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收治的STEMI患者2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2000年ACC/ESC对STEMI制订的诊断标准,治疗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先静脉推注8 mg,再予以静脉滴注42 mg,90 min滴完。结果:本组26例患者好转出院25例,死亡1例。其中18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9.2%;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17例,发生率为65.4%;1例出现牙龈出血,发生率为3.8%;无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平均住院10 d,随诊6个月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本组观察证实静脉溶栓疗法降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显著改变STEMI自然病程,其疗效快、效果好,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静脉溶栓治疗为基层医院抢救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提供一套简便可行的办法[1]。而如何缩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提高溶栓疗效,是挽救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2]。现将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65.6岁。
1.2 治疗方法:患者均入ICU病房,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发病时间小于24 h或超过24 h(共20例)仍有缺血性胸痛证据者,常规术前嚼服阿斯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或600 mg,阿托伐他丁40 mg,低血容量者不给硝酸甘油,按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照影检查,PCI治疗前动脉鞘内注入肝素3 000 U术中通常只处理IRA(心源性休克除外)术后4~6 h拔管,患者口服阿斯匹林氯吡格雷,75 mg/d,连续12个月,术后强化调脂治疗,积极进行冠心病一二级预防。
1.3 冠状动脉再通指标:①溶栓后,抬高的ST段在0.5 h前后比较下降>50%,或2 h内ST回降≥50%;②CK、CK-MB峰值提前至14 h内;③溶栓后2 h内胸痛基本缓解或完全缓解;④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2项以上者,判为再通,第3、4两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
2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1例死亡,其他均好转出院。其中18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9.2%;发生再灌心律失常17例,发生率为65.4%,其中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11例,严重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6例,主要见于右冠近段或中段闭塞者。本组26例中,仅有1例牙龈出血,无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平均住院10 d,随诊6个月无死亡病例发生。
3 讨论
临床观察证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尽早开始溶栓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关键所在。其治疗效果呈时间依赖性,AMI早期,状动脉再通,可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梗死面积,不但可改变急性期预后,也可改变长期预后。如在1 h内达到再通,可减少梗死面积50%[3]。用rt-PA时间距发病1~4 h、4~6 h及6~12 h的再通率分别为71.9%、63.6%及40.0%。随着时间推移,再通率下降,所以在最初发病0.5~1 h黄金时间内尽早给药。这就要求提高基层医生加急诊医生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争取急诊给药,避免转诊后再治疗,耽误时机。同时在治疗中,应积极了解相关药物的药理、药性,防止溶解时剧烈震荡而使其活力降低,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确保药物安全迅速的输入,发挥其最佳疗效。其次应迅速缓解心绞痛,纠正心肌需氧与供氧的不平衡,防止心律失常和左心功能不全。院前采用平卧、给氧、镇静、止痛、扩张冠脉、防治心律失常等救治措施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组结果显示,经过积极合理的静脉溶栓治疗后,本组26例患者1例死亡,其他均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诊6个月无死亡病例发生,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静脉溶栓疗法降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显著改变STEMI自然病程,其疗效快、效果好,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4 参考文献
[1] White HD.Evolu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myocardidl infarction: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a new universal definiton?[J].Heart,2008,94(6):679.
[2]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3,24(5):328.
[3] 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