用法国赛特力——碧兰公司生产的碧兰麻复方注射液,含4%盐酸阿替卡因和1/10万肾上腺素,采用碧兰麻专业注射器。对照组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为天津氨基酸药厂制造,5 ml/支,5 ml一次性注射器,5号注射用针头。
1.3 方法:试验组用碧兰麻注射液常规黏膜下浸润麻醉,每个牙位用量0.5~1.3 ml;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常规阻滞、浸润麻醉支配患牙神经,注射量为唇(颊)侧1.5~2 ml、舌(腭)侧0.3~0.5 ml。
1.4 麻醉效果分级标准: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进行分级:0为无痛,1为轻度疼痛,2为中度疼痛,3为重度疼痛。
2 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比较(颗)
组别 颗数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试验组 112 68 30 13 1对照组 91 49 28 6 8 试验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通过检验发现两者经统计学χ2检验两组药物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无痛技术及无创注射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牙病的治疗基本上都伴随着疼痛,甚至是难以忍受的痛苦。无痛治疗可以说是每位患者的基本要求,口腔科无痛麻醉是针对神经信号传递性质采用种种不同的方式,令就诊的患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治疗时所产生的疼痛降至最低,甚至于无。局部麻醉达到治疗无痛的同时,还可以使患者情绪放松,以达到更好的医患合作[1]。
碧兰麻是新型酰胺类口腔专用麻醉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阿替卡因,分子式由杂环及五环中间链和胺基团构成,而其他麻醉剂仅由苯环,所以与利多卡因相比,它在体内更易降解,有效浓度更接近组织液,故其能穿透神经细胞膜,使之产生去极化,并且它的蛋白结合率很高。该药组织渗透性及扩散性较强,起效快,因而麻醉时间可延长2~3 h。碧兰麻采用国际通用的卡式包装与专用注射器配套,使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的针头直径细,可避免穿刺时疼痛,注射过程中患者几乎无痛感。
碧兰麻含有1/10万肾上腺素,由于肾上腺素是引起心率和血压波动的主要原因,麻醉注射时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尤为引人关注,特别是处于临界血压和年老体弱的患者[2]。老年患者对麻醉及治疗带来的刺激反应调节能力较低,故更易发生意外及并发症,碧兰麻中肾上腺素含量极微,每次仅0.018 ml/支,还不及小儿一次用量(0.011 ml/(kg·次)),本试验病例中,在常规剂量下,碧兰麻对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很小。碧兰麻中含肾上腺素总量小,但局部药物相对浓度高,延长了它的药效时间,同时由于局部浓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用量。肾上腺素的加入还减少了拔牙创面的出血,保证视野清晰[3]。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比较其优点,麻醉效果是利多卡因的四倍,几乎没有过敏性,麻醉穿透力强,起效时间快,采用黏膜下浸润麻醉,即可收到完全麻醉的效果,这不仅简化操作,而且避免传导阻滞麻醉可能出现的血肿、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4] 。
碧兰麻作为新型酰胺类局部麻醉剂,由于其穿透力强,采用黏膜下浸润麻醉就可以完成拔牙和牙髓治疗,具有起效快、麻醉力强、持续时间长、过敏反应少、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故简化了操作,提高了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并发症。因此易于被医护人员及患者广泛接受。
4 参考文献
[1] 张敬雷.碧兰麻在牙科无痛治疗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师杂志,2006,8(2):285.
[2] 张金良,孙文丽.碧兰麻在口腔科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17(1):59.
[3] 王改玲,景向东.斯康杜尼在拔牙术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8(2):285.
[4] 汪竹平.碧兰麻用于牙髓治疗局部麻醉的效果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2007,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