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及其相关分析。方法:选取诊治的40例妊娠期缺铁性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服用琥珀酸亚铁、Vit C片)和试验组(服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片),每组各20例,分别治疗6周,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与对照组相比(85.0%),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更佳,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各指标都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片
贫血是妊娠期相对比较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50%孕妇妊娠期会出现不同程度地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IDA)最为常见[1]。如果贫血程度严重的话,将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2]。现如今,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安全、有效的药物。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40例妊娠期缺铁性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诊治的40例妊娠期缺铁性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服用琥珀酸亚铁)和试验组(服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片),每组各20例,均为单胎,孕周16~30周,年龄21.0~34.5岁,平均(25.5±3.0)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两组在年龄、孕周、贫血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试验组治疗方法:连续服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片(济南高新开发区活力元素开发中心提供的片剂,0.30 g/片,其中元素铁含量为1.945 mg/g)6周,3次/d,4片/次,服药时不得与茶、咖啡、牛奶同服。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琥珀酸亚铁片0.4 g,3次/d,同时口服Vit C片。
1.3 观察指标:于试验前和试验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和血清铁蛋白三项指标,并测定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食欲不振、心慌、气短、体倦、食后腹胀、眩晕、记忆力下降、失眠等)和不良反应(头晕、心慌、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肤黏膜等方面的变化)。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计数>3.5×1012/L;有效:与治疗前相比,血红蛋白上升>20 g/L;无效:不能满足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与对照组相比(85.0%),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更佳,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试验组 | 20 | 11(55.0) | 8(40.0) | 1(5.0) | 95.0① |
对照组 | 20 | 9(45.0) | 8(40.0) | 3(15.0) | 85.0 |
组别 | 例数 | 恶心 | 腹泻 | 食欲减退 | 总发生率(%) |
试验组 | 20 | 0(0.0) | 0(0.0) | 0(0.0) | 0.0 |
对照组 | 20 | 2(10.0) | 1(5.0) | 1(5.0) | 20.0 |
指标 | 试验组 | 对照组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Hb(g/L) | 83.4±1.5 | 108.9±17.8① | 82.7±1.4 | 110.1±11.5① |
HCT | 0.2±0.1 | 0.4±0.1① | 0.2±0.1 | 0.4±0.1① |
MCV(fl) | 80.1±8.2 | 90.0±8.0① | 80.2±8.7 | 93.1±9.0① |
MCH(pg) | 32.2±4.2 | 25.7±4.1① | 30.1±3.4 | 27.3±3.0① |
MCHC(g/L) | 257.3±31.0 | 280.1±31.6① | 260.5±29.4 | 277.0±18.4① |
CF(μmol/L) | 4.0±2.5 | 20.8±10.0① | 4.2±2.4 | 22.1±11.5① |