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流行性出血热151例临床分析

2015-11-13 09: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对151例出血热诊断、分型、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输注白蛋白;出现肾功衰、高血容量综合征等情况及时血透,视病情决定用量、透析频次。结果:提高血浆胶渗压,减少血浆外渗,稳定血容量,减轻低血压休克期经过。血透缓解氮质血症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危害。结论:早期输注白蛋白对抑制低血压休克、减轻病情、缩短病程,血透为危重病人平安度过危险期,提高本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出血热;总结;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广泛流行,解放后曾出现几次大的流行,死亡率很高,扶风县亦属重疫区之一[1]。近年来发病率虽明显降低,但每年仍有数十例发病。对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近4年收治流行性出血热151例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1例患者诊断、分型均符合1987年颁布的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亦符合《传染病学》第六版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分型、治疗标准,并经特异性抗体HV-IgM阳性证实。男142例,女9例,年龄17~73岁,平均38岁。其中17~29岁21例,30~49岁92例,50~69岁35例,70岁以上3例。危重型14例,重型42例,中型(普通型)68例,轻型21例,非典型6例。
1.2  流行病学资料:本组151例患者均在我县境内发病,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沿岸几个乡镇和宝鸡峡引渭灌区几个乡镇,田间及农户家中鼠害密度较大,家庭居住环境差异显著。患者未直接接触鼠害,但均有在鼠害高密度区域劳动、休息、居住生活等间接接触史。接触时间6~42 d,平均(20±4)d。发病时间均在每年10月至次年元月,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2月中旬前后。其中8例患者曾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超过疫苗安全免疫3年期限半年后发病。
1.3  临床表现及分型[2]:非典型6例,发热体温均未超过38℃,皮肤黏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尿蛋白(±),血特异性抗体阳性。轻型21例,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中毒症状较轻,皮肤可见出血点,肾功能损害轻,尿蛋白(+)~(++),无休克和明显少尿。中型(普通型)68例,发热明显,体温达39~40℃,中毒症状较重,球结膜明显水肿,三红三痛症状明显,收缩压低于12 kPa,鼻衄等出血明显,尿蛋白均在(+++)。重型42例,高热体温均在40℃以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渗出症状突出,皮肤淤斑及腔道出血,休克突出,肾损害严重,尿蛋白(++++)以上,少尿持续4~5 d,部分无尿1~2 d。危重型14例。
1.4  治疗方法:本组151例患者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抗病毒、对症治疗。发热期前5 d予以利巴韦林10~15 mg/kg静脉滴注,1次/d,严重者予干扰素300万U或500万U,肌内注射,1次/d,共3~5 d,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液体予平衡盐、糖盐水等。低血压休克期积极扩容抗休克、纠酸、改善微循环,因病情不同用量各异。少尿期遵循稳、促、导、透四字原则,稳定内环境,促尿予速尿等可反复应用,氮质血症明显、高血容量综合征者及时予血透。多尿期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主,减少静脉输液量,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防止多尿期延长。防治继发感染,促进肾功能恢复。
2 结果
  本组15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倡导早期输注白蛋白对提高血浆胶渗压、抑制血浆外渗、稳定血容量、减轻低血压休克期、缩短病程平均3~5 d。血透对高氮质血症、高血容量综合征等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明显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治愈出院150例,治愈率达99.34%。但延误病情,耽误治疗,死亡1例,教训惨痛,令人深思,值得记取,应该认真总结、分析、改进和提高。
3 讨论
  综合上述资料,本组15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治愈出院150例,治愈率达99.34%,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延误病情、耽误治疗、死亡1例,教训惨痛,令人深思,值得记取,应该认真总结、分析、改进和提高。本组病例以发病年龄看,虽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青壮年发病最多92例,达61%,从性别看,以男性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约15:1。以流行病学看,本组病例具有明显的发病特点:①区域性;②季节性;③流行性。从分型看,危重型、重型以中老年发病为主,中型、轻型以中青年发病居多,非典型6例均系青年,可能与年龄段免疫功能差异相关。8例接种出血热疫苗,均超过疫苗规定安全免疫3年期限,半年后发病者4例为轻型,4例为非典型。从治疗看,三早一就仍为本病目前治疗的根本原则,综合治疗,抗病毒、对症治疗仍为目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措施,血透治疗无疑是少尿期氮质血症明显、高血钾或高血容量综合征患者治疗的新的有效手段,明显降低了该期患者的危险因素,使许多患者安全渡过少尿期,明显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经过本组151例患者临床分析,作者认为,流行性出血热近年来在我县虽未出现大流行,但每年仍有数10例发病流行,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等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倡科学灭鼠、生态灭鼠,极力降低鼠害密度,是控制该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开展和推广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是控制该病流行的根本保障。
4 参考文献
[1] 姚立君,邓国安,黄  蓓,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3):173.
[2] 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