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黄石市中医院2010年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2015-11-13 0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监测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临床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革兰阴性菌采用K-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共分离到302株革兰阴性细菌,其中分离第一位的是大肠埃希菌(95株),其次是肺炎克雷伯(40株)、铜绿假单胞菌(35株)和鲍曼不动杆菌(26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对喹诺酮中的环丙沙星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都在6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率分别为64.8%和41.3%。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仍保持在8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率低于50%。结论:细菌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引起医疗单位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黄石市中医院;2010年;细菌耐药;分析
  为了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分析了2010年全院从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302株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菌株来源来自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2010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痰、血液、尿液以及脓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的302株革兰阴性细菌。标本收集、细菌分离与鉴定以及药物敏感实验均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标准进行[1]。对于同一个患者同一部位反复分离到的相同的细菌,只做第一株鉴定和药敏实验分析。
1.2  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鉴定板条及配套卡,部分药敏手工辅助。
2 结果
2.1  革兰阴性菌分离情况:见表1。
表1  2010年革兰阴性菌分离表
菌名株数构成比(%)大肠埃希菌9531.4肺炎克雷伯菌6421.1铜绿假单胞菌4514.9鲍曼不动杆菌3611.9阴沟肠杆菌206.6嗜麦芽黄单胞菌154.9其他肠杆菌科菌247.9其他非发酵菌31.32.2  革兰阴性菌的药敏情况:见表2~4。
表2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情况(%)
药名  大肠埃希菌(95株)    肺炎克雷伯菌(64株)
RISRIS氨苄西林91.63.05.485.013.91.1氨苄西林/舒巴坦68.512.319.253.913.832.3哌啦西林83.83.712.547.72.350.0头孢曲松74.22.323.554.20.245.6头孢吡肟45.610.144.454.40.045.6氨曲南56.418.724.954.20.245.6阿米卡星4.54.890.713.00.286.8呋喃妥因10.67.781.735.746.018.3复方新诺明92.50.07.544.20.055.8环丙沙星65.64.629.829.45.065.6亚胺培南2.20.097.81.80.098.2表3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对抗生素的情况(%)
药名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
RISRISRISRIS氨苄西林75.416.48.254.121.624.346.138.615.459.51.439.1头孢曲松59.15.435.526.35.368.43.60.096.420.91.577.6头孢吡肟38.60.660.813.20.086.80.00.0100.020.90.079.1氨曲南54.57.638.028.99.963.23.60.096.421.70.078.3阿米卡星26.90.672.55.30.094.70.00.0100.02.90.097.1呋喃妥因36.933.629.543.251.45.496.20.03.892.57.50.0复方新诺明43.82.054.228.90.071.13.60.096.459.40.0640.6环丙沙星43.93.552.621.52.176.33.60.096.446.411.642.0亚胺培南0.00.0100.0




表4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情况(%)
药名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
RISRISRIS哌啦西林31.20.068.847.410.242.4

头孢吡肟20.211.768.144.67.048.6

氨曲南30.212.857.064.131.04.9

亚胺培南19.75.175.243.82.154.1

阿米卡星19.40.979.77.11.891.1

环丙沙星23.910.565.650.72.047.3

复方新诺明

50.72.047.321.40.078.63 讨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比较突出,对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在6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过去一直认为由染色体介导,近年来发现可移动元件介导的耐药基因的转移,如质粒。这种质粒介导加速了耐药性的水平传播[2]。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较大肠埃希菌好,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比大肠埃希菌低20%,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比大肠埃希菌低35%。鲍曼不动杆菌现在已经成为临床感染常见菌,且多重耐药,对药物的敏感率大多在50%以下,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也在40%以上。由于ESBLs菌产生率逐年增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在逐年下降,只有含酶抑制剂的复方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的细菌保持很高的抗菌活性,耐药率<3%,但已出现耐药菌株,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也在逐年上升,我院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82.3%,而2010年的敏感性下降至75.2%,这可能与碳青霉烯类使用逐年增加有关,同样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从检测资料来看,一些长期使用较少的药物如磷霉素、米诺环素、呋喃妥因等对部分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如呋喃妥因对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仅为5.8%,对所有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10.6%,提示临床在减少耐药抗生素使用的同时可以考虑平时使用较少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4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8.
[2] 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等.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和药敏谱流行病学的调查[J].江西医药,2009,44(11):1054.
[收稿日期:2011-01-11  编校:周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