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妊娠期糖尿病者妊娠、围生儿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128例妊娠期糖尿病者,其中36例经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视为观察A组,而92例血糖控制满意者视为观察B组,且于同期选取60例无糖尿病高危因素及糖尿病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同时对不同孕妇人群进行妊娠、围生儿情况观察与相关数据整理、统计,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A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增多、产后出血、感染、胎膜早破、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胎儿危害极大,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及提高生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观察;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存在潜在糖耐量的减退,而在妊娠期间发生或是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该病不仅可以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畸形和死亡,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孕妇患糖尿病机率[1-2];鉴于此种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以期早期诊断、控制血糖、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05年3月~2010年4月在本院选取128例妊娠期糖尿病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及《内分泌学》诊断标准[3-4]。128例妊娠期糖尿病者年龄26~33岁、平均(31.00±1.50)岁,孕妇于24~28孕周行葡萄糖筛查试验后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同时分娩孕周为37~40周、平均(38.50±1.50)周,初产妇89例,经产妇39例。排除标准:①孕妇心、脑、肝、肾及肺等重要器官具有严重疾患者;②长期服用影响糖代谢药物的孕妇;③慢性高血压、结缔组织病及影响内分泌性疾病者;④难以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分组方法及内容:于同期(2005年3月~2010年4月)在本院随机选取60例无糖尿病高危因素及糖尿病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同时对两组孕产妇基础资料(年龄、孕周、产次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后两组孕产妇在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在对128例妊娠期糖尿病者给予治疗后,其中36例妊娠期糖尿病者出现血糖控制不满意,将此部分研究对象视为观察A组,而剩余血糖控制满意的92例研究对象视为观察B组。(注:血糖控制满意标准:糖化血红蛋白<8%,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血糖<13.0 mmol/L中的2项或是以上者。)
1.2 研究方法:按照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妊娠期糖尿病者的临床观察表》且指定专人负责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记录、整理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所有研究对象姓名、年龄、孕周、孕次、血糖水平、母婴情况、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等。
1.3 治疗方法: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者予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胰岛素治疗,其中饮食控制根据:每天摄入总热量=标准体重×30+350,其中碳水化合物达60%、脂肪占20%、蛋白质占20%;适当运动在餐后进行,避免剧烈运动,可选取散步等缓慢运动、时间以30 min为宜;一旦上述措施无效时可加用胰岛素治疗,初始剂量为4~6 IU,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每次调整以2 IU进行加减。
1.4 统计学处理:本所得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同组中多个构成比比较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人群妊娠及围生儿情况观察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妊娠及围生儿情况观察统计[例(%)]
不同人群 | 例数 | 妊娠及其结局 | 围生儿情况 |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羊水较多 | 产后出血 | 感染 | 胎膜早破 | 巨大儿 | 呼吸窘迫综合征 | 早产 | 新生儿低血糖 | ||
观察A组 | 36 | 14(38.89)① | 10(27.78)① | 3(8.33)① | 1(2.78)① | 13(36.11)① | 15(41.67)③ | 6(16.67)③ | 22(61.11)③ | 4(11.11)③ |
观察B组 | 92 | 5(5.4)② | 4(4.3)② | 1(1.1)② | 1(1.1)② | 4(4.3)② | 5(5.4)④ | 1(1.1)④ | 5(5.4)④ | 0(0)④ |
对照组 | 60 | 2(3.3) | 2(3.3) | 1(1.7) | 0(0) | 1(1.7) | 2(3.3) | 1(1.7) | 1(1.7) |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