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15-11-11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卵巢癌的发病机理及演变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并经病理检查确诊,分为三组。恶性卵巢肿瘤33例,其中上皮性腺癌27例,非上皮性6例。结果:33例恶性卵巢肿瘤中有27例端粒酶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83%,4例良性肿瘤组织中,有1例为阳性,而1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分子生物学标志。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将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

关键词:手术切除;酶活性分析;卵巢肿瘤
  随着高灵敏度的PCR技术的引进,端粒酶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尤其是改良的Ⅱ型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既能定性,又可定量,速度快,敏感性强,特异性好,不需同位素,且简易可行,有可能使端粒酶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和研究[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组织标本均来自我院1997年~1998年的住院患者,并经病理检查确诊,分为三组。恶性卵巢肿瘤33例,其中上皮性腺癌27例,非上皮性6例;临床分期按FIGO标准(1988年)Ⅰ~Ⅱ期9例,Ⅲ~Ⅳ期24例,卵巢良性肿瘤4例,均为卵巢浆液性囊性瘤。正常卵巢13例,均为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卵巢,并经组织学检查为正常者。
1.2  标本收集及处理:全部组织标本均手术时收集,一部分送常规病理检查,另一部分置液氮保存,备端粒酶测定。将储存于液氮中的组织标本取出,迅速置于冰冻切片机上切下10~15 μm的组织片约5片,在4℃下用200 μl细胞裂解液裂解30 min,离心取上清液。用GBBG法测定上清蛋白含量,并调节蛋白含量1 μg/μl,此液置于80℃,以备端粒酶活性分析。
1.3  端粒酶活性测定:采用德国宝灵曼公司PCR-ELISA检测端粒酶试剂盒。取细胞提取液5 μl加入25 μl TRAP PCR扩增液,在PCR扩增仪上按以下步骤进行引物的延伸及扩增反应:25℃ 30 min、90℃ 5 min循环1个周期,再以94℃ 30 s变性、50℃ 30 s、72℃ 90 s延伸,共循环29个周期,72℃平衡10 min。取上述PCR产物5 μl加变性液20 μl混匀,置室温10 min,加入杂交液225 μl混匀后,取出100 μl包被于抗地高辛的酶标板中室温作用2 h,加入过氧化物酶并与底物显色作用30 min后终止反应,测定450 nm和690 nm的吸光值A。
1.4  结果计算及统计学分析:A=A450mn-A690nm。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卵巢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33例恶性卵巢肿瘤中有27例端粒酶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83%,端粒酶活性为0.453±0.021;4例良性肿瘤组织中,有1例为阳性,端粒酶活性为0.163±0.114;而1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端粒酶活性为0.012±0.016。正常组与恶性卵巢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病理类型的关系:上皮性27例,端粒酶活性为0.433±0.168;中、高分化9例,端粒酶活性为0.315±0.110;低分化18例,端粒酶活性为0.642±0.175;非上皮性6例,端粒酶活性为0.452±0.161。端粒酶活性在低分化间和中、高分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组与非上皮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卵巢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水平与临床期别的关系:Ⅰ~Ⅱ期9例,端粒酶活性为0.231±0.126;Ⅲ~Ⅳ期24例,端粒酶活性为0.567±0.035。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低与临床期别密切相关,即手术分期较晚的患者,其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水平越高。
3 讨论
3.1  端粒酶活性与卵巢肿瘤组织临床病理的关系:检测结果显示:在33例卵巢肿瘤组织中,共发现27例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83%,4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仅由l例为阳性,而正常卵巢组织中,未能检出端粒酶的活性,结果与文献报道相近[2-3]。因此可以认为端粒酶检测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志物。
3.2  端粒酶活性测定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端粒酶的激活发生在癌变过程的哪个阶段,是否作为肿瘤诊断的指标,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实验通过定量测定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较高,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较低,在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非常低甚至不能检测到。因此,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分子生物学标志。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将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
4 参考文献
[1] 李  苗,陆叶青.妊娠合并卵巢异常包块126例诊治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5(11):134.
[2] 王  阁,张志敏.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方式思索与探讨[J].重庆医学,2010,40(16):2150.
[3] 王秋曦,梁金凤.子宫颈癌前期病变教学探讨[J].中国病案,2010,12(12):5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