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多层螺旋CT在鼻区复合骨折中的应用

2015-11-05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在鼻区骨折中的应用,以提高鼻区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60例鼻区外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MPR及3D后处理。结果:60例中单侧鼻骨骨折26例,双侧鼻骨骨折14例,汇合部骨折5例,上颌骨额突骨折25例,上颌骨额突伴鼻骨骨折10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重建能细致立体地鼻区结构改变,在鼻区骨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鼻区;骨折
  鼻部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鼻骨与相邻上颌骨、泪骨、眶骨为骨性连接,均为面部表浅结构部分,外伤后易造成复合骨折,由于该区结构复杂且个体差异较大,以及外伤患者常涉及法律纠纷,为提高该区骨折诊断准确率,现将2008年~2010年鼻骨骨折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SCT及图像后处理在鼻区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8年~2010年鼻部外伤行MSCT检查且诊断有骨折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5例,女5例,年龄15~67岁。受伤原因:拳击伤45例,砸伤10例,车祸5例,临床表现为外伤后面部肿胀淤血,鼻部畸形、鼻塞、鼻衄。
1.2  检查方法:使用SIEMENS EMOSION 6排MSCT,横断面扫描以听眶线为基线,130 kV,100 mA,螺距0.5~1.0 mm,层厚2 mm,重建厚度2 mm,鼻区靶扫描技术,骨算法重建成像,图像矩阵512×512。三维重建应用随机软件行2 d图像的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重建(SSD)容积重建(VRT)。重建前选择兴趣区,先以层厚2 mm,重建厚度1 mm行图像重建,矩阵512×512,窗宽1 500~3 000 hu,窗位150~700 hu,分别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重建,通过旋转多角度成像。由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运用双盲法观察,提出诊断。对不同意见,邀请相应专家共同商讨、达成一致。
2 结果
  60例中单侧鼻骨骨折26例,双侧鼻骨骨折14例,汇合部骨折5例,上颌骨额突骨折25例,上颌骨额突伴鼻骨骨折10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5例,7例轴位疑有骨折,辅以MPR、SSD明确诊断。1例冠状位图像疑有骨折,薄层VR示鼻骨孔。
3 讨论
3.1  鼻骨的解剖特点:鼻突出于面部正中,呈上窄下宽的三棱椎形。鼻骨上端与额骨鼻突间有鼻额缝,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的缝连接鼻颌缝,为最与易骨折相混淆的骨缝。鼻骨主要构成鼻腔的前壁,鼻腔的侧壁主要由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共同构成。额骨、鼻骨、上颌骨为直接支持外鼻的骨骼,筛骨正中板则为外鼻的间接支持结构。CT像中,鼻额缝和鼻骨间缝多可显示,勿将这些骨缝误认为骨折线。
3.2  鼻骨骨折的因素:鼻为面部表浅结构,突出于面部正中,易于受伤,由于鼻骨骨质菲薄。受外伤后易于骨折;由于鼻区各骨之间骨缝的存在,骨缝处仍为骨质薄弱区,易分离错位。
3.3  骨折区的成像:由于鼻区结构复杂,及外伤的不确定性,如拳击、冲撞,用力方向不一,引发的骨折线纵行、横行或斜行等各异。单纯横断位及冠状位,其基线与骨折线平行极易漏诊或误诊。横断及冠状位应相结合观察诊断更为全面。冠状位观察诸骨骨折及鼻额缝改变较清晰,而横断位观察骨折错位及鼻骨间缝、鼻颌缝、泪颌缝、泪囊窝及鼻泪管骨折情况较准确[1]。因此横断及冠状位扫描可互为补充。侯氏提出横轴面扫描时颌部尽量内收,扫描线尽可能垂直定位于片上鼻骨嵴;冠状面扫描时头部尽量后仰,扫描线尽可能平行定位于片上鼻骨嵴[2]。由于MSCT扫描收集容积数据,可在采集容积数据内任何位置进行任意间隔的回顾性图像重建,保证了任何病变均可在其中心进行图像任意角度的重建,减少了外伤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3.4  骨折的诊断:鼻区骨折中,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极易混淆,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轻伤或轻微伤的根据,故其鉴别诊断受到极大关注。鼻骨外缘全程与上颌骨额突前内缘间以鼻颌缝连接,鼻颌缝以前为鼻骨,鼻颌缝以后为上颌骨额突。明确鼻颌缝位置及其与骨折线区别为鉴别要点。鼻颌缝在不同扫描层面表现为膨大型(鼻骨、上颌骨额突结合处骨质末端膨大)、平直型(鼻骨、上颌骨额突结合处末端平直,无膨大)、牙合合型(鼻骨、上颌骨额突结合处末端相互咬台)、缝间骨型(当扫描线横贯于锯齿状骨缝成的缝间骨像)及薄鼻骨型(相对于较厚的上颌骨额突,鼻骨明显较薄),其中膨大型、牙合合型、缝间骨型及薄鼻型为特征性形态,只要在连续层面观察到其一种,双侧对称,即可确认为鼻颌缝,明确鼻骨与上颌骨额突的界限[3]。而骨折线绝少双侧对称,出现在正常骨缝以外,呈裂隙状,表面锐利、不规则,可有错位、重叠、塌陷,常伴有临近黏膜及软组织肿胀。
  总之,鼻区外伤是临床常见病,合理选择MSCT扫描及成像技术,全面观察鼻骨及临近解剖结构,可极大减少临床误诊、漏诊发生,提高诊断准确性。
4 参考文献
[1] 曲永惠,王振常,鲜军舫.高分辨率CT对鼻区复合骨折的诊断价值(附50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0):675.
[2] 侯开渝,肖德贵,王锡增,等.鼻骨细微解剖结构和鼻骨骨折的高分辨率CT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5):527.
[3] 文  勇,何  平.螺旋CT三维成像在鼻骨骨折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25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